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668

  “是我!”这是一个青年,身材中等,二十六七岁,浓黑双眉,作着九品文官,在袁俞摒除左右后,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了过去:“这是你当日要的信物。”
  “这么说,他们被送到安全之处了?”眼前的玉佩,正是袁俞在主公幼子里见过,这样看来,小公子的确是落在了他们手里。
  他是白身起家,只有一妻一子一女,并无宗族,并且主公托付小公子,他为人忠诚,始终挂牵着,此时得到准信,心下安了下来。
  这人拱手说着:“请你放心,你家妻子和儿女,以及小公子,都已经到了安全地点,我们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袁俞默默片刻,说着:“既是这样,我也不食言。”
  说着,又问:“你以何理由进来?”
  “带着大将军给的一点军粮给你,只有十成中的三成,还多是发霉。”
  袁俞摸了摸袖中,只有十两一块银子,取出来放在桌上,说着:“按照规矩,你拿着这银子出去吧!”
  每次发粮,都要回扣,这官也就坦然拿了银子,说着:“银子我受了。”
  出门而去,又变了脸色,说:“才十两银子,这打发谁呢?”
  外面几个小吏听了,顿时也脸上不满,骂着远去了。
  袁俞见出去后,默默想着,良久后耳听号令三声,知道已经入夜,都毫无睡意,喃喃的说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气数啊!”
  洗了脸,吹了灯,才上床而睡,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宏武元年,十一月九日。
  清晨,秋风阵阵,带着阵阵肃杀之气。
  随着一声号令,外面大成军又开始攻城了,依旧是霹雳车,用着巨石,一下又一下的撞击着城墙。
  为着不让大成军得逞,城内早就准备着修补之物,只要有着裂痕的地方,就会让百姓和士兵进行修补。
  碎石无眼,这样的情况极容易死伤,常伯远没有用着自己的人,而是责令一些外将进行修补。
  袁俞所部,自是其中之一,让他带兵在城上坚守。
  这种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办好了是本分,没有大功,办砸了就是大罪。
  袁俞在大将军眼中,是个本事还可、为人寻常的一个降将,没有有些武将的桀骜不驯,平日里,多一句话都不说,算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这样的人没有着后台,用起来放心,又不必担心有人事后算账,在必要之时,是再好不过的替罪羊。
  自然就第一时间派了上去。
  “轰”一声,一块巨石落下,飞溅着无数的碎石,在短距离内,甚至和子弹一样,谁中了谁就穿个洞。
  只听“啊”的连连数声,又有着几个士兵被砸着,发出了惨叫声。
  “将军,怎么办?”这时副将上来,这副将是心腹,十几年的老战友老部下了,已经交了心,这时也万无反水之理——谁都知道大成朝不可抵抗了。
  “等着,现在不是时候,城内警惕还没有疲惫。”袁俞阴沉沉的说着:“常伯远用兵还是有一套,城门和要害处都由他的人守着,我们都被监看着,必须等机会才行。”
  副将一凛,想了想,的确是这样,于是点了点头:“说的对,这时还需着忍耐。”
  汉中,大营。
  一将气喘吁吁跑进,不及行礼就说:“大帅,天使传旨已到!”
  丁虎臣在使节在长安扯皮时,就已经动身到汉中主持大局,早就知道要出兵,一听有旨,就站起身来,吩咐道:“开中门,设香案!”
  “诺!”
  丁虎臣更衣,换了从一品官衣,神色庄严迎了出去,就见一个二十多岁的七品官员,双手持诏从中门而入。
  “丁虎臣接旨!”这官满身灰尘,都来不及洗去,就到香案前南面立定,见丁虎臣俯伏行礼,展开诏旨读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受命,一统江河,群雄束手,万民安资,不想郭文通抗拒天兵,视朕为可欺之主,今着丁虎臣率兵十万,进击之,机断处置,钦此!”
  “臣,遵旨!”丁虎臣深深叩下头去,等抬起来来,已经目光炯炯,喝着:“放炮,召集众将!”
  这对丁虎臣来说,必是最后一次亲自领兵了。
  一声令下,只见一道红色带着紫气的光柱,冲天而起,直达半空。
  “杀伐之气一冲九霄,这就是平定之战了!”这时,近处一山上,二个道人观看着,一人就是通玄,还有一人却是掌门。
  通玄听了望去,却见红光掠过,啸杀之声乍起,震人心魄,不禁摇头叹着:“虽是顺天应命,只是秦川还是难逃一场兵劫!”
