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1751

  恍然间俞帆已明白,真心哀悼的除了寇先生家人,怕是只有自己了,至于自家的兄弟,怕是幸灾乐祸都来不及,要不是自己在地上还是知县,气候已成,只怕这场面都办不到。
  当下涨红了脸,却不能发作,恶狠狠盯着他们一眼,粗重透了一口气,唤来了管事,阴郁说着:“回来给寇家一千两银子,五百亩田。”
  见着管事迟疑,他冷笑一声:“自我的房里出!”
  这管事才大声应了起来,俞帆更是厌恶,却不说话,一摆手,出了去。
  到了外面,就见两个亲将而入,都是脸色铁青,俞帆就问:“都点齐了?”
  “都点齐了,总有二百骑!”
  俞帆起身,说:“走,我们去!”
  大院里大门紧封,进去就见着二百人一片齐整站立,一片寂静中,俞帆上前站定,众人一齐行礼:“给主公请安!”
  俞帆一点头,向前一步,沙哑着嗓子喝命:“起兵!”
  二百人都列队出发,转眼马蹄声密集,出了门去,直向一处旧地战场。
  这古战场在南沧郡西,靠近了,就觉得阴气阵阵,整个地区隐含一层灰气,远处荒野墓冢上的草影时起时伏,黑沉沉死寂寂显得阴森。
  抵达后,俞帆面无表情,沉吟一会,说:“你们在此等候,我过会就出来。”
  说着就独自一人进入,黑气一卷,踪影消失不见,外面的人都是大惊,高喊:“主公!”
  “无事……”声音在里面远远传来出。
  “公子到这里去干什么?”有人不安地说着,自己身家财产,一家三十口都寄托在俞帆身上,这俞帆的命贵重,就是这种关系形成。
  并非完全是强迫,许多人不理解这点,但是作当事人很理解。
  有个亲将干咳一声,说:“这公子的事,我们不能多问,近来公子身体也不十分安康,我说公子你面容有些憔悴,公子说睡不好,我就没有敢多问,公子心绪脾气不好,再问怕是惹得迁怒。”
  正说着,远远来个骑兵,翻滚下来,捧着一份书简,说着:“这是老大人处转来,吩咐要公子接了看,公子不在府里,就叫我送来了!”
  亲将接过来,见已经拆开,才看了看,说:“这是关于叶青的事,等公子出来了,我再禀告就是了。”
  这一等就等了三个时辰,直太阳偏西时,俞帆才出来,所有人都注意到他的脸色很难看。
  自失去寇先生后,似就一直如此,负责的亲将完全不敢招惹,这时看着脸色,小心翼翼禀报:“家中祭祠准备好了,老大人问您打算说什么?”
  听了这话,俞帆精神振作了些,目光淡漠:“我自有主意。”
  被硬是渗透了,作世家很清楚,如果畏惧惩罚,就会陷下去,不但自己肯定完了,就连家族也是。
  通过祖神将这一切禀报上去,自己虽会受到惩罚,但陷的不深,还有着正名机会,虽这卧底名声,在什么地方都不好听,没有卧底敌国还能被本国重用的例子,但至少不是叛徒了。
  而自己要的不过是借势一拼,在严慎元和叶青都忽视自己时,这是唯一扭转机会了。
  “对了,有叶青的消息么?”
  “这……”这亲将斟酌着言辞:“听闻在龙宫设婚宴,很多郡望世家都受了邀请,主家收到一封请帖,被老大人给撕了。”
  婚宴?
  俞帆一怔,眼前晃过龙殿中鹅黄倩影,当年文宴深深遗憾袭上心中,似失落了人生的宝贝,在这一刻终是明白……错过即是天涯,一切都不可能了。
  黑气在他面上闪过,眼中冒出怒火,他突暴怒:“这不过是土鳖,凭什么选他……还有那芊芊,我真悔当年未听寇先生之言,杀此人而失之……”
  众人跪在地上,脸色苍白:“主公息怒,息怒……”
  俞帆深吸了一口气,握剑手紧了又松开,平复了情绪,目光恢复淡漠,却带着点血丝,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控,这外域渗透的确是非常厉害,自己不能继续耽搁下去了。
  当下就上马,狠狠抽了一鞭:“我们回去!”
