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779

  不过正因为他在经济学和文学上的才华太过耀眼,所以很多人会忽略他其实是一位惊才绝艳的美术大家。
  其实他本身就出自一个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的家庭。他的母亲顾夫人在丹青一道小有名气,尤善工笔花鸟。
  顾夫人的亲生子女中就出了袁英(原名袁淑英)这位中国漫画第一人,世界级的时装设计大师。
  袁燕倏先生也继承了这份艺术天分,他幼年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国画。留美期间他还出于兴趣自行进修了西方绘画技巧。
  根据他嫡亲妹妹袁英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天子传奇之清失其鹿》就是他们两人共同创作的,不但故事脚本,就连大部分人物原型设计都出自袁先生之手。
  不过袁先生对单纯的美术创作并不怎么感兴趣,他喜欢故事性更强的动画电影。所以他才建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而他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正是他的推动现代美术才能登上大雅之堂。
  虽然他对美术创作兴趣缺缺,不过由于他那种表演型人格,他倒是不吝于展现他的美术才华。而袁燕倏先生绝大部分画作是和他的“仿作”。
  他仿的画作实在和原作实在太像了,不要说别人就是连那些画家本人也辨认不出来。所以有位著名画家就灵机一动,请袁先生仿那些价值很高的历史名作,再掉包以此牟利。
  袁燕倏先生知道之后非常生气,在公众场合将此君痛骂一顿。在此之后,他的那些仿作上都出现了他的个人特色。
  他本人原创的正式作品非常稀少,其中最有名便是《抱水瓶的女子》:
  从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出袁先生拥有专业级的绘画技巧,也具备大师级的构图水准。
  以至于这幅画流传到欧洲之后,西方大画家,比如毕加索都对《抱水瓶的女子》赞不绝口。
  据说希特勒也很欣赏这幅作品,虽然他无缘得到真品,可是他有几幅临摹作品。
  至于作品上的那位女模特是谁,虽然袁先生刻意没有画出面容,不过现在可以肯定她就是黄素琼女士,也正是她把这幅画带到了欧罗巴。
  而她之所以丢下女儿离开中国,正是因为她和袁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
  袁燕倏先生这一生正应了诗圣杜甫的一句名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节选自《浮云丹青——鸿渐先生美术成就简介》
  ……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圣约翰里放厥词,小说报上刊宰执》
第五十八章
圣约翰里放厥词,小说报上刊宰执(一)
  “《西风东渐》又名《梅毒、鸦片、基督教》是袁燕倏先生在民国十年(1921)八月四日下午于圣约翰大学礼堂发表的一篇著名演讲。
  当时现代新闻学第一人,“密苏里新闻帮”教父,密苏里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特·威廉姆斯先生在上海礼查饭店巧遇袁先生,于是前者邀请后者担任他的嘉宾,去圣约翰大学做个演讲。袁先生欣然应允,便有了这篇演讲稿。
  这篇演讲稿原为英文,袁先生亲自翻译成中文,并在隔天的《申报》上发表(1)。
  《西风东渐》甫一见报便引发轰动,读者反响极其热烈。《申报》报社接到了无数来信,叫好者有之,叫骂者亦有之。
  同时,这自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
  和民间对这篇演讲褒贬不一的反应不同,当时中国大部分著名学者对这篇演讲持赞赏态度,就算不那么喜欢的人也认为这能算是一篇非常新颖大胆的史学论文。
  许多知名学者,如梁启超、章太炎、辜鸿铭、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人都为这篇演讲而击节赞叹,并撰写了相关文章发表在南北各大报刊杂志之上。
  一时之间,洛阳纸贵。鸿渐先生的大名也响彻了南北学界。
  世人从此便知道了袁燕倏先生不但在文学上才华卓绝,而且还是可以自成一家的史学大师……”
  以下为演讲稿全纪录:
  诸位女士,诸位先生,诸位同学:诸位的鼓掌虽然出于好意,其实是最不合理的。因为鼓掌表示演讲听得满意,现在鄙人还没开口,诸位已经满意得鼓掌,鄙人何必再讲什么呢?诸位应该先听演讲,然后随意鼓几下掌,让鄙人有面子下台。现在鼓掌在先,鄙人的演讲当不起那样热烈的掌声,反觉到一种收到款子交不出货色的惶恐。
  鄙人要先感谢沃特·威廉姆斯先生的邀请,还有卜舫济校长的允准。不然鄙人这个沪江大学的毕业生哪里能到圣约翰大学来演讲呢?
