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王寡女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719

  战船疯了一样撞了上去,砰砰声里,鲜血四溅——
  冲撞了几艘小型战船,宋熹的御船终于突围了出去,管宗光骂咧了一句,抹一把脸上溅的血迹,看着背后疯狂冲杀上来的萧军,听着嘶声裂肺的惨叫声,脊背狠狠一麻。
  “陛下,咱们换小船逃!”
  管宗光也算有点想法的人,这样招摇的驶着大船肯定跑不了,只能当机立断趁着萧军还没有跟上来,护着宋熹换乘小船,趁着江上大雾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
  “快!”
  “快护住陛下!”
  一群人仓皇逃离,神色都极为紧张。
  宋熹眉心紧蹙着,回头一看,大船上面已经涌上了不少的萧军,双方不断有士兵从船上滚落下来,扑入江水之中,冒几个泡就没了踪影。那些刀、枪、剑、矢在甲板上撞击的“铿铿”声,仿佛某一种催命的符咒,让他的脚步越发沉重,如同灌沿。
  残阳如血,透过薄雾射入眼里。
  他站在舟上,突然叹息一声。
  “停下吧!不打了。”
  闻言管宗光微微一愕,喊了一声“陛下”才发现他脸色有些凝重,目光中仿佛带着一种灼人的火焰,直视着前方。管宗光慢慢转头,只看一眼,脑子顿时一片空白。
  噩梦般的画面,映入了他的眼帘——
  前方几十丈开外,驶来的一艘船,载满了萧乾的精锐将士,庞大的船身像将江水推开了一个豁口,白浪滔滔,把他们立身的小船逼入了一个漩涡,不停翻腾,也让他们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狼狈之极。
  萧乾站在高高的甲板上,夕阳下,一身甲胄闪闪发亮。
  很快,伴着风声,传来他冷冷的命令。
  “拿下南荣皇帝!”
  ……
  ……
  “陛下,咱们……南荣完了!”
  管宗光撕心裂肺的喊着,侧头看去,却见宋熹刚刚抬起手举剑,一支利箭就飞射而至,“铛”一声击在剑上,让他手上的长剑脱落,恰好砸在管宗光的脚上,痛得他“呜”了一声,跳将起来。
  “啊!”
  举着弓箭的萧乾,站在甲板上,冷冷看着宋熹。
  “好死不如活赖着,你急什么?”
  宋熹一怔,揉了揉被震得发麻的虎口,迎着逆射的阳光微微眯眼,却是笑了。
  “你误会了。我只是想还剑入鞘,向你致敬而已。”
第325章
坑深324米,错,不错?
  景昌二年五月初二,汉江水仗,历时两个时辰,以南荣败北,宋熹被俘结束。而僵持许久的汉水甬道之争也终于落下大幕,它与金州地界一样,被萧军接管,再一次成为了萧乾的占地。
  消息传得很慢,但此事还是轰动了金州——
  皇帝被俘,江山如何?
  有人暗自庆幸,小皇子已经出生,如此一来,即便景昌皇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南荣也不至于后续无人。也有人心惊胆战,这皇帝被俘了,本就岌岌可危的南荣江山,又何来安稳之日?
  金州风雨飘摇。
  位于金州地界的兴隆山,气氛更为阴云密布。
  这一日,大雾散尽,烈日高照,兴隆山镇的老百姓如常操持着自己的营生,可很快,就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儿。
  镇外集结了大批的南荣兵马,他们将兴隆山完全包围,四处吆喝着扎岗做哨,虽然没有侵犯他们,却让已然过惯了闲适日子的兴隆山镇老百姓不得安稳,他们的到来,仿若在百姓心头插上了一根刺,有胆小的,来不及收拾家什,拖儿带女地就上山去了,有胆大的……也无非多收拾几件细软,多赶几头牛羊再行上山。
  于是乎,不到晌午,上山的路已人满为患,人群挤在一起,推车赶羊,拖家带口,如同游走的长蛇,蜿蜒着上山而去。大家边走边议论,这朝廷派兵来兴隆山所为哪般?有消息灵通的人,也知道墨九快要生产了,朝廷寻了这个时候来,肯定有什么大的变故了。可不论如何,这些人都一致认为,九爷等他们不薄,生死都得和兴隆山共存亡……
  天上白云舒卷。
  地上风雨飘摇。
  兴隆山那边悬着心,金州的萧军正在清理战场。
