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1751

  “王上,情况很是不妙,本来北堤就比平地高出3丈,堤身两侧皆水,历来都是险工。”
  “决口后,其大流直趋郡城,经长鹿镇、直贯官路,淹灭七千众……”
  一个官员正禀报水情之际,讯盘光亮在队伍后面亮起,就有术师越过官员,出示敌人的最新动静。
  “王上,湘侯主力已抵湘阴郡。”
  “缩回老家洞天里去了?”清郡王问起细节。
  听得主公细致问话,下面多少产生些想法,目光都望向术师。
  “没有入洞天,据闻湘侯亲自带兵上堤加固,和当地民壮一起修补缺口,放言必滴水不漏……”
  “呵……果真是滴水不漏。”清郡王笑容收敛,一语双关地说。
  既没抓到漏洞,众人就不太感兴趣,心道两面都是力量相当,本州僵持恐怕得延续一阵子。
  这个官员,就继续刚才的水情禀报,最后想起什么说:“……还有一事,昨天臣在本郡调查市场,发现最近米价异常抬高,十日前就突破了红线,每日攀升极快,照这速度再有两天就会接近历史最高点。”
  众人面面相觑,在场都没有蠢人,都知道这红线是湘州作为粮产地的一个特殊考核标准,取的是历史灾情时期最高粮价的年平均值。
  这是人间少有的,甚至和平年代唯一与水府体系连通共享的数据。
  更清楚地说,整个九州地上,人间的官府,以及黑脉水府,白赤黄三脉共用的地下火府、青脉东海信风体系都是黑盒子一样基本独立,但在关键交涉承接数据上不会错一毫,米价红线甚至成世家默契遵守的惯例。
  清郡王知道手下不会虚报这种事,皱了皱眉:“太平湖已封堤蓄水,下游各处决口也在修复,各州官府已放粮稳固市场,怎么还会升价?”
  “史少正何在,你十天前怎么不禀告我?”
  “臣……臣在。”
  州府市谷司的主官史少正出列,冷汗直流,说不出一句囫囵话,这些天亲王府忙着夺占张维村退出的地盘和部门领域,武将忙着监视防备张维村,文官也得兼着上下走动送礼拍马,谁还想着什么粮价的事情?
  清郡王瞥一眼,也知道其中缘故,一时不好苛责:“下不为例,现在说明一下具体情况。”
  “是!”
  史少正擦了擦汗:“臣以为可能性有很多,一时偶然波动也是有的,暂时不敢妄测,还需获取全州的米价情况,臣回去立刻命令各郡米市上报……如果能得到湘侯治下米价,甚至别州米价大致情况,就更稳妥些。”
  “黄会文,你配合一下,以我名义,向着下游十州发送行文,查询粮价变动情况。”
  黄会文听得应是,却若寻常问着:“安州,应州呢?”
  这两州都是一西一北的近邻,都不是好邻居,清郡王眉一扬:“这点小事,料想信王兄是会给我面子,还有汉侯……叶青此人再怎么亲近土著,也清楚基业是在我大蔡应州,不是别的地方。”
  黄会文微一躬身,对行文口气就有所了解,立刻让人打伞遮雨,当场开始草做底稿。
  ……查询函的讯文抵达应州时是一式两份,因州府明面上还存在,第一份是先到了都督府。
  后院的池畔凉亭内,总督曹操正欣赏早春风光,顺便享受着娇妻美妾,见此嗤笑一声:“粮吶……要被烧尽粮草还不觉,袁本初都比这等人聪慧些,你们都看看。”
  丁夫人和卞夫人瞥了眼,只微笑不置评:“妾不太清楚。”
  她们刚从下土上来,读着市面上时兴的半部《封神三国演义》,也是心惊,但真人的自我认知稳固,很快就认同自己的出身……这时听夫君这样说,自是默契赞同,但不会多话。
  秦婉儿瞥了她们一眼,不动声色,拾起行文看了看,这才了然。
  “不是清郡王蠢,夫君或下土生活久了,一时忘记了地上惯例,正常谁敢逆着粮价?”
  作是故宰辅秦枢密使教导出来女儿,家学渊源知道更多隐情,虽暗自不满夫君焕发第二春,但听他说终是下土陪伴几十年的女人,且自家这些天晚也被他折腾得渐渐习惯……
  她脸颊微红,停下念头对夫君解释:“太平湖水府体系已介入,谁也不信当真有人大笔吃进,多半以为是商家出不了货之后提价炒作……对了,夫君要回应否?”
  “别急,别急。”曹操摸着她柔滑腰肢,深入内在,笑意盈满嘴角。
  斩杀仇敌,养其妻女,实是人生快乐事……这岂不正是韬光养晦之法?
