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779

  这部小说的原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
  和同时代的大部分德国年轻人一样,雷马克18岁被征入伍,成了他日后描绘的西线战壕中的一员。他在战斗中多次负伤,还冒死救下过自己的战友,绝对算是一位战争英雄。战后他成了一位赛车手和体育记者,同时也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这部小说可能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正袁燕倏想“写”一本一战小说的时候,脑子蹦出来的第一本书……好吧,其实唯一一本就是《西线无战事》。
  就算不谈其文学成就,这本小说在商业上也极为成功。1928年底《西线无战事》的德文版开始在报纸上连载。
  隔年英译本就在英美上市,还成了美利坚1929年度文学类畅销书籍的第一名。
  再隔一年,也就是1930年,著名俄裔美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就把这本小说搬上了大银幕,该片海获得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个奖项。
  这种意外的成功,使雷马克从一个无名小卒的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
  《西线无战事》能在英美成为大热IP原因自然是这本小说紧扣“反战”这个主题,正切合当时西方世界的和平主义思潮。不得不说,后来张伯伦搞的“绥靖主义”是有很广泛的民众基础的。
  纳粹自然很不喜欢这种反英雄主义的作品,1933年节制上台以后,雷马克的作品跟托马斯·曼、亨利希·曼、布莱希特等人的作品一起被公开烧毁,随后又因为他坚决拒绝回国而与1938年被剥夺了德国国籍。翌年,他便投奔了自由灯塔,此后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好莱坞。
  1943年,他仍然留在德国的妹妹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了死刑。
  不过我们的袁大师现在是一位生活在自由灯塔的“异邦人”,根本不用担心纳粹,反而因为爱因斯坦的加持,这本小说未发先红。
  赫伯特·普利策先生和布朗小姐的父亲先后找到了他,自然就是为了那些大魔导师赞口不绝的那些小说的出版事宜。
  这两位都是袁燕倏的老熟人了,以往对他也算是不错,这次稿酬也给得相当到位。于是《西线无战事》先在《世界报——文学副刊》上连载,接下来单行本的发行交给了纽约大学出版社。
  黄宗诒一开始还嫌这位出租车司机有点括噪,他可是有专车的富家子弟,哪会有专车司机不顾他的感受跟他聊上一路的呢?
  可是当他发现汤姆对自己的姨夫的事迹和作品称得上是如数家珍的时候,他心中就有了一种异样的感受。
  这是黄少爷第一次听到一个普通西方人如此推崇一位赛里斯人。一百年后还有西方人认为赛里斯人留着辫子呢,更别提1921年了。
  而在这位出租车司机的口中,袁燕倏俨然就是一位道德高洁,才华横溢,受人欢迎还非常因吹斯听的绅士。中国人身份非但没有降低尼奥·袁的逼格,反而给他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原本黄宗诒就对自己这位姨夫相当好奇,如今他的好奇心那是更重了,甚至还产生了几分敬重之情。
  不管怎么说,袁燕倏都是此时纽约最出名的赛里斯人,还是一位打破了西方人对赛里斯人刻板印象的赛里斯人。
  “Sir,我们到了!”
  黄少爷掏出皮夹子,随手拿出一张林肯(五美金)递给了出租车司机道:“汤姆,谢谢你。不用找了。”
  他这种人可不差钱,他这种人只不过不想被人讹钱。
  “呃……”汤姆看到了林肯大统领之后,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唾沫,这笔钱相当于他两天的纯收入啊。
  不过他摇了摇头道:“Sir,我不收你的钱。不过你能帮我个忙吗?既然你是袁先生的亲戚,能让他送我一本亲笔签名的《西线无战事》吗?”
  “这……”
  黄宗诒还是把这张钞票递了过去道:“汤姆,这是车费,你一定要收下。不过你给我留个电话。我相信袁先生会很高兴有你这样的读者的!”
  出租车司机开心地接过了钱,诚挚地说道:“Sir,谢谢你。”
  他殷勤地先下了车,替黄宗诒打开了车门。
  而当袁大师的外甥刚走下车,就惊讶地看见不远处有几个人匆匆地向他冲了过来……
第一百八十七章
黄宗诒(下)
  本章副标题:很白很白很白的小白脸
  “袁先生,看这边!”
  “嗯……”黄宗诒这才知道这几位貌似是记者的家伙搞错了,他正要解释道:“我不是……”
  “啪!”
