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1751

  下面顿时山呼一片:“庄公子即位……”
  “新王即位……”
  声音传出了王宫,在外面人群中更大欢呼:“新王即位——”
  “楚王千岁——”
  “楚国万胜——”
  龙气火焰高涨,四面八方重聚而来,景庄——或现在称楚王——他的身子震一下,原本不过是淡黄色,这时丝丝黄青气涌入,龙气几乎要烧毁体内的道基。
  但这终不是皇朝龙气,虽强很快消停下来,楚王自视下,见着只是瞬间,就已是青黄,要转成青还需些时日。
  而体内灵气消耗大半,但根基还保存无损,这才松了口气,对下面跪伏的众臣说:“诸卿平身,可有事要奏?”
  “王上,蔡朝的真人团逃亡,是否追击。”有真人汇报军情。
  蔡朝……
  楚王眯起了眼睛:“追上去,杀无赦。”
  一群真人退下,又有将军发言:“主公,当务之急,是撤掉各处由蔡朝提拔的将领——就算没有投靠蔡朝,也要先撤后再进行甄别。”
  “准。”
  “对蔡朝在我国边关的驻军如何处理?”
  “这些孤军已得不到蔡朝内地有力支援了,立即给寡人驱逐出境,不从者立刻歼灭之。”
  众臣听得都是暗喜,这下完全可以确定了,新王上台对蔡朝是持着敌意态度……也对,先王都还关在帝都,这简直是杀父之仇,再加上这三年夺位之起伏,如何不恨?
  或这些能忍着退让……但天庭天命变更,这争运之道从来就是土德和火德两家最强,趁着蔡朝内部裂解,机会如何能忍让?
  楚国善于大战略的英才还是不少,有大臣想了想,建议:“我们受着蔡朝克制,三年前才战败,但现在形势不同了,各家诸侯获取天命,蔡朝内部也纷争四起……既我国与蔡朝的矛盾不可化解,这点要隐瞒也是瞒不过……与其首当其冲遭受蔡朝再度打击,何不如广撒盟约,干脆寻求与各家诸侯联盟?”
  “……要吓阻蔡朝的第二次讨伐?”
  楚王想了想,点首:“可以,你们拟一个有实力的诸侯名单出来……太弱、太靠近中上游都没必要,这几种都是抗衡不了,也不敢抗衡蔡朝……还有注意距离,灵清江中下游的有实力诸侯,建议形成一个东南互保的联盟体系,以星火燎原之势来制衡蔡朝的顺江直下。”
  “臣等遵命……殿前的民众或应劝退。”
  也有文官小心翼翼提醒说,刚才的暴动景象太过震慑,他们可没大将和真人那样淡定。
  山呼海啸声音还在外面响着,还在表达着对新王的热切寄托。
  楚王沉默一下,微笑起身:“这些都是寡人即位的支持者,自亲自去说退……回来贡上需要联盟的诸侯名单,广撒网,放出声势去,无论他们答应不答应,疑点铺大了都会让蔡朝分散不少精力……”
  “对了,北方有两家得额外注意,魏王和汉王两家虽不在我们灵清江水系,但一个是能正面抗衡蔡朝的大国,一个是当前首个仙王,都必须在交好结盟名单内……直接发一份商贸和情报共享盟约过去,相互分担减轻压力的事情,我相信他们会感兴趣。”
  “是,王上。”众人应声。
  有人想说蔡朝和叶青的和议僵持住,还没正封汉王,但还摸不准新王的脾气,就没提出来……总归就算仙侯也是首屈一指,得下心拉拢。
  也应当能拉拢到,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蔡朝这样气势汹汹逼迫各水系的中下游,怎不引起各州抱团抵御?
  这种号召起来推翻压迫的事情,赤脉可最擅长了……
第0876章
青制
  蒙蒙细雨,霰雾一样笼罩方寸棋山,这里离草原并不远,有泉溢下,此山郁郁葱葱径幽林茂。
  前代知府兴之所至,在山泉处修了一座别院,临着这里远望,群山环抱,落日红霞,这时只见大批甲兵真人驻扎,杀气凛凛。
  一道青光而过,风声雨声松涛声为之一熄,却有山呼海喊:“拜见主上。”
  见叶青落在石栏处,入了临时行宫,只看了看,就说着:“回去罢!”
