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8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6/1316

  ……
  帐篷里,篝火噼啪,酒香四溢。
  三个男人坐在篝火边喝着小酒,算是送别,明天许吟就要趁大雪封路之前返回庆州,毕竟职责所在,他不可能一直呆在长平布政司这边。
  许吟喝了口酒,看向黄昏,“那一千神机营我就给你留下?”
  黄昏唔了一声,“能留下最好,不过这事你不通知张辅?张辅能同意么,长平布政司这边本来就驻扎了两千士卒的。”
  许吟不确定,“张辅应该没意见吧?”
  黄昏摇头,“不好说,张辅只忠诚于陛下,他不可能将神机营拿起来供我指挥,何况我还是个布政司使,军政要分离的。”
  许吟沉默良久,“那我把亲卫兵给你留下,约莫二十人,都是沙场厮杀多年的老兵,也都是信得过的人,有他们在这边,我也能放心回庆州。”
  黄昏本来想答应,转念一想,“没必要这么麻烦,你只管把人带回去,这边不是驻扎着有人吗,况且兀良哈现在哪来的人对布政司这边产生威胁。”
  早被张辅打掉了心气。
  关键一点,几年没和许吟接触,怕许吟如今成了朱棣的人,所以还是要防备着一些,长平布政司这边,还是要用自己的人来拱卫。
  人当然是有的。
  许吟见状,还想说什么,一旁的李潋滟咳嗽了一声,许吟立即噤声。
  于是大家继续喝酒聊天。
  再不说正事。
  眼看时间渐晚,唐青山和张涟起身告辞,说回去看着唐赛儿,这丫头现在脾气大的很,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
  黄昏笑而不语。
  当初从北方回应天,唐赛儿在应天呆过一段时间,后来觉得太拘束,留下书信后就去找唐青山夫妻了,看来这一两年还处在青春叛逆期中。
  有点漫长了。
  和唐赛儿年纪相仿的小宝庆、徐家四妹可都已经嫁人了。
  许吟见状也拉着李潋滟告辞。
  走在回帐篷的路上,李潋滟轻声说道:“你不该如此主动的,没看出来吗,这几年咱俩一直在边关,和黄昏疏远了,他现在有点提防你。”
  许吟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为何要提防我?”
  李潋滟犹豫了下,“大概是做贼心虚?他要提防你的话,就只有一种可能,他在漠北这边要做一些被陛下忌惮的事情。”
  许吟懂了,旋即陷入沉默。
  片刻后才道:“是不是和明教有关?”
  李潋滟想了想,“也不尽然,现在大明威势日盛,黄昏作为一个臣子,又不是藩王,不存在养兵这些权力,大概率还是要在长平布政司这边培养他自己的官场势力。”
  许吟摇头,“若水官场势力,他根本不用忌惮我,这种事情不可能瞒过陛下的耳目,如果黄昏真的要忌惮我,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个事实关于……”
  顿口不言。
  八九不离十,是关于蚍蜉义从的事情。
  交趾那边,黄昏组建了三千的蚍蜉义从,应天城有五十,虽然名义上都是为了保护时代商行的营业,但其实这就是黄昏的私人武装力量。
  如今他是兀良哈区域的最高行政大员,借这个机会在兀良哈这边组建蚍蜉义从,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这边,只需要瞒过朱棣即可。
  李潋滟眼神有些忧伤,“黄昏虽然只是个布政司使,但朝野谁都明白,如今的黄昏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在朝野之间的影响力,恐怕还在姚广孝之上,那么这就会有个问题,如此强势的臣子,陛下岂能任由他发展,只怕黄昏和陛下之间迟早会有一战,夫君,到了那个时候,作为大明的臣子,作为黄昏的朋友,你会选择站在哪边?”
