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1316

  老子也不是爱慕虚荣的人。
  黄昏缓缓道:“很简单,我们要把鞑靼区域彻底掌控在手里,以兵力驻扎捕鱼儿海极其一南一北区域设立的两座布政司,确保鞑靼区域的基建和经济建设,同时,大明出钱出粮,招募鞑靼人入伍,逐渐如当年朵颜三卫那样的军队,并允许鞑靼人入朝为官,削弱可汗的存在感,一言蔽之:大明以巨大的财力人力北倾在鞑靼区域,将之打造成一个跳板!”
  朱棣沉默了,许久才问道:“也就是说,两三年内,都不打马哈木和兀良哈。”
  黄昏坚定的点头,“怎么不打?”
  朱棣问道:“那什么时候打?”
  黄昏沉吟了片刻,“当下肯定要出兵把马哈木赶走,要全歼几乎不可能,不过未来嘛……当神机营达到二十万兵力后,就可以兵分两路,同时攻击马哈木的瓦剌和兀良哈,一举平定草原!”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二十万?!”
  他本来只想弄个五万就够了。
  黄昏笑道:“陛下,经去年一战,您还没看出来吗,火器才是未来战争的趋势,我们大明必须走在前列,必须在其他国家没反应过来之前,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火器部队。”
  去年最大的一场胜仗就是朱棣亲自指挥的,他哪能不知道。
  犹豫了下,有些没甚底气,“发展十万的神机营,会不会有些穷兵黩武了?”
  黄昏摇头,“不会,陛下,我们最终目的不是十万,而是大明所有的兵力,包括边军和京营,都要达到火器完全化,相信随着需求的增加,火器也会继续发展,所以陛下,还需要给军器院那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微臣还请陛下允许,让微臣的时代商行也设立火器研发的分行,以此提升我大明火器的水平。”
  朱棣意动了,许久才道:“容朕思考一二。”
  许久之后,朱棣才缓缓的道:“如此,就按你的策略,大明倾国之力打造火器军队,并且以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和你的时代商行一起经营鞑靼,但是当下,朕不放心那六万人。”
  大明北倾!
  但三万神机营万一折损在草原,朱棣的心会滴血。
  黄昏笑说那就打他狗日的!
  所以朱棣还是带领边军出关,一则给游荡在鞑靼区域的马哈木重创,保证神机营的退路,二则么……他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第729章
永乐八年,大明已经无敌了……
  朱棣下了一大串的旨意:
  京营从京畿驻地、地方卫所抽调三万精锐北上。
  李景隆赶赴云南,督军沐晟出征八百大甸。
  王宁赶赴交趾坐镇,谨防交趾出现变故。
  张辅走马福建一带,率领地方卫所打击倭奴海盗,确保边境安宁。
  其后……
  朱棣率领大军出关了。
  作为永乐大帝,作为在沙场叱咤风云的燕王,作为钢铁直男,若是马哈木率领瓦剌如此横跳朱棣都不表示一点“关爱”的话,那就不是朱棣。
  朱棣此次出关,所带兵力不多,仅是长城内外的军事重镇凝聚起来的十万兵力而已,以及他从应天带着北上的一万五千人。
  因为马哈木率领大军在鞑靼区域游荡,大明边军斥候早就掌握了他们的行踪,是以朱棣出关之后,直扑马哈木的主力大军。
  黄昏对此在意料之中。
  这样的朱棣,才是真正的朱棣,虽然只有十一万五千人,黄昏并不担心他会战败,你要明白,带领大军出关的那一位,是千古帝王朱棣,是征北不败的燕王。
  给他五万人就能杀漠北一个对穿。
  何况那十一万五千人并非是摆设。
  而且黄昏相信徐辉祖。
  所以黄昏留在顺天,按照朱棣的旨意,重新开始在漠北那边落子,让华为房产加快了长城到捕鱼儿海官道的建设,至于捕鱼儿海那边漠北总府的重建,需要等咱们的陛下打愉快了,再重新开启,当下还是继续向草原运送物资,确保后续互市。
  并同时,黄昏从应天那边时代银行,调动大批资金到顺天商行,全面铺开各行各业,并打算在关外组建属于时代商行的“军器研发所”,将扶摇会馆、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擅长军器方面的人才,全数收拢到这个军器研发所中,全力搞科研工作。
