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316


第852章
收官
  朱棣冷静下来之后,让康宁去尚宝司叫来尚宝司卿徐鹰绪,并去翰林院宣召一人来秉笔写圣旨,这是准备下一道正儿八经的圣旨了。
  而不是口谕之类的。
  确实,这个事情如果只是口谕,留下的后遗症不少,但要是圣旨就不一样了,表示咱们的天子还是很重视这个事情。
  谋害王爷这种事情必须慎重处理,一招不慎则可能为天下带来负面影响,朝中臣子一看,原来谋害王爷在陛下心中竟然是如此云淡风轻的事情,那咱们对天家皇室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所以不能是口谕,必须是圣旨。
  很快,圣旨内容传遍整个应天。
  然后应天朝野沸腾,因为陛下这一道圣旨内容和以往截然不同,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案件一般都是交由北镇抚司差办。
  但是这一次差办此事的却不是北镇抚司。
  而是刑部、应天府衙和大理寺共同办理。
  并且陛下在圣旨中明确提出,三元楼藩王下毒案件另有真相,嫌疑人并非黄昏,责令有司系统、细致侦查,勒令两位王爷以及北镇抚司、三元楼全力配合。
  圣旨一出,朝野哗然。
  这道圣旨的意味极其深长,稍微有一点仕途斗争直觉的人都能看出来,陛下这是对北镇抚司起了猜疑之心,纪纲也不再是那个陛下无比信任的指挥使。
  靖难十年后来一直被北镇抚司压得喘不过气的臣子们看见了希望。
  而锦衣卫北镇抚司则是一片惶然。
  这里面隐藏的信息显而易见,一切都起源于纪纲和薛禄的冲突,纪纲骄横狂傲在皇宫之中开瓢薛禄,这个事情当时虽然并未处理,但如此看来,纪纲在陛下那里已经开始失去信任。
  ……
  ……
  阳武侯府。
  薛禄卧室里,这位大伤卧床的侯爷披着衣裳,斜塘在靠背上缓缓的喝着中药,房间里弥漫着浓郁的中药香味。
  薛禄放下药碗,看着坐在对面的那个青年,若有所思的道:“你今天来找我,是想让我现在去找陛下哭诉,让陛下加快、加重对纪纲的处理吗?”
  黄昏摇头。“不是,没这个必要。”
  薛禄不懂,“为什么?现在陛下已经对纪纲失去信任,若是我再去哭诉一次,引起陛下的恻隐之心,那么极有可能在这一次彻底扳倒纪纲。”
  黄昏笑了,“就算侯爷不去哭诉,纪纲这一次也必死无疑。”
  薛禄还是有一点不懂,“为什么。”
  黄昏想了想,决定对这位侯爷不再隐瞒,说道:“很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一次三元楼的下毒案中,陛下对我有绝对的信任,既然不是我下的毒,那么会是谁下的毒呢?”
  薛禄舒然明白过来,“既然不是你下的毒,而太子已经入主东宫,更没有对两位藩王下毒的必要,那么就只能是参与此事极深的北镇抚司。”
  黄昏笑道:“确实如此,但是陛下绝对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他应该已经猜到这件事是纪纲、汉王和赵王三个人狼狈为奸,是一次贼喊捉贼,其目的就是杀我,说不准也有杀太子的意思,再疯狂一点,没准也有对陛下动手的企图。这可是陛下最忌惮的事情,汉王和赵王在军中本就有巨大的势力,如果再有锦衣卫相助,那么受到威胁的不只是太子,也有陛下的皇位。”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陛下对纪纲已经起了杀意。因为锦衣卫的特殊性,那么一个不被陛下所完全掌控的锦衣卫指挥使,他的下场就只有等死了。”
  薛禄略有担心,说道:“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我担心陛下还是不愿意杀纪纲,他有没有可能新组建一个部门来掣肘锦衣卫,以达到平衡?”
  黄昏摇头,“如果在以前确实有这种可能,但是现在局势完全不一样,别忘了交趾、鞑靼、八百大甸以及打下澜沧之后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现在陛下根本没有人手来新建一个部门以此掣肘锦衣卫。简而言之,现在没有让陛下玩制衡那一套的环境。”
  薛禄还是有点担心,“就算你说的没错,但这一次真的能杀纪纲吗?就大理寺、刑部还有应天府衙,他们能查出纪纲的什么问题呢?”
  黄昏眯缝起眼,说:“侯爷,你我都是臣子,可别忘了自古以来都有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明天下,若陛下要人死,谁也活不了,包括纪纲,也包括你我。”
  薛禄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可问题是陛下用什么罪状来杀纪纲?三元楼的下毒案件,汉王和赵王绝对不会乖乖的配合,大理寺、刑部和应天府衙那边必然是查不出什么的,如此以来根本抓不住纪纲的把柄。”
  黄昏眨了眨眼睛,笑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等着看吧,最迟开春一个月内,纪纲必死无疑。”又咳嗽一声,继续说道:“今日来见侯爷,真正要说的并非是纪纲这个已经尘埃落定的问题,而是关系你的长子薛茂。”.
  薛禄一阵愕然,“他又出什么事了?”
  黄昏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言:“薛茂并没有被你们说服,他依然在和锦衣卫联系,按照我的推测,纪纲死后,陛下清算锦衣卫时肯定会牵扯到薛茂,到时候你们薛府也会遭受池鱼之殃,就算有你这位侯爷能让薛府不被问罪,但侯爷您在陛下那边的印象将会大打折扣,以后薛府想再上辉煌,只怕难上加难,并非危言耸听,只怕薛勋以后的世袭也可能会多起波折。”
  薛禄沉默了,许久才问:“你可有证据?”
