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779

  可是话都说出了口,现在也收不回来不是。
  不过对两边来说幸运的是,大发明家同时还是一位大企业家,而脸皮不厚一点能成为大企业家吗?
  托马斯·爱迪生要真为这点“流言蜚语”而大动肝火还能混到现在这个地步?
  虽然被这个可恶的中国人揭破了一桩陈年丑事,但是他并没有被气得或者羞愧到失去理智,反而马上就想到该怎么反打脸了。
  脑门上青筋直跳的他冷笑道:“袁先生,我倒想听一听你的解决办法,至于你的担心……”
  大发明家拿出支票夹,“唰唰”地写了一张支票道:“这里就有五万美金。只要你的方案能让我满意,这笔钱就是你的了!”
  我们的袁大师闻听此言,又陷入了十分为难的状态,嗫嚅着道:“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请放心,就算我不满意也不会让你在我的爱迪生公司工作三年的。”爱迪生先生提高了声音道:“何况这里还有乔治·贝克先生做见证人,难道你还担心我剽窃你的创意吗?”
  袁燕倏有点腼腆地道:“可是人家……嗯,我有两个法子,而爱迪生先生你却只给了五万美金……”
  大发明家脑门上的血管那跳得更欢腾了,他二话不说又写了一张五万美金的支票。
  小钱钱我所欲也,S值太可怕也,还是要问问破系统也……
  “大师球,我会这么说……你看行吗?”
  “宿主,按照你的方案确实不大会影响历史主干,这钱可以赚。不过……还是会提升3%的S值。”
  好了,有这句话就行了。
  “爱迪生先生,你可真是幽默……嗯,实诚!”我们的袁大师见到价值十万美金的支票,又得到了大师球的保证,精神不由得一振。
  他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如此爱迪生先生如此慷慨,那么就当我把这两个主意当作专利卖给你好了。当然,前提是你满意的话。”
  大发明家再次冷笑一声道:“那很好,我听着!”
  袁燕倏喝了一口“血腥玛丽”,放下杯子竖起了自己的食指道:“第一个方法,就是生产一种谁都能用的收音机……”
  爱迪生先生忍不住插口道:“哼,这还要你说?”
  袁大师摇了摇食指道:“不好意思,爱迪生先生。请别打断我。”
  他环顾室内,然后指着一个精致漂亮,看上去有些年头的的胡桃木古董酒柜道:“我们可以把收音机的零件全部拼接好,放进这样的柜子里面……”
  闻听此言,老爱迪生先生神情一动,嘴巴一张就要开口说话,不过城府甚深的他还是忍了下来;而小爱迪生先生立马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神情,嘴上还没有把门的他恍然大悟地脱口说道:“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
  不得不着重且严肃地指出一桩事实,我们的袁大师真的没有携带着降低NPC智商的脑残光环,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拿到此类效果的卡牌。同时爱迪生父子也确实没有因为他们是NPC,所以智商属性就被削弱了。
  把收音机零件预先组装好全部装进一个盒子里,这个听上去但凡智商超过八十的人都能想出来的主意,也就是“桌柜式收音机”,一直要到1923年才被人发明出来并投入美国市场。
  其实如果了解一点人类科技发明史,就会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很多只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能发明出来的发明,就是没有被发明出来。
  比如说南美印第安人很早就会使用轮盘制作陶器,可是直到西班牙人到来之前他们始终没有制造出使用轮子的车辆。
  还比如说早在“伊斯兰黄金时代(公元八世纪到十三世纪)”,阿拉阿伯的学者们就发明了用蒸汽作为动力的自动灌溉装置,可是他们并没有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
  袁燕倏看着这对父子的反应,微微一笑地接口道:“是的,西奥多。确实可以这样操作。”
  “而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所有零部件和电线都在箱子内部而不是暴露在外,所以我们可以让收音机使用危险的交流电。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顾虑使用者的安全,只能使用很不方便而且昂贵的直流电电池。我想爱迪生先生也应该知道交流电虽然危险,但是便宜而且功率更大的吧?而使用了交流电,我们就可以安装功率更大的扬声器来取代耳机了!”
  “其次,我们可以在箱子外部安装一个面板和一些按钮,让使用者可以简便地更换频率和调节音量。这样一来就算是小孩子都可以使用。”
  “最后么,先生们请看看这个柜子。我们完全可以把收音机制作成这个样子,当然还可以制作成不同样式和档次的型号,让收音机最终成为一种可以放在客厅、起居室和卧室的漂亮家具,而不是现在这样只能安装在阁楼里面的古怪机器。”
  “先生们,这样一来,我们的听众只要买回去插上电源再装一个天线就能听广播节目了。他们还能把收音机当作一件家庭装饰品,就好像爱迪生先生发明的留声机一样……”
  “对了,我又想到一个主意:我们可以把留声机和收音机组合起来,成为一台既能播放唱片又能收听广播的……嗯,我想到了一个名字……”
  “家庭娱乐中心!”
注释:
(1)出自《春秋左传·宣公二年》,原文为——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这句话的意思可解释为:董狐,真是古代的好史官,能够依照法度照实记载事件而不加隐讳。
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点子
  本章副标题:将打脸进行到底!