  随着一声脆响,镁光灯在他眼前闪起了。不像他姨夫有经验的黄少爷猝不及防之下,一双眼睛差点都被闪瞎。
  “袁先生,请问……”
  “袁先生,请问……”
  “袁先生,请问……”
  那些记者也围了上来,冲着有些晕乎的黄宗诒嚷道。
  “你们搞错了!”还是出租车司机反应快,“看看清楚,这位不是袁先生!”
  “啊……”
  记者们仔细端详了一下黄宗诒,全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们连句道歉都没有悻悻地转身离开。其中那位摄影记者还嘀嘀咕咕地抱怨自己浪费了一个镁光灯。
  其实黄少爷现在见到的不过是小场面,这几位也只不过是写三流小报记者,留在这里碰碰运气而已。
  汤姆一手提着皮箱,一手扶着没有完全恢复视觉的黄宗诒走进了豪华公寓的大堂。
  “你们是……”
  “先生,这位是袁先生的亲戚。”
  “袁先生的亲戚。”门房狐疑地打量了一下黄少爷道:“你们等着,我打个电话……”
  “诒少爷,您来了怎么也不先打个电话啊?”
  听到黄宗诒少爷到访,那位来自南洋的自梳女立马来到楼下迎接。
  “你是……莲姐吧?”
  他往莲姐身后看了一眼,没有看到自己姨夫,心中就有了不开森。
  其实他对走这么一遭心中很是不满滴,此时他正跟某位英国女郎打得火热呢。要不是父亲发来的电报,他才不想来纽约呢。
  而且作为一位出身不凡的年轻人,他内心深处对袁大师隐隐有些嫉妒和不屑。
  这家伙也就是会耍耍笔杆子和嘴皮子……嗯,看照片确实是一个人样子,说破大天去,也不过是一个土财主家的长子。他念得还不是哈佛、耶鲁这样的一流名校,而是NYU而已。
  而且黄宗诒对于文学不是怎么擅长,不太明白袁燕倏的作品的开创性和独特性。
  当然啦,一个黄种人还是有可能仅仅凭借自己的才华就赢得白种人的尊重。
  但是,但是,但是,仅仅是尊重而已。
  在黄宗诒看来,他肯定是靠着溜须拍马甚至更为低下的手段结识了华盛顿一干煊赫之辈,而身在南洋的父亲就被那一篇美利坚司法部长发表的文章给晃花了眼,真以为那个坑蒙拐骗的家伙能帮得上他们黄家呢。
  要说那张小白脸能让自己小姨妈死心塌地还有点可能,不过要说袁燕倏能帮他们黄家对抗荷兰人……
  心高气傲的黄少爷是一百个不相信的。
  现在黄宗诒终于亲身感受到了袁大师在纽约的影响力,不过他此时心里面还是有些不满。要是没和汤姆聊过也没见到那几位记者的话,那么他这份不满还要高一点。
  虽说他是袁大师的外甥,算是晚辈,但是他可是黄家子弟。
  别说是在南洋了,就算在欧美的赛里斯人知道了他是黄仲涵的儿子,至少礼数上面是不敢怠慢。了解他们黄家底蕴的洋人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
  毕竟钱能通神吗,何况还是上亿美金的钱。
  自己这位姨夫居然没有下楼迎候自己,这让他不由得感觉自己受到了慢待。
  莲姐十分客气地回道:“难为诒少爷记得我,您是来找我家姑爷的吧?他现在不在家。”
  “那他现在在哪儿啊?”黄少爷很自然地问道。
  “姑爷他……”莲姐看了看旁边的门房和司机,话锋一转道:“诒少爷,请先跟我上楼再说吧。”
  黄宗诒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道:“那好。”
  他转身接过出租车司机手中的皮箱,顺手拍了拍对方肩膀道:“谢谢你,汤姆。放心,我会帮你拿到袁先生的签名的……”
  黄少爷跟着莲姐上了楼,洗漱了一下又随便对付了一下算是吃过了午饭。差不多一小时之后,康司机就来了。
  “黄少爷,二爷让我来接您。”
  “谢谢你。对了……我记得袁先生排行老大,你怎么称呼他二爷呢?”
  其实自从袁燕倏向着红旗老五“自报家门”的那天起,他在洪门身份就不再是个秘密了,任天堂二爷本人更是一点掩饰也不做。
  因此康多尔毫不犹豫地解释地道:“黄少爷,袁先生是我们洪门的圣贤二爷,因此我这样的洪家兄弟自然要称呼他为二爷的了。”
  “原来如此……”
  虽说黄宗诒没有加入洪门,不过南洋华人中洪门子弟那是乌央乌央的,他也认识不少。只是他没有想到他姨夫这样的留学生兼文学家居然还是一位洪门高级成员。
  这自然让他更加好奇了几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