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779

  司徒美堂亲热地拉起了他的手,两人并肩走进了宴会厅。
  这厅里排开了十几张圆台面,还来了上百位的客人,基本上安良堂在纽约的重要人物全数到齐。
  看到他们进来,这些洪门弟子也站起来招呼道:
  “二爷。托您的福,我们百岁山的生意真是做都做不过来啊!”
  “同喜同喜。”
  “二爷。幸亏有了您,大家伙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啊!”
  “哪里哪里。”
  “二爷。堂子里的姑娘们可都十分想念您呢。”
  “这个那个……”
  正觉得有些尴尬的袁燕倏一转眼就瞧见了一张半生不熟的脸孔。他一向记不住男人的容貌,所以“百度”了一下想了起来道:“咦,黎二哥。你老兄怎么在这里,没去缅因州吗?”
  黎氏三兄弟当中的老二黎北海苦笑了一下道:“二爷,贱躯偶感微恙,所以在安良堂这里养了几天病。”
  “原来如此。”我们的袁大师点点头,安慰道:“黎二哥,没事的。《饥荒孤女》还要拍一段时间呢,你现在过去也来得及……”
  他旋即想起来了一件事情,便道:“黎二哥,吃完了饭兄弟我想跟你说个事儿,不知你方便不方便。”
  “二爷,言重了。您找我,我哪里会不方便呢?”黎北海现在也算是知道了这位袁博士的不凡之处,自然是满口答应。
  就这样,司徒美堂和袁燕倏一起入席坐到了主桌之上,他们稍稍推让了一下,袁二爷就当仁不让地坐上了主宾的位置。
  “咳咳……”司徒大龙头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场中的喧哗之声迅速地安静了下来。
  他拿起一杯酒站起身来道:“弟兄们,老夫今日设宴便是为了恭贺我们洪家一位好兄弟的四大喜事!”
  “这一喜,便是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二喜,便是他高中博士,进士及第。”
  “这三喜,便是他抱得佳人,洞房花烛。”
  “这四喜,便是他学成归国,衣锦还乡。”
  “来来来,大家一起举杯,恭贺我洪门百岁山之圣贤二爷四喜临门!”
  这上百号宾客闻听此言也端着酒杯站起身来,齐声喝道:“恭喜二爷,贺喜二爷!”
  “多谢大龙头!”我们的袁大师自然也不能坐着了,他先给司徒美堂道了一个谢,然后转身向着众人扬声道:“多谢三老四少!”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兄弟我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在这纽约稍展拳脚,那也是有安良堂众位兄弟姐妹的帮衬,还靠了安良堂大爷们的照拂。尤其是司徒大龙头对晚辈的关爱,实在让兄弟我铭感五内呐!”
  袁燕倏看上去那也是动了情啊,用哽咽的声音说道:“兄弟我话也不多说了,今天大家伙是无醉不归……”
  “我是先干为敬。”
  “干!”
  “干!”
  “干、干、干掉这一杯,我、我、我老黄就服你了啊!”
  我们的袁大师微微一笑,拿起杯子和明显喝大了的黄大军师碰了一下道:“黄香主,什么服不服的?你要喝,我便喝。”
  他一仰脖子就干掉了满满一盅的白酒,而黄纪实哆哆嗦嗦地喝了几口,就“咕咚”一声,两眼一翻软倒在了地上。
  “厉害啊,二爷这都喝趴下多少个了啊?”
  “几十个了吧,军师大爷还以为人家不行了,这不又多了一个。”
  “怪不得人家都说袁二爷是‘酒中太白,千樽不醉。’。”
  “你还忘了下半句,‘堂间青帝,百花齐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洪门宴(中)
  本章副标题:大学教授,鸡鸣狗盗
  这一场酒席就从日上中天喝到了夕阳晚照。
  安良堂众位兄弟还有姐妹们轮番上前劝酒,我们的“酒中太白”兼“堂间青帝”也差点顶不住这样的盘肠……那个车轮大战。
  不过他老人家现在是堂堂的虫脉术士。借着“更衣”的机会,生吞了两三只活蹦乱跳的小强,他就重新活蹦乱跳了起来。
  “虫脉术士VS.普通人”的战斗,自然是前者大获全胜。
  司徒美堂当然不会参与这种战斗咯,所以安然无恙的他最后就和大战得胜的袁大师一起上楼喝茶了。
  “鸿渐,这次回国可想好做什么了吗?”
  袁燕倏咽下一口热茶,坦然相告道:“爷叔,不知道你听说过中国公学否?”
