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668

  巴鲁很是满意,因此立即下令:“传我命令,大军即刻起拔,回转草原!”
  “……遵命!”
  眼见着巴鲁是铁了心要撤兵返回草原,知道此时硬是阻止,只怕立刻有杀身之祸,而且日后巴鲁要是继承了汗位,也没有下场,于是众人无论各抱着什么心思,都索性闭口不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巴鲁所率军队顺利起拔,回返草原。
  河内郡,里长县。
  县城内,刚刚结束过的战斗。
  城外开阔地上,一具又一具尸体还没有来得及掩埋,旗帜上飘着黑烟,一簇簇的零星火苗在旗帜上跳跃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气味,这是血、尘土、死亡的气息,战场上不到百人的士兵,正在细心的清理着战场。
  看到尚未断气的自己士兵,唤人抬了回去,看到没死的敌人迅速的补上一刀,而丢弃在地上的战利品,也会被士兵收拾起来,充入库中。
  县城的城墙,有着一道巨大的缺口,碎石落了一地,有着碰撞下的粉末痕迹。
  此时城门大开,进城的成军,连城内的守军都收降了,整个战事,结束的十分迅速,这其中也少不了城内一些大户的投靠。
  “军门,县令被我们抓到了!”
  几个士兵推搡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官员,来到了吴兴宗的面前。
  吴兴宗看着一个须发半白,强作镇定的官员,眯着眼睛,端详了片刻,带着一丝冷笑,问着:“你就是这里的县令?听闻你当初是主动归降的胡人,可是有着什么隐情,说来听听?本镇真是觉得稀罕,你这样饱读圣贤书的人,不但斯文扫地,甚至连祖宗也不顾惜?”
  这七品官把眼一闭,闭口不言。
  吴兴宗见此,冷笑一声,对几个士兵说:“既不愿说话,找了城中官吏辨认正身,关入牢中,禀明了陛下再做处置。”
  “诺!”士兵们应了声诺,拖着这个官员离开了。
  吴兴宗望着离开的背影,说着:“说实话,我还真有些不理解,有这样又臭又硬的老东西,说他怕死吧,在我面前一副硬气模样,说他不怕死吧,可当初又轻易献城给了胡人。”
  “军门,总有一些人受着妖人蛊惑,会做出种种令人匪夷所思之事……不过末将认为,这样的人还是少数,除了这座县城的县令,河内郡的别的几县,不都是大军一到,就立刻开城归降了么?”
  “而且别看这人死硬,皇上对降胡的可不太宽容,估计必会被明正典刑,他的想法是怎么样,又何必理会呢?”
  听着副将的劝说,吴兴宗觉得有理,哈哈大笑:“你说的不错,是这个道理。”
  细细想来这一路过来,在河内郡先前所经的县城,大多是还未行到,就已是有归降的使者来先来拜见了。
  大成朝夺下洛阳,青州归降后,顿时人人都视为正统了,和这县令这样,对胡人有着忠心的汉人官员,还真是少见。
  恩,这毕竟是少数,要是这样的人多了……
  “就因有着这些人,这一片大好河山才被胡人给糟蹋了,要是这样的人多了,怕是不用胡人来打,自己先软了骨头,被赶着给人做猪羊了!”吴兴宗不屑这样的人,要不是自己只是总兵,不能随意处置这些人,还真想一一都斩杀了。
  不过的吴兴宗不是当街斗狠的少年郎,也不是某个可能里南方崛起的人主,虽现在是正三品总兵,在大成朝算的上是一个高级将军,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但还是属于人臣,有些事自然不能自专。
  并且和这样的人计较,是失了自己身份,这样的降官,自有着朝廷的人来定罪。
  “赵宣,你就在这里这里驻守吧!我留下一营兵!”吴兴宗沉思片刻说着:“连同这战的伤兵都留下,凑起来就有几百人,再加上降兵,足够了。”
  唤来手下的一个营正,吴兴宗认真吩咐,这个赵宣的营正立刻应诺。
  虽他们这样的武将,更愿意跟着总兵继续打仗,不过一路打过来的地方,总是需要着人来留守,虽有些不愿,还是接了命令。
  “你管着治安,我有皇上旨意不能耽误,不能留在这里,留下的人,要把营内纪律整顿好,要把趁机打劫的人杀,总之要把治安弄好,这样就是有功!”吴兴宗说完,不愿继续在此逗留了,时间可是不等人。
  吴兴宗吩咐下去:“传下命令,大军只在城内休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立刻起拔,打到郡城内再休息。”
  众人轰然应诺,各自找了地方休息,只有养精蓄锐了,才能应付接下来的行军。
  金陵。
  坤宫门口,一排少女站着,皇后正在说话:“……你们都是正七品官员以上选出来的小姐,但在宫内,讲究的是各安其分各就其位。人惟自重,后人重之,人惟自侮,人得侮之。你们要好之为之。”
  殿中少女恭敬听皇后训话,皇后见了一人进来先一礼,座中微微起身,笑着:“原来是谨妃来了。”
  就请谨妃坐了侧座,说:“这些丫头都年轻呢,叫进来叮嘱几句。”
  谨妃接了宫女捧过的茶,呷了一口,放在桌上,说:“皇后的话,臣妾听了,真是为了她们好,一片谆谆至理名言。”
  说了这句,就不多说,看向左右,皇后会意,挥退了左右,然后才问着:“皇上没有事吧?”
