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1316

  是以不着痕迹的说:“太孙,请?”
  朱棣都还有十多年的江山,加上朱高炽的一年,现在没必要和朱瞻基走得太近,也不要和他培养出超越君臣的感情。
  因为几十年的君臣之间,更多权谋:没有那么多的康熙和韦小宝。
  朱瞻基有点讶然。
  他没想到,自己主动向黄昏示好,这位姨爷竟然不领情,丝毫没有和自己亲近的意思,旋即醒悟过来,这位姨爷一直在划清和东宫的关系。
  于是也不意外了。
  进了黄府,黄昏直接一句好家伙,朱棣这是带了多少人来蹭吃蹭喝?
  太孙朱瞻基来了。
  太子朱高炽夫妻也来了,看见黄昏和朱瞻基一起进来,这俩夫妻脸上浮起宠溺的笑意,微微颔首,坐在主位的朱棣更是拍了拍身边,示意朱瞻基站过去。
  朱瞻基乖巧懂事,哪会错失这种和皇爷爷拉近关系的机会。
  汉王和赵王两人,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来了,此刻两兄弟坐在会客厅的一角,低声碎语喝着茶,看见朱瞻基站在朱棣身畔,两兄弟眼角跳了跳。
  心里腹诽了一句小兔崽子!
  这待遇咱哥俩都没享受过。
  小宝庆也来了。
  情绪不高,倒也还算活跃,和徐皇后两人频频笑语。
  徐膺绪夫妻,以及徐辉祖的妻子徐杨氏也来了,带了徐家四妹来,还都带着儿子——用意很明显,给儿子铺路,这种简在帝心的机会谁会错过?
  所以说,这就是皇亲国戚的天然优势,寻常人用尽心机做到的简在帝心,在皇亲国戚哪里根本不是事儿,分分钟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在后宫中颇受朱棣喜欢的妃嫔,其中便有朝鲜进贡的吕氏。
  嗯,这个吕氏如今也是妃嫔,地位不低。
  此刻同样是从朝鲜那边过来的权氏——权氏全名叫权元妍,不过被朱棣送给黄昏后,很少有人在意她的真名。
  权氏此刻拉着吕氏,两个故乡人叽叽喳喳,好不高兴。
  只不过朱棣就有点不高兴了。
  当初朝鲜送来贡女后,他让黄昏先去选了一个,黄昏选的权氏,后来黄昏又告诉他其余十几个贡女中也有倾国倾城的美人儿,朱棣信了。
  然后就很喜欢这个吕氏。
  平常倒不觉得,今天这俩女的坐一起,朱棣怎么看怎么别捏,这吕氏和权氏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论怎么说,权氏的姿色是可以和徐妙锦比较的,可这吕氏么……美则美矣,可却是那种毫无生机的美,不够鲜活!
  于是朱棣这心里便长了个刺。
  觉得黄昏在欺君。
  于是朱棣在免礼黄昏后就觉得是不是应该给这小子找点事干——哪有欺君了还能活蹦乱跳的道理!
第784章
立地成圣
  黄昏免礼起身后,眼角余光看见朱棣那略带锋芒的眼光上下打量自己,心中明镜,感情是咱们的永乐大帝心理不平衡了?
  好事啊。
  要的就是你心理不平衡,要不然老子怎么杀纪纲?
  要杀纪纲,不能依靠一个两个罪名。
  所以要多管齐下。
  巧了,当初除了权氏,其余贡女送到京畿后,都先经过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手,也就是说,这些朝鲜贡女,纪纲最先接触。
  而历史上纪纲确实拦过朱棣的秀女。
  这个事当然可以操作。
  咳嗽一声,问堂下的守候着的厨娘,“都准备好了?”
  厨娘眼神闪烁,“准备好了。”
  黄昏见状就知道有问题,向朱棣告罪,带着那厨娘来到后厨,问道:“不是已经将炒火锅料的方法交给你们了么,又出什么幺蛾子事了?”
  厨娘有些无辜,“大官人,我们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没准备足够的毛肚、黄喉这些硬菜啊。”
  黄昏无语,干笑道:“陛下带来的人是有点多。”
  心思一转,“实验田那边送来的红薯有多少?”