  黄昏点头说:“薛茂之前说要回你们老家去办理薛亮母亲贞洁牌坊的事情,但是根据我们的人传回来的信息,他并没有回你们老家,而是在京畿周围,我们送到薛府的那位郎中也已经身首异处。”
  咳嗽一声继续说道:“侯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薛禄长叹一口气,“逆子啊。”
  看向黄昏,认真而尊敬的道:“黄昏,我有一事相求,虽然薛茂误入歧途,但他终究是我的亲生骨肉,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功劳来换他的一命苟存,从此以后,我会将他囚禁在薛府,做一个咸淡闲人。”
  黄昏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既然侯爷这么说了,我也不能不给你面子,这样吧,我尽力而为。薛亮那边我会去做他的工作,但是有一点我需要和你出来作证,以保证薛亮的母亲能够顺利的立下贞洁牌坊。”
  薛禄点头,“待我痊愈,我自然会去求陛下重启此事。”
  黄昏点头:“善。”
  起身告辞。
第853章
文渊阁七巨头
  文渊阁,内阁辅臣齐聚。
  因为解缙被贬交趾,而曾经投降朱棣最快也是没有节操的胡广,因为之前说错了话而得罪朱棣被贬,如今内阁辅臣只有八人。
  黄淮、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杨溥、吴溥。
  还有一个黄昏。
  内阁首辅黄淮,因为之前去顺天城那边担任营建皇宫的官吏,在他回到应天后,陛下也没有改变内阁的人事状况,是以如今的内阁辅臣依然是胡俨。
  但黄淮在内阁的地位依然最高。
  在陛下朱棣的眼中,黄淮也依然是内阁的代言人,只不过在职权上低于胡俨,但黄淮的重用是迟早的事情。
  此刻黄淮、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杨浦、吴浦七人坐在各自的公事桌前,谁也没有批看折子,而在七人的公事房外,有两个心腹在门边守着,不让任何人靠近。
  谈论的话题太过敏感,不宜让其他人知晓。
  内阁辅臣之中,三杨是太子的人,这一点只有三杨彼此之间清楚,黄淮虽然中立,但多少有些偏向于太子。
  胡俨和金幼孜也一样。
  吴浦则完全中立,他一直跟随着黄昏的立场。
  当然对内阁辅臣而言,辅佐天子是第一要务,而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也是他们将要辅佐的天子,所以并不存在完全的中立。
  此刻杨士奇轻轻叹道:“这是一个信号,大家看出来了罢。”
  黄淮轻轻点头,“确实,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陛下大概要动纪纲这条疯狗了。”
  胡俨摸了摸胡须,老成的点头,“这倒是个好事,纪纲这几年腥风血雨的雷霆手段,着实让大家心惊胆战,如今正逢盛世,有道是乱世重典,盛世懈刑,靖难已经过去十年,锦衣卫也该消停了。”
  金幼孜笑眯眯的:“大家怕是想得太过于轻巧,纪纲经营这么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用句难听的话来说,陛下已经养虎为患,纪纲如今势大,一旦动纪纲的话肯定会牵扯很多人,到时候朝野动荡,就怕陛下最后来个不了了之。”
  吴浦一直没有说话。
  杨荣咳嗽一声,看着吴浦微微笑着,说:“德润,难道你就没点什么想说的吗?这件事在我看来应该就是你家那黄昏的手笔,不得不佩服这青年,云淡风轻之间便欲扳倒纪纲,这一次的仕途之争,好一着神来之笔。”
  既然被点名了,吴浦也不好继续装哑巴,沉吟了一阵,轻声说道:“咱们文渊阁也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大家齐心戮力辅佐陛下,尽职本分,所以我以为,没必要讨论这些有的没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工作,辅佐陛下再创更加辉煌的盛世。”
  言下之意,这些仕途斗争咱们看看热闹就好。
  杨士奇微微颔首,吴浦就是这一点好,不争夺名利,一个字评价:稳。
  杨士奇说道:“德润兄不过此言差矣,虽然咱们内阁之中没有什么勾心斗角,但咱们毕竟还是想高升一步的,以后出任其他部门的官职时,也能警惕自身,咱们不妨来复盘一下黄昏这一次的布局,以资借鉴。”
  黄淮眯缝着眼睛,笑眯眯的,“其实很简单,黄昏只不过是用两件事情把纪纲脱缰的现状摆在陛下的面前,让陛下不得不重视这个事情。”
  又赞叹道,“这是仕途之中最高境界的润物细无声。”
  再说道:“和太子殿下的润物细无声比起来,黄昏的润物细无声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不出手则已,出手则一击必中,我看纪纲这一次是在劫难逃。”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一阵哗然,金幼孜问道:“难道陛下这一次真的是要杀纪纲吗?我还以为陛下只是会将纪纲贬职而已。”
  杨士奇哈哈大笑,“贬职?贬职了的纪纲也还是锦衣卫的隐形指挥使,纪纲只要活着,锦衣卫就会只听他的命令,别忘了纪纲只贬职的话,庄敬和王谦他们就不会受到责罚,那么无论是谁去当这个指挥使都只是个摆设。”
  胡俨若有所思,“还有个事情大家别忘了,汉王和赵王三元楼下毒案真相如何,我想大家都应该已经猜出来了。汉王和赵王碗中的毒,北镇抚司有机会下吗?没有。黄昏会下毒吗?也不会,这件事更不会是太子殿下,那么这毒从何而来,私以为,约莫是贼喊捉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