  却听谨妃回着:“皇后,皇上自此已无劫无难,您不必担心,以后就是天家富贵了。”
  皇后听了,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第三百十七章
凉州师(下)
  素儿再和宋心悠说些话,仔细看了上去,只见隐隐浮现的一只凤凰。
  原本宋心悠虽登上皇后位,凤凰却没有成型,只有一片虚影漂浮着,但是现在凝聚出一只凤凰。
  一点点气运,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她的命格。
  宋心悠原本命格并非这种坤贵之格,但现在却一点点雕琢完善成皇后命格,的确让素儿感慨。
  素儿说了些话,辞了出来。
  此时夜色降临,宫内万籁无声,夏风在宫内吹着,天上满天繁星和宫内辉煌灯火连成了一片,让她深深透了一口气。
  “皇上自此已无劫无难。”素儿喃喃的再说一遍,身上隐隐出现一条龙影。
  可以说,王弘毅经过这劫,这时已是合法的正统皇帝,天地大力已经承认他的地位,扶龙廷已成,素儿也因此度过一大劫,以后就是享受福利待遇的时候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宫制度渐渐形成法度,基本上定型了。
  后宫中宫女主要来自七品以上官员家庭的选秀,这才能保证入宫的纯粹性和安全性,选秀是常例,一年一次,由内务府和吏部共同完成,年龄十二岁到十三岁。
  被选中的秀女入宫成为宫女,分配至各宫,白天干活,晚上和假日读书培训,可按月得工资。
  这些工资存放在钱庄内,等宫女出宫后取。
  这些宫女,不成为女官,服务五年出宫,正好是十八岁左右,回家赶上结婚的佳期。
  成为女官,最高服务到二十二岁,也必须放出宫回家(除非受宠幸而成为妃嫔),在宫中期间有幸得到赏赐,出宫可一起带走。
  而依前朝惯例,一般宫女或者女官,在出宫时,她的主人(妃嫔)会赏下一些银子,作为出宫后的妆奁。
  因此入宫为婢,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避之如虎,不但可按月得到工资,又可学习宫中规矩、技能、素养。
  后宫自蜀国公到现在,已经放出了二批宫女,都是高素质处女,并没有什么秽闻,到现在官员人家,已经初步安心,视婚前的新娘修养,很受欢迎,如果有秘术的人,都明白,虽大家都是官家小姐,但还是命格不一,要是能在入宫内努力当上女官,就是一次重塑的机遇。
  龙气的滋润,受金册金印影响很大。
  皇太后,有金册金印(太后之宝)不说,皇后也是有金册金印(皇后之宝),二者位格都在众臣之上,不过实际上还是享受紫运,并不享帝气。
  四妃有金册金印,四印是固定的,世代传承,不会多出来,不可陪葬入土,相当正一品,也是紫气。
  谨妃的位格是杂号妃,有金册金印,正二品,淡紫气,这些金印就小了不少,并且是随封号雕刻,随封号去而废弃,死时可陪葬入土。
  下面夫人有金册有银印,正三品,享青色之气,贵人有金册有银印,正四品,享淡青色气运。
  最低级的是正五品才人,享金黄色气运,只有金册而无印。
  王子没有成年前,享国公封号,公主视同侯爵,而内宫女官和太监首领就是正五品,这些种种,都有气运分润。
  素儿此时,只见淡紫气渐渐渗入,使龙影渐渐凝聚提升,原本素儿只是红中带黄,受此气运,已经金黄一片,提高了半个位阶。
  神道数百年之功,在此不过数年,这就是扶龙廷的好处。
  到了门口,就有二个侍女趋步过来,在石阶前行礼:“娘娘,仪轿在,您是不是回宫去了?”
  妃级以上,所在可称宫。
  素儿就上了轿,只听一声:“起!”
  四人大轿已轻轻抬起,赶着回去,在轿中素儿眼看,只见宫阙千间,龙气氤氲,虽笼罩全天下的龙气,是红色带黄,但在宫中这块区域,尽是金黄色,震慑四方。
  素儿见此,微笑起来,此一时彼一时,昔日蜀国公时,哪有今日这样辉煌四方的气运。
  河内郡,郡城。
  这一日,日头渐西暮色渐起,三万人的大军来到城外。
  晚风将队伍中的旗帜吹起,唰唰作响,三万人的队伍停在城外,除了战马的嘶鸣声,再无声响。
  整个场面肃穆而压迫感十足。
  城头上,一杆白旗,随着士兵的挥舞,看的十分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