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1316

  于是微微颔首,“此事事关重大,容朕思考些许时日,到时候朕再找你商议此事,你可以有个心理准备,朕至少可以容许你的时代商行就算因为某些原因倒闭,也只让主要负责的人承受错误的代价,没有责任的人,都可以不受牵连,朝堂绝不会侵吞他们一分一毫的财产。”
  如果黄昏将时代商行去黄化,自己必须配合这一点。
  如此一来,将来就算自己驾崩前要弄黄昏,也不会让时代商行影响大明经济的运转,自己也不会束手束脚,从某方面来说,黄昏这是相当于老虎在老虎面前露肚皮。
  示弱。
  直白一点:黄昏此举,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一个掣肘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表达出一种他不会危害社稷和天家皇室作对的忠心。
  朱棣自然要全力配合,也因为如此,朱棣越发信任黄昏。
  黄昏也不意外,朱棣会配合在他意料之中。
  将话题拉了回去,“但目前的隐患还不止这些,还有个事,明教的高层虽然都被咱们‘招安’,可明教教徒毕竟众多,如何安置他们一直是个问题,这些年因为明教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导致各地的治安出现问题,屡见不鲜,所以微臣想把这个隐患解决了。”
  朱棣眼睛一亮,“这个问题要解决。”
  天子最怕的就是民间游手好闲的人太多了,因为这样的人为了活下去,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比如刘邦、韩信,甚至老爹朱元璋也是这样搞事情的。
  不管有没有这个造反的土壤,能将危险扼杀在源头始终是好事。
  再差,也能减少平叛带来的军事和经济损失。
  何乐而不为。
  于是急忙问道:“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了么?”
  黄昏点头,“微臣这些年其实一直就有计划,而且也在实施,不过这个事比较敏感,鉴于长平事件,微臣不敢擅作主张,所以先来请示陛下。”
  朱棣哦了一声,“怎么,涉及到你的蚍蜉义从了?”
  都是聪明人,说话更轻松。
  黄昏笑道:“是的,当初在京畿招募的五十人蚍蜉义从,其实都是明教教徒,然后由从南镇抚司致仕的赵芳生、苟布、张凤阳三人统帅,这其实是微臣的一个实验,事实证明,微臣这一步没有走错,那五十人如今是时代商行最有力的安保力量。”
  甚至在纪纲的叛乱中还发挥了巨大作用,要不然老子就凉凉了。
  朱棣心中一惊,“你该不会是想在全国所有州府成立蚍蜉义从来拱卫时代商行的运转罢,你是不是想多了?”
  少年人,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
第1024章
明牌!
  黄昏笑了,“微臣这是有多不相信地方治安,才会需要在全国州府成立蚍蜉义从来保护时代商行,是这么想的,关于中南半岛乃至于以后在其他国外疆域,时代商行可以利用商业活动,开发他们的矿产资源,到时候肯定需要武装力量的拱卫,毕竟国外的疆域,终究会有人才的出现,为他们的同胞寻求更公平的生存环境,这是历史的必然性,我们没办法扼杀。”
  要不是我提前摆平黎利,你那个最宠溺的太孙就把交趾给弄丢了。
  继续道:“所以有时候,武装力量很重要,微臣一直认为,要让中南半岛乃至于大明国外的其他疆域的百姓和政权听话,两个手段:金钱和大棒。”
  “金钱么,自然是时代商行为主,大棒,肯定是以陛下的大明雄师为主,但时代商行在国外开展活动,肯定得保证商行人员安全,以及产业安全,所以蚍蜉义从必不可缺。”
  朱棣听得有点懵。
  金钱、大棒?
  还有这种操作……转念一想,这个操作其实不算第一次出现,以往中原王朝对待偏远地区,可不就是这样。
  先在政策上给你甜头。
  如果不听话,那就发兵来打到你听话。
  但这种事大明雄师办不了?
