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79

  埃及法老叹了一口气低下头,两只肩膀也跟着垂了下来,低声说了一句:“对不起。”
  袁燕倏都要给气炸了,对不起?一句对不起就完了!像乔治·贝克这种大人物说了“下一次”就真的一定会有“下一次”吗?
  这什么大卫·格里菲斯……咦,他身边还有一位打扮成埃及艳后的美女,这位美女居然还有点脸熟……
  什么美女不美女的,脸熟又怎么样,总之都是一个打搅了自己好事的大混蛋,老子不让他尝尝“Chinese
Kungfu”那就不姓……
  等等,他性格里菲斯,还叫大卫?!
  袁燕倏看到这两个“古埃及人”正要离开,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等等,你是大卫·格里菲斯先生?”
  埃及法老闻声转过身来答道:“是的,我就是。对不起,我刚才失礼了……”
  嗨,你要是真的是那个大卫·格里菲斯……那还有什么失礼不失礼的。
  我们的袁大师本来阴沉的都要滴出水来的脸上瞬间就雨过天晴,微笑着柔声问道:“那么请问《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你的作品吗?”
  “是的。”
  袁燕倏仔细地打量了一下他的女伴,问道:“那么这位肯定就是丽莲·吉许(Lillian
Diana
Gish)女士咯?”
  埃及艳后也点了点头道:“是的。”
  别看这什么大卫·格里菲斯想和华尔街三巨头之一的乔治·贝克搭话都搭不上,可是这两位在后世的名声,前者远远远远……再加个远远地高于后者。尤其对电影爱好者来说,如果没看过《一个国家的诞生(1)》,也不知道这部划时代巨作的导演是谁,那就别舔着脸说自己爱好电影了,滚回家去看《小时代》吧。
  这部拍摄于1915年的电影不但确立了剧情长片(2)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超过1000万美元(相当于100年后的两亿多美元)的卖座电影,而电影成本只有“区区”50万美元!
  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导演,大卫·格里菲斯这位“所有人的老师(卓别林之语)”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和经济学界做个比较,他可以堪称是电影界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都轮不上。
  如果要和一百年后的导演们做个比较,那么代表了电影技术开创性的斯皮尔伯格,强大商业票房号召力的詹姆斯·卡梅隆和电影艺术本身的马丁·西科赛斯,这三位大导演捆在一起,差不多能和他相提并论。
  当然作为他的首席御用女演员,丽莲·吉许小姐放在一百年后的好莱坞,她的咖位相当于茱莉亚·罗伯茨、凯特·温斯莱特、安妮·海瑟薇、妮可·基德曼、大表姐、黑寡妇这些一线巨星的小姐姐。而她展现出来的演技更是丝毫不逊于拿奥斯卡奖拿到手软的梅丽尔·斯特里普阿姨。嗯,大概就比那位珍妮·简(3)差了些许吧。
  可惜……现在是1920年,华尔街银行家连个好脸色都不愿意给这两位看。这个情景要不是袁燕倏亲眼所见,真是让他很难想象。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遇到上述提到的那些电影导演和演员会这么冷淡,连表面功夫都不做就抬腿就走,根本不可能的嘛。
  而此刻我们的袁大师心中只有八个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注释:
(1)这部由美国电影巨匠D·W·格里菲斯编导的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鸿篇巨制《The
Birth
of
A
Nation》,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电影,也是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本片因为对白人优越主义的提倡,以及对三K党的美化而颇具争议性。
(2)笔者注:Feature
Length
Film,长度超过60分钟的电影皆属于。
(3)即《制霸好莱坞》的女主角,这书应该也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本走好莱坞演员路线的网文。
第五十九章
耶和华
  本章副标题:代表上帝惩罚你们!
