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779

  除了参谋能力出众之外,福克斯·康纳也很有人格魅力。
  远征军在法国参战期间,他周围聚集起一帮年轻的陆军军官,这帮人被称为“肖恩帮”。当时美军总部在法国肖蒙,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绰号。其中就有未来的陆军参谋长乔治·卡特里尔·马歇尔。
  乔治·巴顿自然也是“肖蒙帮”中的一员。
  在1916年他成为潘兴将军的中尉副官(当然是因为他妹妹的关系),而康纳是少校参谋。从那时起,他们两人就是好友。
  实际上,这两位的出身也十分相似。康纳家族是密西西比州的豪门大地主,而他的妻子弗吉尼亚则是一位经营特许药品(阿芙容)的百万富翁的女儿。
  在米德堡期间的一个秋日下午,巴顿在他举办的社交派对上把艾森豪威尔介绍给了康纳。可以说,这次见面改变了艾森豪威尔的命运。
  他自己在回忆录里面说:“福克斯·康纳是我所遇见的最有才华的人。在我一生所接触的伟人和好人中间,他是……我最感激的一个,我所欠他的难以估量。”
  确实如艾森豪自己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帝国三长官”当中:拼爹地,他拼不过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拼后台,他拼不过很受潘兴赏识的马歇尔。
  要不是福克斯·康纳的赏识和拉拔,艾森豪威尔完全不可能成为日后的欧洲战区盟军总司令。
  说康纳是他的“贵人”,那是恰如其分,一点也不为过。
  注释:
  (1)第一,为毛老外军官看上去那么帅气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军装都是定制的。第二,美军还有一星准将。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长官
  本章副标题:其实写科普也很吃力的好伐。
  说到这美利坚帝国三长官的仕途,还有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颇有意思。
  麦克阿瑟那是一辈子顺当,临了在朝鲜那里摔了一跤,前头刚说让孩子们回家过圣诞节,转眼就被志愿军推回了三八线。
  他这晚节不保,遂使竖子……不对,兔子成名。
  马歇尔则是两头不差,中年蹉跎。他到底有多蹉跎呢?
  1933年,53岁的马歇尔不过是中校团长,和他同一年出生的麦克阿瑟都已经是陆军参谋长了(永久军衔为少将,临时军衔为四星上将)。而且就在这一年,他差点就被和自己有宿怨的麦克阿瑟踢到国民警卫队里面去。
  没错,这两位在一战就结下了梁子。
  1918年的光棍节是二德子投降的日子,在这前几天,远征军参谋马歇尔根据上头的意思发布了“分界线不再具备约束力”这条命令。于是著名的陆军大红一师开进了第42师的防区,直奔色当而去。
  偏生麦克阿瑟此时正是第42师的参谋长,原本还以为色当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他见此情形自然是气得跳脚,更让他大丢面子的是,陆战一师的士兵把前来阻止的麦克阿瑟当成德军间谍给抓了起来。这就让他成了远征军当中的一大笑话。
  麦克阿瑟这种人会不记这个仇吗?
  要不是当时已经退休了的潘兴豁出脸为马歇尔求情,他真的就去当国民警卫队的师长了。
  帝国三长官中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艾森豪威尔到了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实际上麦克阿瑟和马歇尔都能算是他的贵人,他也当过这两位的直属下级。
  麦克阿瑟一开始还挺欣赏他的,1935年特意带他去了菲律宾当自己的副手。不过等到1942年老麦丢了菲律宾,他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无能,就把当时的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和作战厅长艾森豪威尔给恨上了,认为他们支援不利。
  比起老仇家马歇尔,麦克阿瑟尤其痛恨艾森豪。自此以后他只要提到这位曾经的下属,就轻蔑地称其为“那个叛徒艾森豪威尔”。
  马歇尔对艾森豪却正相反,起初因为他是麦克阿瑟的老部下因此心中有些芥蒂。不过等到马歇尔发现了艾森豪的军事才华之后就不遗余力地提拔他。
  其实1944年马歇尔写那封信给艾森豪,要他挥剑斩情丝也是为了他好。如果背着这样的丑闻,1952年的艾森豪别说是当不了美帝大统领,就连共和党候选人都做不成。
  不过归根结底,艾森豪威尔会有那么多贵人赏识,自然是因为他本人拥有军事才华,外加性格平和,善于同人打交道。
  福克斯·康纳确实也蛮欣赏这位小老弟的。所以今年年底他去巴拿马就任步兵旅旅长的时候,会邀请艾森豪威尔当他的副官。
  因吹斯听的是,此时艾森豪威尔的上司米德堡司令官罗肯巴奇上校却不肯放人,原因是艾森豪是一位顶级的橄榄球教练。
  美利坚人真的和古罗马人很像,都把体育运动看得和正经事业一样……嗯,说不定更重要。
  实际上艾森豪会报考军校,除了不用付学费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安纳波利斯和西点的橄榄球队都相当有名,能让他痛痛快快地打橄榄球。进入西点之后,他确实被当成一位天才的进攻球员。
  可惜的是,在一场比赛中他的膝盖受伤,之后又在马术训练中再次受伤。这中断了他的橄榄球运动员生涯,不过倒是让他成了一位出色的教练。
  只是对1921年的艾森豪少校来说,自然不愿意在新兵训练营当什么橄榄球教练了。
  经过一番扯皮之后,福克斯·康纳通过自己的老上级,当时的陆军参谋长潘兴的帮助才把艾森豪调到了自己的身边。
  作为巴顿夫妇的密友,康纳夫妇在复活节的前一天就抵达了这里。而明天还会有更多的客人,当然大部分都是巴顿在陆军中的同仁。
  “玛米,艾克。你们看上去气色真不错!”康纳少将也十分惊奇地打量着这对容光焕发的年轻夫妻道。
  他当然知道两个月前的那场悲剧,也知道他们沉浸在悲痛中不可自拔,更从巴顿夫妇的口中知道刚才发生的“奇迹”。如今亲眼见证,让他确实大大地吃了一惊。
  “玛米,你现在这样真好!”弗吉尼亚·康纳夫人也走了过来,和艾森豪夫人亲热地拥抱了一下。她们也算是老朋友了。
  只听康那妇人也是又惊又喜地道:“玛米。我刚才听说的时候,还不相信那个中国人有那么神奇,现在看到你这个样子我算是有点信了。”
  而艾森豪夫人十分认真地道:“弗吉尼亚,袁先生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人,也是一个好人。对了……”
  她环顾四周,疑惑地问道:“袁先生还有乔治去哪了?”
