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668

  “这是堪舆上的说法,蜀地封闭,四周围困,其龙难出,因此一旦有人当上蜀王,往往受龙气影响,就算雄图大略,也难免滋生坐享之心,不思进取,就算初期影响不大,可龙气难出,因此出蜀争锋,仅蜀龙十分之二三之气,往往难敌邻龙,初战失利。”
  “一旦失利,困龙之势就成,龙气渗透,就算英雄也不思进取,再难突破,你素受定远将军重视,以后必要上书,既要出蜀,又要首战得胜,如此才能困龙破锁,得成大业。”张敏之说着。
  张攸之听了,默默在心,世人都觉得他是谋主,实际上一半都是隐藏在幕后的张敏之加以指点支持,这次同样是战略方向。
  “叔父,你有如此长,何不出仕?我想主公不会介意。”
  “哎,你有这个心,很好,可是我自己知道自己,原本就是平常之局,现在修法破运,已经不能富贵在身,而你先天有大富贵在身,我们合力,就可使你气运合于社稷,奠定我张家的富贵。”
  听到张敏之之语,张攸之身子一动,很是感动。
  “你现在已经为七品县令,按我的观察,这定远将军对你非常看重,你要当从龙谋主,务必小心慎重,切记切记,日后依我之见,张家少不了一个侯位。”
  张攸之呵呵一笑,道:“多谢叔父教诲,现在大势未定,无需绝计,只有这统一蜀中后,我当争一争,务必使主公能破锁出蜀,吞并邻龙。”
  张敏之点点头说着:“你身有气运,只要不跨越本分,不受主公龙气所忌讳,或者蜀龙被斩,其它的我都放心。”
  张攸之躬身应着:“是!”
  文阳府。
  王弘毅回军后,这时张攸之和虞良博都不在,处理事情就忙碌了许多,中午只吃了一点点心,批完了一批,就对窗发怔。
  这时伺候的小吏不敢问,并排站在外面,不时用目光看着王弘毅。
  “我现在知道秘书司还真是少不得。”许久,王弘毅才感叹一声,说着,接着,抿了抿嘴唇:“各郡推举的人,都在外面应着?”
  小吏就说着:“是,都在外面应着,一半是从令吏当了一年,按资提拔上来,还有一半是特别推举的人才。”
  说着,边偷睨王弘毅神色。
  王弘毅听得认真,就立刻说着:“现在还没有科举,这推举就是人才来源,领他们上来吧,在侧厅里会见。”
  “是!”小吏应着。
  王弘毅就直接去了侧殿,在中间的座位上端肃坐下。
  没有多少时间,十几个人就一一过来拜见,跪了一大片。
  王弘毅微笑的说着:“都起来吧!”
  这时,领头的一个,是三十岁左右的人,恭恭敬敬捧着一个书册,说着:“将军,这是臣等的告身表。”
  “拿来吧!”
  “是!”这人答应一声,奉了上去。
  王弘毅一一看过,都是些推举的人,都有些阅历和家世,知道这时不是细查的时候,微微笑的说着:“你等都是推举上来贤才,也都是派下去当了些时日令吏,以熟悉地方或者衙门事务,但是这点时间不算什么,要真正领会,还需要时日。”
  “是!”众人连连应着。
  “这样吧,你们都进官为从九品登仕郎,具体的工作,等我们安排了发下去。”说到这里,王弘毅越发觉得中枢的建立迫在眉睫。
  众人顿时大喜,磕头谢了,王弘毅目光一扫,看了上去,就见得各人本命之气。
  十数人中,有三人是白气,这也无妨,就算是白气,也能当到正九品,现在只是从九品,没有大碍。
  其它都是有淡红色和红色的气,唯有一个年轻人,顶上却是金黄之气,顿时使王弘毅少少一惊。
  想了想,王弘毅就说着:“你们三人留下,其它都退下吧!”
  手指而上,就是三个,二个是深红,一人是金黄,这三人都有些诧异,站着不动。
  “名字再报一次吧!”
  “是,臣曾望,拜见主公。”既然当上了官,就有资格称王弘毅主公了,这人顶上本命气,是深红色。
  “臣胡刍拜见主公。”这也是深红气,县令之才。
  “臣张玉温拜见主公。”这人就是王弘毅特别重视的人,王弘毅仔细想想,似乎此人有些印象,一时间不及细想,不过就算不记得也没有关系,顶上本命气是假不了。
  当下就说着:“你们三人,不必发到县里了,就以从九品登仕郎的身份,进我秘书司吧,不过,话说在前面。”
  “进我秘书司,都是事关军政要事,你们在这里当官,有几个规矩,第一不许结交大臣,有结党者杀。第二泄露军机,有泄露机密者杀无赦。第三不许议论是非,有私议者严厉处置——你们听明白了吗?”王弘毅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平平淡淡述说着,但是顿时使这三人,心里浮现出一阵寒意。
  不过,秘书司就是小内阁,进去的人都会迅速提拔,这三人惊过之后,就是大喜,都磕头应着:“是,臣等不敢。我等参与机要,是将军莫大信任,岂敢见利忘义,以身家性命儿戏?”
