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668

  稍加示意,就有太监尖声说着。
  “你们听着,既然入宫,就有规矩。”
  “你们都是选的上品秀女,家世清白,因此一入选就是大丫,熟悉了宫内的事,很有希望成为长记,你们要按照等级,穿着衣服,每月按照等级有着月例,俸禄一半寄给家人,一半由你们收起来,年节寒暑有所添减……宫里觐见的赏赐和例分,归自家处分!”
  宫女分粗使、小丫、大丫。
  “宫中规矩森严,不允许不许私下议论,不许泄露情况,违者有宫法处置……”
  后宫女官,是太监内官的辅助,王弘毅在这方面没有别出心裁,基本上仿了燕制。
  按照大燕制度,最高女官只有五品,称“尚仪”,辅助皇后管理所有宫里大事,负责分发俸禄,分配宫女。
  皇帝和太后的首席又称“尚事”,从五品,是太后和皇帝的贴身侍女。
  以下还有正六品“尚宫”,是妃级以上的娘娘身边的人,掌握着一宫中宫女的权利。
  以下还有从六品“司宫”、正七品“领司”、从七品“奉司”、正八品“主事”,从八品“管事”、正九品“领班”,从九品“长记”。
  按照内宫的制度,从七品起,各铸印给之,简单的说,就是有官印,有着文件记录,这是权力,也是责任。
  本来按照蜀侯的等级,宫内最高女官是“领司”,只有七品,现在却要升级到了正六品“尚宫”了。
  “你们听着,你们一旦成为女官,就有着官身,出宫回家后虽然不再给俸禄,却也有着官身,这是莫大的荣耀……”
  说到这里,王弘毅挥了挥手,这太监立刻住了口:“现在你们退下!”
  等殿上空了,王弘毅喝了口茶,说着:“这里宫女补了五百,你先看着,让她们懂得点规矩,等王后来了,就交给她管着。”
  这太监听了,“啪”的一声跪了,说着“是”
  王弘毅笑笑,没有说话,茶气萦绕,只见鼎越发后实,淡紫气运凝聚不散,还在一点点增长。
  这次称王,宋心悠固是王后,赵婉却也是四正妃之首——贵妃!
  至于素儿,是四妃之一,还是加别号,有点犹豫。
  四正妃是贵、淑、贤、德,别的妃号,比如梅、纪、谨,都是下一等的妃子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消息(上)
  垂正十六年,十月十日。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这几天又恰恰都是晴天,只见整片天空蔚蓝一片,只有几朵白云在浮动着,微微细风拂过,也带着爽朗,让人忍不住就会心生畅快之感。
  襄阳城,天刚刚放亮,街道上闪亮一片,街旁的树木枝叶上,洒落着昨夜的露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极为的晶莹耀眼。
  新宫的宫门这时已经大开了,整个王宫都被布置得焕然一新,身着着鲜明甲胄的宫廷护卫军分立于宫门两旁,手持着长矛,一个个身材挺拔、身高相似,极其的整齐!
  这座王宫的规模,已非是之前节度使规格。
  虽然实际上,还比不上成都的蜀王宫,蜀王宫是历代蜀王经营,自然豪华宏伟,而这王宫,是以着旧日府邸扩建而成,显得稍小一些,不过,山不在高,有仙者灵,水不在深,有龙者灵。
  此时凝看上去,只见这内宫中,已经凝聚出洪流一样的赤气,在宫殿上运转着。
  蜀王宫专门用来进行朝会的大殿内,也是点起了熏香,里面有着阵阵人声传出来。
  别的可以不修,登基称王以及召开朝会的大殿,不能马虎,单看这座大殿的大小,已经有了一丝皇宫朝殿的感觉。
  整座大殿的规格尺寸,比照着真正的皇宫规格来,只不过在一些装饰布置上稍微的有所避讳一些。
  让人不至于一眼看过去,就会觉得这里是皇宫,可即便如此,依旧能让人一进来,就心生敬畏之感。
  大殿的地面闪亮,是因为大殿的地面俱是以着一种涂金之砖铺地而成,九根几人合抱着都会略显困难的雕花石柱,分列于大殿的各个角落,这座大殿的最上面台阶上,一张巨大的座位,就显眼的摆放在这里,座椅上包裹着红色丝绸,与金色搭配起来,极为的肃穆威严!
