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他看向那两个采燕客中的中年人,道:“劳驾,请问你知道这树上的字刻下有多久了吗?”
那中年采燕客看了一眼树上的字,然后说道:“最起码有六十多年了吧,我年轻的时候听我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来山里采燕窝,就已经见这树上有这行字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
看来这行字十之八九就是逍遥子所留。
他深知逍遥子的秉性,但凡做事,必有深意。
叶千秋也不好猜测,告别两个采燕客之后,他和陈良继续朝着山外行去。
二人一路疾行,只用了一日,便已经出了山。
他们经善巨郡,然后一路朝着大理城走,走了两日,已经快到大理城。
而此时,陈良的身体也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到了正午时分。
叶千秋和陈良在大理城外的一处茶摊喝茶休息。
“大理城是大理国都,总归是消息灵通一些。”
叶千秋和陈良正说着话,叶千秋的鼻间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紧跟着一声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第14章
神霄教主
这茶摊居于官道一旁,倒也有不少过路的行人在此歇脚。
连着赶了三日的路,陈良的精神头有些萎靡。
他如今的功力虽然也算是当世少有,但终究是比不得叶千秋。
他听叶千秋说着话,突然开口问道:“叶长老,你说主公当年为何要在那谷外的大树上留下那行字呢?”
这两日赶路,叶千秋见陈良心事重重,此时,听到陈良如此问他,他笑了笑,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兴许是为了保护长春谷不为外人所扰吧。”
“那两个采燕客不是说了,谷外的当地人,都在传长春谷内受了上天的诅咒,在谷中住着的都是老妖怪。”
“这传言不会无缘无故而生出,最起码都传了一甲子往上。”
陈良闻言,思索道:“叶长老的意思是,这谣言有可能是主公刻意传出的?”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自然是有这个可能。”
陈良一听,脸上泛起兴奋之色,他搓着双手,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这时,陈良动了动鼻尖,道:“咦?这大路上,怎么还会有一股檀香味儿?”
叶千秋扭头朝着左手边的官道上看去。
只见那大道之上,有八九个汉子抬着一顶大辇,在那大辇的蒲团上坐着一个僧人,那僧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
这等如明珠宝玉一般的僧人,再加上这排场,一看便是非同一般的僧人。
陈良顺着叶千秋的目光看去,自然也看到那黄袍僧人。
陈良的目光在那抬着大辇的几个大汉身上一扫,然后说道:“这和尚倒是好大的排场。”
“看样子,应该是吐蕃的高僧。”
陈良虽然百年未曾出谷,但他少年时也是唐国的王公贵族,也算是见多识广。
自然也能认得这些吐蕃人。
也就是那抬着大辇的八九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一看便是异族。
“大理国一向亲近佛法,莫非这来自吐蕃的高僧是来大理国讲经说法的?”
陈良在一旁喝了一口茶水,小声嘀咕道。
叶千秋看到这番僧的排场,其实已经大概猜出了这是谁。
天龙四绝之一,大轮明王鸠摩智。
其实当今的天下之中,这鸠摩智的武功虽然也算一流人物,但却绝对不是绝顶高手。
叶千秋虽然对这位吐蕃国师没有什么兴趣,但是既然这位出现在了大理国。
那么,叶千秋也就大概清楚了如今的江湖是个什么情况。
此次出谷,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带着陈良去打探逍遥子的下落。
只是,这天下之大,若是逍遥子还活着的话,能在哪儿呢?
大理国的无量玉洞,是不可能的。
琅嬛福地也不太可能。
西域天山缥缈峰灵鹫宫倒是有可能,但可能性也不太大。
逍遥子入世这么多年,也没有造反成功,推翻赵宋王朝。
他如果还活着,定然还在为了他那复国大计的执念而忙碌着。
人这一生,越是得不到什么,越是要去争取什么。
逍遥子亦是如此,他想要推翻赵宋王朝的执念太深了。
即便过去这么多年,叶千秋也不相信他会放下这个执念。
当初他出谷时,叶千秋曾问他,此入俗世,打算如何去做。
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
逍遥子答,既要入江湖,也要入朝堂。
叶千秋心中已经大概有了一些计划。
想要在几个月之内大海捞针,凭借一己之力找出逍遥子,无异于天方夜谭。
叶千秋唯一能做的,便是让自己的名气大到整个江湖,整个天下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逍遥子若是听到他的名号,自然会现身。
至于赵宋朝廷?
他亦可以去皇宫里走上那么一遭。
想到这里,叶千秋看着那渐渐消失在官道之上的鸠摩智一行人,嘴角泛起了淡淡的笑意。
陈良看到叶千秋突然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而且这笑怎么看都感觉怪怪的。
“叶长老,你没事吧?”
叶千秋笑道:“没事,只是突然想到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逍遥子。”
陈良一听,当即说道:“叶长老,你有何良策?”
叶千秋朝着陈良招了招手,让他附耳过来,然后,在陈良耳边耳语一番。
陈良听了,缓缓说道:“叶长老的法子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但好像还真不失为一记良策!”
“只是……天音寺与我们没有瓜葛,这下岂不是要受无妄之灾?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
叶千秋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道:“那你想个法子?”
陈良顿时如同拨浪鼓一般的摇头,道:“一切就按照长老的意思来。”
……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做崇圣寺。
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
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
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离了官道的叶千秋和陈良没有按照原计划进入大理城,而是改道,来到了这天龙寺外。
再一次来到天龙寺,叶千秋看到那寺外的菩提树,不免想起了数年前在天龙寺看到的那一幕野合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