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宠医妃(且把年华赠天下)(校对)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1012

  哈萨尔正在思考行动路线,帐内还有几个将领都在等着他,他原本没什么兴趣看风筝,但此处了被那风筝奇形怪状的外形给吸引了。
  轻嗯一声,他略略抬手,把风筝展开。
  可只看一眼,他整个人就呆住了。
  上面不是别的图案,而是她与李邈各执半块的玉佩。那玉原就一分为二,可生可合,图案中间有一个缘字。当初在阿巴嘎,李邈执意离开时,他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那半块给了她,自己留下了她的半块——这个图案,正是李邈身上的半块玉佩。
  “邈儿……?”
  自言自语地念叨一下,他继续展开风筝的纸,只见上面写道。
  “午时三刻,三里坡外三里地,土地庙,提头来见。”
  
  ☆、第308章
入碗
  
  “午时三刻,三里坡外三里地,土地庙,提头来见。”
  一行工整的小字,行云流水、端秀清丽,可神韵间又略带一丝豪纵与浑厚,不仅有女子的细致温和,还略带男子的苍劲与俊逸。
  哈萨尔与李邈三年相爱,数年分离,虽然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追溯起来已极为久远,但他对李邈的字体却了然于心,只需看上一眼,便可确定是她亲笔,并非旁人模仿。
  是她,一定是邈儿。
  哈萨尔紧抿的唇角缓缓牵开,左耳上那一枚别致的耳环上划过一抹璀璨的光亮,像是擦亮了他淡琥珀色的眸子,又像是为他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活力。
  瞥着那“提头来见”几个字,他雀跃不已,就像收到心爱女子邀约月下相会一般,激动得心脏乱跳,血液逆流,脸上常年累积的阴沉与死气不见了,整个人登时生动起来。
  他知道,李邈不会真正要他的脑袋。
  那么,她说要他脑袋,就只有一个解释——她在玩笑。
  玩笑,对于盼爱无望的哈萨尔而言,无疑在释放着一种强烈的信号——有希望和好。这点希望,哪怕微弱得如同黑暗中的星火,也足够暖他心田,让他非去不可。
  心里像长了草,他没法子再继续备战了。
  他要去,必须去。马上,立刻!
  稳住心底的情绪,他面无表情的把风筝折叠好,像是捧着绝世珍宝一般,把它慎重地交给胡和鲁,嘱咐他放妥当了,方才清清嗓子,看着帐中一群不明真相的将校,沉着声音吩咐。
  “诸位将军,我北狄驻军十五万在此,便是为了这一日。居庸关之战于我北狄而言,不仅是一场援盟保己的战役,还是一场干系江山社稷和千秋万代的大战……一切按计划行事,将校不可瞒目指挥,须掌控全局……”
  说到此,他顿了一下,目光更厉。
  “切记,不可受敌引诱,分兵出击,让敌人有机可乘。晋军的弱势便是人少,我们集中兵力方有胜算。”
  看他神色一会紧张,一会焦灼,一会放松,一会又兴奋激动,帐内的将校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晓得风筝上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让他们的太子殿下中了邪。可听完他的嘱咐,将校们面面相觑一眼,都有些不以为意。
  不可分兵,小心谨慎这样的吩咐,他已经说过数次了。
  在他们看来,是上次卢龙塞一役,哈萨尔输给过赵樽,心里方才有了害怕与阴影,变得谨小慎微,一点都不像北狄战神了。
  面面相觑一眼,一个面孔略瘦,眉上带疤的校场出列,拱手道,“太子殿下,依我说,不必如此紧张。赵樽有多少人?居庸关守兵又有多少人?即便我们不驰援,傅宗源也败不了。就算不能胜,至少也能战个旗鼓相当。现如今有了我们的援军,以三十万之众对付赵樽那区区十万人,踩也能把他踩死了……”
  “放屁!”
  哈萨尔声色俱厉的瞪向他,微微一眯眼,冷冷哼了哼,反才拿视线巡视一圈同样轻敌的将校,声音凛然如冰。
  “若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上战场,那你们得先写好遗书。”
  哈萨尔此人平常并无粗口,冷不丁一句话骂出来,吓得那个夸下海口的将校脊背生汗,面色青白地将战袍下摆一撩,猛地跪在地上磕头。
  “末将鲁莽,太子殿下恕罪。”
  哼一声,哈萨尔并不叫他起,径直从他身边走过。
  “都去备战罢!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有了前车之鉴,其他人虽说仍有轻视,还是纷纷应和。
