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779


第二百九十九章
都来了
  本章副标题:谁还要马甲?
  鸭舌帽和络腮胡也不多废话,把两件“家具”扛在肩上就向门外走去。
  我们的袁大师忍不住喊了一嗓子道:“等一下,两位。”
  鸭舌帽回头问道:“兄弟,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沉吟了许久道:“请帮我带一句话给柯林斯先生……”
  “什么话?”
  他一字一顿地道:“不、要、相、信、英、国、佬!”
  日不落帝国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殖民帝国,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殖民这码事有着非常非常非常丰富的经验。
  其实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原本都属于凯尔特人,这三块地方都可以说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殖民地。
  他们也全部经历过武力征服,收买怀柔,文化灭绝这几个典型的殖民过程,只不过时间点不同而已。
  但是比较早“归化”的威尔士和苏格兰因为先天条件搭上了工业革命这趟列车,威尔士当地豪族靠着煤矿发财了,而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是造船和机械制造的中心,曾经是英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爱尔兰一直很悲催,只能当农业产品的输出地。所以民众的独立意愿特别强。
  所以,盎撒人在英伦三岛上面有一个逐次殖民逐步同化的过程,日后的日不落就这么历练出来了。
  盎撒人对于爱尔兰的同化如此失败,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宗教上面。
  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因为自身衰落和蛮族西侵开始分崩离析,其疆域之内进入了一个“条顿化”的时代,这还有一个专属的英文单词——Teutonization。
  所谓条顿化就是蛮族部落纷纷归化为天主教徒,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形成了条顿王国群。英伦三岛上的盎撒人和凯尔特人也条顿化了。
  顺便说一句,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倒退。本来可以进行自由贸易的大一统帝国因为各地治安的恶化,不得不退回庄园+城堡的封建领主。所以说中世纪是因为经济的倒退导致了千年的黑暗。
  公元1155年,历史上唯一的英格兰籍的罗马教皇——哈德良四世发布训令,将爱尔兰的统治权授予英格兰国王。
  不过要直至1169年,英格兰才开始入侵第一次年占领都柏林城堡。1171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获得了对爱尔兰的宗主权。
  对于这个宗主,当时大部分的爱尔兰人其实是接受的。在他们看来,英国国王就是教皇派来的合法领主。
  后来么,就出了个因为想要休妻再娶而与罗马教廷翻脸的亨利八世。这位都铎王朝的二代君主绰号“杀妻狂魔”,娶了六位妻子,砍掉了其中两位的脑袋……荆轲守教主想来肯定和他有共同语言。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
  但是这样一来,英国国王就失去了统治爱尔兰的合法性。
  所以在都铎王朝期间,本来就不满英格兰殖民统治的爱尔兰人不断地发起了有着宗教战争色彩的起义。
  然而这个时期的英国已经是“半封建半资本”外加正向民族国家转型时期的前现代国家,能轻松吊打爱尔兰岛上的那帮“半封建半部落”的土包子。
  到了都铎王朝最后一任君主,也就是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第一次将整个爱尔兰岛全面置于自己直接统治之下。
  在此期间,英格兰移民涌入了爱尔兰北部阿尔斯特地区。
  亨利八世的三个子女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和伊LISHA一世全都绝嗣。王位传给了伊LISHA一世的表姐的儿子,苏格兰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
  斯图亚特王朝继续向爱尔兰殖民,这次苏格兰人进入了这个地区。
  他们顺带着就把北爱给新教化了。不过这个地区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
  除了以上两个矛盾之外,自然还有阶级矛盾。
  亨利八世在爱尔兰采取“先缴后赐”的政策,先是将土地收归英王所有,再重新将土地赐予那些爱尔兰贵族和部落首领,直接削弱了爱尔兰上层阶级的威望和反抗基础。
  而这批贵族搭着英格兰制霸全球的顺风车也得到了庞大的经济利益,比如和袁燕倏决斗的那位爱尔兰贵族出身的哈罗德·亚历山大中校就是其中一员。
  迈克尔·柯林斯明年被自己战友给打死,就是因为北爱问题。
  今年年底签订的《英爱条约》规定成立自治的爱尔兰国家,控制爱尔兰大部分人口与土地,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警察。但是,它规定这个国家正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样,是英帝国中的一个自治领,英国君主作为国家元首,而不是像大多数民族主义者推崇的独立的共和国。
  最关键的是“爱尔兰自由邦”只包括爱尔兰西部与南部的26郡。剩下的六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然留在联合王国内。
  作为谈判的全权代表迈克尔·柯林斯受到了激进派的严厉指责。随后,一场条约派和反条约派之间的内战爆发了。而到了后期激进派就把矛头指向了爱尔兰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们,成了带有一点“打土豪分田地”色彩的阶级斗争。
  所以爱尔兰内战(Irish
Civil
War)打着打着就越来越血腥,甚至比之前的爱尔兰独立战争死的人还要多,柯林斯本人就死于一次反条约派的偷袭之中。
  “不要相信英国佬……”这两个潜伏在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战士对视一眼笑了起来,那个络腮胡不以为然地说道:“哈哈哈,这是当然!”
