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1316

  于是继续道:“行了,不绕圈子,国家银行的事情朕要考虑,你这个私人银行的事情,朕不需要考虑,说吧,需要朕做什么?”
  黄昏心中彻底放下了心。
  所以说,为何我黄某人一到大明就坚定的选择了朱棣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的君王哪怕最后和自己会有一战,也值得辅佐。
  道:“微臣的时代银行,需要信誉,而这个信誉仅靠时代商行和微臣黄昏这个名字,还远远不够,所以需要陛下的名字和本金,或者有户部的批条也可以。”
  这样一来,就是公私合营。
  朱棣无力的翻了个白眼,你妹的黄昏,又要让老子出钱,老子内务库拿点钱被你忽悠了太多出来,现在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了。
  钱是没有了,朱棣这两个名字也不可能挂在你的银行上面。
  毕竟你这个银行和扶摇会馆是有差距的。
  银行是纯粹盈利的机构。
  而扶摇会馆是人才汇聚之地,挂天子之名更能名正言顺,至于华为房产的入资,那也是低调行事,百姓根本不知晓。
  天子也要面子的,作为一朝天子,却亲自去经营生意,传出去不好听。
  毕竟当下大明,商贾的社会地位还是不高。
  笑道:“行,那朕让户部给你批条,拟准你成立时代银行,话说,既然是钱庄性质的,听你之前话中意思,别人可以存钱到银行,也可以来银行借钱,如果借钱的多于存钱的,你有多少本金来支持这个钱币流转?”
  黄昏笑了笑,“所以有个微不足道的请求。”
  朱棣:“???”
  黄昏贼笑道:“微臣其实没有多少钱了,最多就几万两本金放入时代银行之中,后期等安南那边赚钱了,才有资金注入银行的金库,所以这一次是打算空手套白狼。”
  朱棣讶然,“怎么套?”
  黄昏咳嗽一声,“请陛下借微臣五万两黄金,过一遍手,三日之后还给陛下,如此让百姓和京畿富贾相信,微臣的时代银行,是有资本来保证存钱的利息支出,也能保证借贷。”
  朱棣一脸黑线,“五万两?!”
  真敢狮子开大口。
  五万两黄金,那就是二十多万两银子,自己是内务库勉强凑一下,都不一定能凑出来,就算凑出来,内务库也会一干二净,甚至连老婆徐皇后的私房钱都得掏光。
  这笔钱要是出点纰漏,老子两口子还过不过日子了?
  黄昏有些尴尬。
  确实有点狮子开大口,五万两黄金,按照购买力,就是人民币一点五亿左右,别说是君臣了,就是亲兄弟,也不会借这么多钱出来。
  弱弱的道:“要不四万九千两黄金?也是可以的。”
  朱棣:“……”
  你在逗我玩?
  不过也算是明白了,黄昏的时代银行确实需要这个钱来做噱头,要不然这小子也不会如此不要脸的讲价还价。
  咳嗽一声,“内务库没那么多钱,朕想办法给你凑一点,剩下的,要不你去找户部商议一下,朕也会给户部那边打招呼,至于你能否说服夏元吉,就看你的能力了。”
  这个钱只有从国库中才拿得出来,但是用国库的钱,还是私用,哪怕只有几天,这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夏元吉很难同意。
  除非有绝对的利益。
  夏元吉是户部尚书。
  黄昏要的就是朱棣这句话,但他还是想继续空手套白狼,“这个简单,微臣打算从户部借钱的时候,按天支付利息,而且微臣打算和户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后时代银行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微臣也可以继续找户部,陛下您看到时候您要不要帮微臣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忙?”
  朱棣是彻底无语了。
  这货感情是盯上了国库里的钱,想要借鸡下蛋,倒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还得上,国库凭空多一份收益,是好事。
  不过黄昏肯定是想要一个最低的利息。
  也罢。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黄昏做的事情都是为国为民,让他有草吃于国有利,可行。
  于是笑道:“善。”
第581章
借鸡下蛋
  却见黄昏还没有告退的意思,朱棣无语,“还有事?不能一次性说完?”
  还有完没完。
  别说,现在朱棣对于黄昏的求见,心态极为矛盾。
  见吧,各种事情。
  不见吧,黄昏说的事情大多都是为了国家,让身为帝王者很是期待。
  黄昏笑道:“陛下莫急,微臣还有最后一件事,万一微臣和户部达成合作,这就涉及到大额黄金的运送问题,安保工作很重要,可微臣也不敢公器私用再让赛哈智调动南镇抚司缇骑,所以微臣想自己组建一支私人力量,一二十人即可,并且微臣会从兵部购买这一十二人的制式装备。”
  只要这力量建立起来,时代商行就有了东印度公司的雏形。
  这事当然要给朱棣报备。
  而且必须!
  要不然以黄昏的地位,组建成编制的私人力量,等同于谋逆。
  朱棣想了想,一二十人而已,不多。
  可以容忍。
  一般大户人家的护院也有这么多,只不过黄昏这一二十人是职业力量,而不是护院那么简单,但依然在可控制范围内。
  挥袖,“好了,你可以滚了。”
  黄昏咧嘴一笑,行礼,心情大好,于是马屁精的道了句“谢主隆恩”。
  朱棣看着黄昏出门后转身的背影,懵逼了一圈,谢主隆恩是什么鬼,以前可没人这么谢恩过。
  别说,听着甚爽。
  事不宜迟。
  黄昏出了乾清殿,直接奔往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夏元吉正准备放衙,却见有个主事匆匆进来,说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求见夏尚书,夏元吉愣了下,他来找自己作甚。
  估计没好事。
  思忖了一阵,对那主事道:“你去通知其余同僚放衙罢,我去接见这位黄指挥。”
  双方见礼,落座。
  黄昏对这位建文旧臣其实颇多尊敬。
  夏元吉确实是个人才,洪武年间,因为乡荐而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和那顾独坐顾佐一样,夏元吉年轻时候也不合群,有时太学生们大声喧笑,夏原吉却端坐不动。
  太祖看见后觉得这小子不错,沉稳大气,是个做大事的人,于是升授他为户部主事,虽然户部的事情繁琐,但他主事的部门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很快得到了户部尚书郁新的赏识。
  适逢郁新弹劾各部门中办事懒惰的人,太祖那时候杀的臣子够多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想仁慈一把宽宥他们,郁新坚持不许。
  太祖怒问郁新是谁教他的。
  郁新也是耿直,直接说是堂后的书算生。
  书算生是一个官职。
  太祖于是将书算生逮进监狱。
  有个姓刘的郎中,忌妒夏原吉的才能,便对太祖谗言说:“在此事中教郁尚书坚持出发各部慵懒臣子的是夏原吉。”
  太祖是和等人,哪会被忽悠,怒叱,“夏原吉能够帮助郁新处理户部事务,是难得的人才,你是想陷害他吗?”
  得罪太祖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结果刘郎中和书算生都被处死,暴尸街头。
  所以说,洪武朝内做官,脑袋瓜子真的是随时都挂在腰间,哪天一不小心就挂了,这位刘郎中就因为那么一句话,成了笑柄。
  这只是夏元吉在洪武朝得太祖信任的琐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