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751

  “公子过来帮我们一下……”这是江子楠招呼的声音。
  叶青举步上前,看着周铃不太习惯捂着轻纱红裙下摆,红着脸不敢起跳:“公子……”
  叶青有些失笑,接过她们手上白丝巾,在树上挂上。
  江子楠笑着说:“公子,下面祭品都搬上来了,您去前殿吧!”
  叶青正了正服,这时戴着黑木冠,身穿大袍,长袖翩翩,转到了前殿,就见着油灯都点上了,正案清理过了。
  叶青便上前,先是深深一揖,按照礼制,先是衣帛,就把顺滑丝绸左右两侧奉上案去。
  其次是食,又将糕制的羊和猪奉上。
  再次是财,奉上白玉一方,金元宝一对(二十两)。
  至于牛车上带着重重的米袋,肉食,这是给祠里活人的,这时自是不会摆到这里,见贡完,叶青行叩拜礼。
  叶青礼成,退了下去,再由两女上了香,她们跪着,轻声默祝着,有前面几次拜观经验,不用细听也知道她们的祝愿。
  待一切礼成,祠正就堆着笑:“感谢大人厚祭!”
  这一套怕是有二百五十两白银的祭单了,除了朝廷派人祭祀,这是几年都没有过了,连忙巴结:“大人,天色将晚,您就住在这里,本祠宴席却是有名。”
  叶青笑着:“免了,正因为夜色要晚,你就带我再转一圈,我就回镇上旅店去。”
  “是,是!”这祠正连忙应着,就领着叶青一行人参观,一一细数着典故,却也有不少故事。
  叶青含笑听着,却细细观察,却见左右内外种着不少树,也不见有着王气。
  正疑惑着,就听着祠正突随口说了句:“这些树都是有百年以上,本是本祠的古迹,不想前几天,却被人偷伐了一颗,但又只斩了半截,实是不可理喻。”
  叶青一怔,连忙说着:“带我过去看看。”
  祠正应了声,却向下去,台阶侧就见着一颗粗大的树木被砍了,刚才上阶时却没有留意,叶青心里一动,连忙上去。
  见着一树拦腰而断,截面光滑,只是手一摸,就有所感,顿时明悟:“就是这颗,内有王气,可惜已拦腰而断。”
  再问着些,祠正却不知了,说是半夜有人砍的,到明天早晨才发觉。
  叶青神色不动,心思翻滚,暗想:“是谁,谁知道了这事?难道是俞帆?或者是天数偏移,被别人获得了?”
  一时不得要领,就要拾步而下,这祠正这时却赶了两步,正容稽首:“大人不愿住宿,小人不敢勉强,但大人这样祭礼,却必上得祭祀薄录,还请大人移步。”
  说着,又笑着:“大人不录名,官府还以为小人不知哪里哄骗欺诈得来这样多银子呢!”
  叶青听了,也一笑:“那我上去录名,不使你为难。”
  说着又上去,就有人送来笔墨,写完后,心里一动,见着东侧有块空壁,却踱步上去,沉思片刻,在上面提了首诗,却是——《拜昭王庙》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祭祖宗少一人。
  写完,把笔一还,就洒然而去。
第0133章
帝都
  一月十八清晨,抵达京畿。
  长河水道在大津口一分为二,北面是长河主脉自神禾高原千里俯冲至此,西面是大运河自西樊川导出,流经太陵、上陵、少陵三大平原后汇此。
  此津水面阔十里,帆云蔽日,集天下客、货、漕、渡,共同承担着京畿生命线……舟楫的舵橹击水声,操各地方言口味的官话呼喊,一阵阵喧嚣声如浪涌,直到商艇越过大津口后才平息。
  又继续向西沿大运河而上,在一片帆林中缓缓溯行,还不时听到下舱有客人惊呼,赞叹果有京师气象。
  上舱叶青独包,只有江子楠和周铃,还看得目不暇接,不时拉着叶青对岸上指指点点。
  迎着清晨凉风,两女凭舷而立,脸色兴奋着微红。
  叶青见此笑笑,盯着不语。
  沿途实不见大城,不过是些三万不到的小县镇,但很有特色专事某项手工,规模还算不错,叶青自己第一次见时也很吃惊。
  每每遇上一片城镇,自船上放眼望去,堤岸上到处可看忙碌身影,凭前世印象和地球时见识,逐一回答给两女听——
  有些是连成片的钢铁作坊,大型水力锻锤在水流与阵法驱动下轰然运作着,隔着数里都是锵锵作响,声如雷鸣,新制成耕具、锅釜、利刃甚至剪刀针头,都运上码头,迎着熹微的晨阳而映射清光。
  船行数里,一片良田又是一片城镇,数以千计的大小牛车停在连绵机坊、织坊、绣坊、成衣坊前,来搬运女工制出的供应市场的精美布匹、衣裳……
  叶青想着地球时,不由打趣:“你们身上穿的新衣,多半是这一带量产,到了街上说不定会撞衫,别跑太远,我会认不出来。”
  “公子!”这不负责任的笑话引得两女不满嗔视,江子楠更摸着身上衣裙,犹豫是否要修改一下形饰。
  她们听不懂钢铁生产意义,对大型成衣场廉价量产印象一般,更喜欢叶青口中所说各种早市的开启。
  一包包粮米被役夫抗着,在船和码头之间上上下下,健步如飞的菜农挑着担自田头里上来,新鲜蔬菜上还闪着露珠晶莹,炊饼豆羹食铺店散出浓浓诱人香气,飘在河道上空……
  叶青记忆里,在这大劫前夕,是仙道版农业社会的巅峰,道法飞讯的聚合效应下,帝都直隶辐射下的周围州郡,不止是农业发达,工商业已自然演化出庞大网络。
  在地球的眼光看来,这就是一个以长河水道与大小运河为经脉,点面结合的庞大工商业网络,所谓面是铺店林立、普及到各城中心地带的商业区——叶青他们过年泊留的小镇就是一例,物资都不缺少——节点是遍布各州大小城镇,并且深入坊巷的各种工坊商肆。
  尤以这京畿地面为甚,一座座小镇都是这样专门手工,沿大小河道而建以借助水利之便,作一个个规模化大型节点,为京城提供服务同时也对别的州郡交流资货,自而支撑起京都百万人的生活基础。
  承载行业交流,主水道繁忙,商艇必须排着队行驶,短短五十里水路,行行停停,直到次日深夜才到帝都南湖。
  帝都南湖是个深水大湖,不规则椭圆三十里堤岸几乎改造成了码头和船坞。
  叶青见到有大型吊机运作,有几座甚至不输于地球规模,不由热情指点给江子楠她们看:“这可是制造万料远洋巨舟所用,基本上都是大型法阵驱动控制,真正的国之重器!”
