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1316

  伸出手,在桌子上画了个不规则的圈:“以前,咱们大明的疆域是这么大。”又在旁边画了更大更不规则的圈:“现在,咱们大明的疆域是这么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陛下的子民已经成倍的增长,意味着外面的铜铁矿也在成倍的增长,有人口就有赋税,再加上货币改革后大明宝钞成为经济载体,因此而从中南半岛那边敛聚大量金银,这个金银咱们就放在国库了吗?没意义啊,放在那里不用,那就是一堆废铜烂铁,我们得把它用起来,让它流通起来,这样才能循环产生更多的价值,所以在未来十数年甚至数十年间,大明打造一支全世界最强的海军,绝对没有任何经济上的问题,至于钢铁需求,这也不是问题,只不过当下的困境是运输成本,所以我们有必要先集中力量建造十二艘钢铁战舰交付给郑大监,让他出海,然后把郑大监淘汰下来的大船,用作运输,去中南半岛那边将开采的铜铁矿,或者是锻造好的钢铁运输回来,满足军器院和海军那边战舰修造的需求。”
  朱棣略有心动,不过作为君王,这种涉及国家根本的大事还是要长久思考,道:“此事再议吧,至少你得先让我看到你打造出来的战舰,确实有制霸世界所有水师的实力才行。”
  世界很大……
  大明虽然禁海,但大明是有世界堪舆图的。
  要想制霸全世界,这样的水师该是何等强大才行——当然,朱棣其实想多了,哪怕现在不弄钢铁战舰,就郑和的舰队,也已经是世界第一。
  没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明朝禁海,清朝闭关锁国。
  如果大明从现在就开始打造进入蒸汽时代的钢铁战舰,进而制霸全球海权,阉割欧美的经济、军事,那么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了。
  黄昏嗯了声,“关于战舰,我有比较详细的策划文案——不过我不是专业的,所以我只是策划写下我能想到的关于战舰各个功能的设计大概,至于真正的设计和修建,还得造船厂那边的专业人士,明日我着人送到陛下那边,还是给郑大监?”
  朱棣想了想,“给朕罢。”
  黄昏颔首,“关于十二艘钢铁战舰的修造,其中要涉及到动力问题,肯定不能采用人力和风力了,这事我有个好消息,等下带陛下和郑大监去亲眼目睹我这个跨时代的杰作,当下还有个问题,就是十二艘钢铁战舰的修建,必须未雨绸缪,在设计图没出来之前,先行成立造船厂,按照我的想法,工部那边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造船厂事宜,并在天津、威海和广州新成立三个造船厂,设计图纸一旦出笼,三个造船厂各自负责四艘,迅速启动工事。”
  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置设威海卫,原为文登县地,永乐元年建城,加固城池,取名威海,名寓“威震东海”之义。
  天津,原名直沽,后改名海津,建文二年,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广州那边,随着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
  在这三个地方建立造船厂最合适不过。
  朱棣闻言颔首,这小子确实有能力,估摸着早就在策划这件事,并且斟酌过具体情况,否则哪有如此完善的计划,连造船厂的厂址都选得如此合情合理。
  问道,“不用风力和人力,那才用什么作为动力?”
  黄昏笑道:“陛下还记得微臣给你说过的火车么,这个项目微臣的时代商行其实一直在进行之中,只等成功,就交付工部,由工部主责,在我大明疆域之内广开火车轨道,然后建造火车,微臣的设想,火车和钢铁战舰一样,都采用微臣设计的那款动力设备。”
  朱棣眼睛一亮,“有结果了?”
  黄昏起身,哈哈一笑,“当然有结果了,陛下请随微臣移步,今日就让两位看看这惊世骇俗必将影响整个世界的旷世杰作,微臣断言,此物一出,我大明必将卓然他国百年岁月!”
  说到这里,黄昏热血沸腾。
  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的最强代表作,在十五世纪出现,并且列装投入实际运用,超越西方的可不是百年而已,而是整整三百多年。
  大明将率先进入蒸汽时代!
第1013章
蒸汽机问世!
  来到顺天城外,朱棣和郑和也是第一次来黄昏这个冶金工坊,嗯,现在叫冶金厂了,早些时候,黄昏就为了摆脱传统工业小作坊的不好印象,所有工坊一律改名为厂。
  蒸汽机的研发厂,就在冶金厂旁边。
  方便双方沟通交流,蒸汽机那边需要什么性质的钢材,冶金厂这边就全力投入去研发,也省去了材料运输的环节。
  实际上也不规范,比如冶金厂,其实也在炼钢。
  没办法,这些东西对于黄昏而言,他也不是专业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提出理念,拿钱办事,剩下的交给专业人士。
  冶金厂和蒸汽机厂相对这个时代而言,规模极大。
  人口密集的情况下,在周边形成了小乡镇,让朱棣和郑和意外的是,顺天时代商行的负责人为了方便这两个厂的工人,竟然在这边开设了时代银行的门面,方便大家存取钱。
  不止如此,时代商行甚至还出钱出人,在这边修建了医馆、私塾,开设了火锅店,按照黄昏的解释,这两个厂的员工不用进城,就能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甚至一条龙服务到驾鹤西游。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朱棣暗郁的心情好了许多,看看,看看,我大明虽然不断的对外战争,但在国内始终繁荣昌盛,历史上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是老子朱棣的对外战争没输过!
