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668

  在密密麻麻的旗帜下面,尽是身披纸的将士。
  杜恭真就在一杆大旗下,而杜冉和朱信跟随在后,随着一声号令,这支军队保持着严整的阵列,开始营造着临时的营帐,确是令行禁止强军风范。
  杜恭真这一年来,已经将红泽军恢复,虽然现在人数止于三千三,却的确比同样一都强上一些。
  数骑滚滚奔来,滚鞍落马,向杜恭真禀报:“禀报,我们按制哨探三十里,周围并无异样。”
  杜恭真哼了一声,表示听见了,虽然已经五十,却身披甲衣,顾盼中满是威严。
  在他身旁,策马的尽是身材壮实的骑兵,而领将正是杜冉。
  原本考虑到长子继承,因此这个侄子虽然亲厚,却不肯尽用,现在已经投降了王弘毅,长子已经受荫成了八品官,按级上升,算是仕途了。
  现在就任命侄子为卫将,有功的话就成为这都的副将了。
  和朱信的关系也算是进一步和睦了,现在朱信也是八品文官了。
  杜恭真看了朱信一眼:“现在,先生觉得如何?”
  朱信洒然一笑,说着:“将军是拜见主公的时候了,免得有人进谗。”
  最大的变化,就是朱信现在也是蜀臣,不再称杜恭真主公,而称将军。
  “说的也是!”杜恭真听了,就说着,数骑策马而去,到了主帅营地才落下马来。
  见杜恭真身上的标记,大步过来,主营军士都是起身施礼,杜恭真对此觉得满意,看了过去,只见个个铁盔,身上穿着赤色纸甲,腰间带着长刀。
  由于营养足够,训练严格,个个粗壮,又经过多次作战,己经算是合格军士,在杜恭真的眼中,唯一就是没有经过几场恶战,算不上精锐。
  不过经过几战恶战,只要能活下来,想必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恭真对于王弘毅的军制还是相当佩服,短短几年,藩镇牙兵制就渐渐消除了,待了片刻,就听见着侍卫出来:“杜将军请进。”
  大帐前侍卫挺立在阳光下,杜恭真整了整军装,步履从容,靴子踏着地昂然进去,他扫视一眼,就心中一惊,众将几乎都来了,当下给王弘毅行礼。
  “都来了?这样也好,我就说说情况。”王弘毅神色庄重,炯炯有神的目光注目着众将:“这次我先透个底,是大战!”
  说到这里,下面的众将都是一阵骚动,王弘毅面带微笑,看着,等着下面都又冷静了下来,才伸出三个指头说:“你们总吵着要战,这次是大战,不过我有几句话要告戒你们知道。”
  “第一,这次是大战,也许会连绵几年,你们要作好心理准备。”
  “第二,补给和粮草你们都不必担心,每郡县更卒营都已经训练了几批壮青,随时可以给军中输入士卒,军械更是每日每月都在连夜筹办,不会亏了你们!”
  说到这里,王弘毅有些得意,本来山间族骚乱,起码会牵制蜀中三成力量,但是现在却反过来加上三成力量。
  不耗费蜀军一兵一卒,以山间消耗山间,大量奴隶被运输到奴隶营,成为了少府不要工钱的主力,大量物资被制造出来。
  “第三,大军激战这样,加官晋爵就在此战,只要获胜,孤绝不吝啬,但是有谁怠慢军令,延误战机,孤绝不吝杀戮。”
  众将听了,不禁都面面相觑,一起伏下身来:“谨遵国公之令。”
  主帐内的气氛突变得肃穆,众将行了礼,再起身。
  王弘毅又变了颜色,笑着:“我相信各位都准备的周全,就不多说了,张卿,你来说说。”
  张攸之端肃,拱手说着:“后勤归臣总管,主公已经赐了剑,凡敢懈怠者先斩后报,各要道关卡扼口,都已经派员换了人,绝对不会延误战机。”
  “臣更调了二十个更卒营,每个更卒营可以训练千人,并且还有着专门户籍文官,只要攻占下来,降兵给我三个月,都可以消化重整,输入各将军帐下。”
  说到这里,又向王弘毅行礼,反过来俯仰说着:“主公英明神武,我军后勤考虑,完备何止十倍,众将军只需戮力作战就是。”
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气沸腾(下)
  军议继续,杜恭真听着凛然,这次不仅仅是军队动员,六司和地方都在动员,特别是吏司,已经直接从府丞县丞为核心,新旧官吏混合,抽出了足足五十套班子,跟随大军侯命。
  可以说,一旦攻下,如果得降官配合,立刻可以接管占领的郡县,就算没有降官配合,有一卫兵配合,一套完整的班子,只需半个月就可平定掌控新县新郡。
  这种布置只是稍微说一下,就使杜恭真这种人立刻觉出厉害之处,心中“轰”的一下,就想着一念:“自古未有之策也!”
  地区上,白手起家者,除了刘邦就是朱元璋,别的都是有根基有家世才当上皇帝,那起义军和门阀有啥区别呢?