  却只落得两女“哦”一声惊叹,泛泛称赞。
  叶青不由无语,知道她们不懂,这称赞多半给自己面子,心中腹诽:“男人的钢铁浪漫,果不是她们可以体会。”
  这时天已近二更,湖畔丰乐楼下还有大船停泊靠岸,而丰乐楼只是三十泊点一个,真正到夏汛时还会开启南面水更深的金明湖,专门容纳溯流而上的海外巨舟,都是价值百万。
  付了最后一部分船费,终下船踏上帝都的土地。
  靠近着码头,就见着不远处挂着两盏灯,照得通明,不远处茶馆还开着门,六七个人正坐在里面喝茶抽烟嗑瓜子聊天,再远处,就见得连绵街巷通衢,各式青楼酒肆夜场通明。
  在丰乐楼下,不时有贵公子经过,见叶青穿着举人官服,也点头微笑致意,径自挟着姬妾登上十层高的丰乐楼,就见着宴饮狂欢,丝管喧沸,甚至有数个士人,凭栏纵声,隔着街巷遥遥对歌。
  又一阵蹄声烈烈,骏马嘶鸣,大批人呼啸自堤岸上奔驰,垂柳下隐现华衣,甚至有女子兴高采烈跟着纵马追逐。
  “帝都人都这么……放浪形骸?”江子楠有点被吓住,以她所受教育,完全无法想象女子能这样胡闹。
  “闲极无聊一帮人在瞎闹,自诩风流,哪州哪郡都少不了,只是京畿一带聚集更多,还有组织,每逢节庆夜里……”叶青见她们完全听不懂,就是失笑:“别管这些家伙,我们找我们的客栈。”
  繁华之地名不虚传,问了两家客栈也是举子携眷住满,第三家时就找到了空房,赶紧先住下。
  这间客栈特意挑的偏僻,安静许多,一夜无话。
  ……次日叶青早起叫了牛车,先去城里吏部报到,帝都南湖是郊区,还不是帝都的本领。
  天色不是很好,有些阴暗,还能看见,一条玉带遥遥出现在地平线上,这就是绵延百里的外郭,便于灵力传导,都以汉玉玉所制,这也是“白玉京”这词的来源。
  临近数里,宽阔城濠有三十步,引着活水,墙体高达五丈,有凹凸起伏的形制,波浪般的曲折,一眼望不到尾。
  车夫是个健谈,这时坐在前面介绍:“玉京有三朝一千年了,据说修城时,工部呈上城池施工图,前前朝的太祖,见画的方方直直,就勃然大怒,亲自取朱笔涂改,将城墙划的波浪曲折,并在旁特注——依此修筑。”
  江子楠听得入神,却有些反感这个车夫话里话外隐隐淡淡优越感,不由问着:“这又是为什么?”
  车夫一下支吾:“前朝太祖的道理,我们哪里知晓?你这姑娘忒也多问。”
  叶青眉一皱,淡淡出声:“曲面火力交错,左右掩护,利于城防罢了,其实是多虑了,真要打到帝都,人心早散了,有这城防只怕都无益,你那时会上墙防守?”
  这是实话,车夫有些不服,摄于叶青举人身份,不敢抗辩,听出不喜,讪讪醒悟过来,他不敢接叶青话头,却对江子楠道歉:“夫人问的对,是小人无状了。”
  江子楠抿着嘴,眼波流转过叶青,轻笑起来。
  正门的人货流量极大,牛车排了很长的队伍。
  这时叶青就留意到城下外围设一道丈二青黑色矮墙,车夫望一眼了,就笑说:“公子,这是羊马墙,据说帝都要保持整净,牛马多了就有牛粪税,许多不愿意付钱的,就可寄在这里。”
  “寄养也要花钱吧!”江子楠又问着。
  “是要花钱,可总比牛粪税低多了,出城时可取回,要是没有牛马的,出城不方便,还可在这里购买牛马。”
  “那你怎么可以进去?”江子楠问着。
  “我们专门运旅客的牛车,却是不一样,帝都这样大,没有代步怎么行,具体我就不清楚了,得问东家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