  掌门注视微笑,说着:“这是最后一场兵劫了,自此运势已定,天下终能太平了!”通玄沉吟说着:“只是我见草原还有气数,只怕未必还完全平定。”
  掌门一笑:“我用师门密法,见得洛阳金光照四方,应运而生,太阳曰赤,而草原上已经日薄西云,断无抵抗之理了,你还有什么迷惑?”
  通玄此时豁然明白,对以后的路,自信已足可胜任,不再发问,说着:“不知我几时能回山?”
  掌门大笑:“你在公门修行,扶得龙庭,前途广大,切记步步为营就是了!”
  说着,又叹着:“这次天下大劫,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灰灰,你能存活并且享受,已经了不起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长安(上)
  “轰!轰!轰!”
  喊杀连天,城内城外,浓烟滚滚。
  常伯远还是一个大将,这时身披惯用重甲,腰间配着长剑,几十个亲兵紧紧伴在他身侧,远看着监督战阵。
  只见潼关城墙伤痕累累,一时还没有破开。
  常伯远面色凝重,心中却舒了一口气,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突然之间,“轰”一声,城南突然之间起了骚动。
  “怎么回事?”常伯远立刻大惊,问着。
  “大帅,不好了,都指挥使袁俞叛乱,举兵开城了。”
  这时,大成军敲响了战鼓,一下接一下,直敲进常伯远心里,常伯远眼见着大成军旌旗似海,一层又一层的军队杀入,不由吐出一口血,喝着:“袁俞,你这叛贼,我死必化厉鬼,索汝之魂!”
  “杀!”这时,城内激烈的战斗,不断响起了惨叫声。
  这时,逼前去的大成军,和崩乱的秦军,隔着十几步的相互对射和杀戮着,投矛和箭矢交错,不停在人群中溅起血花,收割着生命。
  “第六都呢……”
  “正在填补右翼空缺……”
  “第九都呢?”
  “正在破入,和敌阵纠缠……”
  数万人在城中铺展开来,交错在一起,相互搏杀着,但这毕竟是最后的抵抗,渐渐的,杀声微弱了。
  再过一些时间,大股军队整齐踏步声不断而来,一个声音响起:“奉大将军令,全城戒严,通令勿聚众,勿反抗,勿抢劫,违之格杀勿论!”
  这时,张允信骑在马上,全副甲胃,身后大军个个身披纸甲,头戴铁盔,整齐而行。
  张允信非常满意,八年前,王弘毅上位时,他还担心幼主不能治事,但现在,却已统一了大半天下。
  而且打破了潼关,长安就不可守之,秦川和凉州必落到大成朝的手中,那样的话,整个天下就除了幽州了。
  转眼之间,王图霸业就已成功,想到这里,张允信不由仰天大笑。
  当年跟随王弘毅的旧将,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实际上个个位高权重,日后也不缺封伯封侯之赏。
  这时兵器丢了一地,自有着大军去打扫战场。
  铠甲刀剑战马旗帜各色战利品,堆满了一大片土地,让清点数目的营官笑得合不拢嘴。
  街头巷尾的尸体,也被人拖走,一同处理。
  “将军,张大将军请您过去。”局势稳定下来后,在这次战役中立着功劳袁俞,负责陪同着官员,校对着被俘的有品级官员。
  “袁俞,你这狗贼,老夫是瞎了眼了。”见着袁俞过来,一个老人挣扎着,他有着五品官衣,这时狼狈不堪,却怒吼着:“你这个乱臣贼子,不得好死啊!”
  张允信坐在马上,直接从怀中掏出一纸,看着,问:“这人是谁?”
  “是观察使吴贤!”袁俞恭谨的说着,袁俞的表现,多少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面对着这些昔日同僚,袁俞显得十分平静。
  “几位大人可是说错了,袁某是有着忠心,可这忠心,却不是给那个心胸狭窄之人。昔日,我家主公已降,可郭文通却忌惮着我家主公,暗地里以毒酒杀之……若非袁某恰好救下了小公子,只怕主公早已是断了香火……”将这段往事平静的道出,袁俞只是冷笑着。
  这不但是说明心意,对以后也有大把好处,毕竟背主之人,新朝也有些嫌疑,但现在这一说,就光明正大了。
  听到这番话的被俘官员都是讶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