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妖怪太难敕封了(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223


他站的这个位置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位置,没有人在周围,更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在他左侧下方的一片山地上,垒起一座能有三四层楼高的巨大的战鼓,鼓下站着一个人。
此人身高得有两米以上,身披九龙至尊战甲,手持一把神光闪烁的宝剑,像是想显示宝剑的韧性一般,右手高举宝剑过头顶,催动真气到剑尖。
宝剑收到宿主真气感应,“刷”地一下向后弯曲了一百度左右,然后回弹,发出了它特有的剑气轰鸣,引得百姓们赞叹一片。
“宝剑啊!!”
“真真好剑!”
“吾皇威武!”
而在这人下方列阵站立的将士们,表情庄重严肃,一声不吭,连呼吸都像是在遵循着军纪军规。
金毛鸡看到眼前的这个情景兴奋得不得了,站在上官肩膀上来回扑扇翅膀:“喔~这军队得有多少人啊。”
“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你一个一个数过了吗?为什么本座数不出来。”
“因为这是一段空前绝后的华夏历史。你跟任坛主应该来过这个朝代,但是你们可能是在一百多年后才过来的。”
“???你在说甚!本座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上官流霆不仅仅判断出了朝代、历史、人物、还判断出了具体的年份和月份甚至准确到日子——前提是史书没有完全颠倒乾坤的情况下。
现在是大唐帝国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十月十三日,下面那个身披九龙至尊战甲的年轻人,是刚刚即位为大唐天子仅仅一年两个月的唐玄宗李隆基。
这不是上官有多么聪明,或者古文化知识有多丰富。
李隆基手中拿的那把闪烁其华的宝剑,叫棠溪剑,可以弯曲一百二十度,还能弹回原样笔直如新,根本看不出有弯曲折叠的痕迹。
这是号称排名第一的宝剑,完全吻合司马迁在评价宝剑排名时,强调的四个字:强、硬、韧、弹。
据说当时普通儿童就可以拿着它,轻轻一挥,人头就落地了。还有就是对方不管是什么兵器,只要直径不超过十厘米,棠溪宝剑就把对方的兵器就会直接削断。
后来李隆基派出重兵围剿整个棠溪县城,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夷为平地,把所有的工人全部杀光,工人的家眷也斩草除根。铸剑的设施一并摧毁,有关铸剑的文献全部烧掉。至此,棠溪宝剑的冶炼技术再也无人知晓,就此失传。
根据周围百姓们的装束,还有这把剑,以及骊山这个地理位置,能推算出,眼前所见,正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截止清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对于一个古代帝国君王来说,用兵与祭祀,都是国之要务,而阅兵,更是体现帝国威严的大事,来不得马虎。
然而上官知道,李隆基的这场空前绝后的大阅兵,却是临时组织的,并且根据史书记载,一会儿就要出事了。
因为就在刚刚不到四个月前,这位年轻的大唐皇帝,就是以后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的这位,才通过另外一场政变,杀死了试图篡政谋反的太平公主,铲除了他亲爹唐睿宗李旦的所有党羽,这才有了现在上官和金毛鸡看到的这个场面。
在此之前,李隆基连“朕”都称不得,只能自称是予。
《旧唐书》中记载:“八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皇帝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并令决之,其处分事称制、敕。”
眼下肯定刚称“朕”没多久,他迫切地希望可以通过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立威。
立新皇登基之威,立铲除异己之威,立胸中阴霾终于一吐而快之威,也立天下百姓的信心和希望之威。
李隆基小时候亲眼看见武则天是怎么在神龙政变中被逼退位的,这在他年幼的心里种下了政斗的种子。
神龙元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神龙政变),逼迫李隆基的祖母、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最终唐中宗李显复位,然而五年后的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却被他的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
在此危急形势下,时为临淄王李隆基一跃而起,率领军士们,在他的曾祖父李世民曾经发动政变的长安城玄武门外,再次发动政变(唐隆政变),斩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随后支持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再次复位。
两年之后,李隆基他爹让位给了他,不过这个位子坐得十分不牢靠,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朝七位宰相,竟然有四位是太平公主的人。
政治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这位年轻的帝王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血泪自知。
八年四次政变,李隆基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基本都在跟女人们做斗争,看着别人斗祖母,自己斗完堂姐斗姑母,斗完姑母还得解决姑母留下的各种势力。
唐朝的女人们真的都是狠角色。
但是上官流霆并不知道,纵然他熟读历史,如数家珍,倒背如流,等亲临历史的时候才发现,史书上所没有写的,才是那个时代隐藏于千古的重大隐秘。
公元713年,跟他莫名其妙在度朔山睁开眼睛的常世时间,相隔594年。
还有差不多90年,师姐原倾璃和师哥欧阳熏才会出生。
而星璇,得再有180多年才能呱呱坠地。
至于那场奇绝古今、旷日持久的与魔大战,至少还得再过大几十年,因为那时候说起这场战争,师父有时候用五百年前,有时候用五百多年前来形容,这个“多”多出来多少,就真的不好说了。
所以现在去法门寺没用,任坛主还没有埋下那个所谓的至宝。
麻辣鸡,上官在心里悄悄问候着任千殇的女性长辈们,你的执念是大唐,就莫名奇妙把我卷到这里面来,所以,到底来这里现在要做啥???
