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1751

  “不是都骑尉了。”侍女摇摇头:“先生近来沉迷于《太公兵法》,不知玄德公已被天子任命为颍川郡太守,关系到玄德公的任命,满城百姓都在传闻呢……”
  “颍川!”青年士子一怔,目光恍惚,神思不属,已听不进侍女说话了,怔了片刻,突推案而起:“西儿,我们回家!”
  “良臣择主而栖,既不用我,我自不留……”说完这话,就似一种负担自身上放了下来,一阵轻松,但又似失去了重要东西一样,有些空空。
  “啊?那曹公呢?听府里姐姐说还在开会……”侍女绞着小手,看着自家主人:“您又要不辞而别?”
  “哼,我戏志才一向有负世俗之讥,虱子多了不嫌痒,这点小事算得上什么?”
  戏志才把《太公兵法》一卷,叫侍女收拾,不要行囊,去舍后取了一匹马,就堂而皇之出府而去。
  因这门客太不受重视,曹操接到下面通报,已是两天后的事情……
  颍川郡。
  叶青出来,踱到庭院里,就见着甲士行礼。
  只是一周时间,通知已遍达诸县,都是认可了,气运就稳固,叶青扫视了这些剽悍的甲士一眼,只“嗯”了一声。
  目光透过两厢向外而望,连绵的房舍和人,特别是一条红黄色的洪流……就有些满意。
  整个郡县的气运是数里的赤黄长河,自己就上面的一条船,看着这个,就明白什么叫“水能载舟,又能覆舟”的含义。
  叶青细细看着,心中只觉得一阵惆怅,可是这里的水,并不是民意,或说,是单纯的水,而浪却是世家。
  随着思绪,脸上时喜时悲,过了会,听见简雍说着:“主公……”
  “唔!”叶青醒悟过来,回过来坐了窗侧前,由人上了茶,简雍入内看叶青,都觉得有一股气势,逼得人不敢抬头。
  “坐吧!”叶青说着,收回目光,问:“县里有没有信?”
  “有信。”简雍回答:“老夫人,夫人一家都会赶过来,主公叔父一家也在,由徐先生(吕尚静)率领,现在已在路上,连家眷有六千人,必可无忧。”
  六千人,又有二千甲士,这抵达时,只要故意在郡内绕一圈,必可威镇全郡,叶青含着笑,表示满意。
  “麋家已答应求婚,麋竺愿应辟成郡少府。”这话一落,叶青更是一笑,麋家是徐州巨富,糜竺与其弟糜芳拒绝曹操任命跟随刘备,在刘备穷困潦倒之时给予了刘备很大的帮助,现在终于来了。
  这带来的是大批财富,钱是不用愁了。
  “还有,这是郡里的大族名单,还请主公阅读。”说着把一个文函捧上。
  叶青听着,满意一笑,说:“宪和,多亏了你,你还要着意留心身体……”
  说罢,才阅读着郡内名单。
  看过一处,就定着一个家族,一个个显赫的名字闪过。
  颍川郡,人文荟萃,可在三国时,荀氏却最是重要,据说是战国时儒学大师荀况的后裔。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曹操统一北方首席谋臣,自小即有人称其是“王佐之才”。
  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统一北方的蓝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还有荀攸,这人也不可小看。
  还有一些大将,典韦,陈留己吾人,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这时就可征辟。
  还有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可征辟。
  一时间,数十个名字闪过了心里,叶青冷冷一笑,取出了一张名单,说着:“荀氏我当亲拜之,这些名单上的人,速派人去联系征辟,能多一个都好。”
  原本自己只是县令,没有这个资格,现在还怕什么?
  当是一网打尽!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就是王霸之道。
  虽说由于历史上名人有一半以上都在演义里,被众人所知,必会去拉拢,可是拉拢是靠名义,实力,名声,并不是想拉拢就可以拉拢。
  自己苦心获得宗室,就是有着名正言顺的名义,又有着一郡之主的实力,还有着不屈董黑,杀吕布的名声,更有着忽悠的天命——别小看这点,这忽悠的天命随着自己成功,已隐隐向天下流传!
  有这本钱,要是再多几个月,必可拉拢其中三成以上!
  只可惜,在这里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几天时间,就不知道“刘备”能招募几个?
第0296章
安排
  叶青本想亲自巡查郡县,一路实实看看各地情况,可是回归主世界的时候就要到了。
  张辽(江晨)带着雁门张氏子弟,引五百骑兵,向叶青告别:“臣此去洛阳,主公还有何吩咐?”
  “该说的都说过了,按计划行事,趁群豪撤退的当口,你去补上空缺,名义上是去照看好天子,谁都知道要凭实力说话……不要求你做什么,甚至你可以暗中向董卓输诚,这都没关系,任务就是撑过这几个月,维持住在洛阳的存在……这用好了是极大优势,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张辽笑起来:“主公不必激我,我自会谨慎行事,不会贪图意外收获。”
  “哈,说的好。”叶青点点头,分身是秉承江晨主体的性格,就算混有些张辽的性格,只会更谨慎有度,有这点就无虑。
  “那就这样吧,刘表多半会暗中向董卓输诚,短期内会对你有所助益,但你自己还是要注意自身安全,一切等我举兵上洛之时。”叶青说到这时正常,下一句就是暗中传音:“董卓行废立之事后会杀少帝,这点是必然之事,很难挽回,何太后就不能出事,因为她不是关键因素,董卓不会那样防备,你可以试试做些手脚……以后会派上大用场。”
  张辽心中一动,暗中回音:“那传国玉玺呢?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后来被孙坚在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找到……”
  “这个别动。”叶青双目一凝,看了看洛阳:“知道的人多了去了,你等看狗咬狗的好戏罢。”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宝”,楚人卞和氏在山中得一璞玉,认为中有良玉,连献两代楚王,每次都被认为欺君而削掉一只脚,直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既是悲痛自己,也是悲痛这玉,楚文王听闻后动容,使良工剖璞而得到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楚被秦打败,这和氏璧落到赵国手里,秦王要以城换玉,就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最后秦始皇嬴政得和氏璧,令人雕琢成玺,又命李斯统一六国文字为秦小篆,上刻李斯的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和秦皇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同一系列的事,真正将整个华夏体系整合成统一民族基础,才有汉族。
  这玉玺一成,天下归气,就是有这初次统一的预兆,实在非同小可,后被秦三世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刘邦,随着汉室的兴盛而气运转移,真正在文化上统一,而这玉玺就成为汉统继秦合法性的一个关键,号为“传国宝”……王莽篡位时怕人众不服,就派弟弟王舜去索要,被太后怒砸了玉玺,破其一角,王莽只能用黄金修补,可这民心、气运是黄金能补得?
