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751

  连绵的火把,形成数十里的黑龙,自马匹上远远看着。
  “总算追上了。”总督和俞帆都松一口气,联军骑兵去追残敌未归,而刘军早有准备跑的极快,不是董卓拦住还真要让叶青跑了出去。
  号角声连绵响起,一队队步骑汇成一片,大营门口火把熊熊,炽光术亮起,两阵对圆,几道帅旗隔着五里峙望,目光冰冷忌惮。
  两军肃然列阵,只见一个偏将在几个亲兵护卫下,策马而来,高呼:“你们听着,我奉天子旨意讨伐,刘备卑鄙,劫持太后,污乱宛城南都皇宫,占天子乘舆,是天下之叛贼……”
  “提防着我原有盟主名位……”叶青感应到军气对这些话微微波动,却并无大变,嘴角微露一丝笑意。
  自己早就未雨绸缪,并不承认董贼三立的皇帝,斥之“伪帝”,这话自然对全军并无多大影响。
  当下向着郭嘉示意,郭嘉会意,策马出阵百米,状似不解朗声而问:“虎牢盟誓犹在耳侧,歃血未干,今破董在即,洛阳万民盼我联军驱胡扶汉,曹公与孙公何背盟投董也?”
  “背盟投董……背盟投董……”
  郭嘉神态翩翩,责问声却随风传遍十里,回在群山间,这是扩音效果,让各军一片哗然!
  “对……讨董扶汉,盟誓之际可是喝了血酒,确定了盟主名分了!”这刻许多人都不由一阵骚动。
  突袭变起仓促,军队行军时又纪律森严不许私议,许多基层将士此前还蒙在鼓里,只隐隐知道刘家军自友军变成敌军。
  君臣名分是一种强大力量,是所有人都承认的最大道统,这时说起来,顿时人心就明显纷乱了几成。
  曹军还好,此前就和刘军常年打仗,中原决裂已久,士卒这时只对背盟之事稍有羞赧,还是以军令为重,只是议论了阵就弹压下来……主公离场,没喝血酒就谈不上真正盟誓吧!
  孙军此刻大是震动,江南谈不上风调雨顺,此时还算安定,士卒在盛夏应征离开了家园,自江东千里迢迢徒步北上,一路上风餐露宿,总不可能是跑来避暑或吃几顿北方小米——都是为了汉室。
  不是地上人的将校心里清楚,若非讨董扶汉,士卒会这样凝聚?
  这一瞬间就在江东兵中造成巨大动荡,有糊涂,有疑惑,有质问,嗡嗡声大起,基层尉官竟弹压不下去,实际上是因为他们自己也疑虑不已……
  虚空中赤影一闪,白蛇之气混乱起来。
  话说名分就这样神奇,有时抵消起来,就这样简单,但是有时却倾掉三江之水,也洗不干净。
  众将沉默,表面上不动声色,而士卒还懵懂不觉,相互议论。
  俞帆脸色铁青,命令术师团妥善弹压,立刻下令:“辟谣!”
  “怎么辟……”术师面面相觑,背盟是很简洁事实,将士们再无知也不可能分辨不出对面旗号,而叶青经常打着盟主名义在联军各营巡查,并且派人小恩小惠,许多人都见过这位盟主,难不成还能指鹿为马,说这家伙是董卓?
  叶青以道术观看,见此心里一笑,他一开始就没有劝服总督和俞帆的心思,甚至不是为了劝降军卒——对方有着组织,又粮草军饷,就不太可能靠话来解决问题。
  自己此举,仅仅是专门动摇军心、埋下种子,因此目标明确,完全不和无关之人多费口水。
  郭嘉早就明白此意,声音清楚传遍四方:“主公振三尺剑崛起于布衣,涿郡三百步骑破五万流贼,安定幽州,奉召上洛,建流民营以安河北逃荒百姓,而诛董贼首将吕布,决裂归于颍川郡,以曹军犯我州郡而大战两年,一夜大破四十万曹军于徐州。”
  郭嘉这时以最符合时代传统方式炫耀巨大功劳,甚至不再称青州兵贼兵,直指为曹军以削其义。
  这时郭嘉郎声:“儿郎们,你们会盟拜的是谁,是谁带领你们破关,是谁带你们击败董军!”
  “董贼二弑皇帝,荼毒天下,导致天下混战不休,人神共愤,联军会盟,是天下之愿,今汝等是同盟合义击贼,还是背盟去义叛国,就在一念之间!”
  俞帆连忙派人高喊:“胡说,刘大耳你与董贼勾结,故意放开虎牢关,引我们入关,这是陷阱!”
  士卒一片哗然,感觉今晚发生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荒诞。
  这么扭曲颠倒黑白还有效,知情众人汗颜佩服,正准备照此弹压引导,又听郭嘉哈哈大笑,根本不辩驳高喊:“诸位将士,你们前来,就是要扶汉,我家主公是汉室宗室,英明神武,得皇天庇佑,汝等是跟随天命光宗耀祖,还是违背天命,死无葬身之地?”
  这质问一出,因亲眼目睹六日大破虎牢震撼未消,又数日追杀西凉军,强烈对比下自有可信度。
  最重要的是,刘备是朝廷承认的汉室宗室,有光武例子,是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这时无可阻挡的压迫力顺着话意蔓延开来,非叶青阵营地上人都是一寒,急视周围视线内的曹孙两家士卒,有许多人意动迟疑的表情……
  “何难何易?”
  “何去何从!”
  “弃械者不杀,脱阵者弃暗投明,率部从者有功!”
  芊芊听得目光闪亮,几乎要笑起来,这赤裸裸威逼利诱真是夫君风格,不讲千秋功业,只讲切实好处,甚至可以说,是给他们另种视角,一种选择。
  诸侯特别是曹孙两营,连连呵斥来蒙蔽混淆,但空口白话难取信,谁不见当日诸侯拜盟主?
