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1316

  孙隽来京述职又走了。
  汉王和赵王依然死皮赖脸的留在京畿,没去藩地。
  太子整日里呆在乾清殿“学习”兼国理政,其实朱高炽现在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学习了,只是朱棣还是不放心而已。
  顺天行部那边建造皇城风生水起。
  浙江的神机营继续练兵。
  交趾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因为有黎族带头,在当地士族名门的配合下,对大明的各项政策抵触心理并不严重。
  锦衣卫那边,纪纲亲自下令,北镇抚司今后没有绝对的证据,不准针对黄昏。
  这一个命令很快传遍京畿。
  然后群臣都懂了。
  这一次事件之后,大明天下,除非陛下愿意,再没人能扳倒黄昏了。
  不过汉王和赵王反而安心。
  因为黄昏在乾清殿说的那番话,两兄弟也觉得之前是猪油蒙心,不知道抓住主要矛盾,非要通过黄昏去整垮太子。
  现在好了,黄昏明确表态不会参与其中,于是两兄弟处心积虑的给太子找事情做。
  一时间朝野之间文武对立,很有点热闹。
  黄昏反而清净了许多。
  因为他在乾清殿说的那番话,通过朱高炽的口传到三杨耳朵里,又通过三杨传遍内阁和六部,是以黄昏虽然清净了,但也失去了文臣的支持。
  有得必有失。
  黄昏也不在意这点小事,他开始帮助朱棣解决浙江明教的招安问题,在他的授意下,时代商行沈熙礼改变战略,重点倾注资金到浙江,一时之间,浙江各大重镇的时代商行产业,如雨后春笋。
  其中便有盐铁行。
  为了安置明教教众,也为了让时代商行赚钱能够支撑下去,朱棣亲自交代户部尚书夏原吉,给以时代商行盐铁方面的榷条。
  有了这个榷条,时代商行理所当然的组建了盐铁行业的分行。
  这在封建时代是暴利行业。
  这一日,黄昏将张凤阳、苟布、赵芳生三人从时代商行那边喊过来,这三位已有发福迹象——从南镇抚司辞职后,三人就专心沉浸于时代商行的安保工作,虽然地位低了,但是收入高了,如今都是小有身家的人。
  三人来到黄府外面一看,哟,好家伙,这几十号人是怎么回事,个个人高马大,又大多面露凶相,身上泛散着市井凶气,一看就是平日里没少欺负人的那种地痞混子。
  三人找到大门台阶上的黄昏见礼。
  又对一旁的唐青山拱手为礼。
  黄昏示意三人站到一边,然后看了看唐青山,唐青山咳嗽一声,上前一步,对大门前懒懒散散的五十人道:“兄弟们,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是继续混吃等死还是跟着黄指挥走上一条大道,你们既然来到了这里,想必已经做了选择,所以我也就长话短说,但说一句:听话便是!”
  言简意赅。
  黄昏呵呵一笑,也上前一步,对众人道:“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时代商行的护卫队,虽然没有军籍,但你们的收入不比士卒低,甚至可能更高,但是有一点我要明确说明:纪律!”
  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没有丝毫战斗力的。
  笑道:“遵从纪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会有人教你们,只要大家能管住自己,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感谢今天做的这个改变你们人生的决定,其余我也不说了,你们的薪俸收入,唐大哥也详细给你们说过的,想必都没有意见。但说一下人事任命,这支护卫队,暂且取名‘蚍蜉义从’,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其中的内涵,读过书的人大概知晓,我就不解释了,我只希望这只蚍蜉,能保护时代商行这颗大树,从而撼动遥远地方的那些大树。蚍蜉义从,设司令一人,由张凤阳担任,将军两人,由赵芳生和苟布担任,两位将军各领二十五人,其中各有五骑!”