  许吟沉默了。
  他不知道。
  如果有一天朱棣真要对黄昏下手,而黄昏也强势反击的话,作为朋友,许吟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立场。
第938章
地球是圆的?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朋友。
  有的朋友,从小到大,但随着彼此关系圈的变化,随着城市的远离,再好的朋友最后相聚在一起,除了喝酒,大概就是各自低头玩手机。
  彼此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不同,便没了相同话语。
  于是渐成陌生人。
  正如一些相熟的人,你不知道哪一天说了一句再见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不过和其他朋友不同。
  朱棣的朋友,永远是他的朋友——没人会远离他。
  郑和就是例子。
  郑和航海归来,路过中南半岛的时候,先去帮李景隆打了一架,然后留下水师和大船帮助李景隆压缩阮景天的战略纵深。
  他自己则带着装满货物和金银宝玉的货船回了应天。
  因为远行许久,修养了一段时日,才开始在人前露面,这期间连换黄昏的求见,都被他拒之门外——郑和也有苦衷。
  他其实很好看黄昏。
  但黄昏现在已经为君所忌惮,他不敢和黄昏走得太近。
  这一日,郑和听召来到乾清殿。
  朱棣斜躺在软榻上,用薄衾盖住膝盖——长年征战沙场,朱棣虽然不愿意面对,但也不得不承认,身体不如年轻时候了。
  好在只是腿部稍微畏寒。
  靖难之后自打过一次漠北后,朱棣再没上过沙场,和徐皇后一样,站在上帝视角,都逆天改命,至少还能多活不少年。
  朱棣挥挥手,示意郑和免礼,又赐座赐茶。
  心情不错。
  朱棣心情当然极好,中南半岛的战事本来就对国内影响不是很大,郑和又在这个关键时刻回来,带回来的钱财,让朱棣都觉得是不是应该开海禁了。
  海外贸易,简直暴利得让人不敢相信。
  这一次郑和带回来的钱,足够朱棣在中南半岛那边继续折腾,打下吴哥和满剌加后,还能驻兵个一两年那种。
  郑和大方的坐下。
  他知道自己的功劳,但并不居功自傲,航海这种事,又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到,没有他郑和,还有王景弘也可以。
  朱棣咳嗽道:“这几次出海,可曾绘制航海图?”
  郑和点头道:“回陛下的话,绘制了,从今以后我大明舰队只要是去奴婢去过的地方,都可以根据航海路前行,不用再摸着海浪寻路。”
  朱棣微微颔首,“今天宣召你,不是关于西洋的事情,西洋那边,有你绘制的航海路,也下过几次了,基本上我们都掌握了情况,现在朕是想着出海之后的其他方向。”
  郑和讶然,“要改航海线路了?”
  朱棣犹豫了下,“要改,打下吴哥和满剌加后,西洋那边,我们甚至不需要走海路就能兵锋直达,所以需要去看看其他方向。”
  郑和越发不解,“是黄昏的建策?”
  朱棣缓缓抬起腰杆,从软榻上的小桌下面拿出一本章折,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章折,只是一张图纸。
  将这张图纸递给郑和,“黄昏离开京畿去长平布政司赴任之前,他的家姬不是给他生了个胖小子么,办了个酒席,朕没去,把他和徐妙锦、徐家四妹、小宝庆以及娑秋娜召到坤宁宫吃了顿饭,饭后闲聊,说起你下西洋的事情,黄昏说漏嘴后,朕追问之下,他才画了这个图。”
  郑和接过图纸看了一眼,讶然,“这个球是什么?”
  朱棣面色凝重起来,“黄昏,这个球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他说我们自古以来生存的这片土地,并不是天圆地方,而是一个圆球。”
  郑和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住我们对面的人,岂会要掉进天空里?”
  朱棣颔首,“我也是这么说的。”
  郑和来了兴趣,“还请问陛下,黄昏是如何解释的?”
  朱棣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把玩着拇指上的扳指,微微笑了笑,“黄昏没解释,黄昏说,自古以来,我们都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是围绕着我们转动,但根据他观测天象,他认为地球应该是圆的,比如,他认为月亮之所以出现天狗吞月,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挡住了太阳的光,而天狗吞月时,月亮确实是出现一个圆弧的阴影。”
  郑和像在听天方夜谭,但他笑不出来,作为一个深谙星空灯航海家,他开始思忖,如果脚下的大地是圆的,那需要怎么去证明?
  朱棣沉默了一阵,“老实说,朕不相信黄昏这一套。”
  当然不能相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