  今天鄙人看到这里竟然有上千位听众,绝大部分都是圣约翰的同学和校友,这心中不由得又是惶恐又是唏嘘。
  其实不瞒诸位,本来鄙人也是能成为圣约翰的学生,和诸位做同学的。不过当年家父向一位牧师问起圣约翰是何人,牧师答曰圣约翰祖上是加加利湖上的渔夫……家父闻听此言便怫然不乐道,一介昼民何谈教书育人,此事遂作罢。
  “奥利芙,道可托袁还挺humorous的吗。坐在前排能看清他的相貌……嗯,他也正如传言中的那般handsome啊。”
  “保罗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多得是,何况说两个笑话算什么本事?且听他是不是真的有货色。”
  开场玩笑也开过了,请允许鄙人回到正题。威廉姆斯先生希望鄙人做一个关于东西方交流的专题演讲。
  作为一个西方人,他还真的是一位非常kind的绅士。
  然而请在座和鄙人一样的东方人扪心自问,晚近以来我等所处的东方有什么值得交流到西方去的物事呢?
  现代西方的china比之我们China的瓷器更为精细美观,制作流程也更为科学合理。
  茶叶也被英吉利人引种到了印度,如今世界上最有名的茶叶居然是大吉岭红茶,西人根本不知道龙井、瓜片、碧螺春、大红袍为何物。
  至于我们赛里斯,即绢之国的丝绸……请允许鄙人引用中山先生在他所著的《民生主义》里面的一段话:如果中国的桑叶、蚕种和丝质没有改良,还是老守旧法,中国的丝业不止是失败,恐怕要归天然的淘汰,处于完全消灭。
  如果连我们东方三大特产瓷器、茶叶和丝绸都沦落到了如此地步,那还如何“交”怎么“流”呢?
  “奥利芙,道可托袁这话听着倒是有点道理。”
  “保罗斯,这在海外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新鲜的。”
  既然如此,鄙人不如来说说西方交流到东方的几样物事吧。
  这头一样物事呢……诸位应该知道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人,德意志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吧。
  他就曾经说过,近代欧洲文明的特点,第一正是赛菲利斯(syphilis)。
  叔本华这样的大哲学家都这么说了,那么鄙人首先也来说说这件物事。
  “保罗斯,姓袁的果然是个好色之徒,我们走!”
  “奥利芙,别急着走吗。人家好歹是NYU的哲学博士,不会这么不知所谓的,且让我们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有货色。”
  诸位诸位,鄙人看到你们的反应有些大啊,有的朋友怎么还起身要走了呢?
  这就不得不让鄙人质疑圣约翰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风范了。
  难道你们这些中途退场的朋友听到“梅毒”这个词就只想到的只有脐下三寸之地吗?
  “奥利芙,幸好我们没走……”
  “哼!”
  对了嘛,诸位请先安坐,如果鄙人接下来的话实在是不堪卒闻,你们再走也不迟啊。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请不要以为鄙人是在开低俗的玩笑,就像叔本华老先生说的,了解了梅毒的历史,就能理解近代欧洲的历史。
  诸位应该知道梅毒并非亚欧大陆原生疾病,而是来自美洲新大陆。
  除了梅毒之外,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新大陆得到了海量的黄金白银和丰产的玉米土豆,还找到了通往我们东方的新航路。
  当然啦,他们也没有空着手去,回馈给美洲土著们的礼物是比梅毒更棒的天花。对了,还有我们等会要讲到的一件物事。
  “奥利芙,道可托袁还真因吹斯听。”
  “保罗斯,什么因吹斯听?哗众取宠而已!”
  欧洲历史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从沉闷的中世纪进入了欢脱的大航海时代。
  鄙人就问问诸位吧,如果你们有机会回到明朝中叶的话,是愿意和西方人一样勇敢地走出去,抢先在新大陆得上梅毒呢;还是愿意乖乖地呆在老家,等着人家带着梅毒和金银来上门拜访呢?
  而且吧,诸位要知道梅毒这个毛病也并非全无是处。
  鄙人是没有得过这个病,不过鄙人读过一些历史记载,还和医学界的朋友探讨过。
  梅毒会感染人类的神经系统,带给患者非一般的体验,当然还有非一般的痛苦。而体验和痛苦正是人类灵感的源泉,所以这玩意又名“灵感病”。
  如果诸位留心的话,便会发现在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各个方面的天才爆发式地增长。
  有人肯定觉得鄙人这个说法太过牵强太过附会太过……不健康,不过诸位可以在脑子里面列举三个你们想到的欧洲近代史上的天才型人物。
  鄙人可以向诸位保证这三个天才当中两个半是梅毒患者,包括刚提到的亚瑟·叔本华……
  “嗡!”
  现场顿时一阵喧哗。
  宋子文看到身边的小妹突然站了起来,不由得拉住她的袖子,愕然道:“奥利芙,你要干什么?”
  “保罗斯,不要管我!”
  宋家三姐甩开兄长的手,长身而起,扬声问道:“道可托袁,我想请问你,既然梅毒能催生天才,为什么东方就没有出现西方那么多天才呢?”
  “GOOD
QUESTION!”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