  既然遇上了这位电影大师,那袁燕倏岂能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眼珠一转就打定了主意,“我叫Neo
Yuan,我可是格里菲斯先生,嗯,还有吉许小姐你们的粉丝啊。我实在太喜欢你们的电影了。”
  碰了一个硬钉子的格里菲斯先生心情不佳,所以他有些敷衍地道:“原来是袁先生,谢谢你的喜爱。不过我们真的还有事……”
  “等等,我来介绍一下。”袁燕倏装作没听到,而是一把拉过福尔摩斯给道:“这位是我的‘好’朋友,路易斯·贝克先生。对了,他就是刚才那位贝克先生的孙子。”
  拉着虎皮做大旗果然有效,这对古埃及男女脸上总算多了一点笑容,和小小贝克相互行礼致意。
  我们的袁大师看了看四周,十分熟稔对自己同学说道:“路易,去拿几杯‘饮料’过来。我们要和这两位艺术界的Masters好好地聊一聊。”
  福尔摩斯的家教和脾气还是不错的,一点没有富N代的架子。既然自己朋友这么要求了,他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走出去拿酒了。
  格里菲斯先生和吉许小姐偷偷地对视一眼,都暗暗地点了点头。他们看到这个中国人刚才还和老贝克先生谈笑风生,现在竟然这么随意地指使美国第三号富翁的孙子,而后者也是理所当然的态度,这就让他的身份莫测高深了起来。
  这么一看,这位Neo
Yuan和贝克家族关系似乎不错。别说一个中国人了,就是一个美国人能和贝克家族拉上关系,他本人肯定也是非富即贵的出身……嗯,这个年轻人说不定是某位神秘的东方大人物的后代。
  反正实际上他们也没事,既然和乔治·贝克先生搭不上话,那么能和他的孙子……嗯,还有这个热情的中国人套套近乎也是好的。
  他们三位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袁燕倏打眼一瞧,这两位“艺术界的Masters”似乎因为乔治·贝克先生的拒绝,所以注意力还是不够集中,依然没把自己当回事啊。看来我要给他们一个狠的。
  我们的袁大师一脸严肃地问道:“大卫·沃克·格里菲斯先生,你认为……你自己是谁?”
  他这个问题实在太古怪了,格里菲斯一愣,有些犹疑地回道:“袁先生,我自然就是大卫·沃克·格里菲斯咯,一个好莱坞的导演……”
  “是的,你是格里菲斯先生,你是好莱坞的导演,不过你自己难道没有意识到……”袁燕倏双眼灼灼地道:“你就是美利坚电影行业的弥撒亚吗?”
  “弥、弥、弥撒亚?!那个袁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虽然作为一位成功的艺术工作者,大卫·格里菲斯对自己的艺术水平很是有点自信,但是把自己提到拿撒勒木匠儿子的高度,他还是真的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我当然不是在玩笑!”袁燕倏摆了摆手,十分认真地说道:“如果你这样的电影大师现在不站出来。那么好莱坞这座电影艺术圣殿最终就会落到那帮钻进钱眼里面的包皮……嗯,犹太佬手里!”
  “那些无耻、贪婪、鄙俗、肮脏的犹太佬毫无艺术细胞,只会把电影这个‘第七艺术’当做服装、皮货和珠宝这样的生意。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压榨你们两位这样的艺术工作者,从而把好莱坞变成赚取金钱的亵渎邪居!”
  为什么好莱坞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犹太人势力那么大呢?因为美国电影业打从根子上就长歪了。
  实际上,美国电影业发端于他们现在所处的纽约。不过我大新乡一年到头就没几个大晴天,阴冷潮湿的环境非常不适合拍电影,而且这个一线城市的地价还非常昂贵,所以电影人纷纷南下。
  1913年,正在亚利桑那州准备拍摄《弱男(1)》的制片人给纽约总部发了一个著名的电报:“我们正在前往加州,希望公司以每月75美元的代价租下一个名叫好莱坞的晒谷场。”
  1915年,卡尔·洛美尔率先在好莱坞建立了环球影城,确立了好莱坞制片厂观念,紧接着米高梅、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雷电华、哥伦比亚和联艺也来到这里。这八大制片厂在其后的四十余年间主宰了美国电影,并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电影的发展方向。从此之后,这个晒谷场就成了全球瞩目的影业中心。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联艺(UNITED
ARTISTS,也翻做联美),这家制片厂是由当时四位著名导演和演员出资创建的,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卓别林,还有一位正是在座的大卫·格里菲斯。
  除了联艺之外,其他七大制片厂的老板几乎全都是东欧和沙俄犹太裔移民和移民后代。我们的袁大师并没有胡说八道,他们在涉足电影之前,大多数人真的是从事服装、皮货和珠宝这样的生意。对这些大老板来说,电影就是获取利润的商品(2)。
  要是一百年后,袁燕倏这么当着好莱坞电影人面前痛斥犹太佬,对方要么拂袖而去,要么和我们袁大师好好地撕一场逼,否则如果被透露出去的话,那么他们一辈子别想吃电影这碗饭了。在后世梅尔·吉布森因为发表过反犹言论,堂堂奥斯卡最佳导演(1996年第六十八届《勇敢的心》)最后沦落到只能拍拍独立制片电影了。
  不过现在不是1920年吗,大导演和女演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深得我心的赞同表情。
  看到他们二人的神情,我们的袁大师忽然心中一动,似乎……不是似乎,而是自己真的发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point!
