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7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3/1316

  顺天么……
  能比这草原更自由更辽阔?
  不过大儿子身体确实孱弱,又最喜那些唐诗宋词,送到关内去读书,也算是遂了他的心愿,是以对这个事,呼兰巴特并无反感。
  反而觉得黄昏帮了他的大忙,呼兰巴特甚至怀疑黄昏是借故人质,实则帮忙。
  如果要留人质,那也应该叫两儿一女都送到顺天去,为何单单选择了不喜草原更喜欢中原文化的大儿子?
  纵马去往撒儿都鲁的呼兰巴特想到这里,微微扯了扯嘴角。
  南人啊,就是肚子里曲折多。
  但黄佥事这点小心机,呼兰巴特觉得有些暖心。
  ……
  ……
  王帐前发生的那一幕,本雅失里下跪请罪,然后被大明淇国公一剑斩首,彻底的将鞑靼的脊梁踏碎,这是强硬的铁血手段。
  其后,黄昏挖角呼兰巴特,又肢解了鞑靼的一部分主力。
  再其后,顺天时代商行联合在顺天建立半年之久的时代银行和已经站稳根脚的华为房产,共同出资,大批的财力和人力开往捕鱼儿海,再次重建漠北总府极其周边功能部门。
  其中漠北总府和市场同时动工。
  按照华为房产的设计,使用混凝土,再配合锻造出来的钢铁,欲要打造出一座水泥城市,一时之间,捕鱼儿海附近热火朝天。
  因为有大明雄师拱卫,这一次施工极其顺畅。
  且招募了大批的鞑靼人作为民工,这座城市的建立更不会有人干扰,甚至很多鞑靼男人把牛羊丢给妻儿,跑到捕鱼儿海来找工作。
  黄昏立即安排!
  着令时代商行在捕鱼儿海建立华为工程建筑商行,重新进行官道的基建工作——这些大项目的钱,除了市场等民用之外的官府机构,其他都是国库出资。
  所以时代商行还撑得住。
  而一个月后,呼兰巴特来找到黄昏秘密汇报,已经找够一千人,全部安置在别力古台世系封地往西的山陵区域。
  极其隐秘。
  黄昏大喜,适时时代商行已经把养这一千人的钱送了过来,呼兰巴特原本还担心黄昏会给空头支票,拿到钱后,顿时有了底气。
  于是在永乐九年的夏末,没人知道,在草原深处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一支千人蚍蜉义从成立,也没人会想到,这一支蚍蜉义从会变成一支噩梦军队。
第739章
朱棣归来
  朱棣其实还想追,一鼓作气把马哈木赶出草原,只可惜天将入冬,朱棣不敢拿十万将士的性命来赌——一旦大雪封路,没有后勤,十万人能有多少回到故乡?
  而他朱棣也将如历史上众多昏君一样,悬骂名于史书之中。
  青史,是留好名。
  恶名不配悬青史。
  所以朱棣只得率领大军在入冬前返回捕鱼儿海。
  还有后事需要处置。
  比如……问罪本雅失里!
  但朱棣才刚返程,就看到了后方从捕鱼儿海发来的折子,是丘福送递来的,丘福不惜笔墨,长篇累牍的详陈了撒儿都鲁王帐前发生的事情,包括他一剑斩杀本雅失里头颅的“细节”。
  功还是要邀的。
  官还是要升的。
  当然,言辞之中极尽赞溢了黄昏,说黄佥事此举,已将鞑靼脊梁踏碎,只要陛下回来再行定鼎之事,鞑靼就会成为我大明王朝的下一个交趾!
  朱棣是真的震惊莫名。
  他没想到,黄昏一个军事能力渣渣,毫无匹夫之勇的半读书人,竟然敢只身带着五十人就去本雅失里的王帐之前,还敢在本雅失里下跪请罪的时候,一剑将之斩首。
  这气魄,这手腕,简直铁血,不过……
  朕喜欢!
