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316

  吴笙游微微一笑,“见过黄昏身边的权氏么,媚态天生,实乃人间极品,所以我现在对朝鲜美女很是期望,王爷若是有兴趣,待熬过这一场大战,待我大明打下瓦剌和亦力把里后,奴儿干的亦失哈极有可能出兵朝鲜,下官愿和王爷一起饮马鸭绿江对岸!”
  失捏干哈哈大笑,“狗日的读书人,嘴才挑喃。”
  黄观咳嗽一声,有点尴尬。
  黄观不是个好色的人,他有更大的追求,要不然丧妻十多年了,也不会一直不续弦,当然,只是没娶而已,不代表没有暖床丫鬟。
  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人,又有满身才华,真不缺主动暖床的好姑娘。
  主动暖床,好姑娘。
  这话很矛盾。
  但确实是这样,男人有时候真可以靠才华和魅力征服良家闺秀。
  失捏干醒悟过来,道:“既然瓦剌来了,想必一场攻守战少不了,还请黄使明示,这一次攻守战我们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黄观犹豫半晌。
  吴笙游笑道:“基本的战略目的,肯定是死守,但是黄使有个想法,他认为当下这个局面,是黄昏帅军北伐缓步徐进造成的,而且是故意造成的,就是为了让瓦剌放弃游击主动和大明决战。”
  黄观微微颔首,“我确实有点认为我那侄儿帅军在瓦剌区域进展太慢,是故意用顺平和延平作为诱饵,设一个局,逼迫瓦剌大军和大明雄师决战。”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战略目的就要仔细斟酌。
  主要是诱饵。
  如果顺平是一个诱饵,那么顺平要如何做才能让瓦剌上钩?
  如果是坚不可摧。
  那么瓦剌就会放弃。
  可若是一击即溃,那么瓦剌就会警惕,且顺平若是一击即溃,延平那边的黄福和马儿哈咱若是也没能守住,那么顺平长平沦陷后,瓦剌作用这两大城市群,很可能改变整个关外的局势。
  所以又不能一击即溃。
  也就是说,顺平和延平要做到是一块肥肉悬在瓦剌大军的面前,欲得而不得之间,同时这两座布政司里还要有足够分量的人存在,才能放松瓦剌的警惕之心。
  千万不要小看马哈木。
  失捏干听黄观这么一说,很快领悟,沉吟半晌,“难怪黄使不撤,你是要以身犯险来给这个诱饵加一个逼真的效果。”
  又道:“其实这个不难,咱们顺平周边形成的城市群中,到时候瓦剌大军逼近,我们可以战略性的放弃几个城市,最后在撒儿都鲁周边形成最后的防线,将瓦剌大军拉扯在这防线里,然后再看情况,如果瓦剌咬钩了,一切好说,如果瓦剌不咬钩,那么就继续放弃城市,最后只剩下撒儿都鲁,如此一来,瓦剌看着唾手可得的顺平布政司,肯定不愿意轻易放弃,有可能全力攻打,而这个时候,北伐大军从后包围过来,就可以逼迫瓦剌和我们进行大决战。”
  黄观笑道:“这几年,顺平王殿下的书是真没白读,如果当年阿露台也能如你这般饱读我大明书籍,只怕当年的战事还要绵长多年。”
  读书人说出这样的话,对失捏干是极大的褒扬。
  失捏干哈哈大笑。
  爽。
  早知道读书是这么爽的事情,老子——嗯,说干就干,老子要给儿孙铺路,让他们全部都去大明的国子监太学读书去!
  藩王世子们去读过太学,有问题?
  吴笙游起身,“那顺平就有劳两位了,我得去一趟延平,黄福必将不是黄观,他很可能领会不到黄昏的意图,所以得去一趟。”
  黄观哈哈一笑,也不戳破吴笙游那点小心思。
  这货就是贪生怕死。
  黄福好歹也是当个行部尚书的人,官场多年老油条,也是关外数年,延平那边一旦发现我黄观留在了撒儿都鲁,岂会不明白意图。
  咳嗽一声,“你过去延平后,可以告诉黄福,若是瓦剌迟迟不咬钩,在雨季之前,必要时刻可以全线放弃延平,如此一来,顺平作为孤岛堡垒,就不信瓦剌会不动心。”
  吴笙游大惊,“这……太冒险了吧。”
  黄观哈哈一笑,“我对撒儿都鲁这座城市有信心,也对我那个不成材的侄儿有那么一丁点的信心。”
  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撒儿都鲁是侄儿打造出来的钢铁城市,只要失捏干一心想守,应该问题不大。
第1056章
两瓶毒药!