  黄昏笑道:“大明雄师当然是作为大棒的主体,不过有些时候,官府出面影响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蚍蜉义从来当这个恶人了。”
  顿了一下,“一如陛下成立西厂一样,性质上,都是干这些事的。”
  朱棣想了想,“如果仅仅是中南半岛、日本朝鲜、西域什么的,我大明雄师有这么多人,也可以再设立一个兵种,何须你组建蚍蜉义从?”
  黄昏不假思索,“蚍蜉义从,主要是海外!”
  朱棣哈哈一乐,“黄昏啊黄昏,你小子是不是想太多了,目前海外有多少邦国,朕比你清楚,有些小邦国,根本没必要驻军就能解决掉的。”
  黄昏也是无语。
  朱老板,你知道的那些邦国都在亚欧非这一块,美洲呢,澳洲呢……
  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不过朱棣接下来的话让黄昏大感意外,“不过你说的有道理,有些事官府是不好出面,这样,朕可以允许你建立蚍蜉义从,但蚍蜉义从的最高层中,必须有五军都督府的人。”
  黄昏大喜过望,“好。”
  这个可以接受。
  朱棣继续问道:“准备建立多少人的蚍蜉义从?”
  黄昏说出心中的构想:“在境内,招募明教教众五千到八千人,这几千人作为蚍蜉义从最精锐的队伍,将来会以五百人为一军,遍布大明外扩的疆域之中,保证时代商行乃至于大明官府的商业活动,嗯,也包括军事支援。同时,会在中南半岛那边招募三万人左右的蚍蜉义从,说句难听点的,他们就是凑人头当炮灰的,不过因为那边人力资源便宜,不能浪费罢了。”
  朱棣呵呵一笑,“漠北呢?”
  黄昏就知道朱棣会问这个问题——漠北牧民组成蚍蜉义从,就和朵颜三卫一样,作为天子,朱棣肯定忌惮此事。
  笑道:“漠北的人么,陛下可以将他们征召入伍,去打西域。”
  朱棣大笑起来,“准了!”
  话音未落,一个小内侍小碎步进来,“陛下,汉王殿下在殿外等宣。”
  朱棣挥手,“宣。”
  ……
  ……
  朱高煦有些烦躁。
  老三的后事,他象征性跑了几天赵王府后,就不想去了,而天天呆在父亲给他选的汉王府里,又坐卧不安。
  心里有鬼。
  长平的事情虽然是老爹一手布局的,但老三去长平多少有自己怂恿的因素,如果自己不怂恿老三去,以老三的性情……
  还是死去。
  还是会死。
  但那样就和自己没多少关系了。
  虽然自己也会伤心也会愤怒,但至少不会内疚。
  朱高煦不是冷血。
  朱高燧的死,他是发自内心的伤心,当初找朱棣要杀黄昏,也是出自本心的真情实感,想要给三弟报仇。
  不止是三弟。
  哪怕是老大被人杀了,朱高煦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报仇。
  因为我们是兄弟。
  我们之间相互斗个你死我活,那是兄弟之间的争斗,但绝对不容许外人欺负到我兄弟头上,这是作为天家皇室的傲气。
  现在倒好,三弟死了,黄昏还逍遥法外。
  关键是父皇没有惩处黄昏的意思。
  这让朱高煦很内伤。
  也很扎心。
  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死在了黄昏手上,父皇是不是也会如此?
  不过真正让朱高煦烦躁的,还有个更大的原因。
  老三和自己其实一直在搜集老大的笔迹,而根据从赵王府那边得到的线报,老三在去追击时,曾让王府长史顾晟送东西回顺天。
  朱高煦分析了很久,觉得老三让他最得力心腹顾晟送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寻常玩意儿,很大概率是一封伪造的书信。
  老大的书信!
  因为只有这样,老三在杀了黄昏之后,还能把老大也拉下马。
  只是结局万万没想到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