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779

  小摩根接过来一看,书册封面上有着一个抽象的火车图案,火车喷出的烟雾形成了这本书的标题和作者姓名。
  前者是《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后者则是“Purple
Bishop”。
  “《东方列车谋杀案》……紫色主教……”
  “摩根先生,紫色主教是我的笔名,发表侦探小说时的笔名。”
  只听袁大师用浑厚低沉的男中音道:“我非常感谢你的这次邀请,而我这样的‘穷学生’,也没有什么送得出手的礼物……”
  “我之前就听路易斯·贝克先生说,你也是一位侦探小说爱好者……”
  “我这几天正好刚完成了一本侦探小说,还来不及投稿,就赠送给你当作见面礼了。”
  注释:
  (1)见第一卷第一百一十三章《大人物》。
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摩根(下)
  本章副标题:我无欲则(P)刚,你有容(贾)乃亮!
  作为穿越者,“愚者大人”不用“教皇冕下”告诉他,就知道小摩根是一位侦探小说爱好者。
  而且他也不像父亲那样有很强的掌控欲,更喜欢恬淡一点的生活,打打猎,出出海,读读侦探小说。
  所以他在几年之前就把摩根财团的大部分业务交给了自己的二把手哈里·戴维森(1868-1922)。
  此君乃是美联储筹备委员会顾问之一,还是1915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热门人选之一……
  如果他没有卷入那桩“悲惨绯闻”之中的话,很有可能会和争取连任的威尔逊PK一下总统大位。
  1915年,戴维森的一个邻居,同时也是一位被他带了绿帽子的丈夫,在晚饭之后先给妻子后脑勺一枪,再给自己太阳穴来了一枪……
  这件绯闻自然就闹大了,戴维森也失去了这个机会,后来感到内疚的他还收养了这对夫妇的两个孩子。
  看到了吗,在没有微博的时代,被带了绿帽的丈夫要复仇就只能用这种非常暴力的方式,所以大家还是要感谢时代的进步。
  也不知道是不是报应,到了1920年,哈里·戴维森的健康就发生了问题,被头疼和失眠所困扰,不得不去乡间修养。
  小摩根也只好重新出山执掌大位了。不过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在座的托马斯·拉蒙特很快就要当上“摩根财团史上最成功的总裁”了。
  “谢谢了,袁博士。我很喜欢这件礼物。”杰克·摩根露出了笑容,用很纯正的“Queen's
English(女王英语)”说道。
  他在1898年到1905年被父亲“流放”到了英国,所以日后他和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们都成了亲英派,而且每一年当中的几乎一半时间是在英国度过的。
  当然,这不妨碍摩根财团借钱给牛牛的敌人们。
  我们的袁大师这才注意到对方的口音,立马就把舌头放平了道:“不用客气,摩根先生。”
  注意啦,美音和英音最显著的不同就是,美音有卷舌音,英音没有……是一丁点都没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FATHER这个单词,美音念“发得”,英音念“发哒”。
  只要记住了这一点,那就能在美音和英音当中切换。而对于马上要去英吉利的袁燕倏来说,现在就应该开始习惯起来了。
  “袁博士,请坐。”
  “摩根先生,谢谢。”
  他刚坐下就听人问道:“袁博士,你喝点什么?”
  他随口回道:“威士忌就好。苏打水不加冰,谢谢。”
  等到人家把酒端上来,袁大师这时又暗爽了一下,NYSE的主席乔治·惠特尼给自己倒酒,这种待遇自己不穿越哪会有啊?!
  “袁博士,今天请你来的缘故你也知道吧?”只听小摩根单刀直入地问道。
  而对于他这样直接的方式,袁燕倏并不意外。
  据他的了解,小摩根对他父亲是亦步亦趋,不但在生意方面是萧规曹随,就连行为方式,甚至穿衣打扮也有点刻意地照抄老摩根。
  当时某家报纸举行了一次有奖竞猜。他们刊登了两张照片,照片上的摩根父子都在举起拐杖驱赶记者,然后问读者哪张照片是父亲,哪张照片是儿子。
  有这样的“大家来找茬”,可见这对父子多么相似了。
  而老摩根一个特点就是谈生意的时候直来直往,从不浪费时间。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收购“钢铁大王”卡内基旗下产业。
  当卡内基公司的总裁将要价4.8亿美金报给摩根的时候,他猜想摩根一定不会同意,应该要讨价还价一番。但出乎他的意料,人家对于这个报价眼睛不眨一下地就点头确认了。
  这笔大买卖就这样做成了!
  可是我们的袁大师却没有急着回答“华尔街之王”提出的问题。
  他先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威士忌,还微微闭上眼睛稍微回味了一下酒的味道。
  过了大约十几秒钟,他这才向对方点了点头道:“摩根先生,我当然知道。”
  他当然知道他自己正站在一个历史支点上,一个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历史支点上!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袁燕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历史。
  现在、如今、眼下、此刻……就是一个能轻易撬动历史的支点,轻易到只要用一番嘴炮就能让中日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作死精神”啊。
  袁燕倏明明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利用这个历史支点,可是偏偏故意地创造了这个历史支点。
  他结交“华尔街的奇迹”……
  他预言哈丁的大胜……
  他写了《Socialism》和那些政论文章……
  他轻易地通过NYPR和百岁山挣钱……
  他成为“麻将内阁”的座上宾……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换这一次和小摩根的见面!
  然而,作死真的就会死。
  为了不死,他只好放弃这个历史支点。
  赛里斯古话说的好,无欲则刚。
  既然放弃了这个支点,那么他要塑造的形象就不是一个有能力、又诚实,还能听话的手下,而是一个有能力、又诚实,还有点傲娇的顾问。
  只要小摩根有那么一点肚量和眼光,那么自己就很有机会成为摩根财团的编外顾问。
  实际上他也希望和摩根财团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说的直白一点,他想要和小摩根他们建立私人友谊,但是不想掺和摩根财团的实际业务。
  为什么袁燕倏不想加入摩根财团呢?
  因为他想要当“狗屁大师”,就没法成为“众神之王的王族成员”。
  试想一下,他这么一位高举着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旗帜的大师,到头来却被公众发现和华尔街大鳄们沆瀣一气,这名声肯定就要臭了啊。
  这名声要是臭了,他怎么当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呢?
  这要是被人发现他和华尔街大鳄是一票里货色,他又怎么当FDR的亲密朋友和政治盟友呢?
  没有了道德制高点,他还怎么当后世各种颜色的白左公知们顶礼膜拜的学术偶像呢?
  “尊敬的贝克先生跟我提起过,我很感谢他的推荐。”我们的袁大师转头看向贝克先生二世点了点头,以示对他父亲感谢。
  然后他转向了小摩根道:“摩根先生,我也非常感谢你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能在这里见面……”
  “先生们,对于有机会成为摩根财团合伙人这件事情,我只能说是受宠若惊。不瞒你们说,我这几天都没有睡好!”
  “呵呵呵……”这几位也很给面子的轻笑几声。
  “摩根先生,但是……”袁燕倏真站起身来,向小摩根鞠了一躬道:“恕我无礼,我不得不拒绝!”
  现在、如今、眼下、此刻……他心里面在滴血啊。
  “先生们,请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我们的袁大师不等在座众人发问,便直起身子扬声说道。
  “1840年,鞑靼人的政府被迫和英国人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口岸自由通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