  “中国公学……”司徒大龙头稍稍沉吟便想了起来道:“可是梁任公主持的中国公学?”
  “正是。这所学校的教务长张君东荪发了一封聘书给我,邀请我担任他们的经济学系教授,还要开一门写作课,月薪……”
  说到这个月薪,我们的袁大师也有点得意来着:“300银元。”
  按照此时汇率,200银元只相当于150美金,都赶不上他开给自己女秘书艾索尔·摩曼小姐的每周50美金的薪酬,他又有什么好得意的呢?
  好吧,这帐可不能这么算。
  1917年胡适之归国进了北大的月薪也不过只有260块银元,今年吴雨僧受“学衡派”大佬梅光迪之邀到东南大学任教每个月才拿到120银元。
  倒是1926年何淬廉受到了上海暨南大学的聘书,每月300块银元。不过他认为京津地区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教育水准较全国其他地方均胜一筹,于是他决定放弃暨南大学优厚的待遇,反而选择了每月只有180块银元的南开大学的聘书。
  这里要说一下,暨南大学这么有钱是因为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所专门招收侨生,当然主要是南洋侨生的高等学府,很多南洋富商向这所大学捐赠了不少钱。
  不过此时的暨南大学还叫暨南学堂,在南京而不是上海,这所大学的身世后来也挺坎坷的,永远健康还撤销了这所大学,所以就不细数了。
  也就是说,我们的袁大师现在的身价比当初的胡适之还高了那么一点,所以他难免就有点得意了。
  其实张东荪也是调查过他的底细,才开出这样的高工资的。
  在这个时间点上,袁燕倏他爹身兼好几家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董事,老袁家完全不差钱。
  而袁燕倏他前丈人还开着银行,而他的前小舅子尚在襁褓之中,老周家正好需要这位前女婿帮衬。
  在张东荪想来,我们的袁大师不管去继承“金融帝国”还是去当“点石成金”,这钱还能少挣了吗?
  再加上鸿渐先生现在是蜚声中外的大作家,还没有回国就被当成新文化运动之领头人,白话文运动之干将。他要是肯去教书,那还不是想去北大就去北大,想去圣约翰就去圣约翰啊……而且这些大学还不得倒靴相迎。
  其实,袁燕倏这段时间收到了不少大学的聘书,其中真的就有北大和圣约翰。
  顺便说一句,清华大学现在还没有设立大学部,所以没有资格邀请我们的袁大师……这话听着就是倍儿爽啊!
  北大他是不会去的,因为他两辈子都是江南人士,住不惯北方。
  而且帝都接下来几年乱糟糟的,明年四月份就是直奉大战。另外,北方军阀的势力又大,还很不讲“文明”,万一人家不顾忌自己高等华人的身份呢?
  所以为了安全考虑自己还不如呆在上海的租界里面呢。其他租界不说,想来日租界肯定会很安全的。
  对了,现在他跟日本人走得太近日后怎么办?
  好办啊,未来他就成了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日本专家了,他说一亿日本国民全都是天脑黑卡的武士和姬武士,除了去九段坂之外没有旁的办法能驯服,到时候谁敢反对?
  想来日本人自己都不会反对的吧……不但不反对,他们还要感谢有袁大师这样的知己啊。
  圣约翰他是去不了的,因为这是一所教会学堂,他这样的无神论者兼“敌基督”怎么能去教会学堂教书呢?
  魔都那些大学之中也就中国公学比较出名,给的待遇又高。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所大学以“自由”而著称。至少在二十年代,中国公学里面的学者们教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学说的都有,没有什么顾忌,思想非常活跃。
  这就对了袁大教授的胃口,所以他最后选择了中国公学。
  “既然鸿渐你有了决定,那老夫就不多言了……”
  其实司徒美堂也接到书信,有人想邀请袁大师去广东担任教职。不过人家已经有了决定,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他有些感慨地道:“鸿渐,老夫要对你说一声谢谢啊。要不是你的五加皮,我们安良堂……”
  “爷叔,你说这个就见外了。毕竟小侄也是洪家兄弟吗,帮衬一把有什么好感谢的呢?”袁燕倏打断了他的话头道:“要是真的感谢小侄的话,还请爷叔帮我一个小忙。”
  司徒大龙头那也是江湖人士,一听这话便拍着胸脯道:“鸿渐,你有话直说,还怕老夫拒绝吗?”
  “爷叔,小侄那就说了啊……”瞌睡来了一个枕头的袁燕倏欣然说道:“我想招揽一些人手,不知道爷叔可不可以帮我个忙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