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779

  我们的袁大师瞥了一眼顾维钧心想,都说婚姻改变命运,这老顾真还印证了这句话。
  第一次结婚就鲤鱼跃龙门,捞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第二次结婚是好风送青云,成为了当时总理的快婿。
  第三次结婚是……嗯,好像和自己一样,算得上财色兼收了。
  果然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那个娶得好啊。
  幸亏老子的前未婚妻香消玉殒,不然哪有现在这件好事。人生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古人诚不我欺。
  总之,大家客客气气,和和睦睦地把这顿饭给吃完了。
  等到最后上甜品的时候,顾维钧似乎是随口问道:“鸿渐,你什么时候动身去南洋啊?”
  袁燕倏在心中默算了一下道:“我还要去荷兰一趟。应该是八月份吧,最快八月初就能动身了。不过万一不巧的话,那就要九月份了……”
  要是再不“巧”一点,老子说不定还要在英国坐几年班房。
  黄蕙兰秀眉一皱地道:“鸿渐,你不觉得有点晚了吗。明珠阿姨可是在三宝垄苦等着你呢。”
  袁大师叹了一口气道:“蕙兰,我这也是身不由己,另有要事啊。”
  魏明娘也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鸿渐,还有什么事情比你的婚姻大事更重要的呢?”
  “大姐,是这样的……”
  顾维钧听完点了点头道:“原来是日本皇太子要见你一面,你还要去见德意志废帝表达谢意。这倒是两件不能推辞的要紧事啊。”
  说到这里,他再次动了招揽袁燕倏进入外交界的念头。自己这位姨岳丈不但在美利坚交游广阔,都成了白宫的座上宾,现在还和日本、德国搭上了关系。这简直就是天生的外交官啊。
  他不由得开口问道:“鸿渐,回国之后有什么打算啊?”
  袁燕倏坦然相告道:“哦,想必少川也是听说过中国公学的。这所大学的教务长张君东荪聘请我去担任经济系教授,我已经答应了。”
  “梁任公的中国公学,我确实听说过。”顾维钧问道:“鸿渐,你想不想进入我们外交界啊?”
  我们的袁大师正色说道:“多谢少川美意了。不过我离家多年,这次回去是要尽一尽孝道的。这件事情,要不过几年再说吧。对了,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摆脱少川……”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道:“纽约的骆世叔帮了我个忙,把我的一些行李当作外交邮件寄到了伦敦,到时候请少川通融一二。”
  “这个么……”
  顾维钧当了这么多年的外交官,自然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按照国际惯例,外交邮件不但免税而且免检,所以用来夹带一些违禁品还是最适合不过了。
  他打了一个哈哈,装作开玩笑一般地问道:“鸿渐,你行李里面不会有什么违禁品吧?”
  “怎么会?!”袁燕倏睁大了眼睛,十分无辜地道:“不过就是一些文具……”
  比如芝加哥打字机,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文具啊。
  “一些玩具……”
  比如拿来放烟火的迫击炮啦。
  “一些药品……”
  比如三硝基甲苯(TNT),这绝对算是药品了吧。
  搞大新闻没有文具、玩具和药品那怎么能成?
  袁燕倏在英国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就算搞得到也要来一次大出血,还不如在美利坚采购一番,然后用外交邮件的方式运入英国呢。
  这才是他这次走亲戚的真正目的!
  就在顾维钧犹豫的时候,黄蕙兰开口劝道:“少川,既然是亲戚那能帮就帮一下,鸿渐是知道轻重的人。”
  “知道轻重”的袁大师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心说就冲你姨甥女这句话,你的晚景就不会像原本那条时间线上是那么一般凄凉。
  顾黄二人是在1956年离婚的。老顾是另结新欢,并且对他最后一位妻子是极尽宠爱,直至终年也对她赞不绝口。
  而这个时候正好赶上了黄家的败落。黄蕙兰名下多处房产被印尼政府没收,最后她隐居在纽约,靠着吃存在银行里的遗产利息过活。
  所以她自传的名字就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好吧。”顾维钧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道:“我会关照一下的。”
  当然啦,他现在还不知道这“关照一下”会给他带来无穷的麻烦。
  不过,这关我们的袁大师什么事情,此时的赛里斯谁来当驻美公使、驻英公使、驻X公使有个毛的区别?