  棋子一步一步落下后,黄昏又亲自赶到关外,以朱棣的名义,面对鞑靼人招募“朵颜卫”,效果极为不错,竟然达到了三千余人。
  这些事黄昏都大胆布局。
  因为马哈木的横跳,因为本雅失里的左右摇摆,朱棣同意了黄昏的种种举措,其中就包括时代商行成立军器研发所,以及同意黄昏在漠北以漠北总府名义组建一支五千人的朵颜卫。
  当然,黄昏可不止做这点。
  他写了几封密信,送递到应天的时代商行,让赵芳生即刻带着他的密信去往交趾,找到黎利,然后在交趾那边,一支蚍蜉义从悄无声息的成立。
  人不多,按照黄昏的吩咐,一千人,都将统一配备火铳。
  全部由赵芳生统率。
  先暂时散布在交趾的时代分行内,待时机成熟再汇聚一起,成为横扫整个中南半岛的雇佣兵军团,也是殖民军团。
  永乐八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的年份。
  先说云南,沐晟率领大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推了八百大甸,俘虏了八百大甸的国王,半歼该国精锐力量,其后,大军常驻,大明朝堂派出一堆人去接掌地方政务。
  官员不够怎么办?
  从地方抽调。
  但还是不够,在应天兼国理政的朱高炽一狠心,永乐八年的科举扩大规模,一二三甲的进士,总共录取了五百多人,全部放到地方上去,没有经验的先当副手,让有经验的当正职,甚至于一二甲的大才人士,连翰林院都没机会呆,就去各地的布政司,先练手半年,然后一部分去往交趾,替换在交趾工作几年有经验的官员,然后这一批官员则调去八百大甸。
  一时之间,大明官场欣欣向荣。
  而在沐晟大军接掌八百大甸的实权后,以黄昏的时代商行为首,大明的商行如蜂拥入八百大甸,很快形成了强大的优势,掌握了八百大甸不少行业的命脉,形成垄断经营。
  没办法,这是大明的优势。
  而同时,朱高炽又派了国子监的官员去往八百大甸,按照交趾的经验,在八百大甸大兴学堂,推广汉文化,并实行减免赋税轻徭役等休民养息政策。
  一些列操作下来,八百大甸国内的反抗情绪平息不少。
  八百大甸成为下一个交趾,只是时间问题。
  而大明境内,民意之团聚,世所罕见,读书人的诗会之间,慷概激昂大义陈词得最多的便是陈汤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
  当然,改了一下。
  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之!
  当下大明有这个底气。
  因为全线大胜的不仅有云南沐晟拿下八百大甸,还有漠北那边陛下的亲征,大明雄师神兵天降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虽然大明多了个穿越者黄昏,虽然黄昏让大明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但朱棣还是那个朱棣,依然是那个马背上的千古一帝。
  率领十一万五千大军出关,很快找到了马哈木的主力大军。
  马哈木竟然选择了硬撼一场。
  然后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拥有神机营的朱棣,是不可战胜的,以前也许有机会,但自从神机营出现,就再不会有机会了!
  马哈木大败。
  他做梦也没想到,三万神机营被困在兀良哈那边,朱棣出关的时候,身边竟然还有一万五千人的神机营!
  大明到底多有钱,怎么越打仗神机营越多?
  竟然这么快就又组建了一万五千人火铳部队!
  马哈木实在想不通朱棣哪里的钱和资源。
  想不通是一回事,失败是注定的。
  遗憾的是,这一次没有一个军神徐辉祖来配合朱棣。
  朱棣没能形成包围圈。
  所以打败马哈木后,朱棣率领大军从鞑靼区域追逐马哈木,一直追到了瓦剌区域的最深处的亚梅什湖,也就是西伯利亚区域了,因为即将入冬,朱棣才撤兵。
  追了这么远,马哈木真的很弱?
  当然不是。
  这就不得不提大明新近崛起但声名并不显赫的军神徐辉祖。
  在得知朱棣率军出关后,徐辉祖就敏锐的察觉到,朱棣的战略目标不会是弱小无辜的兀良哈,而是横跳得最欢的瓦剌马哈木。
  于是他和丘福两人率军从兀良哈深处杀了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