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1751

  正是标准的千人队先锋。
  这骑兵分出数队的哨探,呼啸而来,不断的绕坞堡奔跑,看清情况,一队就奔了回去。
  片刻,千骑滚滚而来,旌旗一片,慢慢集中在坞堡前。
  “汝等汉人,还不投降,大军一到,必成粉末。”这时数骑奔出高喊着。
  坞堡上,四十八人都穿上了简单的皮甲兵,抽出长刀,持着长枪,这时听着这招降,都看着虬髯大汉。
  虬髯大汉上前一步,这时他却格外平静,望着秋高气爽的云朵,突高唱了起来,这一唱,无数人都熟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军有进无退……”
  随着歌声,开始时有些颤抖,渐渐整齐,汇集一个声音。
  “该死……”领兵的千人将是地上血狼军军官,看到这歌声,顿时大怒,心中却深深一沉。
  “拔了此堡,杀光汉人一个不留!”这将拔出刀,对着城堡一指,顿时鼓声而起,千兵踏步上前。
  杀声而起。
  郡城
  几千人在忙碌着,一个个光着膀子的民夫,喊着号子,往夹墙上筑土实石,此起彼伏的捣砸,再涂上灰浆……
  “工程接近尾声了,或今天就可完成。”郭嘉看着工程,很是满意,才说着,突听轰轰炮声,一处处浓烟冒出。
  “报,胡兵入寇,规模或在三万以上。”一骑急奔而至,靠近了翻身下马,行礼说着。
  “早有所料了。”
  听着几批边境几处坞堡传讯急报,郭嘉连想都没想,就平静说:“大丈夫报国安民,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尔。”
  在使者递交宣战国书时,新生魏国就已突破长城几处薄弱隘口,全面入寇,这其实与不宣而战没有区别,试图在时间差上打汉朝措手不及。
  但郭嘉和诸葛亮都是计算无漏之人,又手握重兵,坐拥北方遍地坞堡体系,根本不会给慕容正机会。
  而张辽……即江晨,这时看了上去,见此人这样沉着,由衷佩服,此人虽是文士,胆略不输武人,而今年刚晋升真人道业,想必可以度过阳化,将来地面上还有共事机会。
  这样想着,一时正色问着:“奉孝可有良计?”
  “此事早有预算,现在只需令各坞堡只留军人,将百姓撤到各郡城县城……坚壁清野,梯次防御就可。”郭嘉淡淡地说着。
  巨鹿城刚经对外域大战,陛下专门留下二十万屯田,郭嘉第一时间就将这批老兵武装起来。
  并且新堡墙都己基本修建完工,墙长千米,高八米,还有一道深深的护城河,已经足够了。
  “真要和这个所谓大单于硬战,我都敢得,只怕胡骑来去如风,不给我们这个机会。”
  “河套马场转耕地已久,阴山马场让给了南匈奴这白眼狼,陇西马场又落在羌人手里,这些年我们养马之地缩水太多,武帝带十八万骑耀武边关这种,我们只能徒自羡慕。”郭嘉长长叹息一声,声音一下子变得有些低沉。
  江晨听得颔首:“骑兵军团对决,御敌国门之外,我们现在没这个条件,但内线支援节点,我手里两万骑还是可以办到。”
  “嗯,就拜托文远将军了。”
  以二十万老兵支撑,郭嘉很快贯彻他的作战方针,整个冀州的人力物力都被老兵组织起来,严格实施坚壁清野。
  一面坚壁死守,一面以张辽的两万骑军机动,串联防御网的各处节点。
  且因冀州原住百姓或死或逃,十室九空,这几年迁移补充冀州的移民以青壮居多,尽数组织成民兵,退到各处坞堡和城池防守,每个坞堡间隔不超过十里,有术师网相互连接,各地气氛已紧张,总体还算宁定,不得不说老兵的带头作用很大。
  幽州那面,交流过情况,州治蓟县只有五万老兵,实力比冀州稍弱,但公孙瓒和公孙度有兵马六万,以郭嘉对诸葛亮的了解,这个晚辈组织协调能力,主导这十一万战力防守绰绰有余,且东北苦寒之地,民风彪悍又没有可抢,收益成本比例太低。
  最关键的是,冀州和幽州背后,站立人口四千万新兴王朝,这就是郭嘉的底气所在。
  这时望向南方洛阳,这样远距离,就算真人望不到龙气变化,但变化肯定已经在产生。
  “陛下已下总动员令了吧?”
  洛阳
  几场秋雨,天气变得凉了。
  下达预备动员令,可见整个统治区域都在一步步组织起来,整个区域的气连成一片,新汉这四年来实力已恢复,准备比草原上更充分。
  在洛阳、许昌、报纸上宣扬正式动员能聚兵七十五万,突破秦六十五万对楚六十万的国战记录,重兵和胡族决战。
  按说涉及军情都是机密,报纸上宣传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但这消息无疑很振奋人心。
  无他,人多尔。
  在皇宫里,就在召开一系列首脑会议,通过讯盘体系蔓延出去的神经网络,调整着庞大帝国的每一处肌体。
  “那条道路,修复没有?”