  说句实在的,朱棣心知肚明,换做任何一个其他大臣或者君王,在当时黄昏那个处境,在本雅失里下跪请罪的时候,都会放他一马,以仁慈服人收心。
  毕竟可汗下跪大明官员而请罪,整个鞑靼的脊梁就已经弯了。
  理应见好就好。
  但黄昏这一手简直反常,没有见好就好,反而一剑将本雅失里斩首,这样一来,如果当时鞑靼铁骑没有反抗,那么他们的脊梁不止是弯了,而是碎了。
  数十年,这脊梁都无法再正直起来。
  这也是一记险招。
  因为如果当时鞑靼铁骑暴乱反抗,那么鞑靼弯曲的脊梁将重新挺直,而且将会带着对大明的怨恨而站,后果不堪设想。
  但黄昏完美的利用了失捏干、脱火赤和马儿哈咱的私欲,他也完美的掌控了人性,所以他三言两语就化解了这个潜在的风险,而达到了想要的结局。
  不得不承认,朱棣自认他自己也做不到黄昏这般完美。
  至于后面一句话就让脱火赤死于内讧,都只是小手段。
  朱棣也确实觉得,鞑靼有两个核心人物比较适合制衡,所以听说给失捏干和马儿哈咱封王,觉得并无不妥。
  至于互市什么的,之前建立漠北总府就开禁了,黄昏并没有违反规定。
  是以在返回捕鱼儿海时,朱棣很是闲暇。
  他发觉黄昏把鞑靼这边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而他这个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去给失捏干、马儿哈咱封王,再赐封其中一人成为可汗。
  当然,还有一点小事情。
  比如黄昏说的要在捕鱼儿海建立一座城池,要在两座布政司所在的位置建立城池,这都需要朱棣的圣旨来带动官方力量。
  要不然就靠黄昏的时代商行,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这个手笔,朱棣也是赞同的。
  太祖开国之后,本来就在关外建立了四十多个卫所,只不过随着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这四十多个卫所大多没有驻扎兵力了。
  如果能以两座布政司和捕鱼儿海的漠北总府为根基,在草原上建立三座大城,那么大明对关外的掌控力将大大增加,而不仅仅是以长城作为防线和进攻曲面。
  这是好事。
  至于钱么……其实有点捉襟见肘了,毕竟去年大战,今年又出关大战,郑和带回来的钱和国库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所以朱棣在返回捕鱼儿海的路上,就已经发了圣旨,让太子配合,帮助郑和迅速下西洋,不需要等朱棣亲自返回应天,准备妥当就即刻下西洋。
  朱棣需要用钱,急切的需要很多的钱。
  下西洋就是赚快钱的最好方式!
  而当下用钱,朱棣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明皇家银行,利用这个银行迅速汇聚钱财,大概可以应付一阵——实在不行,增发宝钞罢。
  朱棣回到捕鱼儿海时,百官相迎——在黄昏斩了本雅失里后重启漠北总府的修建后,顺天行部那边,从北方区域抽调了大量官员充漠北总府,是以基本上各部门又开始健全。
  当然,漠北总府府事,还是黄观。
  朱棣扫视官吏,发现所有人都在,唯独少了个最大功臣的黄昏,问居首的黄观和丘福,“黄昏那小子呢,是什么要事让他敢不来迎接朕,他想死么,朕成全这小子。”
  用愤怒的语言,说着宠溺的语气。
  众人一阵好笑。
  这小子这小子,咱们的永乐陛下嘞,您自己没感觉到吗,您现在对黄昏的称呼,像极了长辈对晚辈,或者说就是连襟之间的称呼啊。
  黄观也是叹服。
  侄儿是真的出息了。
  事到如今,黄观目睹了大明的强盛繁荣,这位建文旧臣看见了无比光明的未来,他已经把自己当做永乐朝正儿八经的臣子了,闻言笑道:“黄佥事昨日就带着他的家姬去游捕鱼儿海了。”
  捕鱼儿海是个地名。
  但真有一座海子叫捕鱼儿海。
  朱棣当时脸就黑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有心情去游捕鱼儿海?嗯,带了几个家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