  “是!”一声令下,乘舆启动,叶青坐在里面,更天低云暗,雾雨在清凉的风中洒落,甘露一样。
  叶青闭目,感受了下气息,才披阅文件。
  叶青想了想,凝望着潇潇风雨,沉思了许久才议了写着。
  “皇帝受命于天,孤虽汉侯,实为汉主。”
  “人主之责,贵在制尔,其次在治,王裔治学,礼教笼栅论、龙气论、藩国建设论、虚州实郡县论。”
  “南北军及边军,人主私军,非公器耳。”
  “虚州实郡县。”
  “内阁治也,不直管郡县之治,仅问责耳,天下之公,在乎水利道路之建政。”
  “民教乎读写算术读写,考核入下吏,下吏提拔成上吏,须进吏学,上吏再提拔成官,进官学。”
  “或征服,或外交,使外国外州进贡,贸易倾销。”
  “少府大学,可治增益之学。”
  “教化之道,无非忠孝,天朝官民一体论。”
  “皇子就藩,善政耳。”
  “不违以上,适引汉制。”
  天朝官民一体论,是指上天主宰命运,天子受天命而管辖大地(因此有责任不断开拓,这是臣子义务),地府和正神都是上天之臣,百姓祭祀家神和正神,持忠孝之道就可进福地,甚至可上天宫,为天人——这些宗教思想。
  叶青写完这些,沉思良久,并不准备向别人解释其中奥妙和真谛,只是细想着,现在武将有着关羽、张飞、曹操、赵云、周瑜、孙权、陆逊、司马懿、徐晃、黄忠、马超、高顺、吕蒙、魏延、甘宁、许褚、典韦。
  而文臣有着庞统、鲁肃、程昱、郭嘉、诸葛亮、荀彧、荀攸、贾诩、戏志才,还有几位本是无名,脱颖而出。
  自己原本有着吕尚静、江晨、周风、纪才竹、李怀绩、张方彪、洪舟、江鹏,还有新得樊容,云罢学。
  应州七郡,加上了湘州六郡,总计十三郡,现在和蔡朝基本对抗,那就索性直接任免太守。
  这些汉臣尽可派到各地当太守和县令。
  身侧,只留贾诩、戏志才、司马懿、许褚、典韦就是了。
  道路上,车队络绎数里
  一辆宽大乘舆在官道上行驶,羽林军骑士在外护卫,这时议定,厢里没有外人,叶青终勾起弯弧,且笑容不住扩大,变成大笑,笑声传出车厢,在雨幕里扩开。
  骑兵听闻不解,只认为主上因归程而高兴,众人相识一眼,都默契微笑。
  王者自有体统,去时有军队伴随,只是到了草原而飞过去,现在回来自又入得了仪杖回去。
  诸葛亮和司马懿一干文臣,刚才推敲细节时,都忍着没有表露异样,心中都暗自诧异和兴奋——主公这次和北魏结盟,还谈了些这样好条件,只能归结与北魏根本不了解工业的底细,做出了完全错误的预判!
  “夫君这样得意?”
  迎接的芊芊这时稍有些诧异,在她看来这次谈判算不上非常成功。
  “交换条件不算亏,但没占到多少便宜,就算有了暗盟,只是抵消了部分后顾之忧罢了。”
  惊雨回忆跟随君父参加东海水族大会,也不无担忧蹙眉说:“夫君现在更受朝廷封锁,船买不到,说不定还层层阻止民间船队,只能自己造船、探索更短距离的安全航线、建立沿线补给。”
  “但由北海去东海,实是太远了,沿海岸过去就是万里,又要过洋几千里,大规模水陆通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她停顿一下观察叶青的神情,感觉夫君没有生气,又继续说:“还有……到北海,始终有个关键,就是到入海口有段陆地受北魏控制,入海口更是北魏疆土,这就受制于人了。”
  “虽说是一家向西,一家向东,但这点不解决,就本质还是附庸。”
  “而且我虽在下土仅仅是海洋,还是明白,要维持青制,必须展开大规模建设,又要准备迁移人口工具、铁轨相应物资和建设、湘州西部殖民区重铺铁路线……都是繁杂事,现在怕是原材料接不上去了。”
  叶青握着她们的手,只是一笑,漫声说着:“青制是制度,和工业并无直接关系,只是没有仙道工业,青制只有延长国祚之效了。”
  说着,想起了自己某段历史上记录,话说某位皇帝,四岁被封封齐王,八岁登基为帝。
  此国尚没有统一天下,人口不过千万,实际编户控制才五百万,皇帝个人青黄,龙气才是白红,这是国家根基不稳。
  以后渐渐推行淡青之制,十四岁解决大将军,贬到朝鲜,留着中原的族人都失去官职并且打散。
  二十九岁统一天下,皇帝个人纯青带紫,龙气正红。
  六十岁驾崩,皇帝个人接近淡紫和紫,龙气淡黄带红,鼎盛时龙气淡黄。
  以后到朝廷灭亡前七年,朝政才变得有名无实,都城被破后,末帝逃往漠北,以都城被破为结束年,国祚总计484年。
  制度是淡青,但是龙气最强就是淡黄,而达不到七金三青的极限色,何也,没有工业革命,农耕社会最高就是这样,只有延长国祚之效。
  “正常农耕社会来说,困难是不小,要不无论是蔡朝皇帝,还是魏王,都是雄主,会让我占到多大便宜?”
  “无论是蔡朝,还是魏国,在册封藩国开疆上非常有经验,它的条件都是历次成熟积累,和你们推论的类似,不过你们不必担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