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1751

  高阶术师的手里亮起幽色水光,作半步真人的存在,所差只是没有真人灵池,这时全盛状态却也是可观。
  周围术师以团长为中心布阵联合,特殊灵力轨迹在空气中隐隐成形。
  “这都是粮草,快点抢救,还有这批军器……”
  五里外的曹军弃营,芊芊组织着术师团联合施展降雨救火,虽夏天炎热的正午,但托昨夜刚下过暴雨,不仅营帐湿透难以绵延燃烧,空气中水气充足的很,因此人工降雨的效果很好。
  一波波甘霖撒下,各处火焰飞快熄灭下来,绝大多数物资都被抢救下来,这些和分营物资一起是徐州许多地方积累多年财富,因青州兵劫掠时喜欢屠杀都已没了苦主,这些都将成为夫君上洛的钱粮支撑。
  少女真人望着才松了口气,陡然凝望泗水幽寒灵力波动,她感觉有趣,笑出了声:“早这样办不就成了么?弄什么浮桥……”
  “夫人威胁太大了,又担心你再来几个流星,对面哪里敢轻易损耗法力。”
  叶青笑着望一眼河畔,只见幽寒灵气升起,茫茫冰雾席卷,庞大法力聚合,渗人的“咯吱咯吱”声里,泗水在这一段河面迅速冰冻,结成厚厚的白色冰道。
  两岸曹军的本部将士目瞪口呆……这可是盛夏啊!
  “天不亡我——主公威武!鸿运齐天!”程昱哈哈大笑喊着,苍老刚毅声音中透着神秘力量,顿使大片曹兵眼睛发亮,跟着高呼起来,冲过结实冰面:“真的是结冰了!冻的很严实,可以过人——”
  程昱却没表面上这样开心,而是望着自家主公毫无反应,心中疑惑,不由压低了声音:“此冰冻过河亦为光武旧事,甚是有名!主公,快让人照着喊!”
  “啊……”总督自己也有些意外这样的效果,身体知识并不意味着反应,毕地上对法术的习惯性认识早已根深蒂固,这时才命令宣传下去,顿时引发全军高呼,士气大振:“结冰啦,过河,过河——”
  帅旗在结冰的河面上殿后坚守到最终,这时才在冰面上移向北岸,旗帜高扬,引发曹军将士更高呼声:“天命,天命,天命……”
  三军振奋一扫颓气!
  顶尖策士就是这样能在关键时刻扭转局面,又功成而退居于幕后,程昱早已习惯这样,这时跟着自家主公,手却在袖子里捏紧了。
  作曹营仅剩的顶尖策士,程昱明显感觉到……有哪里不对。
  程昱并不担心眼下战局,曹营里一直看清楚叶青底线的只有他一人,很早他就判断出刘使君不可能继续追杀,再追逼得困兽犹斗会使孙吴看笑话,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有损讨董檄文获取大义……
  既成事实便不再多考虑,而是刚才一种奇怪的直觉所挤占。
  哪里不对呢?
  程昱望着自家主公,又望面色矜傲的道士,最后目光转向那一批后来投效外地部属,勾起许多信息,渐渐陷入沉思……
  总督知道难得提升起来士气不可轻耗,就命术师建立防御掩护,大军徐徐退离泗水。
  这九千赤甲兵只是追击,逼得曹军狼狈而去,其间抛下辎重无数,还要听刘备军齐声喊“恭送曹使君”。
  这段小小的插曲就此收尾。
  “终不负承诺。”全军休整,陶谦晚宴后,叶青回到内账,这样想着,吹熄了灯,在黑暗里笑起来。
  芊芊翻了个身,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恩?”
  “陶谦在席间透露的暗示再明显不过,徐州果子成熟了,这得益于自身展现出远超于历史的实力,但要和平摘下它还要一个契机,一个名份……”
  明天就要去洛阳,是取得这一个名份的时候了。
第0417章
投奔(上)
  苍穹上星斗密布,有数颗星辰各有光华升起,又有不少星辰晦暗不明,很是惨淡,摇摇欲坠。
  而在豫州分野处,一颗大星,光华大亮,暗带杀气,其星是金色,却有青气隐在其上。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世界,就是世界,不是游戏。
  只要力量还在变化着,就不会有100%掌控,而人性趋利而避害,自在其中,这徐州典农校尉陈登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彭城东北角陈氏宅邸,在这时是黑漆漆一片,只有后院里凉亭下挂了盏灯,芝兰芳香飘荡在雨后湿润的空气中,透着暴风雨后的清香。
  陈登就在亭里踱步,眉皱紧了,见着夜空如水,星汉连绵,风吹过千坊万家,似在沉思。
  年仅二十八岁的身姿,脚步有力。
  做事的仆婢路过,见了不敢多说,她们知道家主自拜见刘使君来,这几天来一直这样,而今早刘使君主力离开徐州,年轻家主神色更恍然若失,时而自言自语。
  “天意不绝炎汉……何去何从?”有人就听见家主这样喃喃的声音。
  这时,彭城里没有多少灯火,只有一道道白布在银月下飘着,这是家家带丧,几夜里难眠的人有许多。
  对徐州百姓而言,复仇后剩下只有悲痛,气氛悲切。
  曾安定富庶这片土地虽不至残破,但在战争中折伤元气,人口折损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对生活着的人来说,伤痛需要很多年弥补。
  但一切终归是过去了,刘使君击败了曹操,拯救了一州百姓,又在今晨起程上洛,传闻已有十几家响应讨伐董卓,天下或能安宁下来……百姓这样想着,这样企求着。