  在萧军俘获了宋熹之后,在皇帝在手,剩余的残兵基本都选择了投降。故而,除了发生几处小规模的交锋之外,萧军接管金州的整个过程都没有遇到太大的反抗,而金州城的老百姓对萧乾和萧军也都极是熟悉。他和宋熹不管哪个胜,哪个败,百姓并无个人好恶,只要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便好,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金州百姓对萧军入城按管,存了喜闻乐见的态度。
  萧乾拿下金州,并没有马上去兴隆山,而是在金州大营召见了各军几个高级将校秘密议事。
  议事内容,外人不得而知。
  约摸一个时辰后,将校们都散去了,萧乾又才吩咐薛昉。
  “把宋熹带来。”
  生擒宋熹,是萧乾领兵出战之前就下达的命令。可真的抓了一个皇帝回来,他也没把宋熹当俘虏。好吃好喝地待着,一应事宜皆按皇帝的礼制执行,没有半分为难,也算很讲究了。
  “主公,宋熹带到。”
  薛昉站在门口,精神奕奕的拱手。
  这个小伙子黑了,瘦了,但打了胜仗之后,他亢奋的神经还没有恢复,每一个字都带着跳跃的火光,尤其说到宋熹的时候,更有一点点的骄傲情绪。
  “请!”萧乾抬手,面无表情的样子,并不像薛昉那么沉不住气。
  大营的帘子很厚,抬起、落下,都会带出一股子闷响。
  等它再响起第二次时,宋熹慢悠悠进来了。
  身着白衣,未配武器,负着双手,长发绾髻,他那闲适的样子像一个饱学的儒雅之士,没有了半分战场上的凛冽。如此一来,黑衣黑甲,腰系长剑,面色肃穆的萧乾,就添了几分武夫的冷峻与酷烈,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萧王好风采!”
  宋熹进来,就轻声夸赞,语调里带了一点戏谑。
  “陛下也可。”
  萧乾也不示弱,示意薛昉为宋熹备上椅子茶水,然后慢慢坐在了他的上首。
  这一个位置摆放上的“不经意”,让宋熹目光微微一沉,可只有一瞬,他又轻轻笑了笑,没有介意,掸了掸衣袖,端茶而饮,神色极是轻松。
  “做皇帝的时候,整日感受不到乐子,这轻松了大半日,竟发现金州的水更好,茶也更好了。若萧王有闲,再与我博弈一局,想必就更是人间美事了。”
  萧乾淡淡看他,面无表情,“陛下可知,我唤你前来所为何事?”
  宋熹放下茶盏,轻轻一笑,那神态动作像放下的不是一盏茶,而是一座沉重的江山,“我若为皇帝宋熹时,会很在意萧王唤我来,所为何事。如今我已为阶下之囚。囚人宋熹,又何需在意所为何事?不论萧王有何事,皆非我能掌控,何不淡而忘之,且行且看?”
  这番话他说得云淡风轻。
  不曾位高权重者,很难了悟其中的真诚。
  皇帝宋熹与囚人宋熹,是一个人,可真说来也并非一个人。在其位,必谋其政,一言一行都得符合其位上的规矩,由不得他,这是道德,也是天道。当他已无能为力时,做不得主,又哪管那许多?
  静默一瞬,萧乾抬了抬唇角,露出一个若有似无的笑。
  “似乎陛下更乐意做囚人宋熹,而非皇帝宋熹?”
  “不!”宋熹噙着笑,像在和老朋友聊自己的闲事,言语间带了一丝无奈的叹,“我最愿意做闲人宋熹。萧王不曾听过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盼的,也是那样的日子了。”
  那样的日子——
  萧乾眯眸,思考一瞬,缓缓开口。
  “既如此,陛下想必只有失望了。”
  “恰恰相反,我以为我的愿望就快实现了?”宋熹笑着,“你俘我前来,不杀不逼,不问不难,自然是为了好好养着我。这样的闲适日子,正是我之所愿。囚人宋熹,想必要否极泰来了。”
  “陛下好生风趣!”萧乾目光微微一凛,“可惜,你猜错了。”
  “哦?”宋熹眸色亦是一沉,“此话怎讲?”
  “我抓了陛下来,不杀不逼,不问不难,不是为了养着陛下,而是有别的用途。”
  “唉,你这个人果然无趣!非得把话说死做甚?”
  叹口气,宋熹笑着摇了摇头,又补问:“那萧王且说,何事用得着我?”
  相对于他的轻松,萧乾眉宇间满带凝重,似乎还有比打金州更大的事儿藏在心头。听罢宋熹的询问,他也不回,只轻咳了一声。
  “薛昉!”
  站在帐门口的薛昉得了令,沉喝了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7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