  可惜自己不会刘大耳编草鞋的技能,否则陛下会更懂我的意思。
  “汉侯怎么回,我就怎么回,婉儿你别多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日后我自有用武之时。”
  ……
  叶青是在三水郡的码头上接收到查询函,及总督府询问回应,一时就笑:“啧啧,看来这清郡王自家闹的分裂不消停,也见不得我安安稳稳,顺手就要挑拨一下。”
  诸葛亮挥着扇对照两封,也是了然:“内容不差,语气有差别,不过亏主公一手移花接木,这锄头挖到铁墙角上了。”
  “孟德之明,我还是放心。”叶青弹指火焰,将总督府秘文烧毁,问:“现在各州收粮如何?”
  “长河以南主收稻米,以北主收麦子,专项资金储量再有五日就能用光,对方调查反应已晚了,别州在粮市上可没我们这处心积虑,处处忙碌救灾和剿寇事宜,整合数据需要段时间,反馈给湘州更需要一段时间,五日内要是能完成已经算快,不会影响我们的行动。”
  “那就好,对了,时间还有的话再从各家募集资金,趁着最后一波能收多少收多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你要多少权限我给你多少权限。”
  诸葛亮心气一振,又苦笑:“估计到月底真相大白,主公就是北地之敌。”
  “等他们能撑过下个月,再来找我算账,我接着就是。”叶青从容不迫的笑地说着。
第0745章
惊动(上)
  下土·汉廷
  “陛下已龙驭上宾……”
  “是么?”皇后看清殿内情形,她呆呆看着已移箦的皇帝,梦游一样近了——皇帝睡着了。
  宰相崔宏见皇后心中大痛,跪在侧,抚着尸身,哀哀痛哭,想起皇帝昨日还和自己说话,一时同是大痛。
  皇帝继成祖后,一时人才济济,政治清明。
  在对内治国之道,实行仁政,继续推行成祖朝的政策,随着政局的稳定,战乱破坏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秩序,农业恢复,户口与垦田增多,粮食增加,六年,治蝗虫,七年,减免了因遭受水灾的赋税。
  武功上,成祖后,草原上又有骚动,皇帝亲率军镇压,大势而归,列旗列邦因此朝贡不绝。
  由于倾销和朝贡,经济进一步发展,税收增多,官营民营发展,商业流通,海外贸易活跃。
  这三十年来,可所谓与应武朝前后辉映,这时皇帝龙驭上宾,岂不悲之?
  只是此时非是落泪之时,忙上前哽咽叩拜:“陛下继成祖皇帝,十五岁登基,治世功绩堪比成祖,今日崩去,万民痛哀。”
  “只是天下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娘娘主持典礼。”
  “太子素来仁孝,皇帝既去,就扶灵既位,诸公以为如何?”皇后清醒过来,抹了把泪,说着。
  崔浩率群臣说:“臣奉娘娘圣裁。”
  皇后这时毫不迟疑,亲携太子之手,共向灵床跪拜,立起身来,清声说着:“既是这样,群臣见过新君。”
  殿中群臣顿时应声叩拜:“臣拜见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太子不过二十五岁,受此叩拜,一颗心才全数放下,心情一松,不由伏在灵床前哀恸,宰相上前,扶起哭着的太子,请着坐,说:“大行皇帝授您大宝,应以国事为重!”
  太子拭泪抬手说:“孤本不才,唯父皇托付,朕自不得不受!”
  说着口气一转,已把“孤”换成了“朕”,又说:“目下最要紧的事,还是把大行皇帝谥号定下来!”
  崔宏顿首:“陛下的主意很是。臣觉得先帝经文纬武,虽是守成,却奠定万世之基,应谥高字。”
  新君沉吟着:“卿所言大是有理,就谥高,可照祖宗陵葬规制。”
  “明日就召集百官,新朝朝会,此时传朕旨意,国家骤逢大变,非朕亲诏,南北军,不得擅调一兵一卒,帝都巡查一应旧事。”
  众臣忙俯首山呼:“万岁,万万岁!”
  再受了叩拜,新君万千感慨齐涌上心,按捺着心情,点点首,受了这礼。
  洛阳
  一道气运天柱,连通天地。
  此时一眼望去,见着天柱里旧龙而去,向着一处福地而去,这里面隐隐密密麻麻的宫殿,却是龙气诞生的福地。
  历代皇帝,在福地中基本化成星辰,类似中枢,而本来太祖、世祖、成祖等最完整。
  三汉旧祖还尊,只是终有区别,本来叶青应是镇压三汉,但人已上了地上,现在这旧龙而来,化成中枢星辰,顿时福地上欢呼跪拜,气运又稳了一分。
  而在这时,一条蛟龙游了上去,就在群臣叩拜时,占领了中枢,这气运就滚滚而来。
  这条身体淡黄蛟龙,高飞而上,带着欣喜的龙吟,不停吞吐青黄之气,渐渐,一丝紫气不断凝聚,只是瞬间,就有了淡紫。
  太子登基名正言顺,又有二十五岁,不需要多少时日,就可真正蜕化成龙,其间短者一年,长者三年罢了。
  “新君又顺利登基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