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68

  “粮食吗?”王弘毅若有所思,他实际上手上有二个大杀器,这是地球上干农活时获得,唯一要考虑的是,是不是时机恰当。
  凝神观看,只见顶上云气翻滚,只见金印中,淡黄色的本命气挺立,玉印上,不断渗入丝丝白气,这些白气又被炼化成赤红气,少数几丝又变成淡黄色。
  王弘毅很是满意,这次娶了宋心悠,从望气上看,就知道宋家支持不少,自己又在不断熟悉着义从军和黑衣卫,掌控日高,再过一段时间,就真的可以有持无恐了。
  就在王弘毅寻思时,汲水河上一船,于河上缓行,船上有二人,一个是道人,羽衣星冠,带着出尘之气,正是玄洞。
  后面一人,二十岁模样,眸带精光,相貌虽然平平,可是那股精悍之气,直直冲出,在顶上与众人不同,的确似于一根狼烟一样冲上。
  这人跪坐于船上,环顾四周,不发一言。
  玄洞立于船上,望着这熟悉景象,面上现出一丝戚容。
  玄洞望着盈盈河水,心中有些怅然。
  遥想当日与田纪于这水上乘船畅谈,仿若前世一般。
  只是,当日之人,已然魂坠黄泉,再无相见之日。
  自己再次下山,却为扭转局势坐镇而来。
  想到田纪之死,虽同门情谊不深,却也让人唏嘘。
  修士本就情感淡薄,只这田纪,却有些不同。
  其人于生前被师门轻视,多次提出建议,亦被否定,不为重视,可其死后,生前种种猜测,却皆成真。
  又兼其从容就义,倒让师门颇为惊诧。
  实是让人唏嘘,至死方得师门重视,不过,只要师门气运不失,田纪灵魂必可受到庇护,虽在冥土也受照顾,还有修成鬼仙的可能,这也算是归宿。
  玄洞望着眼前平静汲水河,叹息一声,上次便是在这汲水河上,他们察觉出那不祥之感。
  只当时,自己虽有所察觉,却不以为意,只留爱徒周竹于此,以为便可扭转冥冥之中或可出现之变故。
  却不知,天意威严,实非凡人可操控,曾几时,这天地之间,潜龙之气,变的如此复杂难辨?
  真人,当日的你,是否算出今日之局?
  若已算出,又为何又放任至此?
  若未算出,现在蜀地之局,又何去何从,真能否如师门所言,可趁势而起?
  玄洞沉默多时,心下茫然,不知师门所为,到底是否真的对了。
  回转头去,却见天驱武士,面上表情平静,不为这些景色所感染,或许知道越多,便越为之所困,不知者反倒轻松自在。
  “张铁,再过半刻时间,便可至文阳府范围内,我等先寻一落脚处,再做打算。”玄洞淡淡说着。
  张铁闻此,点头应着:“诺。”
  到了一处,二人上岸后,不加耽搁,直接向文阳府行去,根据师门指示,需在文阳府寻一处落脚。
  而在这文阳府城十里处有一道观,就是预备的落脚之处。
  上岸之处,距这道观,不过十里。
  路上因有行人,只作寻常之速,半个时辰后,才至此地,只见一片郁葱树间,一座道观,现于面前。
  张铁上前,扣打门扉。
  “门外何人?”门内有一清脆声音询问,听声是一个小童。
  “山隐之人,是观主故人,前来拜访观主。”玄洞止住张铁,亲自上前沉声说着。
  “观主故人?还请少等片刻。”观中那小童听闻,说着。
  脚步声渐去,去向里禀报。
  二人在外等候,不过等候所需时间并不长,只一会,一阵脚步声便再次传来。
  吱呀一声,道观大门被人从里打开。一个老年道士,现于门前,目视众人,身后,有一小童,是适才应答的小童。
  这老道士目光带有审视,少顷认出玄洞,面上顿时现出惊喜之色,说着:“原来是仙师到了,快请入内。”
  态度甚是殷勤,向里行走,还感慨说着:“已过十载,不想仙师风采依旧。”
  “你也依旧健朗。”玄洞笑笑,说着。
  看向后面这人,老道士忍不住问着:“这是?”
