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668

  当王弘毅大军回师后,一切都安静了,大胜的消息被确定,迅速传播到整个蜀地,人心顿时就平了。
  各军巡城一周,各回营地,渐渐一切恢复了正常。
  一处酒楼,一行商人收回了视线。
  “蜀侯果然大军回师了。”小厅内,几个商人正在窃窃私语。
  “据说大军并无损失,还收降了一万降兵,这些降兵多半是收编,归于西益州各郡已经平蛮将军府,不过四万出征,还是四万回师,以前希望折损甚至大败,现在看来落空了。”
  “西益州闻风而降啊,真是太可惜了,只要一城城坚守,总能打上一年,死个上万人!”
  “这样抵抗的话,下场可是族灭,有几人愿意呢?”有人嗤笑的说着:“王弘毅对坚决抵抗的人,通常只有一个结果——族灭。”
  “商业协会那里回话了,目前无法有着更多动作,眼线盯的很紧,稍有动作就会被发觉,然后就是失踪,甚至直接抄家灭族。”
  中间的一个中年人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王弘毅对待敌人从不宽容,动不动就抄家灭族,商业协会是自己人没有错,但是在一步走错就灭族的情况下有所保守,这是人之常情。
  无论几家背后是哪位诸侯,都不可能逼着商人或者刺探不顾性命。
  “不过我们都看过了,蜀地是天府之国是没有错,不过经过了几十年前的大乱,人口不多是最大的问题,还有些法子可想。”
  “王弘毅现在能抽出来的,最多就是五万兵,现在各郡都需要足够驻军的存在,以慢慢巩固和消化这些地区,蜀内动兵还不要紧,出蜀的话,就很难了。”
  “更别说眼下还在推广大规模开荒,由于青壮劳力缺乏,妇女儿童都得劳作了,这情况下,大规模出蜀的可能性不大。”有人说着。
  “问题是龙剑地区,这地狭人少,只要东西益统一,龙剑很难抵抗,大规模出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本年内继续平定龙剑的可能性很大,大家别忘记了,四万军基本上没有损失。”
  “四万军没有多少损失是没有错,可是远征也很疲惫,我认为就在近期出战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各种各样政务,总要有一段时间消化。”
  “就算这样,最多再迟缓半年吧,蜀地就要完全统一了。”
  “还有蜀地虽然人口被消耗了大半,却是号称天府之国,自古盛产丰富,非常丰沃,此外还有商路之利,听说现在蜀侯已经在令打通众商路,这不是好消息啊!”
  这一点上,蜀侯作为君主,推行的很积极,天晓得,这位为什么有这个思想。
  一时间,大厅内的人,纷纷出言讨论,不过消息很快总结出来:“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把消息迅速传递给主上,让他们决断。”
  几乎同时,回到成都的过程波澜不惊,王弘毅沐浴净身,到宗庙祭告祖宗。
  平定了西益州,是一大功绩,按照传统,王弘毅必须告祭宗庙。
  首先是旗仗仪卫先出发,带了白牛白羊各一对,还有装在大盘中祭文,到了宗庙,王弘毅首先凝看,只见宗庙赤气隐隐,气相又和以前不同。
  焚烧祭祀,宣读了祭文,王弘毅微微一笑,此时鼎器已经有着公器,青气却只有一大半,预料平定龙剑后,达到颠峰。
  转身离开,王弘毅问着礼司:“各项称公的预备工作,怎么样了。”
  “主公,按照古礼,公以青玉玺,已经在雕刻中,其次是金册和冕服。”
  “冕服还是上红下玄,加到七章。”王弘毅指示的说着。
  按照古法,天子十二章,为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
  王九章,免去日月星,标志着不再受命于天。
  公有七章。
  想了想,又吩咐:“玉玺就雕刻蜀国公宝就行。”
  有了这个,蜀侯金印就可退休了,并且估计这个玉玺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换上新的,不过除非失败,不然的话这些印玺都是帝业创建的见证,会一一封存保存在宗庙中。
  按照王弘毅的想法,却要弄个王业百卷厅,把这些也放在里面。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祚垂无极。太祖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实际上就是这意思。
  这话说远了,这样吩咐下去后,礼司却还不肯行,说着:“主上,历代封侯封公,都追封三代,您却只有一代,这不符合礼法。”
  王弘毅就说着:“这次追封一公一侯,其它你不必多问。”