  拜那本红极一时的《货币战争》之赐,袁燕倏当年倒是也研究过所谓的“犹太财团”。所以他知道事实上在美国,犹太人并不像有些人宣扬的那么牛逼,什么都占统治地位。他们的实力和势力也经常被夸大。
  还有很多人把所有富人大亨都看成犹太人,甚至就连洛克菲勒、摩根、巴菲特和盖茨等首富都被误认为是犹太人。事实上洛克菲勒祖上是从法国逃到德国的胡格诺教徒(法国新教的一个派别)。摩根、巴菲特和盖茨属于美国真正的“蓝血贵族”——WASP(White
Anglo
Saxon
Protestant白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新教徒)。
  眼下1920年代,以摩根家族的WASP财团和以洛克菲勒家族为首的德裔财团正和“咱们一伙(3)”的犹太财团斗得不可开交。起因就是老罗斯福大统领在1913年联合“咱们一伙”成功地废掉了J.P摩根和他的女婿小约翰·洛克菲勒把持的中央银行,以曾任罗斯柴尔德银行高管的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主持建立了大名鼎鼎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这场争斗并不局限于金融界,后来还会又扩展到整个美国社会。在大萧条之后,WASP、德裔和爱尔兰裔美国人成立了很多纳粹组织,比如德美联盟和“银衫党”,而他们最大的对手就是禁酒令时期形成的犹太黑帮。20世纪30年代,这些黑帮在政府的默许下,对纽约等地的纳粹组织进行了血腥镇压。
  好吧,说的直白一点。到了三十年代,美国的犹太人就会有华尔街钱袋子,黑社会枪杆子和好莱坞笔杆子,当然还有老罗斯福大统领的远房堂侄兼侄女婿的FDR大统领的背后支持,于是他们在二战之后就成为了一支主导美国的政治力量。实际上,罗斯福家族和犹太人之间非常可能存在肮脏的PY交易。
  这些巴比伦之囚能办到的,凭什么我们赛里斯人办不到?!
  眼下的犹太人可以说是四面皆敌,那么自己不就有个机会……
  “大师球,我现在的想法你明白吗?”
  “宿主,本系统明白。”
  “那么你快点评估S值啊!”
  “宿主,你的想法和你的行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啊。不过……本系统可以告诉你,至少你这一阶段的行动并不会超过S值的警戒阈值。”
  有这句话就成了!
  袁燕倏继续说了下去:“就像我刚才说的,电影这种伟大发明本来应该成为人类的‘第七艺术’,可是现在……电影却成了迎合下等人低级趣味的愚蠢滑稽戏。”
  他一脸惋惜地摇了摇头,然后直视大导演道:“我原本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我看到格里菲斯先生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这才明白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的。你不是电影艺术的弥撒亚,那么还有什么人能担当这个头衔呢?”
  “不,你不是弥撒亚。容我说一句亵渎的话,你这样的导演才是电影艺术的耶和华!”
  注释:
  (1)大家别笑,真的是这个名字。英文名字是《The
Squaw
Man》。
  (2)笔者注:以上关于美国电影业历史的内容真的不是百度,是慕容从图书馆借的电影史,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
  (3)咱们一伙Our
crowd就是指犹太金融网络,也被称作“这一百”the
one
hundred。
第六十章
路西法
  本章副标题:用嘴泡妞是为嘴泡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袁大师这番话呢,确实有点过头也有点肉麻,当然还有点种族歧视。不过听在大卫·格里菲斯这位大导演耳里,让他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不可抑制的悸动。
  说来也是可怜,此时好莱坞电影人实在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后世人很难想象,眼下好莱坞这些演员都是迫于生计,为了挣钱不得不屈就这个行当,所以他们用的都是艺名,比如说吉许小姐。而格里菲斯这样的大导演,在刚出道的时候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劳伦斯”的艺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