  “是,殿下。”
  “誓死守住居庸关!”
  “不!”哈萨尔猛地停下脚步,看着他们,缓缓笑开,“不是守住居庸关,应是誓死灭掉赵樽的晋军。诸位记住,赵樽才是我北狄最大的劲敌。”
  当今之世两大战神,南有赵樽,北有哈萨尔,若是没有了赵樽的晋军,那么还有谁能抵得住哈萨尔南下的脚步?北狄的将校们心里这么寻思着,一副北狄骑兵南下报仇的热血画面便在脑子里燃烧出熊熊烈火,激荡万分。
  “末将遵命!”
  ~
  在天上诸神里面,土地公公的神阶最低,却最是深入基层,在人民群众中扎下了深恨,几乎各村各地都供奉着他的神位。
  三里坡外三里地确实有一个土地庙,灰砖砌成的低矮门楣上,挂了一幅斑驳老旧的楹联。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因了此处离北狄驻营地不远,属于北狄人的管辖范围,加上又是来见李邈,属于私人事务,哈萨尔只带了胡和鲁和另外一个名叫扎柯的贴身侍卫。
  远远地可以看到土地公公的神像了,他停下脚步,摆手让胡和鲁和扎柯原地等待,自己一个人走了过去。
  土地庙太小,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李邈没来。
  空荡荡的地方,最容易忆及过往。
  这些年来,他很忙,忙着争权夺利,忙着结党倾轧,忙着巩固势力,忙着与六皇子巴根明争暗夺,忙着一切与李邈无关的事情……可如今留在此处,想着那只风筝,想着她的笑脸,他却觉得,他忙的一切,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甚至并不是他私心底想要的。
  都说人生无常,感情最难稳固。
  可哪怕与李邈的感情已时过境迁若干年,两个人也各自有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但每每想到她,他仍然如当年那个青葱少年,紧张惶惑,生怕惹她一丝不快。
  当年南晏京师一别,她曾经出城送他。
  那一次,他说,若是她肯挽留,他愿放下现有的一切,与她江湖飘泊,做一对游戏人间的神仙眷侣,再不问及朝堂之事与天下纷争。
  可她只有两个字:不必。
  他知道,她的心从未变过,但再也无法亮堂。
  应天府一别,他以为再也不能得她欢颜,却不想今日一只风筝,却带来了她,也带来了他的希望。
  再重逢,又是何等境况?
  他满心期待,心脏悬到了嗓子眼里。
  视线模糊着,他叹气揉了揉额头,再走近了一些,准备拜拜土地公公,向他老人家许个愿,却发现在暗黄的供桌上面,有一张用泥团压着的纸。
  纸上写着:“就知你会提前到,特地为你准备了香烛。犹记当年穹窿山上与香烛为伴的日子,佛音袅袅,人间胜境……”
  仍然是李邈的笔迹。
  哈萨尔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眉头微微一皱。
  邈儿为何突地这般贴心?
  他抬头四顾,远处可见山峦的峰影,就是不见人。
  可他只犹豫了一瞬,便拿过桌上的香烛,点燃了毕恭毕敬地插入全是陈旧香灰的香炉里,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嘴里恭顺地念叨。
  “土地菩萨在上,请保佑我邈儿前来与我相会,我若能与她重修旧好,来年定与你重塑金身……”
  一遍又一遍,他反反复复的念着,不知是心太诚,搞得土地公公有了感觉,还是他被香烛的浓烟给熏晕了头,一开始只觉得天儿突地热了起来,脑子有些发胀,慢慢的,眼睛花了,脑子晕眩得几乎无法思考。
  等他终于发现不对的时候,脚已发软,手也发颤,张了张喉咙,想要喊人,可以却喊不一个字来。
  “邈儿……”
  默默的念了两个字,他软倒在供桌前。
  留在唇上的,是一道淡淡的苦笑。
  ~
  天地间寂静一片,万籁无声。
  哈萨尔沉浸在自己的梦里,一个个灰白的画面,单调却真实。穹窿山上的一草一木,清晰得仿若昨日,宁邦寺外那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每一颗磨得圆润了的石子都历历在目。小路的尽头,有一个用砖石砌成的水井,井台上一层绒绒的青苔,绿油油的映衬着一张姑娘的笑脸。
  “沙漠哥哥,你来了?”
  “沙漠哥哥,等着你给我打水……”
  “我要你帮我担回去……”
  “不要让师父瞧见,一会该受责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10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