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1316

  那人回道:“是的,不过奴婢看了,这并不是说这四五百人来历不明,实在是范文端先生执掌布政司时事务太过繁忙,户籍管理的部门又人手有限,整个长平布政司区域,至少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没做好户籍记录。”
  郑和心中了然,这确实怪不得范文端。
  一个他经手长平布政司只有半年,已经累死在案牍之上,另一个长平战乱之后,还有很多残兵在游曳,没法做户籍登记。
  而且这事还有个后遗症。
  因为战后很多人到处跑,所以最终下来,恐怕布政司这边的户籍上面至少会有数千人没有信息,要完善这个工作还有几年时间。
  想到这郑和道:“这件事你去找刘絮和谢客,让他们接手过去,等这四五百人的户籍信息核对下来,让他们越过布政司,直接呈报顺天。”
  那内侍略有犹豫。
  老实说,他觉得郑和这句话不妥,郑和虽然是大监,官职高位,但还没有插手地方政务的事情,如此绕过了布政司使黄昏,容易受到非议。
  郑和摇头,“黄昏会感谢我这么做的,下去罢。”
  黄昏当然要感谢我。
  这样一来,这件事就直接绕开了他,也不会被人说闲话,更不会有人拿此做文章,陛下更不能用这个事来查他。
  不过片刻之后,那内侍又回来了,“大监,刘絮和谢客两人推了,说长平这边人手实在紧缺,没办法做这个事,而且他俩现在确实忙的一塌糊涂。”
  郑和讶然,“有这么忙?”
  那内侍苦笑道:“确实很忙,赵王殿下在长平做的事……唉,实在是不知怎么形容的好,当下布政司这边在全力善后,尽量的安抚兀良哈牧民,纵然重新发放了那些被抢的粮草,可一夜之间,拿到粮草和牛羊之后离开长平的牧民,也有数百人了。”
  赵王殿下这么一折腾,长平布政司这边丢失的民心极多。
  后续还要继续善后。
  所以刘絮和谢客带着一众吏员,忙得焦头烂额。
  郑和也唯有苦笑。
  这个没办法了,赵王这一次做的事确实让人无语,想了想,“这样,你们留下五十人,让布政司这边派一个人教会你们户籍核对的操作和方法,你们来核对这四五百人的身份信息,要抓紧时间,核对完毕后迅速呈递结果到顺天来。”
  那内侍急忙下去安排。
  说曹操曹操就到,同样忙碌了一整个通宵的黄昏红着眼睛进来,笑道:“郑大监如此善解人意,我理应感激不尽,大恩不言谢了,不过有个问题,郑大监的人中,有会本地话语的人么。”
  郑和一愣,“好像没有。”
  黄昏呵呵一笑,“那我给你留个翻译,让阿如温查斯跟着他们去审查户籍信息,郑大监你觉得如何,当然,你要是觉得人选不行,我就另外给你找人。”
  郑和沉默不语,眼神略微犀利的看向黄昏。
  有点恼怒。
  黄昏的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就是怕自己的人查出来什么,阿如温查斯可以负责灭口,黄昏这样的举动,纯粹是在挑衅。
  但郑和没有发作。
  他其实知道黄昏担心的很有道理,如果真查出了什么,大明的震荡之大,绝非是死一个黄昏这么简单的事情。
  整个延平、顺平、长平布政司都要推倒从来。
  不止于此。
  还有交趾布政司,以及时代商行。
  而时代商行现在牵扯之大,不敢相信,几乎深入到了大明的每一个行业——甚至于医疗改革司、货币改革司、农业部、道路司、君器院都要伤筋动骨。
  最重要的,也是郑和最在意的,黄昏一死,钢铁战舰成为泡影,海军也会夭折。
  郑和深呼吸一口气,“可以。”
  忍了。
  不得不承认,黄昏这小子从来到长平布政司后,就开崭露锋芒,不再是以前那个以逸待劳后手制人的黄昏。
  他像一柄剑,开始出鞘。
  而且郑和也明白,大明没有让黄昏篡位的土壤,所以黄昏这柄剑虽然出鞘,伤的绝对不会是国家社稷——也许会伤皇权。
  但郑和相信朱棣,也相信这对君臣可以处理好彼此的关系。
  世间岂有朱棣不能掌控的剑?
  那真是笑话了。
  所以……
  让这柄剑出鞘罢,让它去一剑光寒十四州!