  厨娘努嘴,“大官人自己看吧,可不少了,得有好几百斤,可我们也做不来这个啊,以前没做过,怕做出来不合陛下的口味。”
  黄昏立即有了决断,“这样,用小盘子装菜,每一桌意思着装点毛肚、黄喉、鸭肠之类的就行,你迅速带人,把这个红薯洗一堆出来,其中按照一人一个,放在火上烤熟,再按照一人一个,放在锅里蒸熟,再拿几个切块,放在米里煮熟,到时候端上来即可,今天咱们就用这个红薯当主食。”
  吩咐完后又补充道:“弄点泡菜,配红薯饭很不错,把厨房里这边的卤花生拿出来,我去陪陛下喝几杯,给你们争取时间。”
  这些都是厨房的常规操作。
  厨娘点头。
  黄昏这才回到前院会客厅,和朱棣告罪,说晚膳可能还要等一会,陛下要是不介意,微臣愿意陪陛下和太子王爷们先和点小酒开个胃。
  朱棣没意见。
  于是移步餐厅。
  因为今夜有天子驾临,黄府之中前来陪客的除了黄昏外,女眷方面只有徐妙锦和权氏、娑秋娜,她们和皇后、小宝庆、吕氏等人坐一起。
  黄昏这一桌子,则是朱棣、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朱瞻基、徐膺绪,狗儿在旁边侍候朱棣,至于纪纲等一众北镇抚司高层,只能在黄府外喝西北风。
  半个时辰后,火锅上桌。
  大家开始大快朵颐。
  又小半个时辰,烤红薯和蒸红薯上桌,餐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谁都知道陛下今天来黄府的用意。
  朱棣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红薯,问黄昏,“这个红薯的常规吃法就是这样吃么?”
  黄昏摇头,“不是,只不过这样更好吃,红薯的常规吃法,主要还是煮熟吃,或者切块之后放在米里一起煮熟,当然,还可以用来磨成桨,获得一种叫芡粉的炒菜佐料。”
  朱棣颔首,拿起筷子,戳了一块蒸红薯,放在嘴里慢慢细品,眼睛一亮:“甜甜的,粉粉的,味道还是很不错。”
  黄昏笑乐,“陛下若是将你盘子里那一根蒸红薯吃干净,今夜这晚膳就差不多了。”
  一根红薯足以饱腹。
  这个要求对于富贾权贵人家而言,有点低,但对寻常老百姓而言,尤其是对封建王朝吃饱饭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的老百姓而言,这要求真不低。
  朱棣看了看火锅里的毛肚、黄喉,又看了看面前碗里的红薯,犹豫了下,觉得还是火锅更好吃,咳嗽一声,看向朱高炽,“老大,你吃。”
  朱高炽心里顿时骂娘。
  我是你亲儿子。
  你就这么对待我,我也想吃毛肚和黄喉,结果你让我吃这个红薯?
  也没办法,当天子的发话,当太子的还能不听?
  只得硬着头皮吃。
  虽然这蒸红薯、烤红薯味道也不错,不过朱高炽却吃得很痛苦,好在有高汤,不过饶是如此,一根蒸红薯下腹,朱高炽也有了六分饱意。
  一旁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幸灾乐祸的紧。
  见老大吃完,朱棣咽下口中那轻脆爽口的毛肚,问道:“饱了?”
  如果一根红薯真能饱腹,那产量巨大的红薯如果全国推广,让自己辗转难眠的粮食危机就此烟消云散,可以说这个功德足以媲美圣人。
  朱高炽不敢欺君,弱弱的道:“儿臣好像还能再吃这么一两根。”
  人胖,胃口不小。
  朱棣一愣,刚想怒斥黄昏你小子胆敢欺君,旋即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恐怕一个正常人还真就只吃得下一根红薯,再加一点点的饭。
  想到这欣慰大大笑。
  拍了拍黄昏的肩膀,“好,明日大朝会,朕会责成农业部,由你权兼第一任农业部长,嗯……按照九寺五监的档次,应该是个四品官,你小子就给朕好好干,抓紧时间,以应天为核心辐射全国,在我大明疆域之内,全力推广红薯的种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