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779

  袁八子淡淡一笑道:“我哪能比得上陈孔璋呢。说到檄文,贵国甲午年间的《讨清檄文》也写得极妙……”
  他摇头晃脑地背诵道:“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古人不言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为明祖所笑!”
  “当年家父读到此文不由得击节赞叹拍案而起,对我言道如果皇军从江浙沿海登陆,必定发动全族箪食提壶以迎王师,与贵国一起反清复明共讨满虏……”
  好吧,那次袁老爷子运气不太好,没能当成带路党和维持会长。
  山本五十六忍着笑插口道:“袁先生,那可是1895年,你已经能记事了么?”
  “山本先生,这个么……”我们的袁大师毫不羞愧地说道:“本人比较早慧,虽身处襁褓之中依然记得很是清楚啊。”
  野村吉三郎比“八毛钱”会说话,他欣然点着头道:“哟西!虎父哪有犬子,原来令尊也是我黄种人的大豪杰啊。”
  袁燕倏嘻嘻一笑,摆手道:“好了,不说家父了。我们中国人说夜猫子……嗯,贵客上门必有要事。两位先生,就像贵国讨清檄文上说的那样,我们黄种人本为一体,自当同进共退。兄弟我能帮得上的必定帮忙,所以两位有什么事情那就直说吧。如果没事呢……”
  他一跷二郎腿道:“那我们现在就打个四圈。”
  两个霓虹金对视一眼,野村吉三郎叹了一口气道:“袁先生不止文采出众,眼光更是独到。美国想要拆散英日同盟这件事情,您真是料准了啊!”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瞒袁先生说,鄙人此去华盛顿从共和党的朋友口中得知,哈丁大统领准备开一次国际会议,专门商讨各国海军军备和远东太平洋事务。而且,鄙人还听说……”
  “下一任的国务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先生想要邀请袁先生当他的私人顾问。不知可有此事?”
  这帮小日本还真会搞情报,连这种事情都打听到了。看来,他们这次找我是来探我口风的吧。
  “不错。”袁燕倏点点头,迎着两个霓虹金灼灼的目光,坦然地说道:“野村先生消息灵通,确有此事。”
  山本五十六很自然地接口问道:“冒昧地请教一下,袁先生是怎么看待远东情势的呢?”
  当然啦,他们此时都认为我们的袁大师最多在远东也就是中国情势上面会向休斯先生做一些建议,所以一上来就问他关于远东而不是太平洋的看法。
  袁燕倏心想,远东……其实就是中国啦,情势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赛里斯就是八个字,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而你们小日本也就八个字,狼子野心,力有未逮;那么美利坚无非也是八个字……想要赚钱都想疯了。
  “呵呵……”他轻笑几声,摊开手道:“远东可全是贵国闹出来的烂摊子,你们要问我这个中国人干嘛呢?”
  两个霓虹金再次对视一眼,野村吉三郎犹豫着问道:“袁先生,你说的可是山东问题?”
  “哎……”袁大师长叹一声,点点头道:“青岛这件事情贵国干得实在是不漂亮……”
  你们小日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死了上千人,明年还不是要在列强压迫之下把青岛给吐出来吗?而且平白地引发了赛里斯内部的反日风潮,连北洋政府内部所谓的“亲日派”也下台了,何其不智。
  他悠悠地道:“不过军事兄弟我是不懂的。从我这个经济学学生的角度来看,这还不是关键。”
  “那么关键是?”
  “关键就是……西原借款啊。”
注释:
(1)笔者注:请注意双引号啊!
第十三章
北西南
  本章副标题:岂可修,芽森滴都要自杀了!
  小日本当然是可恶的啦,一心一意就要把“支那”变成他们的印度。然而在如何把支那变成他们的印度的这个问题上,小日本内部是有激烈争论的,激烈到时不时天诛的地步。
  1916年10月,陆军元帅寺内正毅在长洲藩大佬山县有朋的全力支持下成了,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兼大藏大臣兼朝鲜总督。
  这两个名字对于稍微了解一点中日两国近代史的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反正穿晚清民初的小说里面,这两位都得露个小脸。
  山县有朋号称“皇军之爹”,明治九元老之一,大陆政策的制定者和甲午战争的急先锋。在当时他可以说是日本最有权势的大人物,甚至没有之一。
  寺内正毅是朝鲜第一任总督,在他首相任内通过了陆军“五十师团”和海军“八六舰队”建军计划。
  不过在那个时间点上,这两位陆军最大的马鹿已经意识到通过武力胁迫赛里斯充当日本的殖民地难度太高。“二十一条”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大失败。
  而且关键问题是,日本大财阀们对当时政府和军部的对华政策十分不满意。从这些大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当帝国主义不能好高骛远,印度也不是一天到手的,不妨先和支那做做生意。当然啦,所谓的“生意”就是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倾销自己的工业品。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中华民国实在穷得不像话,1916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两大国有银行把太多的准备金借给了凯撒·袁。为了应付挤兑风潮,北洋政府只好下令两行停止兑付储户存款长达几个月,国家财政几乎陷于崩溃。
  这个时候,寺内正毅内阁主动提出了借款。他们希望通过借款改善中日关系,并帮助中国整顿即将崩溃的金融财政体系,改革中国币制,逐步实现“日中货币混合”,“使中国国民开发其国土,享受其实惠,同时与振兴帝国工业契合一致,使日华成为一体,谋求自给自足之道,经济上、国防上如胶似漆地结盟”。换而言之,就是软性殖民。
  因为此次大借款是由当时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特派代表、屋大维·段的日本顾问西原龟山经手办理这笔将近两亿日元(相当于八千万美金)的巨额借款,故称西原借款。
  注意啦,西原借款是中日关系和日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节点。
  先说中日关系。此次借款,即使就连中方都觉得相当“优厚”。当时的财政部官员周叔廉也承认:日方“对借款的条件并没有十分苛求,对于押品尤为空泛,铁路垫款则铁路并没有进行兴建,其他押品只在借约上空言指定,并没有实行接管。”。
  《大公报》的记者,后来成了主编的王芸生也说:“自另一种意义言,亦可谓彼等之卖国。盖以二亿巨资,一无切实之抵押,二无高息回扣,结果强半流为无着落之滥债,无怪寺内、胜田诸人受其国人之攻击也(1)”。
  王大记者说的没错,该项借款条件之优越,已不免引起日本国内少壮派的极度不满。
  如果这笔钱能收回去倒还好说,可是屋大维·段压根就没有想过还这笔钱。他对马可·安东尼·冯直言道:“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
  钱收不回去,那么两国关系改善,日本能顺利插手中国的金融财政体系也不错。可是日本自己强占了青岛,使得中日关系迅速恶化。
  所以西原借款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增日本少壮派军人口实,使其“华人无诚意,向彼表示诚意,等于为娼妇守贞节”、“辜负血战死难将士之灵”一类说辞,有了所谓的“事实依据”。
  “野村先生,山本先生,贵国的西原借款不过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以金控政之故技而已。我们中国人不明白,但是他们美国人肯定明白的。难道他们就不会引起警惕吗?”