第997章
皇弟爱幺儿
  黄昏坐下,“赵王殿下那边我已经处置妥当了,还好气温不高,多装了冰块,又用棉絮包裹,应该能坚持走到顺天,不过到时候恐怕不会那么体面好看,所以大监你要提醒下陛下,能不看就不看吧,他要是看了,我怕得晕过去。”
  庆州到长平的官道没修好,这两天又开始下雪,到顺天大概十来天,说不准更久,虽然有冰块这些,但毕竟是个尸首,万一出点差池朱高燧的尸体出现了巨人观……
  那朱棣一旦失去理性,大家都得死。
  郑和知道这个事情的轻重,道:“嗯,我一定会尽力阻止陛下去见赵王殿下,不过现在我还有个担心的事情,应天的娘娘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她要是知道了这个事情,熬不过去怎么办?”
  黄昏黯然。
  不得不承认,徐皇后是个好皇后。
  沉吟半晌,无奈叹道:“没办法啊。”
  藩王薨天,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秘而不宣,所以徐皇后迟早要知道这个事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怕还要和朱棣好生商议。
  郑和拍了拍膝盖,起身,“走吧,吃点热乎的早食,尽快出发!”
  ……
  ……
  顺天,乾清殿中,朱棣看着跪在下面的人,又看了看手中的密信,眉头微微蹙起,将密信放在案桌上,问跪在地上的顾晟:“赵王带了多少人去长平?”
  顾晟不敢欺君:“三千人,没有神机营,全是奴儿干那边的精锐步卒。”
  朱棣颔首。
  还行,亦失哈还是有分寸的,没有给老三太多的人,也没有太少,三千人,不多不少,刚合适,既能压迫整个长平的兵力,逼得黄昏出底牌——如果有的话。
  另外,三千人也无法形成百分之百的绝对优势,如果黄昏没有底牌,郑和带着几百人,恰好赶到长平那边,又能从老三刀下救黄昏。
  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朱棣目光又落在案桌上的那封密信上,咳嗽一声,问道:“说说看,这封密信是怎么回事,里面的内容赵王可曾见过。”
  顾晟立即答道:“回禀陛下,当时赵王殿下出其不意的到达到了长平之后,发现黄昏竟然笼聚了大量的兀良哈残兵,甚至还收买了长平千户所朱阳,瞧其架势,似乎要在长平自立为王,赵王殿下虽然不愿意相信黄昏一个臣子敢行如此大不逆的事情,但当时大量兀良哈残兵汇聚在一起,隐然要作乱的迹象,赵王殿下不敢怠慢,遂发兵平叛,陛下您知道的,赵王殿下继承了您的英勇神武,帅军冲锋身先士卒,很快便摧枯拉朽的将那群兀良哈残兵击溃,包括朱阳的千户所,也和兀良哈残兵拱卫着黄昏一起逃窜,之后赵王殿下率领大军进驻长平,搜捕叛贼时发现了这一封密信,赵王殿下当时看过,密信是写给兀良哈一个叫桑脱的人,这个人曾是兀良哈的万夫长,如今他是黄昏笼聚起来的兀良哈参军的最高将领,所以赵王殿下不敢怠慢,急忙让微臣将密信送来顺天,请陛下发落。”
  朱棣若有所思,“确定黄昏笼聚了兀良哈残兵?也确定朱阳的千户所和黄昏勾结到了一起?”
  这要是真的……
  黄昏就该死!
  大明地方军政分离,你一个布政司使,勾结地方卫所就是个死罪,如今竟然还敢笼聚兀良哈残兵,说你不造反也得有人信。
  顾晟闻言大喜,急忙道:“千真万确!”
  朱棣唔了一声。
  现在问题来了,老三既然发现了黄昏的大不逆行径,自己要如何治罪黄昏,按说,直接杀了一了百了,可问题在于黄昏这件事还才起步就被自己给破了。
  他没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换言之,黄昏依然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而根据这个情况来看,黄昏在漠北并没有什么底牌,否则在这个生死关头,老三的三千人就要面对黄昏的底牌,根本送不回这封密信。
  如此一来,杀了黄昏就有些可惜。
  毕竟……当下大明的盛世,自己虽是主导,但黄昏绝对是最功不可没的那个人。
  还有个问题,朱棣不敢忽略。
  这封密信的处置。
  先不提这封密信的真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