  叶尼塞河分支的乌斯河畔,大军陈列,旌旗如林。
  这个地势有点危险。
  纵观沙盘,叶尼塞河形成了一个半圆,乌斯河则给这个半圆加了条横线,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圆圈,像一个大写的G,只剩下一条向东的出口,若是被瓦剌大军占据向东出口,大明雄师将形成背水一战的困境。
  但黄昏提出在此驻军之时朱瞻基没有反对。
  雄霸更是拍手称好。
  这看起来是个险地,是将自己置身于危境之中,但以大明雄师的兵力,瓦剌大军不可能扎紧那个向东的唯一出口。
  如果瓦剌对自身没有充分认识,无法抗拒这个诱惑,选择在这里决战的话,自然最好——战争嘛,从来就没有十八九稳的事情。
  你要引诱瓦剌决战,就得给他们希望。
  所以大明雄师在这里驻军,这一停留就是半个月之久,就是看瓦剌会不会上当,然后马哈木终究算的上一代枭雄。
  也许动心过,但没上当。
  毕竟这个圈套实在是太简单了,又没到雨季,就算利用地势包围了大明雄师,大明雄师也可以用火炮和火铳轰出一条路,然后实现反包围。
  所以从始至终,瓦剌大军在这片广阔天地间游曳,但绝对不靠近大明雄师,只是寻找机会拨出大明雄师分派出去的大量斥候。
  大明雄师的斥候伤亡不少。
  但也得到了大量消息。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信息都是影响战争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以黄昏他们很快得到了消息:鄂毕河流域的瓦剌堡垒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幼,瓦剌的有生力量已经拉出去了。
  这很正常。
  不过瓦剌主力在哪里,斥候一直没侦查到。
  但可以确定,在驻军周围数百里内,肯定有一支瓦剌主力,要不然派出去的斥候死伤不会如此之大,但有多少人,无法确定。
  这就是漠北的顽疾所在。
  朱棣五次北伐,为何在后世褒贬不一?
  一则,确实把漠北打残了。
  二则,有的人则认为是穷兵黩武,没能打到真正的战略目的。
  后者观点,不是因为朱棣无能,实在是漠北这群牧民组成的军队太能跑,漠北这片区域又太广阔,一旦跑起来,大明雄师根本找不到敌军主力。
  何况每到入冬下雪后,大明军队的后勤就要承受无比巨大的压力,不得不从关外撤回关内,也就是说征服漠北的窗口期只有晚春到深秋这几个月而已。
  哪朱棣还打个锤子。
  但朱棣还是打了。
  而且也确实把漠北打残了……这就导致了后金的崛起。
  所以说朱棣北伐褒贬不一。
  ……
  ……
  瓦剌,漠北最后的倔强。
  黄昏站在沙盘前,身边从前军和友军过来的朱瞻基和雄霸两人,北伐三巨头神情凝重,因为接下来这一场议论关系北伐大军的走向。
  黄昏盯着乌斯河流域附近,问道:“雄霸,如果是你,发现敌人走了一着庸手,来到乌斯河流域,形成了背水一战的困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都不愿意汇聚主力进行大决战,会是什么理由让你放弃这个机会?”
  雄霸沉默了一阵,“比打败北伐雄师更大的目的!”
  关键是……老子也不傻。
  虽然你主动进入这个半圆的死地,但有点自知之明就知道,北伐大军兵力雄浑,要想利用这点地势全歼北伐大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不排除会有小战事发生。
  因为再这么着,全歼北伐明军的诱惑是无人能够抵挡的,也就是说,自己会试探着进攻一次,瓦剌也一样,肯定会按捺不住,只不过在等机会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