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1316

  又大赚一笔。
  就因为这事,商州那边的番薯种植,至少少了三分之一的面积。
  医疗改革也一样。
  在商州建立的公立医院,资金发放到商州后,李友边找到当地的名医一起合作,就用一个烂砖烂瓦的房子挂牌成立起来,最多就花费了几十两银子!
  至于什么产婆的培训,更是没有。
  朝廷发放的修建医院的费用以及产婆培训费用,也全都进了李友边的私人腰包——一句话,李友边就是只吃不做事,把大头拿了,用一部分钱贿赂上司,再用一部分去收买人心,欺上瞒下玩的贼溜。
  听到这里,黄昏已经怒不可遏。
  他知道。
  贪官不可避免。
  但他能接受贪官,你可以贪,但你要知道轻重,贪一些钱可以,毕竟当官不赚钱,谁来当官,但你得把实事办了!
  实际上在医疗改革司那边,从户部拨出来的钱中,黄昏是叮嘱过的,发放到地方,一定要上浮三成左右,就是确保被贪官贪掉一部分后还能将医院和产婆培训这些政策落实下去。
  但你这只贪不办事,影响的可是老子的千秋大计。
  完全在黄昏初衷之外。
  这李友边已经让黄昏怒不可遏,可刘絮接下来说的王魁、赵彦杰的贪污事,让黄昏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那个衣冠楚楚看似清廉的梁道的事情,却让黄昏摔杯而起!
  这才是真正的蛀虫!
  梁道是从汉中府调过来的,他本出身寒门世家,也是洪武年间进士,太祖还在时,也不敢贪污,但建文一登基,梁道就走向黑暗。
  因为寒门出身,或许是穷怕了,这个梁道贪污起来更是六亲不认。
  刘絮最终总结梁道的贪污生涯,只用了一句话:梁道那座几可媲美国公府邸的院子,一砖一瓦,皆是百姓骨血。
  黄昏听得麻木了。
  沉默了许久,才道:“刘絮,你最早在哪里做官?”
  刘絮道:“来长平布政司之前,下官在金州,距离商州和汉中府都不远,这些事情,也不是下官去这两地听闻的,实在是传到金州来的!”
  黄昏悚然惊醒。
  有意思。
  梁道、李友边、王魁、赵彦杰,都是金州周边区域为官。
  他们贪污的事情既然能传到金州去,说明当地的官吏都知道这些事,为何一直没人处理,只怕是上面还有保护伞。
  但更有意思的是,这样一群贪官,却在长平布政司使死后,在朱棣的一通操作下,全部来到长平布政司补缺,看似都高升了。
  但实际上……
  黄昏出了一身冷汗,这里面有鬼!
  朱棣绝对是有意而为之!
第954章
老子要大开杀戒!
  前任布政司使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劳累国度,因公殉职,是件让人钦佩的事情,也是我泱泱神州数千年历史中摧残星河中的点点光辉。
  这样的人,哪个时代都有。
  他们都有资格在青史笔墨中留下大名,更有资格悬名教学课本之中。
  如此,才能万古流芳。
  但若是因为布政司使因公殉职,一整座布政司的官员全部调里长平去关内各地,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尽管黄昏后来得知,这些人调离的理由都是同一个:
  不尽职分担责任,致令布政司使劳累致死。
  但怎么看都有些小题大做。
  何况这些人都是布政司的“老人”,全部调离长平,将一群不熟谙草原的人调过来,本身就是个有问题的决策。
  现在倒好。
  调过来的竟然全部是汉中府周边的大贪官。
  这里面没有猫腻,你信不?
  不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黄昏是不信。
  这些人已经死有余辜,为何朱棣还让他们升了一级官来到长平,不用想,绝对是在长平这边布有后手,要将这几个人正法于大明律法之下。
  可也说不通。
  在长平这边,他们确实有更多的工程来贪墨工程款项,但朱棣没必要多此一举,还会影响长平这边的建设,会因小失大。
  如果是其他方法来惩办贪官,又达不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朱棣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黄昏有些茫然了。
  微醺之后,刘絮喝得有了几分醉意,没注意到黄昏的深思,言者无意的说了句陛下不仅不惩罚他们,反而全部调到长平来,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若是一网打尽的策略,也不符合现实。
  黄昏心里猛然一咯噔。
  一网打尽?
  他隐约抓到了一丝端倪,难道陛下用这些贪官来长平,到时候政事上出点贪腐大案,自己这个长平布政司使难辞其咎!
  又或者陛下认定长平布政司这边会发生什么,所以让这些贪官齐聚,这样一来,死的都是贪官,朱棣也不心疼。
  但是长平这边会发生什么事情?
  兀良哈残兵叛乱?!
  有可能!
  黄昏再一想到自己出任长平布政司的背后原因,身上顿时出来一层冷汗:难道朱棣是想让兀良哈这边出现一场叛乱,从而试探自己在漠北的底牌?
  完全有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可得好生研究一下。
  是继续当朱棣听话的臣子。
  还是趁机亮出獠牙,让朱棣有所忌惮。
  都需要三思。
  不过当下……
  老子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永乐盛世,哪能容忍这些个蛀虫吃饱喝足了在自己面前嚣张,关键是这几个家伙形成小团伙的话,会架空自己的权力,从而影响自己经营漠北的大战略。
  不能忍。
  不管你们几个是不是朱棣的棋子,老子黄昏管不了那么多,不管怎样,不论是从和朱棣的君臣博弈,还是为了自己的千古蓝图,这几个人……
  该死的就得死。
  想到这里,黄昏盯着刘絮,“已经入冬了,布政司这边的事情,其实很多都停滞了下来,大多政事都是关于建设衙门和这座长平城的事情,以及官道的修建问题,都不是难事,前有布政司呕心沥血死在任上,我黄昏也愿意继往开来,为此不惜一死,而我也自认一个人就可以管理长平布政司目前所有的事情,刘絮,你觉得布政司参议、布政司参政、布政司经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说到这里,黄昏死死的盯着刘絮。
  刘絮愣了下。
  倏然间酒意尽去,瞬间酒醒,睁大着眼睛看着黄昏,“黄使,酒可以乱喝,话不可以乱说,你这话要是传出去了,可不是好事,整个布政司将人心崩散,形同虚设!”
  如此有违大明朝堂初衷。
  黄昏冷笑一声,“一群蛀虫在这边,别说政事了,就是兀良哈的民心也要被他们败光,到时候兀良哈人在此举起刀兵骑上战马反了我大明天子,刘絮,这责任我背不起,你背得起?!”
  刘絮打了个寒颤。
  黄昏继续道:“布政司这边,除了你,我还能相信谁?”
  刘絮沉默了一阵,“还有谢客。”
  顿了下解释给黄昏听。
  谢客是老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