  这就很牛逼了。
  在蒸汽机厂负责人的引领下,黄昏几人慢慢走向厂房,沿途听着那位负责人叫苦,说人才远远不够,几乎所有人都严重缺乏休息。
  黄昏也无奈,“扶摇会馆那边人才汇聚速度远远赶不上我们人才的需求速度,这个没办法,这是发展初期的阵痛,熬过去就好了,所以你们想办法老带新,尽可能的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人,以后这些人才还能继续去研发我设计的其他机器,要不然就靠固有的人才,根本不可能满足需求的。”
  朱棣见状也在深思。
  官场人才不够,民间人才也不够,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国内的人才一直在不断的发掘启用,这都赶不上需求,那就想办法引进外邦人才。
  比如赛哈智这样的人,不也对大明忠心耿耿么。
  这个可行。
  也就是说,下一次郑和出海,得让扶摇会馆的人跟着去,或者说不用郑和出海了,明天就着令相关部门,由扶摇会馆的人主责,派出大量人手去中南半岛、海外邀请人才回国。
  反正有的是钱。
  走进厂房,看着眼前那个庞然大物,朱棣隐然间有种第一次去九迭河发电站的感觉,坐在眼前的是一堆钢铁巨兽,更是希望,也是理想。
  因为昨日早就吩咐过,锅炉里的水早就烧开了。
  黄昏一声令下,旁边几个工人迅速打开门阀,往里面疯狂的铲入煤炭,然后旁边的人则用人力鼓风机疯狂扇动。
  火焰骤然沸腾炽热。
  随着蒸汽的出现,随着蒸汽机衔接件在蒸汽的推动下开始做活塞运动,黄昏眼里不知不觉噙起了泪水,蒸汽机竟然真的成了!
  虽然受限于冶金工艺,这个蒸汽机的寿命和性能远远不如后世,但能满足需求就是最大的成功,以后随着运用的需求,它也会不断的被改进优良,是几百年间最主要的动力设备。
  而率先拥有蒸汽机的中国,领跑世界的情况下,将会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它也能保证中国一直领先于全世界。
  在这十五世纪的永乐王朝,在今天,世间第一台蒸汽机正式问世!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何其震撼。
  而开创这个里程碑,将被后世人永远铭记的人,是我,一个叫黄昏的人。
  黄昏,在封建时代一个多么不详的名字。
  但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黎明。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这个蒸汽机的大小和功率,大概能供火车使用,就算是火车,也最多四五节车厢,不过这并不是问题,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技术,在钢铁战舰的需求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技术造出能驱动钢铁战舰的蒸汽机出来。”
  万物总有个起点。
  你不能一来就按照最高标准来。
  万丈高楼从地起嘛。
  感受着火炉的炽热,感受着蒸汽的炙烫,朱棣的心也火热,看着蒸汽机衔接件不断的做活塞运动,略有不解,“就这,能驱动钢铁战舰?”
  黄昏摇头,“当然不能,蒸汽机只是提供动力,真正让钢铁战舰前行的,还是安装在舰尾的巨大叶轮,这是个很复杂繁冗的过程,需要造船厂那边的人根据我的设计理想不断的实践、改进,等到真正可以使用的时候,再生产试用,如果可行,则真正启动钢铁战舰计划,我估摸着,大概还需要一年左右,其实时间正好,因为蒸汽机这边,也差不多要这么多的时间,来根据钢铁战舰的计划研发出匹配动力的蒸汽机。”
  蒸汽机是造出来了。
  但要运用到火车和战舰上,还需要时间去摸索,这一步其实已经不算难了。
  最难的地方已经过去了。
  其实最难的是冶金厂那边,要生产出满足蒸汽机性能的钢铁,几乎是要经历上千、上万、甚至十万次的试验,在无数次失败中累计经验,最终锻造出能满足需求的特种钢。
  这还不是完全满足,是勉强满足。
  所以当下蒸汽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都不会太好。
  朱棣点点头。
  他终于知道黄昏的钱用到哪里去,别看眼前这一堆钢铁巨兽似乎不算太庞大,但朱棣可以想见,也许要十个百个同体积的金子,才能堆出眼前这个巨兽。
  而这个机器对黄昏个人而言,并没有加强他个人的势力。
  如果黄昏用这些钱去经营蚍蜉义从,将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他没有——朱棣是真的相信黄昏了,这样的臣子,自己为什么还要猜疑他?!
  大可不必了。
  黄昏继续道:“老实说,这个机器……嗯,因为是用蒸汽产生的动力,就叫蒸汽机吧,其实我在多年以前就开始准备了,能在七八年间研发出来,耗费的钱财我都不敢去算,至少几十万两甚至百万两银子是有的。”
  所以老子其实也很穷的好么。
  不过值得!
  在十五世纪,以一百万两银子的代价,也就是七亿软妹币的购买力造出划时代的蒸汽机,怎么看都是赚到姥姥家了。
  其实这个东西的原理并不复杂。
  关键是开放思想想得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