  这时礼司却还没有着明朝那些士大夫的无聊,只争大礼不争国本,听了这话,犹豫了片刻,却还没有多说。
  其实王弘毅仅仅是作为穿越者的想法而已。
  追封一公一侯,就是把肉体父亲或者继承关系都回报了,至于再上祖先,和他并无太大关系,间接恩泽就可。
  有时,王弘毅对气运还是有些吝啬。
第一百二十七章
脱锁(上)
  冬夏有雪,山高无云,说的就是浮白山脉。
  《名山志》曾记载:“古有异山,名曰浮白,山容四季,高不可量,东至东海海滨,西至西山之尾,有仙人在此栖息,凡人不得近。”
  说的同样是浮白山脉。
  山容四季,就是在一座山脉之中,有着春、夏、秋、冬四季方有的景色,本不该在同时出现的各类植物,在这座山脉,都能茁壮生长。
  山下百姓轻易不敢入山,他们深信在这深山之地,有着仙人居住,恐一时冒险,惹得仙人降罪。
  而类似传说千百年来从未消失的根源,就在于在这片茫茫深山之地的确住着一群人。
  只不过不是仙人,而只是一群隐居在此的修士罢了。
  严格说起来,能驱使傀儡,能施展术法,能轻身跃地高来高去,在普通百姓眼中,的确算是神仙之流了。
  这些修士自己却很是明白,距离仙道,他们还差着很远。
  “师兄,是你落子了。”浮白山脉深处,一片桃花林中,有这样两个修士席地而坐。
  在他们面前摆着装棋子的木盒棋盘,上面对弈的黑白棋子七零八落,显然已快要结束的时候了。
  说话间,其中一人笑眯眯看一眼对面跪坐的面无表情的男子,手指拈着的黑子,落了下去。
  “华光师弟,你太过心急了。”一对黑眸中有光一闪而过,修长手指拈着一枚白子落下。
  一头漆黑长发散披于肩,柔顺无比,白瓷一样脸上,没有一丝一毫多余表情,漆黑双眸里,清冷无比,只薄唇微微抿着。
  在这人的身上,萦绕着清冷的气场,就算是下棋博弈时,也是半点不染尘埃。
  “嘿嘿,恒木师兄,这可未必。”华光说着。
  二人的棋艺,相差并无太大的距离,只是棋艺这回事,只要相差一点,就会形成绝对优势。
  只是半个时辰,棋盘上已出得结果来。
  胜者自然是面无表情的恒木。只不过恒木显然并不打算放过对方,挑了下眉,示意对方接着再来一局。
  “恒木师兄的棋艺,还是高我一层,华光实是自愧不如。”生就一对桃花眼的华光直接将棋子收入木盒里,对上师兄微冷眸光后,他笑眯眯说着。
  对此次博弈胜败并不在乎。
  “与我对弈,师兄便不觉无趣吗?听出去采买东西的管事说,这几年,外面又有几位棋艺圣手声名鹊起,难道师兄便不想与他们博弈一番?”
  只是恒木闻听此言,却丝毫没有波动:“师弟,休要诳骗我带你一同下山。你上次下山,便惹下不少麻烦,十年内,你休想再跨出山门一步。”
  “与师兄你一同下山,这总可以吧?”
  “作为师父修炼,在山门暂代阁主之位的我,在师父出关前,不会下山。”
  华光一听此话,苦下一张脸来:“师兄,便不能通融一二?”
  “除非你不怕瑞果师伯的惩罚。”恒木平淡的说着。
  “这还是算了,真不知瑞果师伯哪只眼看出她的宝贝徒弟与我有私情,连我下山去会一会旧友,都会被她罚去闭关。咱们雪宫阁的弟子又非出家之人,找一两个凡间伴侣,又有什么关系?”华光的话带着些不满。
  “欣儿不是很好吗?瑞果师伯的入室弟子,又出身名门,你又何不满意?”恒木突然说着:“她身有气运,若能转化,就是仙根宿力,根基比我们都深厚。”
  华光拿过茶壶,又取过两只杯盏,倒了两杯清茶,递到对方面前一杯,自己取起一杯轻轻饮了一口,开口说着:“我为什么不满,难道师兄真的不知?”
  “虽然说有大气运者,真能转化定下仙神根基,前途不可限量,可茫茫世间,有几人能转化?前朝度化庆侯,固是千古佳话,可是前后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这个欣儿资质平平,不过是因出身龙门,又与瑞果师伯有着血缘之亲,才被瑞果师伯收为入室弟子……只是资质平平也好说,只需用些名贵丹药,调养身体,再勤修苦练,也不是没有可能赶上,甚至转化气运为仙神根基,远超我等。”
  “只是入得我门,依自己出身高贵,不思修炼,每日只做些少女梦想,这样的女子,何能何德,能与我成为双修伴侣?”
  “她是魏大将军幺女,年纪又小,只十三四岁,怕是在家中娇惯久了,一时难以适应山中清修罢了,你总该给她些时日熟悉修士的生活。”恒木沉默了下,说着。
  华光一直笑着的桃花眼渐渐带着冰寒:“莫非师兄硬是要撮合不成?我可不记得,阁主有权干涉门人双修人选。”
  “若是你真不愿,此事就罢,不过是师父闭关前过问的事。”恒木淡淡的说着。
  华光眯起眼眸来:“师门这样重视魏大将军?就不怕他最后成不得事,反牵连了师门?我可听说别的几州,都有气运勃发之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