第一百六十九章
想问唐朝是否有仙
在来到这个异世的几年时间里,随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跟大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官流霆所在的躯体的命魂也被这个时代埋藏着很多主线秘密。
所以从心理上讲,他内心非常渴望看一眼,哪怕一眼,魂牵梦萦的大唐盛世是什么样子的。人们都吃些什么?住的什么?为什么师父说能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和修仙士都万分幸运?法门寺下面埋葬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更希望是主动过来进行探索,不是被迫扔在这里,怎么回去不知道,只能按照任千殇的执念走。
根据心中那些已经存在的关键事件的时间点,自己得在这里呆上几十年到一百八十多年不等,也就是说,得有那么久的时间不能见到师父,师哥,还有……师姐。
想起在临进禁地前,自己对师姐说,要她准备好酒菜,回去一醉方休,心里涌起一丝苦涩。
命魂本无牵无挂,孤苦飘零也都习以为常,却因为有了青玉坛,有了敕封派,就像是有了家。
如今来到最想见到的时代,却等同于跟家人天各一方……有了二魂七魄,但是却变成了跟只有命魂时候一样,继续漂泊。
只不过,现在的上官流霆已经跟最初那个刚进敕封派,师哥说几句温暖的话就鼻子发酸的毛头小子大不一样了,那种一闪即逝的孤独感很快就过去了。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也不算是一件完全坏掉的事。
在大唐,完全没有牵绊,可以放下手脚去做该做的事,既然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自己来完成,好过整个敕封派陪着陷入一切莫测的境况中。
离仙魔大战还有近百年的时间,无论任千殇想让他看到什么,感受什么或者完成什么,先尽全力寻找机缘变强大再说。
脑海中正在上演自己变强之后的美好幻景,就在这时,骊山远处的天际,传来阵阵天籁仙乐,十几个天仙也似的女子飘然从上官头顶飞过,他心里大惊失色。
这十几个女子全部雪肤花貌,清丽脱俗,半点不沾染俗世的气息,轻盈翩然,如凌波仙子又似花之精灵,所过之处,下起漫天花雨,香满人间。
让上官最惊讶的并不是这些女子居然堂而皇之出现在这里,而是李隆基、众将士、甚至那些围在周围看热闹的普通百姓,全部都一副不甚惊讶的样子,仿佛总是见此情景,司空见惯,自然而然。
若是没记错,在去秦陵之前,师父曾经吹胡子瞪眼睛跟自己说过,常世和异界是有结界的,这十几个天上飘着的,怎么也不能说是普通常世里的人吧?
上官流霆额头那团混沌的仙云,射出了一道金色的光芒,他仔细调动自己的五感灵觉探测了一番,这十几个女子个个修为高深莫测,如果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挂了一方鬼印之类的法宝的话,那就是她们集体都比上官修为高出好多。
甚至直观的感觉上,都要比五神域的强者们强很多。
那结界呢??可以随便飞过来飞过去??连老百姓都只是津津乐道地交头接耳地议论,绝对没有格外见怪的样子,反倒是自己显得大惊小怪,连肩膀上的鸡都那么沉稳。
“大唐跟异世没有结界吗?”上官问金毛鸡。
“喔~你不是说本座还有一百多年才出现吗?”
“你出现的时候跟异世有结界吗?”
金毛鸡歪着头想了一会儿:“没有,可以随时出入。”
“那什么时候才出现的结界?”
“本座带着封妖榜走的时候还没有结界,所以你问这个问题本座没法回答你。”
上官若有所思,原来大唐跟异世的结界是后来才出现的。
唐朝这个时代,是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神仙的,并且有些神仙被载入正史。
什么托塔李天王李靖;门神尉迟敬德、秦叔宝、人曹官、魏征;诗仙酒仙李白就不用说了,还有八仙。
八仙的神话传说世人皆知,其中多位都非杜撰,比如张果老,不仅在正史之中,还跟李隆基有关系,不仅有关系,而且不是人。
有记载称,李隆基将当世神仙方士张果以礼招至京城,拜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元先生。
张果每次外出都乘一白驴,其行如飞,归来便把此驴折叠如纸,自己号称活了三千多岁,李隆基问他生平,他总是笑而不答。
玄宗问方士叶法善:“朕常询张果生平,但笑而不答,何也?”
法善道:“他的生平,神仙辈也无法推测,都只知道他在尧时做过侍中。他的出处只有我知道,别人都不知道。但我怕灾祸,不敢说。”
玄宗道:“尊师神仙中人,怕什么灾祸呢?请不要托词隐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2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