  这张王座所在的大殿最上位置,高度足足高出大殿十二阶,两旁摆放着的饰物瓶器,也都是精品,整个地方一看过去,就会让人觉得璀璨,不敢去直视。
  此刻,这王座上,空无一人,这大殿中,却已经是聚集了不少人,少说也有着七八十人,他们都小声的说着话。
  襄阳城中,王弘毅帐下所有的文臣武将,在这一天,都闻风动起来,这也包括那些级别最低的刀笔小吏和低等将校。
  因为这些时日,先是王位大典的筹备,后是内宫的即将到来,谁都不想在这时候,给上司不好的印象。
  能来到这大殿之中,都是些品级不低的官员,看着他们穿着官服,分文武站立,俨然是一个小朝廷。
  细乐声起,六十四个乐师各按方位,以黄钟大吕十二吕乐律为主,以萧笙琴和声,编钟铜磬相伴,乐声中,群臣按照礼仪,跪着高呼:“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喊着,一齐叩下头去。
  这就是登基的排练,已经练习了几次了。
  一切排列完毕,稍加休息。
  站在文官行列最前面,是两个看起来很是熟悉的人,两人身上的气质,说话言行,都给人一种默契。
  一个一身六品官官服,实际上官品不高,不过却排在最前,儒雅的脸上,却透着一丝杀伐之气,举手投足间,也带着凛冽感觉。
  这正是张攸之!
  站在张攸之前面的一人,也是六品官,长身玉立,气质如玉,眼眸如星,带着温润之感,脸上也总是带着微笑,此人正是虞良博!
  这两人身后是许多熟悉的面孔,有一些甚至是从秘文阁出来的官员,对这两人自是尊重。
  武将班列中,最前方的是几个老将,他们身后站着一人,与前面的几位都有不同,就是从年龄上来看也是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
  这是一个青年,身上穿着是正四品的武将服,几乎是第一,使老将都不由神色复杂。
  站在大殿中的官员,却无一人对他站在这里表示出异议,他就是在这次水战中,立了大功的新任水军大都督吕肃海!
  此刻王弘毅还没有到来,整大殿中,自然是嘈杂声有之。
  一些文臣武将都聚在一起,小声谈论着。
  “虞大人,听闻你近日身体欠佳,可曾痊愈否?”
  文臣班列中最前面的两人,此刻站在一起,都是一脸淡然,只不过相比下,虞良博的脸色要略显苍白一些。
  张攸之小声向虞良博询问着,两人在共事最多,算的上是交情不错了。
  “已是差不多痊愈了,只是身体还略微有些虚弱……大概还需调养一段时日吧。”虞良博笑着回答:“张大人,你前些时日忙着战事,这几日刚刚歇息下来,怕是头疼,不再犯了吧?”
  “已是不再犯了,主公请来的医官,着实的了得,只是几味药下去就好了八成。”说起此事,张攸之到现在还是有些唏嘘。“这都要托主公的大福,才能有此效果,而且也不是大毛病,倒是虞大人,忙过这几日,定要好好调养一番才是。”
  “登基之事,的确是忙的人仰马翻,今日后,怕是能平静一段时日了。”虞良博笑着点头应和。
  王弘毅称王后,政体会发生巨大改变。
  首先就是六司提拔成六部,每部都变成了正三品,秘文阁晋升到正五品。
  李刚担任吏部尚书、王彦担任户部尚书,虞昭担任礼部尚书,胡策担任刑部尚书,李显担任工部尚书,丁虎臣担任兵部尚书,都是正三品。
  政制和兵制也有了余地,上升到正三品,甚至以后随着时间发展,二品一品都可以授于了。
  这无疑是喜事。
  当然,这次六部随着内宫一起到达襄阳,原本由秘文阁一手操之的局面会大幅度改变,各部正式履行自己责任,不过这也是正常。
  这时,襄阳城外大道上,一队几千人的队伍,正在行进中。
  这支军队,有着旗车,这旗车的旗杆有碗粗,柱立在车上,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又有着八面旗在前,三百人按刀在前,后又跟着上百侍卫,紧紧簇拥着凤车,后面是一连串小马车,都是门口密封,纱窗垂帷。
  队伍行的速度不算快,当然在照顾着某些人,不敢急行军。
  再后面,又有着各马车,这些马车就开着,有时甚至看见官衣的官人,显是随行的一些官员。
  这三千人军队的最前面,是一个四十左右亲将,从他时不时的扫过左右,观察着的目光里,可以看的出,此人很警惕小心。
  “张将军!”
  “何事?”
  见有侍卫从后面上前,这个将军略微放缓了马速,低声问着。
  “将军,是老夫人差人过来询问,说是还有几时才能抵达襄阳城?”侍卫同样小声的问着这个问题。
  张将军沉吟片刻,说:“请代臣回禀老夫人,就说最多半个时辰,必会抵达。”
  “是,将军。”侍卫随后掉转马头,向着后面行去。
  “老夫人,已得到张将军的回答,说是半个时辰之内,队伍必会抵达襄阳城。”回话自是不可能由侍卫去做,侍卫将话转达给了一个内侍,这个内侍亲自骑马来到一辆马车旁,小心翼翼的说着。
  “那就好……”马车里,一位老妇人的声音,在轻叹着。
  坐在其中的正是王弘毅的母亲王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