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668

  上一世,李承业崛起时,是垂正十六年,那时成都魏存东已经旧病复发,奄奄一息,李承业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横扫蜀地,当上蜀王,可所谓气运惊人。
  就算如此,到了垂正二十年,天下已经出现众王并列的局面,李承业因此和秦王血战六年,拉锯战,最后给胡人得了便宜。
  现在王弘毅提前崛起,魏存东还没有到彻底衰老的岁数,还可一战,这压力就大了,魏存东绝对不会坐看王弘毅慢慢发展。
  王弘毅自觉没有李承业的天生气运,这统一蜀地必须血战,再说,争分夺秒是关键,哪怕早上一年,战略局面就不一样,因此垂正十三年扩军二万,明年垂正十四年,就必须灭杜恭真,败魏存东军。
  到了垂正十五年,必须灭了魏存东,并且赶在垂正十六年时,就统一蜀地(除了汉中),十七年必须修养生息,这样算来,也只比历史上李承业提前二年。
  那时,各王都应该崛起了,这二年争取来的先机,只能获得一个战略选择的时间,来吞并第二条潜龙。
  想到这里,王弘毅就有着时不待我的迫切感。
  见主公决心已下,张攸之也只得应诺,处理完了公事,天就黑了,王弘毅就笑着:“天黑了,先生就回家吧!”
  张攸之犹豫了一下,有些话想说,还是没有说出口,应着:“是!”
  王弘毅建咒禁司的事,不仅仅是虞良博有些反对,就是张攸之也有些意见。
  忍住没有劝谏,张攸之怀着心事回到住宅,张攸之现在是正九品,薪水每月才五两银子,还有米十石,不过这点并没有被张攸之放在心上。
  王弘毅的器重是很明显,只要稍微有些资历,提拔是很快,到时候钱不是问题。
  到了府中,几个人过来请安。
  张攸之心中烦躁,看了看,笑着:“都下去,我去找叔父大人。”
  “是,老爷,您还没有吃饭的吧?”下面一个管家说着。
  “我在将军府,已经用过了,你告诉夫人,她快生了,别操劳,多养着。”说着,就向着一处屋子而去。
  这宅是旧宅,地上铺着砖,缝隙里长满青苔,今天天气晴朗,一丝云也没有,夕阳已经快落尽了,金黄色的光洒落下来。
  到了一处屋前,就看见了张敏之,连忙上前:“叔父!”
  张敏之“嗯”了一声,回转身来,到了这里,他的精气神好了些,用柔和的目光凝视了一下,问着:“有事?”
  “叔父大人,的确有事。”
  “我们去书房说。”张敏之背着手,走向书房,二人一前一后,到了里面。
  到了里面,就把油灯点上了,又有仆人上了茶,退了出去,张敏之轻咳一声,坐在在了椅子上,盯着张攸之不说话,张攸之抿了抿嘴,说着:“主公建咒禁司,又任命妇人为官,这实是可虑。”
  说着,他就一一把这事前后说了,说着:“人主之道,是修治生民生业的大道,怎么就搞这些呢?”
  张敏之听了,望着窗外只是沉吟,片刻后,沉静说着:“你这话就不对。”
  张攸之一惊,问着:“请叔父指教。”
  “我曾经和你说过,修法必破家,所以你学的是儒术,又教你权变计谋,不想你天资过人,几乎毫不间滞就得了真意,才有今日之语。”
  “人主用道,是为了治政,在要能有利于基业社稷,就是有用的,就如五谷之外,还要药石辅佐,药石之外,又有小术可用,将军处事有方,这咒禁司原本就是朝廷正制,建之又有什么不对呢?将军又没有大肆抬举这些。”
  “我说的不是不能用,只不过是警惕防范而已。”张攸之听了,不由涨红了脸。
  张敏之笑了,凝视着蜡烛悠悠跳动的光苗,说着:“我先是学儒,又是学道,都不算纯粹,但是也正是这样,才能作局外观。”
  “众道有争,儒术自一千五百年前诞生,当时被斥为贱儒。”
  “三百年后以汉兴,罢黜百家,独占儒术,而汉制还是杂以王霸,不是纯用儒术。”
  “以后二朝卫、纪,儒道渐渐兴盛,排挤众学,成为正统。”
  “自开科举,普儒术,是王和儒共治天下矣。”
  听到这里,张攸之很是不安,说着:“是王和士大夫共天下。”
  张敏之站起身来,疲倦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郁,说着:“哪个士大夫不是儒士?”
  顿了一顿,又说:“到本朝,太祖开三尺剑,本以文武相制,士与爵相制,不想百年之间,三川堡之变,上下官员竟然切断粮道,使皇帝被俘,大将五十万尽没,胡人趁势入侵,不得不迁都避让,而有藩镇割据之事。”
  “这事中断了大燕天下气数,朝中士大夫实是其心可诛,而归根到底,实是儒道独大难制……与上古分封一样尾大不掉。”说到这里,张敏之住口不说。
  听到这里,张攸之心中冒着一大团火,一时谁也没有说话。
  只有外面鸟类回巢,偶尔几声,打破这寂静。
  许久,张攸之才勉强压住了心火,苦笑的说着:“我还不是纯修儒术,听了这话,也觉得心中冒火,叔父这话你以后不要说了。”
  “我知道,只是后世皇帝也罢了,大凡开国皇帝,无不是心有定数乾坤,都不用纯儒!”张敏之说了这话,也有些恍惚,说着:“我说多了,本意我就是指点你,若将军有开国之气,千万不可用纯儒争论,以免祸端。”
  “当然,二世之后,后世皇子没有这见识,也没有这底气,必是儒教独大之局,我家子孙就必专于儒术上进取,以免被这滔天儒道所排斥……你还记得杨鸣珂、董奕昕的下场不?”
