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1316

  这个时候你去惹大明作甚,好好的当你的可汗不香吗,你竟然敢去惹朱棣。
  你怕是不了解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
  别人当燕王的时候,就压得你漠北这边喘不过气,现在当了大明天子,手上有更多的兵力和权力,要收拾漠北更简单了。
  你说你去惹朱棣作甚。
  咱们载歌载舞,烤牛烤羊吃得满嘴油腻喝着奶茶马奶酒,这日子过得不惬意吗?
  有一说一,吴笙游从没想过鞑靼还能如当年的蒙古一样,继续南下侵占整个中原王朝,在鞑靼这边能继续享受歌舞升平就算是好事了。
  毕竟现在的中原王朝是大明,不是大宋了。
  所以吴笙游只想在鞑靼这边享受美酒美人。
  没有绝对机会,他压根不会想起让阿鲁台出兵南侵,最多也就是趁朱棣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关内抢点美酒、粮草和美人之类的。
  打仗?
  还是别了。
  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的代价,鞑靼承受不起。
  阿鲁台怒道:“可不是愚蠢,真以为朱棣还是个疯子燕王?现在别人是永乐帝王,现在大明的北方边关固若金汤,连徐辉祖都在居庸关,可想而知。”
  吴笙游叹道:“太师,别忘了一件事,我们安插在关内的谍子和细作,在一段时间内陆续被拔出,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是大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手笔,这个动作很有些让人不解,我怀疑朱棣是在酝酿什么大事,所以才要除尽我们在关内的谍子。”
  阿鲁台叹道:“确实,我就是担心这个事情,所以对马哈丹去榆木川一旦伺机入关之事抱有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这三万人会遇到无法化解的困境。”
  大明的动作,这一两年太反常了。
  先是对安南动兵。
  这违反了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祖训,关键是朱棣还成功了,如今安南叫交趾,属于大明的一个布政司行政区。
  其次,大明这一两年在北方这边安静的可怕。
  阿鲁台有作为猎人的敏锐嗅觉,他一度认为,朱棣是在厚积薄发,等待着时机对漠北这边来一场犁庭扫穴的攻击。
  捕猎之时,越是安静,猎物约会放松警惕。
  阿鲁台是猎手。
  他当然明白猎物的心理,不过这一次,他知道猎手是大明,而他和麾下的草原儿郎,成了猎物,所以他一直在担心。
  现在怕就怕,马哈丹那三万人,会引发连锁反应。
  万一大明真是挥师来打……
  那就打了。
  阿鲁台虽然忌惮朱棣,但并不怕,草原儿郎,何曾怕过?
  他只是担心儿子会回不来!
  要知道那可是三万铁骑。
  是鞑靼精锐主力之一。
第666章
鞑靼勇士的困惑
  榆木川,在大明今时,只是一个不算很出名的地方,漠北南下,基本上绕不开榆木川,大明北征,也绕不开榆木川。
  但在几十年后,榆木川会很出名。
  因为千古帝王朱棣,就死在这里。
  榆木川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很美。
  若是春天到此,万物初绿,草长莺飞,碧水潺潺,白鱼游荡云间追逐那轮金光灿烂的悬空大日,天影一体,美不胜收。
  初秋的榆木川也很美。
  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青草丰茂,渐渐枯黄,天地之间青黄杂糅在一起,点缀着朵朵明珠一般的湖泊,再有一些成列成片的灌木,一些经过春夏的好吃好喝变得肥腻的野生动物间或游走期间,是世间任何笔豪都描绘不出来的美景。
  当然,看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浪漫风景。
  草原,不是说草长得比牛羊还高。
  那只是一个写作手法而已。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中美景,那得去玄幻的异世界大陆里寻找,而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或者到湿地、沼泽,也是可以遇见。
  有这么一句话。
  每一个你日思夜想的女神背后,都有一个睡她睡得想吐的男人。
  同理。
  人的眼中,向往的是远方和诗。
  所以远方的美景是最美的,至于有没有诗,那是心灵的旅行,若是一个人心里装满了狗屎,哪怕就算他去了西藏洗涤心灵,也还是狗屎。
  所谓的洗涤心灵,要么是装逼,要么是自欺欺人,当你的心灵需要洗涤了,你该去的地方不是西藏,而是本地的公安局。
  又或者是改变自我,让心里变得阳光一点。
  那么什么是远方?
  你的远方,却是别人的日升月落,殊不知,你的月升日落,也是别人的远方,你的田间劳作,也许就是别人心中那远方的诗。
  远香近臭!
  所以马哈丹站在营帐前,看着这片秀丽的草原,心中没有任何波澜,有一说一,他其实是有想法的:榆木川这片土地,有草场,也有湖泊,很是适合游牧民族长居。
  可惜。
  这片土地不够大,无法让族人全部在此生存。
  更可惜的是,这里离大明太近。
  若是族人全部来到这里生存,大明只需要动动手指头,族人们就要面临覆灭之灾,所以族人们只能生活在草原深处,尽可能的远离中原王朝。
  然而这是草原游牧的悲哀之处——因为游牧,生活总是过得艰辛,若是有安居的长久之地,谁还愿意赶着牛羊四处漂泊?
  游牧,意味着生活物资的不足。
  所以没办法。
  只能想法设法的越过长城,去抢。
  我草原儿郎真的就喜欢打仗?
  不是的。
  我们也希望能安居乐业,阖家幸福,可是环境不允许啊,一旦到了冬天,没有储备到足够的粮草,牛羊大批大批的饿死,若是遇上寒冷天气,牛羊再大批大批的冻死,那就真的要遗骨于路了。
  嗯,草原到处都是路。
  也就没了路。
  草原游牧,最惧怕的便是寒冬。
  然而这几年,草原上的冬天越来越冷,马哈丹甚至在怀疑,会不会遭遇数百年一遇的寒冰时节,到了那个时候,族人又该如何面对这天灾?
  草原不像中原王朝,中原王朝南方洪灾了?
  没关系,北方可以支援南方。
  北方旱灾了?
  南方可以支援北方。
  所以马哈丹的祖祖辈辈,其实都在向往中原那丰沃而广袤的土地,可惜的是,元帝国打下了那片土地,却没有经营好它。
  最终还给了汉人。
  还给汉人?
  马哈丹哂笑了一声,对身旁的巴根道:“那个汉人女孩这几天怎么样,有没有哭闹,得小心着些,能让大明五百将士拱卫的女孩子,我猜怎么着也该是一位藩王的郡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