  “如果真的要是能‘日华一体’,或者‘两国货币混用’。两位猜一猜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坐不住?”
  听完了这番话,两个霓虹金一脸严肃,沉默不语。
  “西原借款只是其一。”
  我们的袁大师冷笑一声道:“去年一月份美利坚已经自行从西伯利亚撤军,并要求贵国一同办理。可是在‘庙街事件’之后,贵国不但不撤军反而变本加厉地增兵,并且占领了库页岛北部。”
  1920年4月美国撤军后,在苏俄领土上仅剩下了日本军队赖着不走。日本不撤军必然引起苏俄人民更强烈的反抗,1920年5月27日,当地游击队与日军发生武力冲突后,放火烧毁了庙街城(尼古拉耶夫斯克),使日方人员共计384人在大火中烧死,这就是“庙街事件”。
  可怜见的,庙街原本曾是我大萌东北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的驻地,也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航行黑龙江的必经之道。
  “想来贵国外务省也屡次接到了美国人的强烈抗议了吧。这就是其二。这其三呢……”
  他也不用霓虹金问,自顾自地说了下去:“美国人可是对贵国获得原属德国的太平洋上系列群岛:马绍尔、马里亚纳、加罗林群岛这件事情骨鲠在喉。他们今年的海军预算是多少?”
  “4.33亿美金!”
  袁燕倏叹了一口气,对两位海军军官道:“那么野村大佐,山本中佐。请你们告诉我贵国国会去年七月份通过的‘八八舰队’计划到底是针对哪个国家呢?”
  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袁大师是在暗示这两个霓虹金,他们要从苏俄身上割肉,且不说打不打得过老毛子,美国人肯定是不支持且反对的;要是西进赛里斯,那么美国人更是反对到底。而南进第一道关卡就是美国殖民地菲律宾。
  在远东这旮沓,你们日本人与其在北西南三个方向束手束脚,不如痛痛快快地和东边的美国人做过一场呢。
  注释:
  (1)胜田主计是当时大藏省高官,他和秋山真知是好友。
第十四章
日要落
  本章副标题: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第三次是什么?
  两个小鬼子的脸色都有些难看,野村吉三郎咳嗽一声道:“袁先生万万不可误会,鄙国通过‘八八舰队’计划也是想要和友邦一起维持远东和谐之局面,推动大东亚之共荣,并没有针对任何国家。”
  不愧是能睁着眼说瞎话的外交官,这话骗鬼呢,你们自己都不相信的吧。
  “哦,原来是这样……那我真是误会了。”我们的袁大师似笑非笑地道:“不过我怎么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是怎么认为的。”
  这句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当然啦,如果我们的袁大师现在明着告诉两个霓虹金,日美必有一战,这两个小鬼子必然把他当成一个大疯子。
  所以他也没有过多地纠缠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道:“其实说来说去,还是要归结到英日同盟上面。”
  “我们东方人的围棋有句术语就叫做,金角银边草肚皮。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什么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仍然战败呢,就是因为他们地处中欧,东有沙俄,西有英法。两线作战,不败几希?”
  “同样的,别看美国远离世界岛,雄踞新大陆。可是只要有英日同盟存在,他们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方向上是处于被夹击的不利局面的。换成你们,可能忍受这种一旦开战就要像德国那样两线作战的战略态势呢?”
  其实如此简单的地缘政治知识,想来这两位大日本帝国海军精英也不是不明白。袁燕倏之所以把话说开了,就是想要引导这场谈话到他所希望的轨道上去。
  他继续侃侃而谈道:“所以关键不是贵国也不是美国,而是……英国!”
  “如果日不落帝国还想维持维多利亚时代之荣光,继续制霸整个世界。那么大不列颠说什么都不会背弃英日同盟的。反之么……呵呵呵。”
  此言一出,野村和山本却露出了有些不大相信的神色。山本五十六忍不住问道:“袁先生,难道你认为英国人会甘愿放弃制霸全球吗?”
  这么说吧,1921年的成年人,当然是有点国际政治常识的成年人都可以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因为他们的成长阶段都笼罩在日不落帝国“夕阳无限好”的余晖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