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1316

  现在唐赛儿脱离了白莲社,白莲社很可能会对唐青山下杀手,必须得尽快想办法救出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
  唐赛儿白了黄昏一眼,“你才知道坏事了啊!”
  黄昏也是懊恼,早知道就委屈的被白莲社威胁一下了,反正白莲社图谋甚大,基本上不会对唐赛儿动手,她在哪里都没危险。
  想了想,陷入沉思,“现在怎么办呢?”
  车夫张月明在一旁弱弱的道:“大官人,要不来个缓兵之计,然后咱们去曹州搬救兵,然后顺势荡平这片区域的白莲社。”
  黄昏点头,“这个事是要做的,但要怎么缓兵之计?”
  张月明弱弱的道:“将唐赛儿姑娘送回去?”
  黄昏果断摇头,“不可能。”
  张月明耸耸肩。
  那就没办法了,事情陷入死局,只要唐赛儿明日不会去,估摸着白莲社为了安全起见,防止被明教报复,转手就会把囚禁的唐青山夫妻俩给灭口了。
  唐赛儿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也六神无主。
  沉默。
  许久的沉默。
  黄昏想了许久,缓缓抬头,“先休憩罢,明日我去见一下那什么四大天王。”
  读书人什么最拿手?
  嘴皮子啊!
  张月明摇头,“没用的大官人,白莲社这群人我太熟悉了,任你舌绽莲花,没有天大的利益,他们绝不可能白白放了唐青山夫妻,唯有用铁血手段,才能让他们慑服。”
  白莲社是群什么人?
  和明教一样。
  大多是刁民。
  黄昏一想也是,这个局势有点棘手了啊。
  叹道:“明日先去曹州,看情况定夺罢。”
  只能如此了。
  敲了敲车窗,对探出头的头权氏道:“你收拾一下马车里面,晚上你和唐赛儿一起睡。”又对唐赛儿道:“早些去歇着,你爹娘的事情你就崩瞎操心了,既然让我遇到了,这事就包在我身上。”
  唐赛儿怏怏的上了马车。
  黄昏坐在篝火边,和车夫张月明大眼瞪小眼,谁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阿如温查斯倒没心没肺的猫一般蜷缩在火堆边睡熟了。
  天亮时刻,权氏倏然从马车里探出头,大惊小怪的嚷醒黄昏和张月明,“唐赛儿不见了!”
  黄昏唰的一下坐了起来。
  然后一阵晕天黑地。
  急忙缓了一下,这才消除了大脑骤然失氧的晕眩症状,确定唐赛儿不见后,微微叹了口气,“年少轻狂总是事后悔,这丫头大概也知道她闯祸了,还行,算是个有担当的人。”
  张月明唔了声,“确实有吾辈风骨。”
  江湖人,讲究个敢作敢当。
  两个大男人几乎不用想就猜到了唐赛儿肯定是趁大家睡熟之后,悄悄离开回了白莲社,这样才能保住唐青山夫妻的命。
  黄昏越发头疼,“这下局势越发严峻了。”
  搞不好唐赛儿要走上白莲社圣母的老路。
  搞不好唐青山和张涟都得死。
第764章
救兵
  现在去追应该来不及了,搞不好王竟和成昆两大天王已经带着林三和唐赛儿转移到其他地方,自己大张旗鼓的去只会扑空。
  沉默半晌,终究是放心不下。
  张月明见状,哈哈一笑,“大官人,要不,我去追寻唐赛儿姑娘,你去曹州搬救兵,然后咱们里应外合,一举荡平南北要道之间的白莲社?!”
  黄昏唔了一声,“倒是可行。”
  不过只有张月明一人,黄昏还是不太放心,看向阿如温查斯。
  阿如温查斯果断摇头,“你身边需要人。”
  你比那个小姑娘重要。
  你要是死了,吴笙游的梦想也就完了,当然,阿如温查斯不是为了吴笙游,而是为了她的族人——永乐九年的寒冬,因为黄昏在草原的种种举措,整个部族都过上了从没享受到的安稳。
  黄昏犹豫了下,摇头,“无妨。”
  咳嗽一声,“阿如,你在草原长大,应该擅长追踪,你和张月明一起,追踪唐赛儿的踪迹去找到她,不要和白莲社起冲突,就说是我派你俩去保护她的,白莲社求之不得因为唐赛儿的缘故多一点高手被掌控,然后你们尽量留下线索,方便我带官府的人来追踪,到时候如果我带人追踪过来,你们只做一件事:保护唐赛儿!”
  张月明立即点头,阿如温查斯沉默不语。
  也没反对。
  张月明弱弱的道:“大官人,你会赶马车?”
  不会赶马车,可去不了曹州,也返回不了大名,毕竟现在在曹州和大名之间,距离最近的驿站还有三十里。
  黄昏颔首,“会一点。”
  骑术已经中规中矩,赶马车么,慢一点应该也不难。
  于是分头行动。
  黄昏直奔曹州,在慢慢悠悠熬过了三十里,抵达驿站后,立即让驿卒找人,然后有了专业车夫后,一路狂奔直往曹州城。
  没去曹州下辖的县城。
  对付白莲社,县里的那点人哪里够用,就算是州城,人手都不一定够,所以估计需要以曹州为大本营,将周边州府的兵力调配过来。
  当然,时间来不及。
  只有选择另外一个方案:北镇抚司和驻军卫所!
  抵达曹州州衙,黄昏本以为会有大批官吏出来迎接自己,哪里知道站在州衙门口,阳光晒得他直流汗,也没看见人来迎接。
  没办法,只得自己走入州衙。
  然后……
  他就释然了。
  不是州衙的官吏不懂事,实在是分身乏术——太忙了!
  偌大的曹州州衙,竟然只有一位知州,还是刚从知县调任上来的,州衙判官有一人,也是从知县调任上来的,掌文书的吏员一人。
  也就是说,偌大的州衙,只有三个当官的!
  黄昏能怎么办?
  怪不得别人啊。
  因为交趾,八百大甸,鞑靼这三个区域征用了大批官员,大明境内一些重要的地方,因为官吏政事比较容易进入天子眼帘,所以率先被调用,所以南北要道上的州府,官吏被抽调得极其厉害,这就导致人手不足。
  倒是偏僻一些的州府,人手还不紧张。
  没办法的事情。
  估计这几年朱棣都要连着开科举,充实官场。
  知州江场,判官杨方瓮,吏目谭岳,三人看着阴沉着脸的黄昏,惴惴不安,黄昏大名,他们早就听闻过。
  不知道这位关外大员为何忽然来到曹州。
  黄昏看着三人,很想拿出点下马威,转念一想,江场和杨方瓮都是知县调任上来的,曹州这边的事情真怨不得他俩,深呼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柔声道:“三位的脑袋瓜子还能饭否?”
  江场三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下官们犯了何事?”
  黄昏叹气,“在大名和曹州区域之间,有白莲社猖獗活动,你等而不自知,这事要是被陛下知道了,你们担当得起这个责任?也便罢了,毕竟这一两年陛下不会北上,可若是一两年后陛下北上途中,被白莲社惊扰了圣驾,诸位有几颗脑袋让陛下来砍?”
  江场笑容酸涩疲倦,“其实下官们是知道白莲社近期的活动,只不过……黄顾问您也看见了,确实是有些无力,没有人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