  不是王莽改革不好,他过于急功近利,很快天下鼎沸、兵败被杀,连光武帝刘秀是在洛阳定下根基数年,才从刘玄手中接过这玉玺。
  到后来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从一忠心自尽的宫女尸体颈上得到这传国玉玺,孙坚把玉玺秘藏在妻子吴氏身上,可他回去就战死了,妻子连玉玺被袁术抢了,袁术称帝死,这都是些反面例子。
  相比下曹操就沉得住气,直到挟献帝而令诸侯几年,才从荆州刺史徐璆手里接过这玉玺,归还给汉室……这就不被反噬,但定了下曹魏的基调。
  有这种种在前,叶青眼下根基不深,哪里还敢碰这烫手事物?
  而且这些不是隐秘,对此世历史有了解又读过《封神三国演义》的地上人都知道,会有忌惮,但耐不住贪心动人。
  “你们不知道一点,别州有相同性质的宝贝,区别在天庭渗透下土的封土体系,这种宝贝是下土世界由阴转阳、向上界晋升的关键点,一旦得到,分身和主体立刻绑定在一起,非下土世界的帝格不能分解开来,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人会去挖井,等回去时着看是哪个在上土世界暴毙而亡,就知道了。”叶青恶意满满说着。
  张辽听了这个,深吸一口凉气,脊背上冒出了冷汗:“我们地上人所以从容,还不都是有跳出来的力量,这是上界身体对下界身体的层次优势,这一绑定和土著,岂不是降到一个层次?”
  叶青点点头:“还不到时候,就不要动它,一族气运,天下归望,不是我此身现在承受得起。”
  “是,主公。”张辽谨慎传音回应。
  这秘事按下,叶青就又开口说:“别的还是可以做一做,董卓受各路诸侯压迫败退长安时,绝对不能让他焚城成功,实在不行皇宫可以烧,民居可以烧,百姓一定要及时疏散。”
  “尽量要保住几处要点——高祖刘邦庙、灵台、太学、熹平石经、府藏书库、少府将作监……这些特殊建筑一毁,重建都补不回损失。”
  “当然,书籍这种现在就可以抄录,备份一下。”
  “臣明白。”张辽也被带着亲见见过这些地方,尤其熹平石经,立于太学门外的大规模碑刻,印象深刻,但无疑很容易毁于战火。
  “还有几个人你要保住,我师卢植,洛阳令周异和他儿子周瑜,蔡邕和她女儿蔡文姬,哦,这时该叫蔡昭姬……”叶青回说着,想起她名叫蔡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被后人扭曲改字文姬。
  周瑜也就罢了,是东吴名帅,俞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必不会放弃,但周异从父周景、从兄周忠都位至三公,妥妥的门阀大姓,别说十四岁的高帅富周瑜认不认得这孙氏父子,周家就绝不会容许嫡孙被拐跑……要争人才可以,还是得看实力。
  但蔡昭姬又是谁?
  这句一说,关张几人都竖起了耳朵,就连貂蝉也转头看来,流眸淡扫,饱含趣味。
  八卦历来是深植人的本性,哪个世界都是一样。
  “你们这都什么表情?她父亲蔡邕还在江东躲避政治漩涡,要等到董卓以灭族的威胁强行征辟才会上京,而她刚刚新婚丧夫,我总不可能急色到这程度吧?”
  见这男人无奈样子,貂蝉有些意外,抿嘴轻笑,没有多说,听他说:“此女是活字典,活书库,她父亲蔡邕受灵帝之命主持熹平石经碑刻,在校正经文时,曾遍阅天下藏书,都给此女记诵了下来,有什么典藏损毁,找她就行……”
  关羽和张飞两人闻言都肃然起敬,有这本事,放在男子身上绝对是一方名士,也就在女子身上才不得彰显。
  东汉时既重武风又重文风,许多士人都武艺不错,民间气象蔚然,才有大儒卢值那样良将,又有名将皇甫嵩自小好诗书,这在后世罕见,在这时到处都是,却大环境土壤的培养使然。
  叶青有些不放心,又叮咛几句:“但要新鲜的,要是流落异乡,甚至被匈奴人过了手,颠沛流离,十几年下来肯定忘记大半,这就遗憾了。”
  曹公召文姬归汉,岂是为了美色?
  纵有不过一点,更多是故人情份和知识价值,尤其后一点使她超越了一般女性的命运,和续写《汉史》的班姬一样,都成为青史上一颗美丽珍珠。
  珠玉蒙尘,岂是无憾?
  能避免则避免。
  张辽起行东向时,叶青又暗中传音给他:“北宫东南侧,有一个桃园,保护好此处,这地方非同寻常,我怀疑会有针对这里出手,别给乱兵一丝一毫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