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316

  不能再不变应万变。
  要主动出击。
  必须击溃梅殷势力,才能保证永乐盛世的到来,才有可能救下景清甚至更多的人,梅殷死不足惜,可他不应该拖着这么多人陪葬。
  黄昏正准备出门去求见朱棣。
  哪料刚出门,就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狗太监从马车里钻出来,哟了一声,又咳嗽一声,旋即尖锐着声音:“陛下有旨,宣黄昏觐见。”
  黄昏心中一凛。
  来了。
  穿越之后,最大的危机终于来了。
  话说……
  危机总是一次比一次凶险啊。
  这样下去我还创个屁的业。
  必须帮助朱棣尽快安稳大明江山,迎接盛世的到来——建文帝么,反正他自己都放弃了,何况黄昏可不认为建文帝能做的比朱棣更好。
  在朱棣和建文帝之间,黄昏并无鲜明的爱憎,只不过站在后人的上帝角度来看事实。
  既定的盛世不要,去要一个虚无缈缥的王朝未来?
  不科学嘛。
  换谁也知道怎么选择,历史,还是应该按照历史走,不能搞虚无主义撒。
  路上,狗儿找着机会说了个貌似无关紧要的事。
  看似无心,实则故意。
  这就是贿赂天子近侍的好处,可以最快得到第一手资料。
  狗太监说,在宣昏哥儿之前,万岁爷正见过钦天监监正,那监正说近来星象有异帝星犯急,要陛下提防红色,又说钦天监最近有人新丧,需要扩充有识之士。
  黄昏一听,心里凉了半截。
  钦天监……貌似是个很牛逼的国营单位,国家福利好的一批不说,工作还清闲,还能时不时见一下天子。
  但也是个苦逼单位。
  大明王朝对钦天监的规定很死板:钦天监监内人员“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南海充军”。
  更狠的是,钦天监的人不得升迁其他部门。
  一旦进入钦天监,意味着仕途到头了。
  顶天就是个五品监正。
  所以在古代搞迷信,确实有一时的风光,但想走上人生巅峰出任CEO,几无可能,袁天罡和李淳风就是例子。
  黄昏想到这一阵后怕。
  还好老子在朱棣那里已经洗白。
  打定主意,这一次不管朱棣怎么说,就是打死老子,都不得进钦天监。
  么得前途嘛。
第67章
打死不从
  朱棣依然在乾清宫接见黄昏。
  免礼之后,让狗儿太监送了一堆批红了的折子去往文渊阁,又让小太监重新泡了茶,一边拨弄茶盖一边淡然道:“用你那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星相学还有什么逻辑学推测一下,朕今日召你来是为何事。”
  黄昏正容正色,“陛下,谣言止于智者。”
  朱棣挑眉,“哦?”
  黄昏心累,就不能敞开了说么,道:“陛下是因为民间流言才传召微臣,但您好像忘了,是微臣提出的天子守国门啊。”
  我提的迁都,干嘛要反对。
  朱棣当然没忘。
  他心中也明亮,这股流言的出现,追究起来还是他自己的失误,在确定黄昏并不是神棍后,还妄想用黄昏来钓鱼。
  结果鱼是上钩了,也给自己惹了个大麻烦。
  关键是这鱼还在水下。
  看不清是谁。
  倒也无妨,就看这一场博弈是钓鱼人赢还是水下大鱼赢,钓鱼人赢了,晚上就是一顿红烧鱼,若是大鱼赢,不过杆折线断,换了装备继续钓便是。
  朱棣老神在在的,“你不是懂星相学么,没什么要对朕说?”
  黄昏心里腹诽。
  老子懂个锤子的星象,本想用历史知识来回答,说什么“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这是历史记载里钦天监观察星象的结论。
  但黄昏转念一想,老子要洗白啊。
  不能再迷信。
  于是毫不犹豫的道:“么得啊,最近星空安稳得一批啊。”
  朱棣:“……”
  读书人,就不能斯文点么……话说,对黄昏这粗俗话语毫无反感。
  钢铁直男朱棣本就沙场男儿。
  没好气的道:“看来你这水平有待提高,如今钦天监缺人,要不你去任职,也可以跟着监正多多学习,为我大明效力。”
  黄昏:“……”
  老子不想去钦天监,一点都不想,都故意藏拙了还逃不过去么。
  朱棣,“怎么,默许了?”
  黄昏急忙摇头,“微臣不去,钦天监都是些神神鬼鬼的玩意儿,微臣之学识早已凌驾其上,大材小用了,微臣倒是觉得,内阁挺适合微臣这一身学问。”
  毫不要脸的自吹自擂……
  朱棣一脸无语。
  见过不要脸的臣子,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冷笑一声,“你是怕进了钦天监,这辈子都要老死在里面罢?”
  黄昏暗道可不是。
  不仅老子要老死在里面,老子的后代都得困在钦天监——钦天监也是世袭啊,可恨的是这和公爵世袭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朱棣又道:“这样,你先去钦天监挂一个名,朕许诺你,待办完这一件大事,肯定把你调出钦天监,直接丢入翰林院,如何?”
  反常即为妖。
  黄昏心中暗凛,朱棣这是要搞一场大事,但为何一定要让自己去钦天监?
  结合当下局势,只有一点:朱棣想让流言变得有真实性。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建文旧臣跳出来反对他迁都,方便他一网打尽。
  但我真不能去钦天监,挂名?
  没准挂着挂着就挂了。
  沉吟半晌,“微臣知道陛下之意,其实不必如此大费周折,微臣一直秉持着为陛下分忧的忠心,近来暗地里调查,怀疑是某个权贵人物卷起的这场暗流。”
  朱棣眼睛一亮,“你知道是谁?”
  黄昏犹豫了下,决定还是不摊牌,道:“只是怀疑,碍于手中没有权势,也没有人手,所以无法继续调查下去。”
  朱棣沉吟起来,“你怀疑的那个人姓什么?”
  黄昏苦笑,“不敢说,不可说,不能说。”
  朱棣知道黄昏的顾虑,也许他怀疑的那个人在外人眼里,是绝对不可冒犯的天潢贵胄,思绪一转,笑道:“那不若你我君臣对照一番?”
  黄昏略有吃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