  谁不见盟主破关,杀西凉军?
  谁不知道盟主是大汉宗室,这种人会是奸细,这太奇怪了……
  当更要紧是董卓比盟主弱几倍,岂不好打?
  军队本能就是以强击弱,这瞬间不知多少疑问目光向总督和俞帆这两位主帅投来。
  总督有旧仇的还好些,俞帆却一阵焦头烂额,暗暗传音:“你以为这有用,别说有术师传讯体系在,就算只有我帅旗竖在此,你空口白牙能动得?”
  “等你输了就有用。”叶青冷冷回了一句,吩咐着郭嘉退入大营——敌方已经有些狗急跳墙了,这时要防备着术师刺杀。
  此时太后鸾驾至巩县西面河畔,这本是联军八千骑兵的驻营,但隐隐成着各自为营的势态。
  眼下虽被叶家术师团升起灵雾屏蔽与东面主力联系,但有些将领,各自主公那里得到了提前招呼,一时间气机相互剑拔弩张。
  如非北有洛水所阻、西有董卓、东有巩县关羽、南又有刘备大军围困,这些骑兵早就散伙归营。
  人人相互戒备,混乱军气相互摩擦冲突,太后见此才意识到劝降一支军队的难度,尤其这样乱世时,绝不是一檄而定问题,而是牵扯到实力、人心、军气的种种较量博弈。
  这是一个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自己提出,就是想在三兴过程里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单靠前朝太后怕是难以安稳。
  这时却不能后悔。
  她蹙着秀眉想着,目光触及远处大军,渐渐有着坚毅之色。
  “既劝降不了,就逼降好了,这样才能最大利用这支骑兵,我为了日后,里面就算有风险,也只得承担了。”
  “要是我失事,当立刻自决,看在我殉国份上,死后就必有哀荣,宁姬必可和真正公主一样受到待遇,这也值了。”
  想清楚了,她冷冷地说着:“摆驾,入营!”
第0468章
预见(下)
  “太后千岁,千千岁!”
  太后入营,亲兵昂然入内,屯长以上,都召集拜见,许多地上人铁青着脸扫视一眼,见着众人都山喊千岁,却不得不随之入内。
  拜完,营帐内寂无人声,风扑进,人人心里发寒,许久,只听着太后徐徐说着:“诸位都是将校,知道些内情。”
  “哀家知道将士们不愿与故旧袍泽为敌,亦不会为难诸位义士要求反戈。”
  “只是五日前盟会歃血讨董之誓言犹在耳侧,哀家日夜思及难忘,诸位可还记得否?”
  不少人都是赧然低首,太后又微微一笑,声音愈是清朗:“而且你家主公一心向汉,岂是背盟弃义之人,必有奸臣在挑拨离间,甚至要挟你们的主公,这时更要齐心才是。”
  一些地上人脸色微变,有个就小声咕哝:“这是主公命令!”
  更有人僵着身子,死盯着太后,只要有人挑头,就立刻爆发,太后看一眼下面,心知这时是关键,背后渗出冷汗,却从容说着:“西凉军在诸位追杀下只顾逃窜,所谓董卓只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洛阳进取在即,为何突有人说联盟告破?甚至要你们放下对董卓敌意,立刻转头对付友军?你们觉得天下会有这种荒谬之事?”
  “此必是少数西凉军奸细,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平时都有些异常!”太后大声说着。
  各营骑兵军官听着,面面相觑,也不知信是不信,大多就沉默下来……似有反对意见者,平时是自成小圈子,挺不合群?
  “你们想干什么?造反么!”有地上人被这目光看得毛骨悚然,喊着,又被同伴捂住了嘴:“别瞎叫!情况不对……”
  这时,营帐外隐隐传来声音,又有暗语传来,说是接管很是顺利,太后听了,有些意外,眯起凤目扫一眼下面各家军官,又望着鸾驾上刘大旗,她暗暗笑了起来。
  她能理解可利用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汉室的遗留威望,以及刘备是盟主,盟主虽不是皇帝,却也是名正言顺上级。
  君臣,主仆是维系着秩序的关键,对盟主拔刀相向,有多少没有准备的人,能适应过来?
  而且现在突飞猛进追击残寇之时,军队本性是以强击弱,服从能带领自己走向胜利的强者,甚至以普通下层尉官视角来看,西凉军十万守着雄关都几日间告破,现在联军五十万进来,大多数士兵眼里,董卓十七万已和败寇无异,洛阳几日必取。
  而盟主显就要成为光武一样中兴之君,作小官这时放着从龙功臣不去做,去跟着上司逆势而动?
  放着董卓这软柿子不捏,去撞刘使君这颗硬石头?
  汉人在切身利益上从来既淳朴又狡猾,士兵或想不到这么深,但兵事关乎生死,走哪条路活下去的可能性大一些,都是有着本能感觉,或不够理智,但足以让他们心动。
  “太后,兵心大半稳定,可以动手了。”曹白静对她悄悄传音,示意进入实质流程。
  太后扫一眼外面隐隐包围赤甲骑和弓弩手,心领神会说着:“既要分辨董贼奸细,请心向汉者,立到我右手,心向董者,立在我左手。”
  汉之前除秦朝短暂以左为尊,这其实是种诱导暗示,而给选择看起来似乎没有违背各家军令,但也是种二选一诱导……尤其太后只伸展一只右手时。
  亲兵没有说话,齐齐按上刀柄,许多小诸侯的骑兵慌乱了。
  大义、军力、威胁、冤屈感,一些人下意识向太后所指方向而去,大多小诸侯骑兵将官,都到了右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