  “已经锁定并勘察过,虽年代久远,军事情况变化,部分路段早废弃不用,道旁丛林藤蔓掩盖不见本来面目,但主体还犹在。”
  荀彧展开一幅北方道路网图卷。
  泛黄图卷上,甘泉山至子午岭一带标注着茂密森林、郁郁苍苍,到河套草原一带更是野草丛生、湖沼遍布,正中间浓墨重笔一道粗线,南起长安的林光宫,沿着子午岭主脉高处修建,北至河套的九原郡,全长一千四百里。
  “可谓是军事高速公路了……叹为观止。”
  叶青沉吟打量着,部分主路段标注路面宽度,折算起来有60米,一般路段亦宽20米,根据其跨建崇山峻岭间的特征,并非民用,而以军用性质,居高临下控遏子午岭周边要害——似不设墙的长城,技术上其实没有奥妙,用的普通夯土法,只是秦人做事认真,组织严密,不惜工本夯的硬实。
  “可有引起敌人注意?”
  贾诩负责的密谍司,摇头否定:“地处高山上,又没征召民夫修复,很是保密,没引起敌人注意……不过请陛下放心,密谍司按期逐块清理丛林后,中间道路竟完好如初,路面坚硬如铁,寸草不生……啧啧,秦人的技术和工程,真难以置信。”
第0690章
虽远必诛(下)
  “这样说,可以直接通行大军,深入草原腹地?”荀攸、戏志才几个文臣面面相觑,夯土道路保质期百年算久了,这自秦始皇开始的旧路,历时四百年风雨侵袭都没能泡坏,不由人不诧异。
  叶青对此没有意外,曾看过考古纪录片,这条路两千年都尚且完好,别说现在才几百年了。
  高踞崇山峻岭,这条军事高速公路道路是一条奇兵之路,历来都是隐秘封锁,和平时基本不用,有些路段经常被翠绿丛林淹没,大自然总是无时不刻彰显其统治力。
  只在某些特殊时刻才启用,蒙恬自这里出发北逐匈奴七百里,秦始皇遗体自这条路南归,李广、卫青都从这里进军横扫北漠,汉武帝多次御驾巡边,也自这里开始……
  叶青注视这条道路,思考着。
  贾诩观察皇帝的表情,心中一动,出声问:“陛下要御驾亲征,亲出直道,至河套迎战?”
  “嗯,冀州和幽州重兵屯聚,郭嘉和诸葛亮二人我都放心,这边正好形成钳形攻势……”
  夕阳的余光召进殿堂,群臣沉默一阵,戏志才开口说:“陛下实无需再亲身冒险,慕容小贼不比星君舰和地仙,将士手到擒来……”
  “陛下万金之躯,一举一动关系大汉国运,岂能轻易冒险……”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万乘之君?”
  “臣反对!”
  这一句话是河道开了水闸,紧接着,吕尚静、荀彧、关羽、张飞重臣,都立刻踏了上前,劝诫皇帝不要亲征,简直事先串联好了一样。
  这是在搞什么?
  叶青啼笑都非,虽知道他们一片道理,听得很纳闷,只得摆了摆手,明智地暂时搁置此事。
  直到他回寝殿休息时,天已近黑,暮色中秋风细雨,宫人正在上宫灯,回到殿里,宫女和太监都是行礼,只有小糜皇后款款站起身来,笑着:“皇帝回来了,快把我准备好的膳食上来。”
  说话之间,就有两个宫女,手中端着一只盘,有四五只小菜,叶青见了就不禁笑了:“难为你想着周到,下朝了,正想用些呢!”
  说着微微一笑,用调羹舀着汤喝,又把刚才的朝议说了,有点迷惑不解:“我的修行一日千里,众臣也知,为什么这次拦的这样激烈?”
  小糜皇后听了,抿嘴一笑,一语道破玄机:“群臣的确是一片虔诚忠君之心,万乘之君的确没有必要上战场——你还没有太子呢!”
  “而且冀州之战是高端战力为主,这次却是大军对阵厮杀,局面不同……若功尽归于陛下,将军如何得功升迁,蒙荫子孙?而士兵怎有斩获?得赏授田以传其家?”
  这话一出,叶青有些无语:“敢情是主君太过能干,还挡了将士的官路和财路……”
  “可不是么!”小糜皇后明眸流转,笑意盈盈说着。
  难得瞧夫君这悻悻脸色,似小孩子心爱的玩具被人抢走一样,她深觉有趣。
  “笑什么……”
  叶青弹了下她额头,虽有点郁闷,也知道帝国融塑到了关键期,各方利益有志一同,寻求对外扩张,这是好事,到了适当松手的时机。
  洗漱过后,就是安寝,月光寂寂落下来,在床畔蝉纱屏风上投下月影,一幅图卷静静贴在屏风上,封锁着内外,光影扑朔迷离呈现山河社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