  “我们走了,祝你好运,兄弟。”
  “也祝你们好运。”
  袁燕倏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希望你们两位别死在爱尔兰内战里面吧。
  实际上,他要是努力一把的话未必不能阻止爱尔兰内战,至少也可以拉那位爱尔兰国父一把。
  因为爱尔兰的局势真的无关大局,他们就在英国人旁边能蹦跶到哪里去?
  二战之中,爱尔兰是英联邦中唯一一个中立国,这已经是极限了。难不成他们还能加入轴心国吗。
  而且爱尔兰离赛里斯太远了,按照大师球系统离中国越近的历史变化S值提高越多的计算方式,他现在这点S值勉强够用。
  但是,但是,但是,这关我们的袁大师什么事情?
  他要搞这么一出又不是真的为了帮爱尔兰人独立或者全世界正义事业,而是……
  “你们终于是来了啊!”
  当袁燕倏回到萨佛伊大饭店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而他在前台接到了一个口信,所以连衣服都没有换就闯进了餐厅。
  一进餐厅他就又见到了一大帮子故人,他们正是《饥荒孤女》的主创人员。
  “大卫,杀青了?”
  “是的,尼奥。”站起来迎接他的电影大师拍了拍身边一只大皮箱道:“菲林全都在这呢,就等你这位剪辑大师了。”
  “这可太好了,我也正等着呢。”
  袁大师上前和他拥抱了一下,转头看向了他的“恋人女士”道:“丽莲,你……胖了。”
  而大明星则是抿嘴一笑,眼中却有波光闪动。
  他上前一步,摘下她戴着的帽子,摸了摸她一头贴着头皮的短发道:“你的头发也长出来了。”
  根据他的剧本,这些女孩纸在进济贫院的时候全被剃了一个光头,当然这是为了防治寄生虫。不过这对爱美的女性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幸好,这帮女演员二话不说都给剃了,也包括这位大明星。
  最后袁燕倏拉起她的小手,对在座所有人点点头道:“失陪!”
  他走了几步又转了回来,拿起了那只装着菲林的大皮箱,向众人灿然一笑,便搂着丽莲·吉许扬长而去。
  1921年7月10日,星期天还是血色的。
  这也是爱尔兰历史上第三个血色星期天。
  就在今天,英爱停火协议正式生效的前一天,因前两日爱尔兰共和军与皇家爱尔兰保安队(Royal
Irish
Constabulary)在贝尔法斯特的几次小规模冲突引发了报复行动。
  新教徒的报复与天主教徒的反抗导致这一天里有16人死亡(其中包括11名天主教徒和5名新教徒)、70人以上受伤、161所房屋被烧毁(其中150所属于天主教徒)。这便是爱尔兰历史上的第四次“血腥星期日”事件。
  说起来,这种几十人伤亡的事件在历史上压根算不上什么。不过谁叫白皮命贵呢。
  这就像后世美帝某个疯子制造一起枪击案就会登上全世界媒体的头条,而其他动乱地区每天死掉几百甚至上千的人却默默无闻。
  “腻嗷……”
  睡得迷迷糊糊的吉许女士手摸了一个空,她勉力睁开眼睛发现枕边却没有人,再下意识地一看窗外,却是灰蒙蒙的一片。
  长夜即终,白昼将临。
  虽然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不过大明星还是挣扎着起了床,披上睡衣,扶着墙走出了卧室。
  “腻嗷,你怎么……”
  她发现自己的爱人已经穿好了衣服,站在阳台里面抽着雪茄。只是他今天穿的非常普通,完全没有他以前说的那种“FAN
ER”。所以她有点奇怪地问道。
  “丽莲,你醒了?”
  我们的袁大师回过头来向她微微一笑道:“正想跟你说,我有点事情要出去一趟。”
  丽莲有些不太高兴地道:“你这么早要出去?”
  “是的,现在天还没亮,外面人少一点。”
  他这么早出发就是要避人耳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