  不过,同样有很多人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应州下土的质化尚处初级阶段,但每一处下土本质上都由所在州封土积累而成形,应州质量居于中流,并不输于别州多少。
  东汉光武帝开辟出兴旺学风,咬文嚼字古文流派尚没有成为主流,重视实用而的流派盛行,连带民智认识启迪进步,结合地方民气就产生特殊效果,滋养着人文,应运而生大批英杰,天地化生奥妙于此展现无遗。
  气运红色以上的都必有一定凝炼的灵魂,意味着对世界有一定独立认识。
  这些人虽不知世界由阴转阳的晋升在即,但世之晋升必有大劫,这些人本能觉出一种危险感,只往往将这警兆当作上洛前景的悲观预见——曹操撕破脸面先后攻打豫徐,讨董联盟貌合心离不难猜测。
  仅有少数留名青史的人,这些英杰能感觉到会更多……相比地上人,他们只不过缺乏经验,缺乏体系认识,难以把握住真相而已。
  真实世界对个体具有强大感染力,连看过《封神三国演义》的地上人都或久或短迷惑过,不是人人都可突破认识局限。
  下土天道形成的封锁要是能混淆机变,圣人女娲要是能随意撬开地上人的脑壳观看信息,也不会找到抵抗江子楠夺舍的貂蝉,而又费心将她送到地上获取情报。
  但感觉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人有时可以欺骗自己,却不能欺骗感觉……最多在力量作用下扭曲、阻塞、延迟了,而不会完全丧失,这便是许多人最后能清醒,除非这人已彻底被外来力量感召、吞并。
  被夺舍而夭折的英杰无疑是不幸,余下的英杰无疑是幸运。
  世界危机感的认知,足以让许多英杰做出奋起行动,克服障碍,做出一些不同历史上的选择……这一点不分阵营,却是许多地上人都料不到。
  片刻,亭中脚步一停,转向主屋,书房窗内一盏明黄色的琉璃灯亮着——糜家新产品,在徐州甚至南面场州都很流行。
  “吾儿还不睡?”老父陈珪听见开门声后这样问着,搁下毛笔,捧起新纸吹干了墨迹。
  汉末的时风,崇新求变,是因天灾人祸连绵,寻常天人感应祭祀在灵气淡薄世界不可能成功,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古往今来谁都不是傻瓜,只是有些成功的改变历史,更多失败的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陈登扫一眼洁白似雪的新纸,对于父亲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早已见怪不怪,这时只是屏退仆婢,恭谨一礼,说出在心中酝酿了几天的想法:“孩儿欲追随刘使君上洛。”
  典雅的书房中一片沉默,良久,老人“呵”一笑,似、对儿子决定半点不意外,却问着:“吾儿组织全州屯田有着殊功,典农校尉三年历任既满,陶使君已准备表你为广陵太守,新到刘使君麾下未必就有此二千石秩位,能放得下?”
  “屯田制度既成,又已过农忙时节,且徐州诸事既定,已无我用武之地。”陈登早有腹稿,坦然说着,他素来文武俱长,胆志过人,却不愿困顿一地错过大舞台的时机:“刘使君今奉献帝遗诏,此去必是龙入大海,赤运激荡,万变系于一时之机,我只担心其在讨董联盟中遇到麻烦,或可为三兴汉室添上微薄助力……”
  他的话声一顿,回想着起前夜的天火流星,昨天的冰封河道,压下心中冲击,斟酌着说:“近年来天地异象颇现,史所罕闻,此诚千古未闻的大变局,我所闻中只有刘使君给出一些成体系的解释,此必应于天命机运……当然陶使君那里,我自往求辞,言明原因当会允之……”
  老人只静静听着,没有多加评述,陈登不由稍有些忐忑。
  曾任汉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的陈珪虽灰心朝政、早早退隐,但是智慧杰出的名士,陈登从小受着熏染,很看重父亲意见,不免担心老人会更重视家族稳定传承,而否决儿子的志向。
  但不论怎么样,陈登缓缓说完自己的理由,目光沉稳,躬身听命。
  房间里静默一会,陈珪低首和儿子对视片刻,起身取下墙上盔甲和长剑,在手中摩挲一会,浑浊的眸子里微微追忆怀念,交在儿子手里。
  “这是父亲当年用……”
  陈登讶异,顿有明悟。
  老人叹息一声,说着:“我已老了,再上不了疆场,吾儿自去……刘使君当在百里外,良主难寻,事不宜迟,吾儿连夜快马追去,家里自有老父给你守着,陶使君那里我来分说,我再度出仕,处理一下广陵事物便是。”
  “父亲……”
  老人瞪眼:“堂堂丈夫,岂做小儿情态,到了刘使君那里,一定要好生作!”
  “是!”
  黑夜里,一骑带着家兵,策马出城,披甲执剑,映着星光下,绝尘向百里外屯驻的刘军大营追去。
  皎皎星汉下,只见少者几骑,多者百骑,都汇集向着一处而去。
  “流星入营,天命已明!”
  “三兴汉室,玄德公就是今日之光武!”
  “遇明主,襄大事,此诚百年不遇之大运,不可不去!”
  叶青大破二十万曹军,逼得曹操入盟的消息,传递是这样快,石落池水一样,消息所传之处,响应者不计其数。
  大地上有一种丝丝淡红气升腾,翻滚着,甚至超于寻常真人感知,只有芊芊在夫君怀里迷糊咕哝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