第0503章
一丝青气
  龙宫
  淡青色穹顶上水气连绵,模拟星斗运转,万顷宫城在晨光下展开,宛然一副繁华的画卷。
  灵气浓郁,因是水府,以水灵为主,但天地五气存在一种转化均衡,不乏别的灵气伴生,相对而言都比南廉山福地更浓郁。
  金玉阁的山坡上,叶青站立,呼吸早晨新鲜空气,一丝丝灵气就吸取了进去,恍惚间,面对水的包围,而脚踩大地,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特别是对于人族的生活经验而言。
  龙族是海洋之子,人就是大地之子,这种经验甚至上溯到地球的记忆中。
  叶青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虽黑白赤黄青,和金木水火土不同,但却也有着相同之处。
  黑水、白金、赤火、土黄——土黄亦有其性质,此刻体会精义,与自身经验印证,自是有所领悟。
  黑水以深渊著称——水之积不厚,则负大舟不游。
  龙族在此有天生神通,道庭建立后,屡次打压,又有黑帝崛起,镇压龙族,这就是以前的大势。
  白金以争杀著称——应万世劫运,天地成战场,争生死一线,道廷战争中,白帝应大运而生,以后并不衰退太多,因人族内战连绵。
  赤火以革命著称——新朝鼎革、革命量劫、仙朝升举,无论哪一脉在博弈中取胜,都少不了星火燎原、焚烧旧有、新生万物。
  这实质上都为赤德提供资粮,先前三道君借仙道打压人道,都抵挡不住时代潮流的累进,最终在三十万年前应化赤帝革命,渗透仙道,最后一个天帝应位,形成仙道与天道均衡。
  黄土以凝重著称——人族早期人口不多,黑帝、青帝分取大部利益,黄帝声名不显,直到六十万年前“百仙入岩”的事件,镇压地脉,渐渐强大。
  青木以晋升著称——不断培育生机,叠层而上,这是对机运捕捉最敏锐一种,但受限整体层次,往往曲高和寡。
  叶青现在就是赤德向黄德转化中,累次经验,习惯凝思——火焰,怎让它变成对人更有价值?
  这在监国应王时就有过考量,火灵蒸汽机、流水线工厂、大规模基础建设,都在新兴帝国中埋设下伏笔。
  恍惚中,叶青若有所悟,体制是容器,它决定着上限,西汉龙气是淡黄,就说明着它容纳的社会力量是黄色。
  黄色是现代社会之色,换句话说,大汉的制度可一路到地球现代都适应。
  只是上限是一回事,填充又是一回事,道法工业社会的复兴启蒙,给国家注入了力量——对人体又何尝不是呢?
  这感悟瞬间划破了心灵的天空,丝丝黄气化成了若隐若现的蛟龙,一种奇妙的气运运转着,一瞬间,叶青的心一片融合,无数智慧在闪过。
  “纵观地球发展历史,在古代,东西方曾经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文明偏移。”
  “所谓的大图朝划分毫无意义,并且甚是可笑。”
  “这巨大的最大偏差就是,在中国,春秋战国时,历史技能树上点的是农奴,使农民获得小块土地,形成的是地主农民体制。”
  “而在西方,点的是商人,商人获得小块店铺,形成的是商业和资本萌芽体制,而分封制传承下去,农奴直到19世纪才获得解放。”
  “因此在东方,商人一直是贱民,在西方,农民一直都是农奴,这才是历史的大道。”
  “大航海,工业革命,在2000年前就注定了,东方点了农民的技能树,除非外力摧毁,要不永无工业革命的可能!”
  “以道入手的话,在历史上,只要点二个技能点,第一就是咸鱼,这点到后来就是大航海。”
  “第二就是正式承认商人店铺私有化,这点到后来就是资本主义。”
  “咸鱼这东西的确是古代解决粮食的重要补充手段,古代运输条件下,二十公里是极限,鲜鱼就要臭了,因此整个海洋,空有多少亿吨粮食,却根本无法补充给人类,可以说,古代中国社会,海洋基本上没有利用起来。”
  “如果有咸鱼,至少可补充一成左右的粮食缺口,这可以活百万人,甚至不止——这里有个关键的因素:盐专卖!”
  “要使鱼运输到内地,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唯一的办法是咸鱼,但是咸鱼一旦盛行,百姓就只买咸鱼(又有肉又有盐),不买官府的盐,所以官府就禁止咸鱼,可一旦禁止咸鱼,大航海只是空中楼阁。”
  “咸渔业——小船业——大船业——大航海,没有咸鱼业培养的大量海船和水手,在理论上是无法形成大航海。”
  “这我早有领悟,发展渤海湾航运和捕鱼业是好主意,山东沿海一带本来就有几个大渔场,条件很好,北连辽东,东到朝鲜日本,背靠河北大平原,南接江淮,是千古帝业!”
  “龙君安居海洋,开辟水府,风调雨顺还在其次,关键是海洋开发。”
  “下土世界可能没有别的大州,但这无所谓,实验这点就足够了。”
  “最关键还是大汉龙气。”
  “汉朝龙气是淡黄,这说明在现代都比大图朝优秀,只要少许改进,金黄色应该有。”
  “这并非是虚言,汉朝制度深入基层,到里,和大图朝鼎盛时到村差不多,比我离开时事实上到乡还强些。”
  “分拆大户,这不就是汉朝的制度么,汉朝诸帝迁移大户,打击豪强,始终是汉制的主流。”
  “只要补上扶小,成就中产的内容,就抵达老美现代的水平。”
  “军队方面甚至不需要多改革,汉以强亡,不是虚言,军队制度和武器系统超乎千年。”
  “汉朝时代局限性,无非就是的无非就是考试,赋税,以及盐鱼政策(点海洋技能树)!”
  “要先推广蔡侯纸,把文化传播成本降下来,就是考材世俗化,或者说普及化,形成不了合流,改户部为税部,这几点改上去,就是小版的老美。”
  “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州虚化,汉朝制度之所以强,就是县令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太守相对州又保持巨大独立性,州刺史甚至比太守低——只有监督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