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16

  默默算了一下。
  徐皇后是永乐六年死的,那么站在自己面前的徐妙锦,才二十二岁?
  嗯,比自己大。
  不对。
  是比“黄昏”大,比自己小。
  话说回来,就算是四十岁的徐妙锦,我也想要,何况才二十二,女大三抱金砖,现在的徐妙锦比自己大六岁左右。
  抱两块金砖。
  黄昏也就心里过过瘾,哪敢真奢望,毕竟她被朱棣惦念着呢。
  和未来老板抢女人……
  关键是这个老板杀起人来一点也不手软。
  有风险。
  眼光落在长裙遮掩下的姣姣长腿上,黄昏又骚动了,要不……
  先下手为强,抢一下试试?
  徐妙锦哪知黄昏此刻在想什么,轻声道:“在应天城外的折柳亭里,我和长兄就看见你了,想着你可能会被朱棣的人逮住,所以我一直跟着,等下见过黄观,我会继续……远游。”
  躲避朱棣这种话不好意思说。
  黄昏恍然。
  也不揭破她那点小心思,回头对道:“船家——”
  戛然而止。
  船家跑了。
  不跑才是怪事,这少年和神秘女子一口一个朱棣,安庆距离应天不远,傻子也知道这两人有事,我们这些小员工有口饭吃就好,管他谁当董事长。
  黄昏讪讪的回头苦笑,“跑了。”
  徐妙锦嗯了声,“没事,许吟在岸上,他不会让船家乱说话的。”
  许吟是那佩剑的年轻马夫。
  撑船是个问题,不过身为农村人,老家又有条小河,黄昏恰好会那么一点,看得徐妙锦啧啧称奇,“黄观说你读书甚有其家风,不曾想还会撑船。”
  读书人……谁去做这些下九流的事。
  黄昏笑而不语。
  船至江心。
  黄观已在挥洒黄纸招魂。
  黄昏犹豫了下,还是按耐住内心的不适应,大声喊道:“叔父。”
  必须接受身份融入这段历史。
  黄观讶然,看见撑船而来的黄昏,又看见船上的徐妙锦,停下手中动作,眼眸有些发红,“昏儿,你还活着?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以为这孩子和妻子翁氏一起投水了。
  登船。
  黄昏有些不清楚大明的礼节,按照记忆里的历史知识作了个揖,倒是没什么差池,徐妙锦也和黄观见礼,叹道:“黄侍中这是要往何处去?”
  黄观沉默不语。
  黄昏知道他想干什么,招魂之后,于罗刹矶水流湍急处投水殉国。
  一念及此,顿生敬佩之心。
  轻声道:“叔父之心,上天感之,今后亦将青史留名,成为千万读书人的表率。叔父您科举三元,其后仕途家国朝堂,侄儿想问叔父一句,您是为何而读书?”
  黄观闻言,唯有泪流。
  徐妙锦见状亦勾起心中忧郁,望着滚滚江水东逝去,忍不住轻叹一口气,默默发呆。
  气氛瞬间悲凉。
  黄昏见状暗道不好。
  别没劝住黄观,连徐妙锦也投河自尽,这才是罪过。
  心思电转,道:“偏安一隅的宋王朝,有个叫辛弃疾的词人说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叔父想必也欲如此罢?”
  黄观拍了拍黄昏肩头,“昏儿,你还是早做打算,先别回老家,暂且藏匿身份远遁,朱棣不会放过我们一家。”
  死志已定。
  黄昏急了,你倒是让我把话说完,大声道:“侄儿对此不敢苟同,今日来见叔父,就想问一句叔父,您读书是为了天下社稷,还是为了坐在应天紫禁城皇椅上的那个人,叔父读书一生,难道就是为了货与帝王家?”
  黄观怔住。
  这些道理他不是不懂,只不过被君为臣纲的儒家思想给束缚住了。
  徐妙锦也愣住。
  略微有些奇怪,总觉得眼前的黄昏和以前见过的黄昏有些不一样,说话极为成熟,行为稳重如而立之人,让人没来由的觉得可靠。
  黄昏打铁趁热,“我知叔父之心,应天城破,陛下驾崩,重器易位,身为臣子,岂能苟活,便于这滚滚江水中见陛下,以厉鬼阴魂向那朱棣索命!”
  黄观叹道,“昏儿既已知叔父之心,就休要再言。”
  确实迂腐。
  徐妙锦闻言吃了一惊,黄观竟也欲殉国,而黄昏上船就知道了,他是如何看出来的,须知自己可一点也没看出。
  难道……
  他早就料到,所以才会从应天城逃出来见黄观?
  黄昏头疼万分。
  想要靠口舌之利说服一位读书人,而且这位读书人三元状元,何其艰难。
  唯有出绝招了。
第7章
神棍路线
  深呼吸一口气,大声道:“叔父一死,自己倒是快哉了事,可天下百姓怎么办,您读书一生,不就是为了以满腹才华,为社稷百姓谋福利吗?”
  这是面子话。
  实际上古代的读书人,大多还是为了货与帝王家。
  像范文正公那样的读书人有。
  不多。
  黄观这位读书人,气节足以名垂青史,也不可否认,黄观、王艮之流的内心深处,读书初衷不是简单的货与帝王家,必然有为天下社稷之心。
  不过受儒家思想束缚,最后走上了这条无奈的道路。
  黄观唯有一笑。
  满是苦涩。
  望着远空江水尽头,颓废叹气,“朱棣已成应天新主,我黄观纵有满身才华,又有何用,与其苟活被他羞辱,不如一死守志。”
  黄昏暗想,朱棣登基不过是这座天下换了个吃干饭的主人而已。
  心里这么想,话不能这么说。
  这是蔑视皇权,与君为臣纲的儒家思想背道而驰,易遭到黄观训斥。
  道:“叔父,可知我为何知道您会来这里?”
  黄观本能问道:“为何?”
  徐妙锦闻言也有些奇怪,黄昏出了应天城后,一路直奔安庆,又马不停蹄来到此处,途中不作任何停留,确实是一早就知道黄观会在此处的表现。
  黄昏笑道:“很简单,因为侄儿如今是穿越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