  “你们知道就好,我只是嘱咐一句。”王弘毅带着微笑,转了话题:“你们这就下去,去帐房领五十两银子,别推辞,这是进秘书司都有的待遇,回去再领令牌和官服,明天就来——现在下去吧!”
  “遵命!”三人磕头出去。
  等他们出去,王弘毅苦思冥想片刻,终于找出了一点前世印象。
  张玉温据说是文艺甚高,在蜀王时出任知县。
  张玉温勤政爱民,广兴水利,办了许多实事,县人都感德他,蜀王也很欣赏,赏赐钱五万。
  现在看来,这人还不仅仅是知县,至少担任知府都可以,既然能治政一方,那以后再提拔上去就是了。
  话说曾望、胡刍、张玉温三人,都是惊喜,奉命去领了银子,这沉甸甸的银子五十两,这帐房就笑的说着:“三位大人既然是在秘书司,那我们送到秘书司的院子就是了,明天大人派人拿着——没有人敢动手拿上一分一毫。”
  曾望、胡刍、张玉温三人都同意了,出了节度使府,此时正是六月盛夏,骄阳当头,蝉鸣树静,家家都在乘凉歇晌。
  三人沿街而行,见到前面有一家酒店,外面还放着瓜,曾望就笑的说着:“我们三人一起运气,以后又同在一处当差,不如就进去喝上一杯怎么样?”
  二人都是喊好,于是一起进去。
第一百零五章
论锁(下)
  文阳府热闹,此时的成都府,却是一片萧条之景。
  自魏存东大败而归,整个成都府的民心便浮动起来。
  世家大族纷纷警备应变,而商人纷纷聚拢资金准备外逃,即便是普通百姓之家,做好弃家逃亡的准备。
  战争向来残酷,哪怕王弘毅以仁义之名闻名于世,事关合家安危,自是不由众人不小心谨慎对待。
  普通小民都知,不久将来,成都府必会迎来一场恶战。
  大帅府内,一个病者,正叹息的靠着塌枕,侧望窗外风景。
  在他身旁,几名姿色上佳的侍女,小心翼翼举着芭蕉扇缓缓扇风,或是轻捶双腿,为他略驱酷热、缓解疲惫之感。
  只是此人的身体情况显然不是甚好,侍女便是这般小心翼翼服侍着,依旧让他面色苍白汗水淋漓。
  这是一种病弱的白,若在往常,是绝不会出现在身上,此人给人的气势,向来是强而冷酷的。
  在蜀地提及魏存东,识得他的人,一般都会于脑海中闪现例如“上位者”“冷酷!”“虎狮!”之类形容。
  此时身体虚弱、虚弱不堪的魏存东,却仿佛验证了那句古话——英雄老矣。
  昔日赫赫名将,如今身上犀利之感尚存,却平添出几分萧索之意来。
  刚刚吃过一场败仗,令他大受打击,连伤再病,连站起来亦是不能,只能勉强在每日午后,被人连人带塌的抬到树荫下,略吹吹风,消消暑气。
  已是七月初,天气骤热,成都府这地方本就是湿热之地,这时节越发让人难耐起来,若是往常,倒还可以摆放上几盆存冰,来降温消暑。
  可现在的身体情况,这么显然是不可行,只有自然之风,再加上侍女手中徐徐扇风,可让他稍舒服些。
  魏存东半眯着双眸,气息有些不稳,这种感觉自这次倒下后,一日重过一日。
  恍惚间,他有一种感觉,或许这一次自己真的挺不过去了。
  会死吗?
  魏存东在心里叹息着。
  虽不肯承认,一日虚弱过一日的身体,却一直在提醒着他这一事实。
  身旁年轻侍女的淡淡体香,随着轻风钻入鼻中,他的心却真如老了一般,再无半点波澜稍起。
  “时也,运也,命也……”他再一次重复念着这一句。
  这句话,他在书上多次读过,也以此嘲笑过曾经败在自己手上的敌人,而现在,却该送与自己了。
  “去唤大公子过来……”他忽然有些话,欲对自己长子说一说,于是张张嘴,便这样说出来。
  “主上,您说什么?”他声音有些小,旁边侍女一时未听清,于是略弯下身,恭敬的向他问着。
  “去,唤……大公子到这边来。”魏存东喘息了一会,再次开口说。这次声音大些,周围几人都听到了。
  “诺,奴婢这便去唤大公子前来。”适才问话那侍女轻轻应了声,迈步向院外行去。
  几个侍女,在听闻魏存东吩咐后,却面现出忧虑之色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