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779

第三百六十六章
X档案
  本章副标题:多么因吹斯听的世界啊!
  “众所周知,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就建立了自己的情报部门,那就是当时不为人所知日后却大名鼎鼎的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
  但是英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设立了一个更加神秘且隐秘,以至于直到二十一世纪才被曝光的情报机关。
  那就是自然信息服务处(Natural
Intelligence
Service,简称NIS)。虽然叫“Natural”,不过我们都知道这个部门处理的信息一点都不“自然”,而是Supernatural(超自然)。
  这个部门政府编制为军情七处(MI7),而一开始的代号叫做“动物园(Zoo)”。但是内部人员觉得这个称呼等于他们都成了动物,因此自称为“图书馆(Library)”。
  根据现有的资料,这个部门的首席长官名叫史蒂芬·阿伦·怀特爵士(Sir
Stephen
Alan
White)。他原本是军情五处的内勤人员,据说是一位刑讯专家,代号“SAW”。
  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刑讯专家居然能一跃成为一位情报部门的主官,这在官僚体系严密的英国是十分少见的事情。
  那么他为什么能平步青云地成为“动物园”的园长呢?笔者推断他应该是一位特异功能者。
  而他成为特异功能者和本作的主角——袁燕倏先生有着莫大的关系。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发生在1921年的“723大事件”……”
  “现在我们知道当时由SAW负责刑讯袁先生,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审讯失败了。而且是以一种非常诡异的方式失败了。
  根据现场目击者的回忆,参与对袁先生审讯的三位英国特工在事后全都被送进了驻军医院接受治疗。
  值得一提,其中有一位就是日后以008系列闻名遐迩的那位间谍小说作家,笔名叫做伊恩·弗莱明。他不但后来写了小说,还把作品投到了袁燕倏先生的手中,并且改编成了系列电影。
  然后在医院里面应该发生了非常特殊的状况,负责的军医立即报告了英军总司令麦克雷迪中将和当时也在场的军情五处的长官“K”。
  他们两位当机立断地封锁了这家医院。至于医院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消息。
  幸运的是,这三位特工都没有死亡,只不过怀特先生的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变化。比如他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头企鹅,动物园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军情七处和袁燕倏先生创设的SCP基金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一直保持着某种合作。
  表面上看,英国和袁先生的关系十分恶劣,英国在1921年不但把他驱逐出境,并且对外宣誓永久性地禁止袁燕倏踏入英联邦的领土。
  实际上,他们在1922年中东“死海事件”中就进行过紧密的合作。虽然袁燕倏先生本人没有出面,但是他最重要的一位部下,大阿尔卡纳中的一号“魔法师阁下”爱手艺先生赶到了当地,协助军情七处处理了那件导致几百人死亡的《紫骷髅之书》。
  正因为他们收藏的第一件超自然物品是一本书,所以他们自称“图书管理员”。
  在发生了“死海事件”之后的几个月,SCP基金会便在著名的“一平方英里”上堂而皇之地设立了英国分部。
  译者注:“一平方英里”位于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东侧,其实就是英国的华尔街,也叫做金融城。
  要知道,SCP基金会属于袁燕倏先生是众所皆知的事情,而英国政府允许设立这就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绝对不简单……”
  “除了军情七处以外,纳粹德国的党部情报处也和SCP基金会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内部有一个名为“纺锤”的神秘部门,管理这个部门的正是袁燕倏的情人,也是大阿尔卡纳中的“命运女士”艾纽卡·萝歇尔(1)……”
  “至于美国的超自然部门更是直接受到了袁先生的‘影响’。”
  就像笔者说的那样联邦调查局的首任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根本就是SCP基金会的“隐者阁下”。
  他在调查局内部设立了一个名为“X档案”的小组。这个小组直接向他负责,专门调查美国国内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超自然现象……”
  “让我们把视线转到亚洲。日本应该是第一个设立此类部门的亚洲国家,在二十年代初特高课成立,全名是高等警察课,隶属于日本帝国内务省(史实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特高课内部处理超自然事件的部门叫做“猿机关”。而这个“猿机关”很有可能就是“袁机关”。
  也就是说袁燕倏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和日本在这方面合作了。难怪他和日本人的关系非常之融洽。”
  “至于袁燕倏先生的故乡,一直要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才成立了类似的部门,起初的名字叫做“龙组”……
  因为袁先生的关系,这个国家是对于超自然现象研究十分深入。因此他们设立了很多管理和研究机构。
  其中包括公安部第五局刑事侦察局MPS-5下辖的六处和七处,六处负责侦破灵异案件,七处负责关押那些犯罪的特异功能者。
  国家安全部十二局MSS-12社会调查局,中国最大的特异功能者管理机构。