  实际上就二点,一就是更卒营,二就是派出去的班子。
  纵观历史上起义军,都是乌合之众,兵员良莠不齐,更有着部曲不听号令,实际上只要有着更卒营专门训练降兵,再供应军队,不但提高了主将控制力,并且最多三月就使降兵乱兵变成正规军,解决了军队上的问题。
  第二点就是官僚班子,起义军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领导班子,因此占领了无法统治,必须依靠着当地官绅,而当地官绅却谁会投靠起义军?
  其实解决之道,在体制内早就有,只要占领一县,形成了领导班子,学会了统治经验,那时就把县丞为核心,新旧官吏混合,形成新县的班子,以后不断复制增值就是。
  当然吸取当地郡县的官僚和士大夫是必须,不过这样依靠性就非常弱了。
  古代打下一地,能一年内消化平定,就已经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待遇了,非经营三十年以上不能获得这个威望和待遇。
  有的占领地,反复三四年都无法实际掌握,但有这影子官僚,配合军队,无论什么郡县一年内平定是正常的事。
  这就是说,这二策一出,就等于圣王的待遇,一年后实力就倍增,岂不使他凛然?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点,当众将带着甲衣退出后,王弘毅看了一眼张攸之,点点头说:“难为你了,这千头万绪,辛苦了。”
  听王弘毅这样赞许,张攸之心中一热,自得知计划后,多少不眠之夜,辛苦筹划积累的惫累顿时化为乌有,深深一躬,暗哑着嗓子说:“这是主公英明,主公宵旰勤政,雄才大略,自蜀平定后,就未雨绸缪,布下这样的好棋,臣又岂敢怠忽玩职?主公待我如此厚爱,臣敢不勉效诚以死?”
  王弘毅笑笑:“这是由衷之言,孤心里明白,不过你们都年轻,孤倒更嘉许你们长远计,平时多休息,我们君臣风云际会,是一段奇缘,孤更期待能善始善终,给皇皇青史留段佳话,这话不多说了,你记得就是。”
  张攸之听得心里发热,回着:“是!”
  这时,王从门在外面求见,王弘毅微微一笑,吩咐:“进来罢。”
  王弘毅坐了主座上,这时有着太监将茶水捧上来。
  王弘毅接杯,示意张攸之就座,又让着王从门起身,说着:“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王从门身穿正六品官服,官名是“锦衣直指御史”,当下禀告的说着:“主公,按照主公的吩咐,荆州和关中的网络已经初建,只是要刺探要情,还需要时日。”
  王弘毅沉吟一会,说着:“现在就要办,我现在是蜀国公,影响还不是太大,若是以后称王,只怕天下都会警惕,安插细作就不容易了,这时你们要不局限这几州,天下都要安插细作。”
  “现在百户是正九品,负责一个郡,孤再在上面设千户,负责一州,正七品,以后每州都派一个代理千户,能干下去就晋升千户,你以后的衙门,也要提升到正五品。”
  王从门叩头应着:“臣谢恩,就算拼了命,也要为主公安插天下!”
  王弘毅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下一步,就看自己的气运了。
  二日后。
  “将军,大事不妙!”梁川郡城,一个卫将跑进将军府,得到通禀的大将许禀,不禁皱起眉头来。
  “出了何事?竟然如此惊慌?”许禀喝问的说着。
  “将军,大事不妙了下官刚刚接到情报,五万蜀军在王弘毅率领下,面向汉中,兵逼我郡啊!”
  “你说什么五万蜀军已快到汉中?莫非他是想攻打关中不成?快,快传书信给大帅知晓!”
  “是,将军!”
  “立刻传我命令,关闭四城同时,调派三营人马给我守在城头库里滚木焦油给我调出来绝不能让蜀军攻进城来!”
  “是将军!”城中调兵遣将同时,几只鸽子,相继从城中飞起,向着远方飞去。
  关中,大帅府,郭文通的书房外面,一个文官匆忙进来:“报,信鸽传信,蜀军已到了汉中,足有五万。”
  郭文通打开书信,展开观看,脸色平静,实际上,在成都的细作也禀告了这事。
  不过信鸽,是他与各城守将互相联络的方式,只有对方有要事奏禀他时,才会用此方式,进一步说明了情况的紧急。
  片刻,手一松,书信飘落至桌面。
  “来人!”很快,一声大喊从书房内传出:“传令下去,城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都到议事厅,半个时辰不到,斩!”
  “诺!”
  荆州,太守府。
  “这个消息可是真的?王弘毅率领五万大军,已赶至汉中?”郑平原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大变,追问道。
  “是,主公这是咱们派去汉中的人送回的情报王弘毅亲率大军五万,已到达汉中,他接下来定是要去攻打关中!”
  听到汇报,郑平原脸色变幻多时,哈哈大笑。
  “王弘毅果然是要攻打关中且不说郭文通曾在他手里吃过亏,便是不曾吃过亏,只凭关中如此险要之地,王弘毅没有放任不理的道理!”郑平原本还有些担心王弘毅会先来攻打他的荆州,听到这个情报后,不由松了口气。
  只要王弘毅进攻关中,与郭文通交手,便是一场恶战,王弘毅平定蜀地固实力雄厚,郭文通在关中亦是扎根甚深,二人都是强者,就是最后分出一个胜负来,胜利那方,必会损失不小,到时荆州必可一统,或许最后赢家会是他郑平原也未可知!
  “吩咐下去,密切注意汉中方向若有战事,随时报与我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