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王寡女第6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0/719

  “你是指?”墨九想一下,不待他回答,又笑了,“你还是关心着她的吧?”
  方姬然。
  墨九知道他心眼里,也是对方姬然念着旧情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千连洞那件爆炸事故了。
  不仅墨妄,还有一个织娘,嘴上不说,心里也始终念叨着。
  这三年来,每次墨九回来,她都会支支吾吾扯东扯西说半天不着点儿,其实就是想打听方姬然的情况。
  可墨九能说什么呢?
  从兴隆山盗去四个侍女玉雕的方姬然,对宋熹来说,俨然是一个大功臣。她如今已经是宋熹后宫里的女官,在谢青嬗死后,宋熹没有立后,又对后宫嫔妃不太眷顾的情况下,方姬然不是东寂的女人,却成了南荣后宫最有权势的一个女人。
  这些事,平常墨九也不爱提。
  但这次回来,可能萧军离临安近了,她总能从墨妄和织娘的眼睛里,看到某种奇异的目光。
  他们一个是母亲,一个是青梅竹马,又过了长达三年的时光淡忘,伤疤好了,总会忘了痛。
  可墨九沉浮两世,该心狠的时候,绝对不会含糊。
  “师兄,很遗憾。你们能原谅。我不能。新仇旧恨,都得和她清算的。”
  灯火摇曳中,墨九的脸,美而妖冶,似乎还带了一点狠戾的光芒。
  墨妄凝视着她,久久没有回答。
  过了好久,才听他重重一叹。
  “让她从千连洞拿走仕女玉雕,原就是我的罪过,我本不该问你这句话。”
  “师兄不必自责了。当时事发突然,谁能料得到?而且,你在我这里,永远不会有罪过一说。”墨九宽慰着他,等气氛稍稍缓和,眸子亮了亮,又意气风发地道:“再说,任她拿走,又有什么干系?就当让他们帮保管两年吧,反正还得开乾坤二墓,等到现在,咱们一窝端了也好。省事!”
  “是,也就差乾坤二墓两个仕女玉雕了。”墨妄突然叹口气,“但愿你们顺利,若不然。我难辞其咎。”
  “你这人就是,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放心吧,丢不了。我不仅要把仕女玉雕全都拿回来,还要你养好身体陪我一起去开神龙山的祭天台。”
  她说得一本正经,没半分玩笑的戏谑。墨妄知道,如今的墨九,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需要他的羽翼来呵护的小寡女了,她有了坚硬的翅膀,有了高飞的力量,她的背后还有这个天下最强大的男人——北勐大汗萧乾。
  “师兄,你怎么又在发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我告诉你啊,不许为她担心,知道没有?”
  “我没有。我只是——”墨妄闭了闭眼,声音幽幽一沉:“只是想到一事。”
  “何事?”
  “远在神龙山的墨家总坛。”墨妄道:“其实,自打你登上钜子之位,墨家总坛实际上已算迁至兴隆山了,可神龙山虽然荒废了,到底是祖宗留下的基业……申长老前些日子去了一趟神龙山,特地来函说,好多建筑都有残破,需要修补,尤其是老祖宗的墓地,受到山洪袭击,发生了大面积坍塌。我拔了些经费下去,准备重新修缮一下。”
  “应该的。”墨九沉默一下,突然又抬眼,“祭天台尘封已久,也需要重新打扫干净了。”
  墨妄一怔。
  尘封已久,那是因为无人可以打开。
  这一次,真的可以集齐八个仕女玉雕,顺利打开期待已久的祭天台,拿到千字引吗?
  没有答案!
  ……
  ……
  景昌八年,有一个极寒的冬天。
  大抵为呼应时事,凛冽的北风夹着鹅毛大雪锐不可当地刮向了临安大地。
  正月初一,过新年。
  这一天,对南荣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新年头日,适逢皇太子宋昱八岁生辰。
  登基以来,这是景昌帝为太子第一次大肆贺生。
  从宫中到城中,整个临安一片喜气弥漫。
  精美的花灯,将繁华的夜下城池,照得如同白昼。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上街市,在满城花灯照耀中,感受这座曾经富饶得令天下人心向往之的都城最后的风光。
  就在一个时辰前,斥候快马从早已关闭的崇新门而入,挥舞着小旗,高喊着急报,为南荣带来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萧乾亲率大军,已逼近临安,与左相苏逸率领的南荣禁军在运河岸边展开了激战。
  一旦苏逸兵败,萧乾等于一只脚已踏入了临安城。
  只等他另外一只脚迈入,届时——
  临安不保,南荣将亡!
第356章
坑深354米,大结局(四)重画江山
  亡国前的最后风景有很多。看小说到
  因人不同,景况有异,每个人也都揣着不同的心思。
  这一夜的临安城,狂欢而热闹。很多文人雅士,为它提上了许多大气磅礴的诗词,悲莫悲兮,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
  老百姓们也有自己庆祝新年的方式,长街短巷里,有年轻漂亮的小姐,有老态龙钟的老叟,有算不了国运算不了自己却举着算命薄走来走去的算命先生国。舞龙的、舞狮的,卖牛皮糖的,卖糖葫芦的,该看热闹的看热闹,该卖小吃的卖小吃,这场面……竟然有一种大悲之中淡然的凄凉。
  是的,再多的笑声也抵销不了即将亡国的担忧。
  但身为无力小民,他们也许只是想让南荣亡国亡得更加从容,更加有风骨一点吧?
  毕竟,南荣一直是那样风雅的一个富饶之地。
  当然,在这场狂欢的背后,也有忧国忧民的义士,于茶楼酒肆间,挑灯看夜市,跳出世俗之外,为国而叹。
  “不知苏丞相可否将萧乾挡在临安城外——”
  “王公在痴人说梦矣!唉!”
  “也并非不曾赢过。这三年来,不都各有胜负吗?苏丞相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非苏丞相无能,怪只怪萧乾太强!”
  这句话算是一个较为悦己的总结。
  不管是宋熹还是苏逸,都是当世有才之人,假以时日,他们这样的搭配,自当为南荣再创一个太平世界。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他们偏偏遇到了萧乾这样的对手,亦神、亦魔,将排兵布阵演练得出神入化的人,也是一场业障了。
  “老汉我只愿,苏丞相能让南荣……再多撑几日!哪怕几日,也好。”
  “当初恨朝廷,现南荣要亡了,我竟与王公一样,不舍。”
  家国的意义,对人一生都是极为重要的。
  平常时,我们只顾及小家,可一旦国将不国,那时才知,有国才有家……
  亡国之奴,又哪里好做?
  但事情到此,临安百姓心里也早就放弃了赢的期盼。
  而且,连年征战,国疲惫,民亦不安,他们其实更愿意等到最终结果的到来。
  长痛不如短痛,一刀结果总比刀刀凌迟要好受得多。
  故而,这个大年里,临安街上,大家都在尽情的庆贺着新一年的到来。吃、喝、玩、乐,将一场盛世下的风流,将人性在绝望压抑下的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
  过了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日。
  今天这里还叫南荣临安,明天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儿。
  破罐子破摔,是人类最治愈的正常心理。
  为了即将一去不复返的临安,民间锣鼓喧天,舞龙的大汉矫若游龙,围欢的百姓尖声叫好……
  而那一条通往皇宫,通往南荣权势最巅峰的大门,一直紧锁着。
  皇城里的慈德殿里,为皇太子宋昱庆生的大宴上,君臣把酒,纷纷唏嘘。
  朝廷也一改前几年为了战争的节俭,极尽辅张之能事,似乎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南荣的国库存余都花费殆尽。
  “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0/7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