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6/1316

  朱棣却已经知道那个他最不愿意听见的答案,一瞬之间,双手轻颤,眼角泪光晶莹,颓然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目光空洞。
  沉默,长久的沉默,乾清殿里落针可闻。
  许久许久,朱棣才声音沙哑的问黄昏,“是你杀了我燧儿?”
  黄昏摇头,“殿下自戕于阵前。”
  朱棣凄凉一笑,“自戕?!”
  笑话了。
  老三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个当父亲的会不了解,他怎么可能自戕。
  深呼吸一口气,无力的挥挥手,“来人,将长平布政司使黄昏押入诏狱,听候发落,着人去将郑和召回来,朕要见他。”
  此时此刻,朱棣内心悲凉万分,身心都陷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尽悲伤之中,暂时不想见到黄昏,吩咐之后,立即起身,“朕想静静,今日之内,不见所有臣子。”
  站在殿外的康宁急忙给护卫使眼色,“快去。”
  护卫一愣。
  不是您老说的要慢一点给陛下时间么,怎么现在又催促我们了。
  急忙入殿。
  康宁也是无语,先前让你们慢一点,是担心陛下暴怒之下直接把黄昏杀了,现在只是将黄昏押入诏狱,说明咱们这位陛下终究还保存着理性,你们这些护卫动作自然要快一点,免得惹得陛下的愤怒,遭受池鱼之殃。
  护卫押送着黄昏出殿,黄昏对康宁微微点头,轻声道:“康大监,擅作主张一次罢,着人去应天将娘娘请来。”
  这种事情夫妻俩一起面对,要好过于朱棣独自承受丧子之痛。
  康宁点头,“黄使放心。”
  待黄昏下去后,康宁立即唤来一位内侍,叮嘱他:“你迅速去走一趟,不论郑大监病情多么严重,你们就是用轿子抬,也得把大监抬回来!”
  这是陛下口谕。
  那内侍不敢丝毫怠慢,急忙去了。
  安排好这些事情,康宁这才急忙去追上朱棣,却也不敢跟得太近,距离朱棣五六米的位置后,就示意大家缓下来,悄无声息的跟在后面。
  帝王悲伤,哪能容许你这些小宫女小内侍看见。
  但朱棣却忽然驻足,回首看向康宁,“着人去将赵王殿下迎进城来,送到朕给他选的赵王府邸里,之后禀报朕,朕要去看看吾儿。”
  康宁急忙又吩咐人去办。
  ……
  ……
  顺天府的锦衣卫诏狱,规模不大,但关押点人还是没问题,出了乾清殿没多远,因为大伤之后身体状态不好,如今在锦衣卫任职北镇抚司镇抚使的薛禄带着人上前交接,听护卫说只是将黄昏押入诏狱后,薛禄松了口气,示意两名缇骑一左一右看押黄昏——当然,是做个样子。
  薛禄走在一旁,问道:“老弟,你这是怎么回事,你可是长平布政司使,虽说不管军事,但那边好歹是你的地盘,怎的还让赵王殿下在那边出事了。”
  黄昏笑了笑,“没办法的事情,兀良哈才战败不久,到处都是游曳的残兵,其实这股残兵凝聚在一起也是很强的力量,赵王殿下还是轻敌了。”
  不管是谁,黄昏都不会透露一点口风。
  这事太重大了。
  哪怕是妻子徐妙锦那边,黄昏也会笃定朱高燧的死是兀良哈残兵导致的。
  反正和我黄昏没关系。
  我最多就是个驰援不及或者调停无力的失责之罪,大概就比郑和的责任大那么一丢丢——朱棣要是用这个理由来杀我,那他就配不上永乐大帝。
  薛禄因为之前和纪纲的冲突之后,黄昏之间其实关系不错,只不过这一两年一直在养伤,也就是入冬之后才被启用任职为北镇抚司镇抚使。
  这大概也是他今后的仕途终点,最多就是赛哈智回西域后,薛禄升任锦衣卫指挥使。
  闻言叹气,“这里面的一团乱麻,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还请老弟你理解,陛下的旨意是将你押入诏狱之后发落,不过锦衣卫北镇抚司这边还是需要提前准备一下,所以等下到了诏狱,还请老弟你详细说一下赵王殿下薨天的过程,方便陛下询问起来,老哥我能有所应对。”
  黄昏点头,“这是自然。”
  薛禄显然不是一个没能力的人,很快反应过来,又低声道:“和你一起回来的人,大概也要受点委屈了,老弟你不会为难我吧?当然,你放心,你们在诏狱绝对不会受到刑罚逼问。”
  黄昏嗯了声,“可以,和我回来的人其实不多,官吏之中就一个谢客,然后大多是长平千户所的士卒,以及朱阳麾下一个叫庄猛的百户。”
  都是朱阳的心腹。
  何况这些人都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脉络,锦衣卫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薛禄立即对跟在身后的缇骑道:“赵王殿下的灵柩,皇宫那边应该会有人安排接手,等他们接手后,你带人去将护送灵柩的人全部带回诏狱,另外,郑大监可能也会马上被宣召回来,等郑大监被宣召回来后,将郑大监的人也请到诏狱。”
  薛禄能力和眼光都有,知道陛下肯定要仔细审查,所以不敢遗漏任何一个细节,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敢惹陛下不快。
  而且薛禄也相信郑和会配合他。
第1001章
父子再见,阴阳两隔
  赵王薨天,灵柩入城。
  当然得风风光光。
  然后……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以应天为中心向整个大明疆域扩散,至于赵王薨天的原因,各说各样,主流说法是战死沙场和卧病不治。
  应天行部在懵逼了一阵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藩王薨天,这个皇家葬礼必不可少。
  而应天这边因为没有宗正寺的人,所以行部这边准备事情难臻完美,一些细节方面的补充,还是需要向朱棣请示。
  问题在于迫于人才压力,顺天皇宫又在收尾阶段,所以行部没有左右尚书,只有一位行部左侍郎在主持大局。
  而这位行部右侍郎李庆,其实资历很浅。
  洪武年间的进士。
  现在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出任实权官职很少,以前一直在工部,黄福和郭资从行部调到其他地方,黄观去了鞑靼撒儿都鲁后,李庆便来行部担任右侍郎。
  能力倒还不错。
  反正行部这边的事情,他做得无功无过。
  办事就是一个字:稳。
  是以得知赵王灵柩入城后,李庆本着不得罪朱棣的想法,按照一位藩王的最高礼仪开始办事,尤其是选墓址一事,分外谨慎。
  做事归做事,包括李庆在内的行部所有官员,都觉得要变天了。
  官场上的人没几个愚蠢。
  长平那边的不对劲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好了,藩王朱高燧死在长平,接下来只怕黄昏也要遭受牵连,同时恐怕时代商行也要被清算。
  一时间行部这边参与到时代建筑的官吏们忐忑不安,深空投资到时代建筑里的钱打了水漂——暗涌之下,几乎整个行部都在希望黄昏能度过这个难关。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
  为利所驱。
  ……
  ……
  皇宫内,朱棣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的坐着。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唢呐吹不出的悲伤。
  朱棣坐在那里,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
  他什么也不愿意去想。
  也不想动。
  就想一个人这么安静的坐着,在这一刻,他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这整个世界,他就只是坐在寂寞里的一个丧子的父亲。
  一个小内侍匆匆赶来,低声对康宁说了几句。
  康宁挥手示意他下去。
  看了看房子,还是决定不打扰陛下。
  得等陛下自己走出悲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