  他们说了一阵子闲话之后,袁燕倏就告辞了,因为他还有下一个饭局。
  这次的目的地是大日本帝国驻伦敦公使馆……附近的一家和风餐馆。
  “野村君、山本君,我们又见面了。还有井上君,好久不见,我很想念你啊。”
  “海国男儿三连”也回道:“袁君,我们也很高兴在伦敦遇见你啊……请!”
  “请!”
  这顿饭从傍晚吃到了深夜,等结束的时候袁燕倏在小康的搀扶下跌跌撞撞上了一辆出租马车。
  “撒、撒、撒由那拉……”
  他醉醺醺地向着也醉态可掬的日本海军的大佐、中佐、少佐挥了挥手。而等车子开出了一段距离之后,他已经醉态全消,十分清醒地嘱咐道:
  “小康,明天发个电报给大龙头,问人什么时候能到。目标七月中旬就要抵达伦敦了,这些人要尽快过来踩踩点。”
  “二爷,我明白了。”
  “小康,你让当地洪门兄弟安排一个隐秘点的地方安置他们。”
  “二爷,我记住了。”
  “小康,等人到了,你亲自去南安普顿接他们来伦敦,还有别忘了那件外交邮件。”
  “二爷,我晓得了。”
  “小康,这次行动之后,洪门还有你我必将名垂青史!”
  “二爷,那是肯定的!”
  “刚才光顾着灌那三个沙比酒了,都没吃啥东西。小康,让车夫帮我们找个地方吃夜宵。”
  “二、二爷、好、好吧。”
注释:
(1)笔者注:不好意思,赛里斯和新西兰之间的外交关系一点都不因吹斯听,所以就不写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事记
  本章副标题:狂乱之前的最后平静
  “一九二一年的七月对当时仍占据着世界霸主地位的大英帝国来说,可称之为是“狂乱之月”。
  从七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六开始,连续发生一系列事件就像《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位小男孩,不但让英国王室和政府颜丢尽了日不落帝国的掩面,更暴露出这个史上最大帝国表面光鲜实则疲弱的实质。
  自此后英帝国各个殖民地都兴起了追求独立的大潮也和“狂乱之月”有着直接的联系。
  是啊,如果他们的宗主国连自己的首都、本土和最近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块殖民地——爱尔兰都管理不好,更何谈这些远在百里、千里乃至万里之外的殖民地呢?
  我们现在都知道:“狂乱之月”的核心人物正是一位年仅二十七岁的中国留学生。而根据现在了解到的各种史料,说是他一手主导的也不为过。
  在此之前,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家,一位颇有天分的经济学家,一位放荡不羁的风流浪子。
  而在此之后,全世界才知道了他的真正身份。
  不过直到今天对他的看法都有着极大的分歧,有人说他是现代恐怖主义的鼻祖,也有人说他是追求正义和自由的斗士。
  他就是袁燕倏……”
  “前些日子英国政府解密了一批到达解密年限历史档案,其中有一份苏格兰场的监视记录引发了全世界历史学家的兴趣。这是苏格兰场接到‘白厅’的训令,秘密监视袁燕倏先生行踪报告(1)。
  虽然没有署名,但是据推测这份“白厅”训令很有可能出自时任殖民地事务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之手。他和袁燕倏的恩怨始于1920年11月的那场隔着大西洋的论战。不过由于他当时权限不高,所以只能影响苏格兰场而不是动用军情五处的力量。
  何况,那个时候包括他在内的英国高官们也不可能知道袁先生能搞出那么大的乱子。
  同时,即使有这样的监视,袁先生仍然成功组织了这次前无古人的行动,难怪有人说他是来自东方的巫师了。
  现在,我们通过这份行踪报告,再结合袁先生周边人的各种记述和回忆,能大致勾勒出他在这段期间的作为。
  现在让笔者带大家回溯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