  “哦,他们乘着太阳还没有下山去骑马遛弯了。”巴顿夫人接口道。
  我们的袁大师吃的有点撑,眼见着马上又要吃晚饭,所以出去消消食。作为主人,巴顿少校自然是要在一旁作陪的。
  有句英文谚语——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游戏室中的众人一说到袁大师,穿着定制骑马服,踩着高筒马靴,手里面还拎着一根精致马鞭的他就同巴顿少校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
  “袁先生,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艾森豪夫妇马上并肩迎了上去,再次由衷地感谢道。
  袁燕倏赶忙举起手中的鞭子阻止道:“两位,请不要这样说。我做这些也不是要你们的报答……”
  他们这边相互客气的时候,另一边那几位也交谈了起来。
  康纳少将好奇地问道:“乔治,难道你们刚才说的都是真的?这个中国人真是一位灵媒?”
  巴顿少校摇头道:“少将,我刚才就问过袁先生,不过他否认了……”
  “那么他是怎么和ghost沟通的呢?”康纳夫人对这种问题那是更加有兴趣了。
  “这个问题么,我倒是也问过了……”巴顿少校居然露出了尴尬的神色,犹豫着说道:“袁先生说这个世界上的ghost,其实只是一种能通过量子物理波粒二象性来解释的自然现象(1)。”
  康纳夫妻对视一眼,弗吉尼亚忍不住打断道:“量子物理?波粒二象性?这到底是什么玩意?”
  “就是……”从刚才开始就觉得自己智商受到重重一击的巴顿少校挠了挠头,一指正和艾森豪夫妇聊天的袁大师道:“要不你们直接去问他吧。”
  注释:
  (1)作为一个合理党,慕容当然知(百)道(度),1921年德布罗意还没有提出物质波假说,补丁打在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象性
  本章副标题:这都穿越到二十年代了,不掺和一下量子物理那像话吗(1)?
  就在一脸热切的康纳夫人和一脸狐疑的康纳少将正要上前询问的时候,见到天色已晚的女主人开口招呼道:“我的朋友们,时间差不多了。晚餐马上就能准备好,请各位回房休息一下。然后来客厅喝餐前酒吧。”
  即使我们的袁大师很以赛里斯人的身份而自豪,他都不得不承认在喝酒这方面还是老外的套路比较深。
  《笑傲江湖》里面的那位专业酒徒祖千秋说起赛里斯各地名酒和与其相配的酒器,那确实是一套又一套的。
  《红楼梦》里面的宴会场面也写得风雅且奢华无比,日后还真有人把里面的菜肴给还原了。
  但是,赛里斯人也不会像老外那样一顿饭要喝好几种不同的酒啊。
  正式的西式大餐之前的半小时左右,那是喝餐前酒的时间。
  正餐喝的佐餐酒还分头盆、汤类、副盆、主菜、奶制品和甜品,也就是说坐下来吃一顿饭有可能喝到四五种不同的佐餐酒,每一种酒用的杯子还不一样,也就是还要换四五次杯子。
  吃完了饭,大家还要喝一顿餐后酒。
  实际上,一百年后西餐也被大大的简化了,除了极特殊的情况之外,几乎没有这么人搞。但是在1921年那就不同了,我们的袁大师也不得不入乡随俗。
  说句真格的,他要不是有16点体质,还是像一百年后那样因为酒精中毒而穿越,那真是连高等华人都做不了啊。
  其实当高等华人也真挺麻烦。为了吃顿饭,袁燕倏还得回房间换套晚礼服。要知道算上睡衣,他这一天就已经换了三套衣服了,晚礼服那是第四套。
  他回房冲了一个澡,换上刚让佣人烫好的全套晚礼服,腰间围上丝质腰封(马甲的替代品),胸前口袋插上白色的口袋巾(正式礼服必不可少的配备),脖子上打了一个黑色领结(配晚礼服的领结只能用黑色)。
  巴顿家的佣人不但替他烫好了衣服,还给他擦好了鞋子。这鞋子擦得那是瓦亮瓦亮的,直接拿来当镜子用都没有问题。
  穿完了衣服和鞋子,他用发蜡把自己的头发打理得纹丝不乱,再喷上了一点古龙水,最后带上了那块豪伦诗腕表。
  他打眼往大衣镜里面一瞧……哦哟,这小伙子可真精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