  五十人,还是得有十个骑兵,战马么……找朱棣去要。
  五十人默然无语。
  不是没有疑问,而是觉得没有说话的必要,反正大家都是刀口上舔血,要是黄昏做的不好,大家拍拍屁股走人,若是做得好,那就卖命又何妨。
  教主唐青山的话还是要听。
  黄昏继续道:“今日我会带领你们去兵部领取盔甲和兵器,并且由张凤阳三人带领你们去时代银行附近的营地熟悉环境,明日起,张凤阳三人会将你们拉到城外进行为期十日的训练,十日之后,你们就将走马上任,负责时代银行各项资金流转的安全护卫。”
  沉默了一阵,“相关纪律,训练期间,张凤阳会一一告知你们,我就说一句,因为你们工作的特殊性,若是有人胆敢吃里扒外,休怪我黄某人不讲情面,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得来不易的走向光明的机会!”
  有人哂笑。
  如此言说,也太看不起我们这些哥们的江湖义气了。
  黄昏也不解释。
  不是看不起他们,是他们面对的诱惑太大。
  比如十日之后,因为浙江乱局而耽误下来的事情就要实施——去户部取那五万两黄金,面对如此巨款,什么江湖义气,真不敢抱以完全的希望。
  不过倒也不惧。
  这五十人全部登记在册,包括他们的所有信息,甚至连祖宗十八代都挖了出来,免得将来出了问题找不到人。
  挥手,“走,去兵部领盔甲和兵器!”
  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赴兵部。
  还好,没出什么乱子,兵部尚书金忠早就得到了朱棣的旨意,爽快的给了黄昏五十套盔甲,又给了些刀剑长枪,又人情的给了十套手弩和一些弩支。
  战马?
  黄昏刚提起,金忠就找借口溜了。
  还是得去找朱棣。
第635章
永乐五年
  蚍蜉义从的事情交给了张凤阳,黄昏还有其他事情。
  下午时分,吏部来人。
  两道升迁文书。
  从仕郎、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权兼医疗改革司顾问,隶属太医院,七品上,权兼货币改革司顾问,隶属户部,六品下。
  黄昏这才惊觉,自己这些日子在浙江,没想到朱棣在应天已经施行货币改革了。
  好事。
  大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日子,黄昏四处奔波,几乎就没睡过几天好觉,不是在医疗改革司就是在货币改革司,不是在货币改革司就在军器院,要么就在乾清殿或者太子东宫。
  医疗和货币改革在永乐四年年末,热火朝天的运作起来。
  至于成果……
  大概要永乐五年才能看见。
  在忙碌之中,黄昏也没忘记他的重大项目:时代银行。
  很快,从户部那边借的五万两黄金到手,蚍蜉义从全副武装,从国库之中运出五万两黄金,大张旗鼓的在应天城绕了一圈,才回到位于应天最繁华地段的时代银行。
  一时之间,整个应天沸腾。
  一个钱庄,竟然有五万两黄金的现钱,说出去谁信?
  就是这五万两黄金,让无数有心思的对时代银行有了信心,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原来存钱到时代银行是不要支付钱给对方。
  反而会有一笔利息。
  而且存钱到时代银行后,有两种方式可以取回钱,一种是随时可取,利息低一些,一种是定期,一年两年或者三五年,利息较高。
  然后是从时代银行借钱,要支付利息。
  但是相比民间高利贷,要低很多,和官方的借贷利息差不多。
  于是很快有人迈出了吃螃蟹的第一步。
  第一个到时代银行存钱的人,豁然是武安侯郑亨的夫人,一次性存了一万两白银进去,有武安侯带头,后面的权贵富贾纷纷跟上。
  利息不吃白不吃啊。
  又吃不垮时代银行,毕竟别人五万两黄金摆在那里。
  同样的,一些商贾在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也第一时间想到了时代银行——那么多钱,借点出来没问题吧。
  但是商贾们又很快发现,时代银行借钱出来的时候,不给黄金白银,只支付大明宝钞,并由蚍蜉义从亲自护卫,将大额的时代宝钞送至府邸。
  这就很贴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