  “家庭娱乐中心……”
  袁燕倏描述了一下后世收录音一体机的样子,最后朗声问道:“先生们,你们觉得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老爱迪生自然是沉默不语,那么小爱迪生当然也不方便开口夸奖。
  不够贝克爷孙这对门外汉都能看出道道来了,所以老贝克先生满面笑容地点头表示赞赏,而小贝克先生索性站起来鼓掌道:“尼奥,我真是没看出来你对高新科技知识都有研究!”
  嗨,这算毛的高新科技啊?一百年后老子还能用远程无线设备同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类一同测试代码化指令序列,甚至还能寻找合适的目标交换各自的基因信息呢。
  嗯,能把手游和约炮说的如此清新脱俗还这么“科学范儿”,确实需要一点“高新科技知识”来着。
  所以我们的袁大师毫无自得之色而是非常诚恳地说道:“路易,这不算什么。这些主意本来就在我的脑子里面,遇到合适……比如眼前的机会,那就自己蹦了出来啊。”
  被他虚怀若谷得精神感动到“华生”不禁赞叹道:“尼奥,你太谦虚了!”
  “袁尔摩斯”当然不想福尔摩斯那样恃才傲物,他显得更加谦虚地道:“路易,你太过奖了!”
  “不,尼奥。我真的不是夸奖而是真心话。”
  “不,路易。我真的不是谦虚而是……”
  大发明家实在受不了如此肉麻的吹捧了,尤其不是吹捧他的时候。他忍不住重重地咳嗽了一下,开口问道:“袁先生,那么第二个方法是什么呢?”
  “哦……”袁燕倏这次伸出中指和食指一起比了一个“2”的手势轻松地说道:“第二个方法把所有零件都放到一辆车上,成为车载收音机。”
  “车上?!”这下倒是让路易斯·贝克这个门外汉吃了一惊,他张口结舌地问道:“那要怎么放得下呢?就算放得下车子能开吗?”
  小贝克先生说的没错,如今的电子管收音机体积庞大还十分沉重,而相对来说小汽车的马力又小,确实是放不下也拉不动。
  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要到十年后的1930年才出现了带收音机的汽车。不过到了1940年,四分之一的汽车上都带着收音机。
  “路易,你这就不对了。就算你不相信我,那也要相信科学和……爱迪生先生这样的发明家。”我们的袁大师摇头道:“我相信总有一天收音机能小到是能装到车上的,比如用……”
  “皮卡皮卡皮卡皮卡……”
  “谢谢你,大师球。要不是你,我差点把晶体管给说出来。”
  众人只见他停顿了一下,咽了一口唾沫道:“比如用更小的电子管。是不是这样,两位爱迪生先生?”
  爱迪生父子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老爱迪生涩声道:“确实有这个可能,不过……”
  “不过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袁燕倏接口道:“先生们,我并没有想一步到位,真的制造出能放在轿车上的微型收音机……”
  “我只是认为在目前阶段,我们可以把收音机零件都装在一辆卡车上。”
  “卡车上……”这次换西奥多·爱迪生开口问了,“那有什么用?”
  我们的袁大师理所当然地道:“当然有用。我们可以让卡车开上街头,免费给纽约……当然以后就是其他城市的居民们播放啊。我们还可以让卡车开到那些小城市、小镇和村子,为那里的人民送去我们的声音。”
  “免费播放?!”
  “免费播放……这个主意真的是非常非常棒!”
  这次喝彩是乔治·贝克先生。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他自然知道推广的重要性,而这样的推广方式确实“非常非常棒”。
  试想一下,这些载着收音机的卡车停在居民区附近播放广播,那会吸引多少听众啊。别忘了,此时无线电广播还是一种非常小众也不算便宜的爱好呢,普通人只是听说根本没有亲身体验过。
  而这个方法确实也是日后各家广播电台为了推广所使用的方法之一。
  老贝克先生转过头向着大发明家道:“托马斯,你得承认你这十万美金真的值了,买到了……嗯,四个金点子。”
  没错,确实是四个金点子:桌柜式收音机,留声收音一体机,车载收音机还有广播卡车。
  其实不用他提醒,托马斯·爱迪生这位大发明家也明白了袁燕倏这番话的含金量。只要这四个专利注册成功,能带给他的利润何止这“区区”十万美金?
  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普通的留声机现在售价是一百美金左右,其中十分之一的利润空间总是有的吧,那么同类型的“桌柜式”的收音机当然也能卖到这个价格,只要卖掉一万台收音机不就收回来了?
  我大美利坚这么大的市场区区一万台收音机根本就是沧海一粟啊。
  相比起这么大的利润,那么自己一点点面子又算是什么?
  当然,爱迪生先生心里虽然觉得这真的是一笔很是划算的生意,但是脸上的表情还是不那么好看。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他都没有遇到过像这个中国人一般当众冒犯自己的人了。
  不过绅士都是认赌服输的,何况还是在“华尔街奇迹”面前。他把两张支票交给了自己的小儿子,让他送到了袁大师的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