  “哦,这是我所收记名弟子仙师之徒张铁,到你这里少住几日,还方便吧?”玄洞说着。
  老道士却甚是高兴,连声说着:“方便,方便!仙师这次多留几日吧。”
  “倒有此意,只怕讨扰于你。”
  “怎么会,仙师在此留住,小道高兴还来不及,只管住下,只要不嫌道观简陋便可。”二人谈起来,真是旧识。
  远处十里,就是府城,用脚步行走,也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路途,正好窥之。
  到了一处静室,道士命小童捧出了茶盘——茶、云片糕、红枣。
  又命二个小厮赶快去打扫房间,空出两间静室来。
  老道士尊玄洞坐在首席,斟上茶来,见他看着,就笑的说着:“本乡有个周进的先生,甚敬先尊,每年都捐银二十两银子,还打发了一些年轻的伙计来帮忙,却是真的善行。”
  玄洞笑的说:“这等是善人,应该有福德。”
  等得点心吃完,又斟了一次茶,小童报告,净室打扫出来了。
  老道士就稽首行礼:“仙师先去休息,我这就去整治晚宴。”
  话说地球上,释迦牟尼在世时,僧团都是奉行托钵正命,清净乞食,除开酒类,不论荤素,在家人供养什麽,就吃食什麽,此于经律皆处处可见。
  佛教里最早公然主张吃素的就是佛门叛徒提婆达多,他嫉妒释迦牟尼的地位,处心积虑想超越释迦牟尼,甚至想灭释迦牟尼取而代之。
  他为向世人表示他比释迦牟尼还优越,便提出五项苦行,其中一项便是「终生不吃鱼肉」,这一点也遭到释迦牟尼明白的驳斥。
  地球吃素缘起是肇始于南北朝梁武帝,先是佛门推广,后就是连道教也吃了。
  这个世界的炼气士不能简单视为地球道教,当然也没有梁武帝,荤素之别,并不重要,各人口味和进境。
  老道士整治晚宴,当然不忌荤素,玄洞也稽首还礼。
  门里出来,观中却也有几株桃花柳树,看了一会,只见蒙蒙的雨下了起来,烟笼远树,景致更妙。
  一时间,却在寻思:“王者集百万之气,掌握移山倒海之力,或生或杀,皆在一念之间,我等微薄法力,如何才能干预?”
第四十四章
来由(下)
  九月。
  王彦为开明县县令,也有着一个月,他可是带着一营上任,又是大帅的亲弟,当这县令,不管是资格还是实力,都绰绰有余。
  一个半月来,王彦领会大帅的意思,虽然没有雷厉风行大动干戈,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动声色,只通过几个案子,便让原本在开明县的几个家族血流成河,一时之间,人人侧目,争先投靠,李家失去了政权,在开明县的根基就土崩瓦解。
  也就在这一日,王弘毅大清早就出行,带着二火骑兵,已经足够保护安全了。
  到了虞府,只是稍微时间,里面大门而开,虞府的虞昭就开门迎接了出来,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虞昭就行礼,谈不上跪拜,至少得先拱手为礼,说着:“少镇前来,真是寒舍生辉。”
  王弘毅带着和询的笑容,此时穿着蓝色宽袖长袍,头上束着银冠,体态修长,英气逼人,微笑还礼:“不敢!老先生素有儒士气象,我在少时,即慕大名,今来拜访,实是大慰于心。”
  两人行礼,进入了大厅,分了主宾坐下。
  此时,初到九月,天时还热,说了几句,王弘毅就说着:“久闻老先生治园甚佳,可容我观摩一二?”
  虞昭听了得意,说着:“不敢,小家园子,寥表吾心!”
  一径来到园中,遍处观看,虽然不是很奢华,但是清槛精舍,走廊假山,盆鱼卷石,的确有着间苗之处。
  王弘毅观看,连连称赞,说着:“此园虽小,疏密有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见老先生心中度量,只治一家实在可惜,不知可愿出仕乎?”
  虞昭听着,心知这句才是最关键的,心中寻思,又打量着王弘毅,就答着:“少镇不以老夫老朽,老夫自愿从命,拜见少主。”
  王弘毅大喜,扶手说着:“有老先生在,我无忧也!”
  当下又回去喝了茶,就此离开。
  等王弘毅离开,虞良博就出来,问着父亲:“父亲为何答应出仕?”
  “此子行事有章法。”虞昭说着。
  见儿子一时不解,他又说着:“你看他杀了陈翔也就罢了,死中求活,败中求胜,自古虽然不多,也是不少,当时为父觉得他有福气,不然怎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