  总参情报二部综合局培训处,负责特异功能在军事上应用,并且有直属的特异功能作战队伍。
  中科院上海脑研究所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实验心理学研究室,这两者主要职能是进行异能研究。后者还开发异能探测和反制设备,指导社会宣传工作,管理各种心理战武器。比如中国官方电视台的某档著名科普类节目……”
  ——节选自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
注释:
(1)见第一卷第二百三十一章《克洛托》。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二X2
  本章副标题:既然要完本,何妨作个死。
  1921年8月8日,星期一。
  荷兰王国,乌德勒支省,乌德勒支山脊市,多伦镇。
  乌德勒支省(Utrecht)是荷兰面积最小的省,还不到100平方公里,位于其内陆核心区域。
  这块区域叫做“Randstad”,对荷兰来说,相当于美利坚的新英格兰地区或者赛里斯的大包邮帝国,是其商业和工业中心。
  此地不但富裕而且风景优美,北边是艾美尔湖,南边是莱茵河,堪称欧洲水乡。此时正当夏季,四处郁郁葱葱,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的袁大师从阿姆斯特丹跑到这里当然不是为了观赏风景,而是应邀来见一位历史名人的。
  “陛下,那我就告辞。”
  这个时候他已经在这里多伦镇旁的那座城堡(庄园)里面小住了几天。
  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也有点中二病的袁燕倏正和另一位著名的中二病患者依依惜别呢。
  “尼奥,你不能留在这里当我的秘书官真是可惜。那我只好祝你一路顺风了。”
  不用问了,和他告别之人正是霍亨索伦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威廉二世。他自退位以后便隐居在此。
  所谓中二见中二,不成仇敌便成知己。
  这一老一小两位中二病患者真的成了“知己”……
  因为我们的袁大师是赛里斯汉子不是德意志汉斯,所以他对于威廉二世和“节制殿下”的态度还是挺“客观”。
  他认为这两位都是“好人”,前后两次统帅着汉斯们奋力打破西方殖民体系的“大好人”。
  当然啦,汉斯们自己就不是那么想的了,他们对这二位的态度很是纠结,以至于日后有了著名的“费舍尔争论”。
  弗里茨·费舍尔是德国汉堡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一个问题,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这个国家天生就有着一个“邪恶内核”呢,还是他们这个正常国家被“邪恶人物”引导到了一条邪恶道路上。
  费舍尔本人采取了第一个答案,即普鲁士“先军政治”传统和容克制度推动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这就引发了长期的争论,有的观点认为威廉二世作为“影子皇帝”,是帝国精英推行集结政策与社会帝国主义的奴隶。而有点观点强调他在绝大多数决策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威廉二世的“个人统治论”。
  比起威廉二世,更加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节制殿下”的问题就更加敏感了。
  不过呢,有一点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如果统帅二德子和三德子的不是威廉二世和“节制殿下”这样的中二病患者,换成了“铁血宰相”俾斯麦和“红衣主教”黎塞留这样纯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德国还真的不一定会发动这两次世界大战。
  袁燕倏和威廉二世之所以成为“知己”,主要原因是他们都“痛恨”犹太人,都“喜爱”海军舰船。
  众所周知,威廉二世爱死海军了,甚至自称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一水手”,这点倒是和他的表弟,被称为“国王水手”的乔治五世有点像。
  威廉二世的母亲维多利亚公主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所以他们是表兄弟关系。前面也提到过,乔治五世在皇家海军服过役,非常喜爱帆船运动。
  他老人家太喜欢战舰了,以至于都不舍得把这些“大玩具”开出去和英国皇家海军决战,最后只能当了存在舰队。
  袁燕倏送给威廉二世的礼物就是一本“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的舰船图鉴。然后他借着这本图鉴展开了话题。
  他对世界各国海军如数家珍,对威廉二世的玩具们赞不绝口,对日得兰海战扼腕叹息……
  这一下子就迅速地赢得了对方的好感,让本来一次礼节性的会面进阶到了一次友谊性的晚餐。
  两人在吃晚饭的时候,威廉二世又惊喜地发现了这位赛里斯人和他有着“共同”的见解,那就是二德子会失败全都是犹太人,还有犹太人鼓捣出来的左翼思想害的。
  于是威廉二世一高兴就挽留他在这里小住几天,袁大师欣然答应,其实他正好也没啥事就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城堡里面度假了。
  在这几天里面,他们一起骑马打猎聊天野餐,袁燕倏还帮着威廉二世“修正”一下他的那本回忆录的英文版,可谓是不亦乐乎。
  同时他的那些小伙伴也过得十分愉快。
  而威廉二世觉这个赛里斯人不但言辞风趣、知识渊博,而且马术精湛、狩猎达人……毕竟“虫脉术士”用的是巡林客的模板,敏捷和力量都很不错,还善于和动物打交道,打猎根本就是本职工作好伐。
  如果不看他的肤色,那就是妥妥的一个欧罗阿爸的贵族啊。
  威廉二世甚至称他为“我的黄种骑士”,而我们的袁大师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有点歧视性的称呼。
  其实获得这个中二废帝的友谊,对袁燕倏还是很有好处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