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316

  黄昏沉吟良久,“不好说。”
  按照事后推断,景清不过是利用梅殷来吸引朱棣和自己的注意力,但事实真是如此?
  朱棣缓缓踱步回去坐下。
  良久,对狗儿道:“去叫中书舍人来拟旨。”
  狗儿匆忙去了。
  片刻之后,领着专业写圣旨的中书舍人来到乾清宫,待一切就绪,朱棣轻声念道:“朕受命于天,靖难于危难时刻,勉登大宝,然有不臣之者景清,谋上元大火案等诸事,惑乱无辜,又于奉天殿怀刃而刺圣人……然朕念其对故主之情,乃法外开恩……剥其功名,削去官职,午门斩首示众,父子同罪,妻眷充奴……望尔等谨慎戒之,若恶念家国,患祸百姓,则以重刑惩之……朕亦以之自勉,待数十年后,大明煌煌之日,尔等再看……”
  大概意思就是,老子朱棣靖难登基,当了天子后,有些不长眼的家伙要来刺杀老子,但老子心胸开阔,不和他一般见识,只杀他一家人就够了,你们这些建文旧臣看清楚了,别再来惹老子,要不然分分钟让你们明白马王爷有几只眼,而且老子不是吃素的,等个几十年,等老子打造出辉煌盛世让你们瞧瞧,靖难是对的,你们对老子不满是错的。
  中书舍人面不改色的听完。
  问道:“陛下,原话?”
  朱棣挥手,“你看着改一下。”
  吃中书舍人这碗饭的可不是一般人,作为天子的秘书,写圣旨那是熟溜得很,一阵挥毫泼墨,写出一封洋洋洒洒数百字的圣旨来,其美溢之词,黄昏听了都替朱棣害臊。
  朱棣却爽的很,赞道:“就这样罢。”
  盖印。
  着人去宣旨。
  待处理之后,朱棣看向黄昏,“你以为何?”
  黄昏由衷叹服,“陛下圣明。”
  景清不可救,其妻儿虽然有些无辜,但这是封建社会的现状,朱棣已经极尽仁慈,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瓜蔓抄,竟然真被自己阻止了!
  经此事,黄昏越发确定了内心的决定。
  这样的永乐不值得辅助吗?
  值得!
  朱棣有些疲倦的坐在椅子上,良久,才叹了口气,“黄昏啊,你说读书人为何如此迂腐呢,朕登基之后,对他们不薄啊。”
  黄昏也是叹气,“这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啊。”
  朱棣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可爱么?”
  是的。
  就是可爱。
  呢喃着说,希望天下的读书人能明白朕的一番苦心吧。
  杀了方孝孺,朕给你们修一本全书。
  景清谋刺我,朕从轻处置。
  因为朕希望啊,大明的江山在朕的带领下,在你们这群读书人的辅佐下,在那群武将的护航下,走出一条千古未有的光明大道来。
  大明,天下大明。
  既寿永昌。
  黄昏沉默了一阵,许久才道:“会的。”
第79章
理想结局
  朱棣以护驾有功的理由,封赏了朱高炽和朱高煦,连狗儿太监都升了官。
  一旁的黄昏连连暗示。
  说陛下我昨天伤得很重,今日长途奔袭,差点一命呜呼,伤势更加严重了,需要名医和贵重药材来治疗,要不然明年科举时大明又要少一个苏仙式的状元郎。
  就差没明说快夸我,快给我钱……
  朱棣哭笑不得,就你还苏仙?
  没好气的说等会儿朕叫几个御医去帮你诊断伤势,需要什么名贵药材,朕也会给你,保你半个月后又活蹦乱跳。
  绝口不提赏赐的事情。
  你都从老子婆娘那里赚了二十斤黄金,还想怎样?
  黄昏怨念无比。
  待黄昏走后,狗儿太监寻思着是不是该还黄昏一个人情,不着痕迹的假装求问,“陛下赏赐了大殿下和二殿下,也赏赐了小奴,为何独独不赏赐黄昏?”
  朱棣哪会不明白狗儿的意思,瞪了他一眼。
  狗儿畏缩了。
  朱棣却来了情绪,说朕不赏赐黄昏,是怕揠苗助长,更怕他成为众矢之的,因景清的事情大肆赏赐,两个兔崽子还好,毕竟父子连心,你是朕的内侍,护驾有功得到赏赐自然没人说闲话,可黄昏不一样,他是个臣子,若是因为这件事得到赏赐,会被建文旧臣群而攻之,甚至成为吃人血馒头的那个人,懂么?
  狗儿恍然大悟,叹道:“万岁爷圣明,可惜黄昏不懂您苦心。”
  朱棣哈哈大笑,“他屁才不懂。”
  这货根本没想过要官,就是要钱。
  财迷啊!
  不过这是好事,一个痴迷于当官发财的人才,更易被天子掌控。
  像姚广孝那样的人,一个就够了。
  朱棣心情大好。
  杀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的时候义无反顾,因为酸儒误国,朱棣不想重蹈朱允炆的覆辙,可惜朝中人才骤减。
  现在好了,有一个黄昏。
  仅是组建内阁一事的功劳,就足以让这货进入朝堂中枢。
  对狗太监道:“叫两个御医去给黄昏重新诊断伤势,需要用到名贵中药,只管拿去给他用便是,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他继续活蹦乱跳。”
  狗儿领命去了。
  朱棣一个人静默坐着,陷入沉思。
  可惜了……
  原本欲借这个机会把梅殷办了,不曾想景清跳出来承担了全部责任。
  朱棣并不完全相信。
  景清策划上元大火案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
  上元大火案差一点就酝酿成一场叛乱,而景清没有兵权,上元大火案对他而言有些小题大做,可景清背了全部罪名,将梅殷的嫌疑彻底洗清。
  没有确凿证据,已经动不了他。
  ……
  ……
  黄昏心情大爽。
  他真没想到,本以为阻止不了的瓜蔓抄,竟然峰回路转。
  须知景清刺杀天子的蠢事,是统治者和上层建筑最为忌惮的事情之一,按照惯例,基本上诛三族起步,灭九族也不意外。
  现在的结局极为理想。
  出了洪武门,看见许吟还在等着,没好气的道:“回了吧。”
  许吟发现黄昏身后没有京营士卒也没有锦衣卫,讶然不解,“永乐帝打算怎么处理我?”
  黄昏斜乜一眼,“你想求死?”
  许吟黯然,“景清呢?”
  黄昏舔了舔嘴唇,道:“景清刺杀失败,暂押天牢,会被午门问斩,基本上灭族,可你要明白,我已倾尽全力,须知我若不出手,暴怒之下的永乐帝诛景清九族都是正常的,到时候死的就不是现在这么几个人,而是数百人,许吟,你觉得和数百人的性命相比,你们对死去建文帝的愚忠,真的还重要吗?”
  许吟黯然,黄昏说的话不无道理。
  自己对建文帝的忠诚,真的能让无数无辜老百姓因此死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