  张攸之听了,全身一颤,抿了抿嘴,终于叹的说:“哎!”
第七十五章
想先诛(下)
  六月初,窗外,蝉声不断。
  王鸿毅背靠着硬椅,半眯着眼,听着虞良博的汇报,心思却渐渐飞远了,算了算时间,现在这时,就是前世遇到王子忽尔博了。
  也就是这次巧遇,建立了商道,并且给这个忽尔博知道了雷霆车的秘密,因此导致了胡人日后拥有攻城利器。
  这世,忽尔博还会不会来蜀中,来的话,会不会来这里呢?
  “……从上月赋税数额来看,文阳一郡,便已有所增长,各地赋税情况,亦有所提升,只文阳府城上月赋税缴纳,便较上一月多出一千五百两白银、布匹六十六匹,汲水县上月赋税情况,犹为突出……主公?”虞良博正低头念着赋税汇总,忽觉面前之人过于安静了,抬头一看,顿时嘴角微抽起来。
  只见面前这张书桌后面,之前还半眯着眼听着的人,现在已是靠在椅上,双眸闭上,似是睡着了。
  “主公?”复又轻唤一声,见对方仍无任何反应,虞良博只得无奈叹口气,虽然夏天炎热,但是也不至于这样吧。
  不再多说什么,而是站起身,拾起一旁王弘毅一件外袍,走过去给主公披上,这方收拾文书,欲转身离开。
  “良博,明日我打算去府城外三十里处那庄园视察,若有事情,你便差人去那里寻我吧。”身后突然传来声音。
  “主公打算在那里停留多久?”虞良博听到吩咐,脚步顿了一下,转过身,问着。
  王弘毅已直起身来,将身上那袍子向内拢了拢,说:“会呆上几日吧,府城目前情况稳定,事情不多,倒适合出去转转。这处庄园是早先我所建的私人庄园,算是私人进项一部分,建成至今,还不曾亲自去过,倒是有些疏忽了。趁如今机会,去那里看看,呆上几日,离府城亦不远,想必有事来寻还算方便。”
  虞良博细想一番,的确无不妥之处,只是提醒说着:“虽是如此,主公出行,还需谨慎,切勿白龙鱼服。”
  “这是自然。到时候,会带上一营护卫,一同前去。”王弘毅说着。
  既是如此,虞良博自是没什么好担心。
  “对了,上次让你注意的外族贸易,你可曾关注过?”王弘毅忽然问着。
  “主公提过之后,属下便令人去留意这方面事情了,一直未有相关消息传来,想必郡内并未有什么外族商队经过。”虞良博回答的说着。
  闻此,王弘毅沉默片刻,说着:“这便没什么事了。你先下去吧,从明日起,你便在府里先替我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吧,若有什么大事不能决断,便差人唤我回来。”
  “诺。”虞良博领令下去。
  次日一早,当王弘毅一身便服,在众护卫簇拥下向城外行去时,虞良博已坐镇将军府,处理起日常事务来,当然实际上不能说是处理,只是简单汇总,给出处理意见,等待将军回来统一批示。
  这次出行,王弘毅带上,是黑衣卫一营,共一百人,营正是贺益。
  这一行人,从穿着、装备来看,并不高调,只给人一种贵族出行感觉,路上并无事端发生。
  眼见这群人很快便出了府城,在那条直通庄园的大道上奔行。
  贺益这时候勒马,速度放满一些。
  “将军大人,是否需要小的派人通知大观园主事,到园门等候您的到来?”贺益来到王弘毅身边,轻声问着。
  “不必如此。视察庄园,自是要随意。”王弘毅所去目的,并非是为巡查庄园,不过既去了,自然不会放过巡查机会:“若让他们先得了消息,那到了那里,所看到的,反倒不易真实,明白否?”
  看贺益一眼,王弘毅说着。
  贺益点了点头,就不再多说话。
  骑兵继续前进,目的地,正是大观园,回味着这名字,王弘毅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轻笑来。
  这名本就是他一时恶趣味所起,只是不知这里的庄园,改名后是否还和前世一样。
  这一世,王弘毅置下的私人庄园,已经有多处,大多交于两位夫人打理。
  只有这庄园,是唯一一处直属他处理的庄园。
  不仅不曾划到两位夫人名下,平日来的打理事宜,更是交给自己提拔起来的几个主事来处理,不曾假于他人之手。
  宋心悠曾对这庄园进行过探问,只被王弘毅以公事为由敷衍过去。
  虽然非常重视,但是自建成之日起,王弘毅还不曾亲自去过,这次前去是第一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